登陆注册
867100000037

第37章 梁遇春:其他 (10)

Eizerold(1809~1883)——他是个性情温厚,和蔼可亲的学者。他大学毕业后和大学里的后辈常常来往,他一位熟识的大学生对于波斯文学有很深的研究,他们一同读波斯古诗人Omar Khayyam的诗,这个诗人那时在波斯已成大家赞美,大家都读的诗人了。Eizerold的翻译是很自由的意译,但是懂得波斯文的学者都说很能达原文风韵,远胜过一切直译。

丁尼生(Tennyson,1809~1892)——他是一个生性害羞恬静,不喜和人们交接的诗人。他的一生完全被诗的冲动支配着,他在做桂冠诗人之前,过着清贫而自得的生活,这和华兹华斯很相似。他的最大长处有两点:一是能够好似毫不费力地用简单的字句烘染出夺目的画图,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会观察自然细微的地方,所以淡淡地描摹一两笔都非常逼真。一方面是由于他具有艺术家精益求精的态度,字字都要使成为无瑕的白壁。第二个长处是他在诗的音乐有极大的成就。无论哪个人只要他不是个聋子,一念起他的诗,都会很纳罕,文字能够产生这么美的音调。据说从前有一位不懂英文的人家读他的诗,就知道一定是大诗人的作品。凡是诗里的艺术奥妙,他无有不精通,不臻上乘的。他靠他的想象力,将颜色和音乐应用到种种不同的题材上,结果总是那么可喜。他尤长于小诗,在十几行里音调和情境千变万化,说到艺术方面的确是鬼斧神工。他的思想近乎平凡,没有什么深刻的地方,但是他的诗材真当得起一代宗师的名称。他最有名的长篇诗是《In Memoriam》那是哭他朋友的挽歌,里面信仰和怀疑相冲突着,最终是信仰战胜了一切,所以有人说他是个肯定的诗人。

白朗宁(Browning,1812~1889)——他也是一位肯定的诗人,然而他和丁尼生却大不相同。丁尼生多少带些悲观主义者的色彩和定命论的精神,所以他的肯定是出于个体服从全部的演进。白朗宁却是极看重个人意志,他的福音是个性绝不可被压下,个人可以打倒世上一切的障碍。白朗宁顶喜欢歌颂爱情和预言人生胜利的乐天人生观。丁尼生是句斫字琢的,白朗宁却乘一时盛气,信笔写去,有时生出至妙的音乐,有时变为噪音。丁尼生是艺术先于人生哲学,白朗宁却全注目于他那挺拔的意思,几乎不大管音调的和谐与否。然而有时白朗宁情诗的悦耳反胜过斤斤于字句间的人们。白朗宁的情调永远是热烈豪放,喘不过气的样子。

他的诗的勇敢,有力和具有独立的精神完全是他个人人格的表现。他是最足感发人们的意志,带有兴奋剂的诗人,他的诗可说是人类灵魂的研究录,他不记人们外面的生活,却一开头就钻到人们的心里去,用解剖刀将个个人灵魂的构造一一呈现出来。白朗宁的诗晦涩难读,这一半是因为他草率从事,一半是因为他的情绪太紧张,他的意思挤得太紧,他的联想太快,所以才使念他诗的人好像完全莫名其妙,但是他的佳处是值得我们用苦心细读的。有人说,有一回有一个人拿他的一句诗请他解释,他自己也弄不清,说不知道当时指的是什么了。他一生除开和他妻子那段浪漫事情外,没有什么大事,他常侨居于意大利。《尾声》是他去世那年做的,那时已七十多岁了。他对于人生有极深切的了解,他相信宇宙是具有一个最后的好目的。

安诺德(Arnold,1822~1888)——这位十九世纪批评大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在形式方面简洁拘谨,深得希腊文学三昧。他诗的内容表现出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均感疑惑的人的态度。他的理智太强,不能相信宗教,但是同时亦不能屈服于科学的唯物论,所以心里有不断的纷扰,常带了失望的口吻。他对于宇宙悲哀地穷究着;同时又拿坚韧的态度接受人世不可免的苦痛和忧愁,他真可以代表近代的一种心情。

罗赛谛(D.G.Rossetti,1828~1882)——他是一位画家,娶有一个美丽的太太,过了两年,这位太太死了,他就把他所有尚未出版的诗全放在棺材里,伴他的妻子长眠。后来经许多朋友的劝告,他才让他们将他的诗掘出,拿去出版。他是逃开现实,从想象里找一块乐土的人。他的诗意象鲜明,声调轻柔,兼有图画和音乐的好处,此外还含有神秘的意思,那种看穿事物外膜的能力是不下于勃莱克的。

罗赛谛妹妹(Christine Rossetti,1830~1894)——爱和死是她唯一的题目。她和她的哥哥不同,她的宗教色彩极浓,她甚至于因为宗教的信仰的缘故,和她的爱人离异,这也许是她生平诗歌里悲声的由来吧!她最长于描写悲哀和虔信混在一起的情感。她简洁的文字明白地露出她的真挚,她那绝妙的音乐增加她悲哀的诗情。她和安诺德刚刚相反,可称做信仰的诗人。

Morris(1834~1896)——他的一心都向往于中古时代,他的诗和罗赛谛一样地带着虹霓般的轻盈,是神仙国里歌音的回响。他的著作极多,最爱叙述中古的浪漫故事,那都现有一种梦也似的美丽光辉,他是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者,最反对近代的商业文明,努力于美化家庭屋内的装饰,他又是一位画家,他真可说是完全住在美的境界里。

史文朋(Swinburne,1837—1909)他受法国诗人嚣俄(Hugo)高谛蔼(Gautier)和波特来耳(Baudelaire)的影响甚深,他的诗完全是一片谐音,一种情调。我们如果执着他的字句来仔细推究,常觉得他的意思模糊。若使只去领略里面的音乐和意境,我们却能明白了解他。他是英国诗人里最能应用韵的好处的大师,又是一反英国向来习俗道德,染有法国人放荡不羁的精神的人。他诗里奇怪的美感任何人都赶不上。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后一位大诗人,可算做一幅极好的夕照图。

近代诗歌

Dolson(1840~1921)——他十六岁就到英国政府商业部当书记,过了四十五年的部员生活。和兰姆(Charles Lamb)一样,单调的生活却反使他到文学去找安慰,他的诗始终保着形式的新鲜,精神的甜蜜和字句的恰当这儿个好处。他的心盘绕于有风趣的小巧事情上面,用可爱的辞句轻轻地呈出可爱的思想。他介绍许多法国诗的形式到英国来,他自己的诗也很有法国文学里柔美和欢欣的色彩。

同类推荐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本书为作者关于近年来图书、电影的评论集,左手妙论昆汀·塔伦蒂诺、贾樟柯、陈凯歌、杜琪峰,右手辣评冯友兰、杜维明、翁贝托·艾柯、萨拉马戈、熊秉元、雅各布斯……畅销元素与思维深度兼而有之。既有韩寒式的嬉笑怒骂,也有周濂式的理性分析,既有马家辉式的小资情调,也有梁文道式的人文关怀。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
  •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青春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青春洋溢的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邪王纵横

    重生之邪王纵横

    重活一世,李逆来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刚刚踏出绝境,便陷入重重阴谋,他该何去何从?在这里,有昆仑剑圣一剑西来,天下无双;还有北疆神王战神图录,莅临战阵,如入无人之境;更有潇湘阁主,一曲镇魂音,弹指定生死!面对江湖之中的尔虞我诈,李逆一往南楚金陵,踏月留香,笑看群雄争斗;二往极海之滨,惊神一指,见证二绝荣辱;三往西秦奇阵,太玄经成,书写无上传奇!
  • 齐天大圣新传

    齐天大圣新传

    本书简介:“师太啊!你就成全我们吧!”希望读者收藏。
  • 太极拳论

    太极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生命中的八一五

    我们生命中的八一五

    本书为纪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出版。十四年抗战不仅撼动世界,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本书精选十余位作家关于“八一五”的记载文字,令人重新感受抗战胜利日之于时代及其个人的意义,再次见证那段感人肺腑的民族记忆。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快穿系统boss你好

    快穿系统boss你好

    一只米虫正过着专属于米虫的生活,无忧无虑,忽然,一只阿飘飞过……某女主:哇,一只阿飘……某统:去你的,我是你统哥!某男主手指扣了扣桌子,语气上扬:是吗?某统瑟瑟发抖:不,她是我栗姐姐!某女主傲娇的仰起了头1V1,甜文哦
  • 假证件

    假证件

    《假证件》收录了路易塞利出道时所写的十篇随笔作品:有的文段记录了她漫游(或骑行)于城市与国家之间对于自我、空间的思索;有的文段则探究了阅读与写作所及边界。“假证件”一词取自开篇与结尾中她往复于威尼斯,探访布罗茨基墓地的旅途中“因缘巧合”获得一张威尼斯永居身份的经历,也暗喻着作者自身经历中流动的复杂与多变。随笔式写作中抽离的视角、优美的笔触里有路易塞利身为作家的野心与坦诚,同时也为读者认清周遭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看之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伊心向阳

    伊心向阳

    初见是惊鸿一瞥,终归是南柯一梦。她喜欢他,从十五岁到二十五岁。她说:“原来忍住一段时间不联系,以后就真的不想再联系了!”——十年相守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喜欢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说:“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