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3300000012

第12章 孩子如何与社会规则接轨

有一次,许多人一起去吃饭,出来的时候,我三哥朋友家12岁的男孩不知道在哪里拿到一个气球,自己拍着玩。三哥的女儿曼曼看见了,跳着脚哭起来:“我也要气球,我也要气球……”

三四个人同时喊那个男孩,让他把气球给曼曼。那个孩子很喜欢曼曼,他很高兴地把气球拿过来了。

这时候,我又“不合时宜”地站出来,示意那个孩子先别给。然后问曼曼:“你想要那个气球,对不对?”曼曼点头。我对曼曼说:“不用哭,你要自己去和哥哥讲。”在我的引导下,她说出了这样的话:“哥哥,把气球给我吧。谢谢!”然后,男孩把气球给了她。

后来,我和老爸闲聊起了这件事情。他有点不明白,人家都愿意给了,你为什么非要曼曼说出来?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所谓的“愿意给”,是三四个大人施压的结果。这件事情并不需要大人的介入,曼曼自己就可以处理,她只要礼貌地和哥哥协商,同样也会得到,根本不用跺着脚哭。相反,如果这次通过大人施压得到了气球,那么下次她还会跺着脚哭。

我经常和我三哥家的孩子曼曼及四哥家的孩子鹏鹏玩游戏,一起玩耍的时候,我不会刻意让着他们,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哭闹就改变游戏规则。相反,如果他们认真与我协商,我会非常重视,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久而久之,大家都很讲道理,两个孩子习惯了用平和的语言表达诉求,而不是一味哭闹。因此我们很少发生争执,从长远来说,这份对原则的坚持反倒让大家相安无事。

有一次,我们在楼下玩游戏,一个和曼曼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在旁观,问他是否参与游戏,他说不参与。等我们开始玩的时候,他又主动参与进来了——当然,我们是欢迎的。没玩几分钟,他要求大家停下来,说不许玩这个游戏,要玩他的游戏。我对他说:“玩你的游戏也可以,不过我们要征求其他小朋友的意见,如果他们都同意,我们就马上改,如果不同意,等这个游戏结束再玩你的游戏。”没想到这个孩子坚决不同意,要求马上玩他的游戏,而且态度强硬。我问了其他几个孩子,他们不同意终止正在玩的游戏,于是我对那个孩子说:“大家想把这个游戏玩完,一会儿再玩你的游戏。”没想到,这句话一下子捅了马蜂窝,那个孩子哇哇大哭起来,他的父母也过来了,我简单解释了一下。我注意到,他的父母一直安慰他不要哭,他的哭声却越来越大,指着我说:“你不听我的话,我要杀了你!”

在公共场合,这场面的确让我有一点儿尴尬,不过遵守规则是我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家里,我对曼曼、鹏鹏一贯如此,不能因为那个男孩是别人家的孩子,就对他网开一面。那样的话,曼曼和鹏鹏也会对这个规则提出质疑。

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这时候恰好是他学习如何融入同伴群体并学会遵守规则的契机。我发现他的妈妈一直在安慰他“别哭”,但对于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建议或引导,甚至没有阻止孩子说“我要杀了你”之类的话。类似的情况其实很常见,我猜测这个孩子在家里处于中心的位置,可以左右大人的意见,并且玩游戏的时候,喜欢习惯性地任意改变规则。从他妈妈的态度来推测,以后他与别的孩子玩游戏,还是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我也曾遇到过一些孩子,他让别人帮个忙也会颐指气使。别人问他问题,如果他不想回答,就会用奚落的语气回敬一句:“连这都不懂,笨!”令旁观者也觉得不舒服。不过我更愿意相信,他本人并没有觉得不妥,因为他在家里一贯如此,所以已经把这种沟通方式当作常态了。

很多家长和我探讨孩子的合群问题,苦恼于自己的孩子没有朋友。多数情况,这都是因为家里的规则和社会的规则不相符。在家里,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这些孩子小的时候,玩游戏只能赢不能输,想要什么必须给什么,想去哪里必须答应,把自己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不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的处境和需求。对别人可以态度恶劣,但不允许自己被批评。家长的一味迁就,营造出了一个虚幻的众星拱月的世界。在家里,孩子形成了几个与社会规则严重冲突的认识:在群体中,我有特殊的话语权;我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我需要被包容,但没必要包容他人……

秉持这样的观念,进入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时,立刻会体验到巨大的失落感——他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对人际关系的相互原则会非常不适应。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相遇,必定要陷入权力斗争,争夺唯一的中心地位而导致彼此的疏离。有的家长甚至以孩子处处占先、对小朋友颐指气使为荣,甚至觉得孩子有“领导能力”。其实,孩子只是在控制支配他人,而这样的行为,也必将引起同伴的抗拒和反感。

为了避免这样的状态,我们就不要实行“双轨制”,而应该与社会规则接轨。当然,迁就孩子是一种简单的方式,避免了眼下的冲突和不愉快,但这绝对是一种“养虎为患”的教育方式,慢慢地,孩子会越来越守护自我中心的位置。

在家里,孩子通过哭闹达到目的,家人往往会因为疼爱而妥协。但是,如果是和小朋友们玩,哭闹就是无效的策略。如果他将来走上社会,也是通过哭闹、生气、要挟来达到目的,多数人都不会买账。在人际交往中,平和的沟通更容易被接受。

如果孩子一哭闹我们就妥协,我们就是在鼓励孩子运用哭闹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这不但意味着他要哭无数次,还将给他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挫败。既然我们真的爱孩子,就不要用爱的名义设置障碍。

同类推荐
  • 智商综合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智商综合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本书共有9个部分,包括:“胎儿智商培养”、“幼儿智商培养”、“脑力智商培养”、“感知能力培养”等。
  •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拉的毛病并不是一天就能产生的,而且他那让我们倍感头疼的磨蹭举动,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的很多言行,比如老是催促他,其实恰恰就是孩子变得拖拉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改掉孩子的毛病,我们首先就要作出改变。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初高中女生99%需要妈妈关爱

    初高中女生99%需要妈妈关爱

    初高中是女孩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是女孩的青春发育期,也是她们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时期,一直很听话的女儿突然变得不太听话了,还经常冲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都爱我行我素,情绪易冲动。可以说,少女进入初高中,就像是进入了“多事之秋”。为此,每一位母亲都要耐心、理智地看待女儿的种种“非正常”行为,并对她的生活更加地关心。偶尔的简单粗暴、教育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敏感的青春期女儿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甚至出现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严重后果。因此,身为人母者应尽量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她们的心理,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融洽与女儿的感情,真正成为女儿的贴心大棉袄。
  • 友谊中的满满幸福

    友谊中的满满幸福

    每一个故事都是经典,每一本书都值得珍藏。故事中所体现的优秀和高贵的品质能够浸润到孩子们的精神里,一直伴随他们成长,影响他们的一生,让他们的人格变得健全,内心变得坚强,心性变得随和;让他们懂得爱与尊重,在将来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时,都能勇敢面对。
热门推荐
  • 人鹘传说

    人鹘传说

    华夏抗鹘大帅意外身亡,死因不明。人皇不理朝政,鹘勾来袭,华夏武林挺身而出共抗鹘勾。但好景不长,武林纷争四起,内斗不断,看坚毅少年如何一统江湖,抗击鹘勾!
  • 大家小书:希腊漫话

    大家小书:希腊漫话

    本书内容涵盖了古希腊很长一段历史,也包括作者对于旅居希腊期间所思所想,对于古希腊的历史、特色,以及古希腊文化遗产的特征,加以言简意赅的论述。本书识见俱佳,深入浅出,关于希腊文化的叙述令人信服,读来引人入胜。
  •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从历史的各个角度分析,观点新颖,并没有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蒙蔽,重新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出自己的心得。
  • 乾坤之域

    乾坤之域

    天降神院,天下向武,问这天下,谁主沉浮!
  • 娘子请你安分点

    娘子请你安分点

    红色……到处都是红色,司茹玥身穿红色红色嫁衣,头顶凤冠,安静的端坐在床铺上。其实她早就困到不行,红色的盖头下,她正流着口水,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身边的丫鬟似乎察觉到她的异样,“小姐,小姐?”见她没有回答自己,她推了推司茹玥的身体,“扑通”一声,她便倒在床上。突然被推到,她似乎清醒了一些。掀起盖头,一张清丽的小脸就露了出来,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东看看,西瞧瞧,她伸了个懒腰。“……
  • 文化智慧论(王韶华文集)

    文化智慧论(王韶华文集)

    这部论著是作者文化研究成果,也是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以“国学”入手,探讨文化精神;以“文化社会学”着眼,揭示“文化智慧”主旨;以“地方文化”立足,建构“崆峒文化学”。
  • 吾在,枫漓桥彼岸

    吾在,枫漓桥彼岸

    虐恋情深,异世邪君,终不可得。生死存亡,只在一念之间。一剑封喉,血洗九天。
  • 吃什么最好:改变一生的饮食计划

    吃什么最好:改变一生的饮食计划

    《吃什么最好》围绕饮食健康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吃什么最健康、怎么吃最健康、最佳饮食搭配与饮食禁忌等方面的问题。《吃什么最好》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现代人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科普读物。可以说,这是一本改变我们饮食观念的“饮食枕边书”。 生活改善了,物质丰富了,但五谷杂粮不能忘。洋快餐虽好吃,却不及中国百姓餐桌上的五谷杂粮有营养。希望你能在《吃什么最好》的陪伴下,从每天开始,从每一顿饭开始,慢慢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真正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 樊桦以简是天真

    樊桦以简是天真

    当离了学习之外的事情,樊小妞有时候就脑残了……明明是个女神,却要当女神经;明明有身材有颜值,却总是把自己弄得和恐龙一样;明明以为她这样按道理说:结果………樊小妞以为人生差不多就这样了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好,冥冥之中的变数却出现了,乱了她的生活,也乱了她的心。
  • 重生健美巨星

    重生健美巨星

    健美大叔被电线杆送回了1995年,外表沉着冷静,内心狂喜翻天,现实版夏洛特烦恼,将剽窃进行到底。轰炸华夏乐坛,称霸华夏地产,什么互联网IT我不懂,但肥水不流外人田,我的地盘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