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9100000026

第26章 失之交臂

经李沐这一说,李世民也想起当时的情形来,他伸手摸了摸鼻子,干咳了一声:“朕不是说过,钱不够再来找朕吗?”

确实,任谁都知道,养兵就是烧钱,就是个无底窟窿,五百两黄金听起来很多,但李沐一切从头来,加上这用在练兵上,那就不值一提了。

李沐回答道:“皇上是说过,可皇上也说过皇上内帑拘紧,微臣虽然不学无术,但也知道忠君的道理,能不为难皇上就尽量不令皇上为难。”

李世民闻听,气也就消了一半,他抿了抿嘴,道:“罢了,这事朕就不责怪你了,说吧,今日来见朕所为何事?”

李沐见李世民脸色和缓下来,心中松了口气,回答道:“微臣有两事有求于陛下。”

“找朕要钱?”刚才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李世民不用猜也知道明白李沐找自己何事,心想确实该再给些,别逼得这小子又胡搞出什么乱来。

不想李沐摇摇头道:“微臣说过了,能不为难皇上就尽量不令皇上为难,微臣不是找皇上要钱,而是送钱给皇上。”

李世民听了不信,笑道:“哦?这么说你造椅子还发财了?”

李沐没有回答李世民,而是对袁公公说道:“烦请公公派人,将沐带来的椅子搬一个进来。”

袁公公看向李世民,李世民点点头。

袁公公便出门找人去了。

一会,两个小太监把摇椅搬了进来,放在殿中。

李沐对李世民行礼道:“请皇上坐下试试。”

李世民在袁公公搀扶下,坐在椅子上。

李沐又服侍李世民缓缓躺下,然后用脚踩了踩椅脚,摇椅便晃了起来。

李世民从一开始的不适应,慢慢地沉浸其中,他闭目体会着其中的妙处。

过了一会,李沐问道:“皇上感觉如何?”

李世民没有睁眼,说道:“不错。不过这椅子只是个消遣物事,难道这就是你要送朕的钱?”

李沐回答道:“自然不是,这椅子只是微臣孝敬皇上的,微臣见皇上每天批阅奏折,便想如果皇上觉得劳累之时,躺在椅上摇晃些时间,也可解一时疲乏。对了,微臣带来两把,另一把是送给太上皇用的。”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暖,这小子年纪不大,心地倒不错。

“那你告诉朕,你要送给朕的钱在哪?”

李沐答道:“在皇上赐给臣的庄子里,微臣今日来就是想请皇上去微臣庄子里看看。”

李世民眼睛一睁道:“可知欺君之罪乎?”

“皇上今天已经说了两次了,您看微臣象是欺臣的人吗?”李沐一脸无辜的样子。

李世民想了想,对袁公公道:“备驾,朕要去长安县李沐的庄子看看。”

袁公公埋怨地看了李沐一眼,对李世民道:“事关陛下安危,需要带多少人?”

李世民想了想,道:“带五十飞骑就是了。”

袁公公低头应道:“遵旨。”

去李沐庄子的路上,袁公公责怪李沐道:“李县男,不是咱家说你,你说你把皇上叫去你的庄子,要出了什么事,你担得起吗?”

李沐道:“袁公公,您放心,皇上临时决定去我的田庄,除了皇上,还有你我三人知道,谁还能想到皇上的目的地?再说了,就算知道了,临时怎能组织起大队人马?如果是人少,皇上有五十飞骑,再还有我田庄里五百壮丁,有什么好担心的?”

袁公公想想也是,便不再责怪李沐。

在去庄子的路上,李世民在车驾上对李沐说道:“朕见你年龄尚小,想着让你去国子监读读书,你意下如何?”

李沐一听,头就大了,自己前世已经读了十几年书了,还要读书?

不过李沐知道李世民这是好意,身为皇帝,能想到让自己去读读书,那是培养自己的意思,就算是后世,领导开口说让你去读书,那还不是象天上掉馅饼的机遇?

更何况是国子监。

可细想之后,李沐还是婉转拒绝了,他可不想去国子监浪费时间,受人管束。

“谢皇上美意,只是如今护卫刚招募,庄子里琐事又多,反正微臣还小,不如过些日子……?”

李世民听了想想也是,也就不坚持了,“也罢,那就过些时日再说。”

等李世民放下了帘子,袁仁国在那边狠狠向李沐施眼色。

李沐不解地靠近袁仁国身边。

袁仁国低声埋怨道:“咱家不知道你小子是真傻还是假傻,这么好的机会你都给推了?”

原来是这事,李沐解释道:“庄子里忙,我也没时间去读书啊。”

袁仁国见李沐是真不知道此中奥妙,于是给李沐简单普及了一下此时的国子监。

大唐此时的国立高等教育只有两处,弘文馆和国子监。

弘文馆就别想了,那是皇亲国戚的去处,有定制,也就招了三十八人,非一品以上官员嫡子孙不可入。

所以,对于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国子监就是大唐最高的学府,平民百姓那就基本上与之无缘了。

但这还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因为人数也有定制。

国子生三百人,需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才能进。

太学生五百人,文武官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才能进。

这总共八百人,对于整个大唐的官员来说,亦是杯水车薪。

李沐听了,无所谓地说道:“推了也就推了,反正我还小,对做官也没什么兴趣。”

袁仁国用手指点着李沐,恨其不争地埋怨道:“这是多好的前程,凡入国子监者,无不是门荫入学,而门荫入学者皆有品阶,一旦学成,那就是以品阶授官,你……你……哎。”

这下李沐听明白了,进国子监的每个学员都以家中父亲或者祖父的官品,授以品阶,当然这品阶是虚的,一般就是散官之类的,可如果从国子监毕业,正式授官了,那就可以按这品阶来授官了。

相当于后世军校,进去时是连长,出来肯定高于连长,不可能降了做排长。

李沐听了还是无所谓,自己已经有了从五品的县男爵位,以后真要做官,那也不会低于五品,入不入学就无关紧要了。

不过李沐心中有些后悔,应该给李沂争取一下的,李沂现在只是个正七品的致果校尉,还是个散官衔,要是能进国子监镀下金,那出来可就能晋升个一级二级了。

可拒绝的话已经出口,也就没有办法挽回了,李沐抱歉地冲袁仁国笑了笑,此事就算是过去了。

一行数十人到了田庄,身着常服的李世民在众人的簇拥下踏上了李沐铺设的水泥道路。

笔直而平滑的水泥道路令李世民大开眼界。

李世民指着水泥路问李沐:“这就是你要送给朕的钱?”

李沐回答道:“是的。”

李世民皱眉道:“这路确实不错,只是朕看不到钱在何处?”

李沐答道:“微臣打听过,大唐修直道一里须花费约四、五千贯,皇上可知道,如果用水泥修直道一里花费多少?”

李世民等着李沐回答。

“五百贯足矣。”

李世民一下明白过来,李沐所说的钱就在脚底下。

李沐又说道:“皇上请随臣来,微臣还有东西给皇上看。”

李沐又带着李世民来到水泥作坊处,指着一个一丈高的水泥墩子对李世民道:“皇上,这也是用水泥建造的。”

李世民围着墩子转了一圈,还伸手摸了摸,问道:“够坚固吗?”

李沐笑了,他冲边上喊道:“来人,取几把铁锤来。”

马上,四把铁锤放在了李沐向前。

李沐对李世民说道:“请皇上挑选四位力大的侍卫敲击,就知道坚固与否了。”

李世民遂叫了四名侍卫,令他们用铁锤全力击打墩子。

数十锤下去,除了击飞一些边角,墩子上留下的只是数十个白点。

李世民眼睛一亮,他想到水泥的另一种用途了。

他转头问李沐道:“这水泥建造城墙费时久吗?”

李沐答道:“皇上,水泥建造城墙虽然速度很快,但眼下还做不到。”

李世民皱眉道:“为何?”

“微臣在这水泥墩子里加有钢条做骨,水泥建造城墙需要太多的钢铁,大唐的钢铁不够。不过微臣有办法增加大唐的钢铁产量,只是需要时间。”

“你还会炼铁?”李世民眼神古怪地问道。

“微臣粗通一、二。”

李世民取笑道:“也是那道士教你的?”

“是。”李沐回答得很干脆既然已经说了,就死硬到底,反正没有人能证明自己在说谎。

李沐知道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包括李世民。

可这不妨碍李沐坚持这样说,用句后世的“名言”,那就是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果然,李世民没有纠缠下去,他问道:“那你让朕看这墩子何意?”

“微臣是想告诉陛下,这水泥虽然暂时造不了城墙,但以后有了足够的钢铁就可以造。到时,在边境修建城池,但凡有水泥城池之处,便是我大唐疆土。”

这话很对李世民的胃口,凡有水泥所筑城池之处,便是我大唐疆土,何等豪迈?

同类推荐
  • 囚唐

    囚唐

    唐,武德九年,长安。一名富商在烟花之地遇害,负责调查此案的八品县尉闫不度一路追查,发现凶手与秦王李世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闫不度怎么也想不到,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竟促成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终于夺得天下……他更想不到的是,查案过程中救起的一名少年,竟来自公元2277年。身为大唐本土居民,闫不度该如何与穿越者相处?又如何协助穿越者完成从千年以后带来的艰巨任务……
  • 我在三国当龙神

    我在三国当龙神

    三国时代,是华夏最波澜壮阔的时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三雄争霸。刘大路表示: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一条蛇而已,拥有龙神系统的我,苟也能把你们苟死。你们打打杀杀,我来改变世界...
  • 大梁往事

    大梁往事

    他,是佳人心中完美无缺的相公,也是皇帝心中智谋过人的臣子。他,是乱臣贼党心中无法拔除的克星,也是百姓心中造福于民的好官。心计少年,再世为人。从落魄走向功名,用智谋换取一切。谋一段生意经,开一篇征战史。布一局权臣斗,谱一曲塞外歌。
  • 沈岩船政文化讲稿精选

    沈岩船政文化讲稿精选

    船政是非常之举,是三千年大变革的历史产物。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上都留下深深的印迹。船政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典范,是社会转型的先行先试者,其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或替代的。沈葆桢是首任船政大臣,认真研究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事迹,是很有意义的。本书选取船政研究专家沈岩关于船政系列讲座和沈葆桢专题的部分讲稿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 闲话三国

    闲话三国

    《李国文文集(第11卷)?随笔2:闲话三国》为李国文随笔之一。主要内容素以直面现实,关注众生,剖析人生百态为特点;近二十年来,虽沉潜于历史,但他的目光也并未脱离当下,用嬉笑怒骂、幽默冷辣的文字,表达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自有一种严肃和深透。
热门推荐
  • 我做了一个现实

    我做了一个现实

    王小路穿越后带着拥有可以写入剧情要求的系统,在天名大陆上打造最强宗门,收下十名大佬弟子,卷起浪潮。
  • 神秘天使

    神秘天使

    各大深山老林高手如云的老怪们,纷纷派出自己的得意弟子出山抢夺权力的,维护江山设计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一涌而至的出没,弄得整个天下一片浑浊。在当政两个最高头领,义侠汇光老祖和神威总领华塌碑束手无策之际。奇魔山老怪尽启猿厉三尸派出得意弟子,左临析横空出世,动用了一切的非常规手段,精力了千辛万苦的努力,最终平息的这个不堪设想的乱局。
  • 神秘的钱包

    神秘的钱包

    小胡同饭馆的员工两男两女。两个男的是掌勺的二来子和采购的胡小开;两个女的是半个老板宫小北,迎宾小姐会儿。二来子跟会儿好,胡小开跟宫小北好。他们四个人住同一个村子,现在又在一起打工,关系相当不错。只是胡小开追宫小北,会儿追二来子,这样一来,就有点“不一样”了。不过,这两对儿的关系都还悬着,哪个也没最后定,因此四个人的友谊仍然不错。明显定不下来的是二来子和会儿这一对。会儿一心要“纠正”二来子抻脖子、扬下巴的毛病,二来子不乐意。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解惑篇

    解惑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往北吹,你往南追

    风往北吹,你往南追

    众所周知,第一中学有个双商皆高的学神苏南。学神对任何事都冷漠以对,唯独无底线“宠爱”小学渣胡乐。胡乐:“我要去隔壁市看偶像的演唱会,你帮我打掩护。”苏南:“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去,我们一起去。”胡乐:“还有还有,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周承光,他有心脏病,你能让着他一点吗?”苏南:……这好像是情敌啊。没多久,苏南坐在周承光病床前,一板一眼地帮“情敌”补习功课。某日,小胡乐对着流星许愿:“我想要一部新手机。”许完愿还不忘补充一句,“哪位大神送我手机,将来我以身相许。”第二天,胡乐收到市面上最新款的手机。苏南:“现在你可以履行你的诺言了。”胡乐大惊失色:“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追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灵玉田缘:调教忠犬夫君

    【一场1V1俘获男神的忠犬攻略】她,22世纪国宝级的精英人物,却悲催穿越为十里八村著名“恐龙”,一个兼具黑胖丑的傻丫头!一醒来就被人渣活埋!还好遇到一个帅绝人寰的超级美男把她从坑里挖出来,从此宠溺无度……
  • 李自成(第3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3卷):燕辽纪事

    本卷分上、中、下三册。反映的是崇祯十四年二月至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初发生的故事。李自成破洛阳之后,声势大振,几次在河南击溃和歼灭明军的主力部队,三次进攻开封。本卷着力写第二次和第三次开封战役,以及朱仙镇大战,每次战役各具特色。几十万人口的开封,百姓在数月围城中大批饿死,最后明军在秋汛时炸开河堤,洪水淹没开封,死者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