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1000000042

第42章 治水计3

慕容冲原本以为林若会让已打过照面的冷夙前来王府送信,而且按照无咎从无痕、无墨处传回来的消息,三人之中,林若显然是最信任冷夙的。不过至今为止,慕容冲仍是没有想明白,一个手上沾满鲜血的天下第二杀手,竟然会甘心成为一个女子的护卫——尽管这个女子的魄力非一般人可以匹敌。

林若早已知晓了无痕和无墨的身份,这一点,慕容冲很肯定。至于这哥俩是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林若套出了什么线索,他也并不担心。故而也没有详细地询问无墨为什么是由他来送信。

那一日敞开心扉的详谈,他对林若的敌意和成见少了许多,反倒是对林若的好奇,越来越深。

无墨候在一旁,没有慕容冲的命令,他没有多问一句,也没有多看一眼。

书房里极是安静,只有慕容冲撕开棕色的牛皮纸信封的声音。

但信封拆开之后,里面却是两封信,一封写的是“根治之计”,另一封写的是“敷衍之法”。两封信掂量起来,是差不多的厚度。

慕容冲不自觉地在脑海里浮现出了林若俏皮的笑容,略一思索,将写着“敷衍之法”的信封放在一旁,先拆开了“根治之计”的信封。

抖开厚厚的信纸,第一页就只写了一句话:就知道你会先看这封信!

慕容冲心中一愣,没想到自己的心思居然被这丫头猜个正着!好奇心一起,便翻过第一页,开始看正式的内容:

“孟子兴王道,曾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利,乃民生之根本,国之大事。水利兴,则国家兴;水利亡,则国家亡。历朝历代,圣主庸君皆知此道。水利之事,攸关千秋社稷,然亦是权臣利吏中饱私囊之重要渠道也。”

慕容冲一边看,一边点头。林若所言,一语中的。谁都知道,海坝海塘攸关百年基业,朝廷绝不允许有失。但也正因为如此,底下官员或者借机虚报骗取国库银钱,或者偷工减料中饱私囊,导致海坝海塘事故不断。朝廷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修筑、修缮,但却总不见成效。若是真有人把海塘海坝从建成之日起到如今的账目核算一番,便会发现国库填在这个无底洞里的银钱,足够打造一座座纯银的海坝海塘了。

但是,从没有人去算这笔账,即便皇帝下定决心要去查,也会因为账目冗杂繁琐,经年累月,无疾而终。

可若真是要归根结底,各地掌权的官员贪婪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整个国家的政治结构。

不仅仅是东鲁国,从漫长的封建时代形成开始,华夏大地历朝历代的政治结构都如出一辙:最顶层的掌握国家大权的帝王,下一层为皇帝服务并维系帝国运行的各级官员,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以及夹在官员和百姓之间的极为庞大的一个政治群体:吏。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集权制国家之前,“吏”并没有如此庞大的存在数量。因为分封制下,周天子并没有相对集中的王权,而各诸侯、大夫都有自己固定世袭的领土,而替大夫管理土地和百姓的则为家臣,家臣对大夫有更多的人身依附性,而大夫对家臣的控制能力通常很强,与后世官吏之间的关系大为不同。

可秦始皇改变了这一切。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随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①。由此开始,官职体系开始制度化、体系化、职能化,官员也不再世袭,地方统治者的权力也开始短暂化。

在官员的权力弱化的同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力,必然就需要另一个阶层的队伍来辅助官员层级对地方进行管理,这时候,“吏”,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和政治集团,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

关于吏的分类,那是相当的庞杂,各个职能机构,都有五花八门的吏员职位,处理机构的日常事务。

有人说:对于一个封建帝国来说,官员议政于庙堂,胥吏执政于江湖。

国家行政机构的运转,无法离开庞大的吏员集团维系,比如税收、兵役、社会治安管理,以及各种国家政策,最终的基层实施者,皆为基层小吏。

但这样一个庞大而重要的政治群体,社会地位却很低下,在某些时候甚至不如他们管理的庶民:对于权力顶层的精英来说,他们是作奸舞弊的小人;对底层百姓来说,他们是为虎作伥的爪牙。小吏们通常成了穿风箱的耗子,两头不是人。跃升高层踏入官员阶级无望,经济收入也很低下,既没前途,也没“钱途”。不仅如此,还得承担许多责任,催督税赋、缉捕盗匪等等,不一而足,常常因此荒误农事,严重的拖累家庭,妻离子散。

“差役法”行使千百年,虽略有变更,小吏有很小的机会能够进入官场,但整个制度并没有太大的革新。直到后来的宋朝王安石变法,提出了以“募役法”代替“差役法”,带有了较大的转变。不过,等王安石下台之后,“差役法”重新复辟,这当然是后话。

于是,私心里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其中那些脑经灵活的小吏,便开始借助手中一星半点的权力,为自己翻身。

就拿负责水道疏通的小吏来说,只有频繁地有这样的差使,他们才能捞到更多的油水,而地方官员也可以向朝廷索取更多的拨款。只要事情不严重,这样的灰色收入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只可惜,人心向来都贪得无厌,经年累月地以此法谋取钱财,终有一日,即便是想疏通水道,也以难于登天。这个时候,一场暴雨,一次大潮,都会酿成水道崩坏、坝毁田湮、生灵涂炭的惨剧。

想要根治此患,必须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慕容冲目不转睛地看着纸笺上的字,又翻过一页,第三张纸笺之上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该如何惩治这群欺上瞒下的小吏:

铸两把十斤重的铜锁,待疏通水道的小吏从水道一端进入后,用铜锁将水道铁栏锁起,使小吏不能从此端逃离。然后令小吏在水道中行走,巡查使与抬着另一把铜锁的衙役在地面上行走,到达水道的另一端出口,将出口锁上。若水道畅通,小吏必然能顺利地从出口处出来;如若水道不通,那么小吏会在下一次水朝来袭时,自食恶果。

人人解释贪钱贪利,可这一切若是拿来和身家性命相提并论,这些畏死的小吏必定会选择后者——命都没了,钱还有什么用?

如此,一可拔出贪官污吏以此骗取国库银钱的毒瘤,二可减少人为造成的水灾人祸,三则太子若能以此铁腕整治,必能获得民心,且摘除烨王的弹劾。一举多得,利国利民。

注:①出自贾谊的《过秦论》。

②关于“吏”的解读,参照《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同类推荐
  • 奇夜语

    奇夜语

    虽然不知道当初脑子犯了啥选了这么个几个标签......但实际上这是个比较适合男生看的小说......
  • 千载相逢

    千载相逢

    前世里刚跟搞外遇的丈夫离完婚的骨科女大夫,被自家医院门口的救护车给撞了个魂飞魄散。一觉醒来却变成了自己跟别人搞外遇然后被休,继而自杀不成的出墙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卿不可,偏执相公放肆宠

    非卿不可,偏执相公放肆宠

    原本上官锦只想奔小康过一个平庸人的生活。结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花轿里正准备成亲。老天,这是要搞什么???还有这个便宜相公,说好的京城名门,温润如玉呢?这简直就是一个被潜藏的偏执狂好吗。“娘子,我陪你去逛街。”“不用,我自己去就好了。”某人一脸不快,“乖,别拒绝我,我陪你去。”呵呵呵呵,你高兴就好!
  • 爱妃无敌

    爱妃无敌

    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了该怎么办?叶倾云的做法是——顺命,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潇洒自在的过完一生即可!谁知情势所逼,总有那些没事找事的家伙主动前来招惹,不得不让她选择反击,在逐渐变强的路上越走越远,顺便收了一位高高在上、位高权重的美貌夫君……(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
  • 折翅鸳鸯

    折翅鸳鸯

    他是自小被卖入相府被毒哑的冷血杀手,她是被狠心的继母杀害导致双目失明的相府大小姐。当她脸上贴起伪装,当他重伤遇到她。在这红尘乱世,他和她,能否通过重重考验,成为对方心中最温暖坚强的依靠,做一对虽折翅但令世人都羡慕的水中鸳鸯?
热门推荐
  • 妃是尘中不染尘,奈何情深遇良人

    妃是尘中不染尘,奈何情深遇良人

    紫魁降世则帝王归,得此人者得天下。她本是一医科女,不想一朝穿越成了世人争夺的紫魁星。时运不济,她是被人抛弃的唐家小姐,改名换姓,她成了流落在外的叶家嫡女。渣爹无情,白莲花陷害,娘亲惨死,这些她要血债血偿。破庙长大,干爹离去,她只身在外闯荡,阅尽世间爱恨情仇。赏花时节与那北郡王爷一见倾心,迷渊瘴受伤她幸得瑞兽赠丹,药圣阁试炼成为五位长老的关门弟子,闲逛黑市她赚得钵满盆满……然而好景不长,紫魁星身份暴露她成了众矢之的,偶遇叶家人她不知所措,众多复杂感情牵扯其中,最终还是在万家争夺后身死。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我许你一世繁华。原来,那个人从来没有变,自始至终都在等她……
  • 花都妖孽狂医

    花都妖孽狂医

    我想杀的人,上帝也拦不住。我想救的人,阎王也不敢留。
  • 轮回钞控者

    轮回钞控者

    读者大佬:“无限流?”作者:“是的。”读者大佬:“开篇是穿成马蜂窝的金庸武侠?”作者:“不不不,是我开发的船新副本,绝对新颖!”读者大佬:“说是钞控者,怎么第一卷没看到金手指呢?”作者:“我是这么想的,主角就一普通人,上来就幕后太突兀了。先拿一个副本磨砺心性,重塑三观。再得到系统,层层递进,钞控一切。那种开篇得到金手指就掌控全局的,看的我尴尬癌都犯了。”读者大佬:“所以说,主角有钞能力就不会掌控全局了吗?”作者:“……”读者大佬:“贱人就是矫情。”作者:“……”----------剧情向,幕后流,不小白,不后宫。1群:979315077没看过原著,也不影响阅读。对人设和剧情会修改,请以本书为主。第一卷:《约定的梦幻岛》(进行中)第二卷:《长安十二时辰》
  • 槐树花开

    槐树花开

    本书讲述了一群少男少女成长的故事。在人人艳羡的重点高中里面,成绩一般,个性内向且有些自卑的女主角在这里成长,有死党好友,也有背叛,在槐树花开又谢,属于那个青春年代的悸动、心跳,关于青涩爱情的迷茫、洗礼。
  • 万千星辰皆是你

    万千星辰皆是你

    讲述了一个转校生和一个高冷男生的故事,终于五年后等到了结果。
  •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在给我和我的朋友带来快乐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至于我妈,她那些惹人烦的故事,我就不愿再重复了,那样会杀死我很多脑细胞的。
  • 丑妃哪里跑

    丑妃哪里跑

    她,丞相府里不受宠的私生女,逢适婚年龄,被心狠手辣的父亲推到了百花宴,纵使她百般遮掩不惜丑化自己,仍是被命悬一线随时可能会嗝掉得秦王一根指头挑中,一跃成为秦王妃。可,为什么每个人都跟她有不共戴天之仇般?他们看她的眼神好像随时准备扑上来将她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大到发白齿落的老人家,小到三四岁的绝色小正太……她到底是做过什么丧尽天良天怒人怨天理不容的事情啊?怎会落到这么个人神共愤、四面楚歌的境地?他,温润如玉,待人宽厚。然眼光远大、城府深沉却隐在苍白文秀、弱不禁风的皮囊下。百花宴上独挑了将自己丑化的惊心动魄的她,情深一片,誓不负卿。纵使这般,然棋子仍不乖,总想逃出他的掌控,他又怎会如她所愿?&&&&&《小白版》这男人是瞎了狗眼还是吃了蠢药?她都将自己弄得如此磕碜了,混在一群白天鹅中扮成不起眼的丑八怪,他大爷的长指不偏不倚的落在她身上——喂,他这是在给自己挑老婆不是菜市场买菜耶,这样草率对得起他自己对得起他家列祖列宗吗?好吧,既然她嫁也得嫁,不嫁也会被绑着嫁,那她嫁!虽然自己没啥特别突出的优点,但至少容貌基本是出挑的,墨水基本是有点的,打架基本是不输的……这样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怎么着也不能跟一个与阎王有约准备随时奔赴黄泉的男人绑在一起吧?对得起自己吗?既然对不起她,那她爬墙,他应该没有意见啰?&&&&&&&片断一:成亲翌日,她顶着绝世丑颜招摇而来,惊叫:“王爷,你因何吐了?是因为臣妾太丑的关系吗?”他咬牙,微笑摇头。她眨眼,故作妖媚:“王爷眼里,臣妾美吗?”他眉角抽搐,依然微笑。她掩唇娇笑:“人人都道我丑,其实我只是美的不明显而已。”片断二:她露出一抹清浅的笑,抬手扶了他的手臂。“王爷这病要紧么?”他反手握住了她的手,笑着道:“哪里就这么虚弱了?我这病,大约也就只能如此了,别担心,一时半会儿应该还死不了。”“王爷会好起来的。”她干巴巴的说。他依然是带着轻笑的嗓音:“那一日来临之前,我会安排好你和小宝的生活,不会让你们有后顾之忧的。”她轻轻地笑开。曾经有个人对她说,你不但是个怀疑主义者,还是个悲观主义者。他也正低头看她,于是她唇畔那意味不明的笑容,被他尽收眼底。这个女子对他的警惕戒备,原来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我是你的不二之臣

    我是你的不二之臣

    “他们说我天煞孤星,命里克夫。” “我不怕。”“说我水性杨花,勾三搭四。” “我不信。”“狼心狗肺,爱上我会很苦。” “我不苦,”男人薄唇轻掀,神色认真,“其他人怎么说,我不在乎,因为那是别人。我只在乎你,因为你是顾长欢。” 后来,她浑身浴血,拉着他的手:“薄慕寒,我病了,控制不住我的手,你救救我好不好。” 他说:“欢欢别怕,我帮你擦干净。” 你是我的光明,亦是我的天上人间。
  •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手册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手册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就如何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特别是针对基层党委开展“两新”基层组织建设、以及“两新”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如何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如何针对“两新”组织的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