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0800000176

第176章 漂泊者(89)--偿付能力

于远明和秦莎莎的婚礼就在金龙大酒店举行,本来龙城的夏天是非常热的,偏偏那天比较凉爽。

一切是安排好的,按照正常流程走。

只是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是当婚车去桃花镇接众亲友的时候,于家门口聚集了很多人,一群农村的器乐队正在表演。唢呐,锣鼓与西洋乐器混在一起,一个脸膛儿黑黑的中年妇女正在用劲唱《好日子》。这不伦不类的荒诞场面不用问,肯定出自于洪生的手笔。

到后来上车的时候,于洪生还想把乐队带到城里。于远明以装不下为由拒绝了。

心里想:这都什么呀?城里谁要听这个?

王承宽也来了,背着相机到处抓镜头。

他还处于低谷,没送礼金,于远明也觉得没什么。

狄胜青也来了,带着一帮恭州的部经理。前呼后拥的,很有领导的范儿。

但在狄胜青平静的面容下,于远明看到了一丝疲惫与倦容。

袁小兵也来了,带着老婆孩子,笑容显得有些牵强和不自然。不像当初他结婚的时候,那么真诚美好。

婚礼由余永春主持,音乐是于远明自己选的。伴郎伴娘就是酒店的员工,也是秦莎莎的前同事。

贺成当证婚人,举着结婚证大声地诵读出结婚证号:龙婚2004999号!

这个号码可是民政局的同学专门确定的。没有选888,666,而是999。

等到婚礼结束,晚上的所有客人走完后,累得浑身瘫软的小两口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开始统计礼金。

最后的统计结果让人有些沮丧,不但没有赚钱,刨去各种花销,还亏了几千元。

不过去了一场人生大事,两人还是挺高兴的。

当晚的洞房也没人闹,就这样洗澡睡觉了。

乾坤的事情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首先是聘才不发放引发了部经理和主管们的巨大不满。狄胜青压力很大却无法解决,资金都在上面。他天大的本身也只是尽力安抚队伍。

拖了一个多月,业绩明显受到影响了,终于发放了。

而且补发聘才又引出了麻烦,就是扣税增加了。这个成本没法避免,主管们也是憋了一肚子火,纷纷抱怨。

最后是把分公司人管武艳处罚了才平息怒火。公开批评,罚款200元。说是她的过错。

其实全公司都知道武艳并无责任,只是一个替罪山羊。你想嘛,什么时候补发,分开发还是和工资合并发哪里是她决定的?

于远明到分公司遇到武艳,说起这个事情,武艳无奈地苦笑了一下,两手一摊,一句话都没说。

某个下午,于远明正在办公室忙。

一个业务员走进来,看了一眼秘书小杨,有些犹豫地给于远明说:于经理,打扰你一下。

于远明大大咧咧的:什么事?

业务员还是有些犹豫,迟疑着不知道怎么开口。

于远明还没注意到,小杨倒是开口了:于经理,我有点事出去一下。

小杨一走,这个业务员就急火急燎地说:于经理,你晓得不?我们公司出事了。外头都在说我们公司要垮了!

这种话,于远明听多了。原来神州的就经常说万家的要垮了。

于远明随口就来:别听那些乱七八糟的!公司好得很!

业务员不说话,从随身的展业包里拿出一张传单来,递给于远明。

于远明一看,是一份报纸的复印版。中间被人加粗线条框起来的是一条消息《乾坤人寿偿付能力不足,公司经营风险初露。》

这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把于远明吓了一跳!

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气地看下去。

其实内容不多,就是说保监会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乾坤人寿和其他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公司有经营方面的风险。

整体来看,记者的质疑也没有特别犀利,就是一个提示吧!但是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个事情可就得很了。

于远明问:这个传单,你是哪里来的?

业务员惊魂未定:我一个客户给我的。说是万家的一个业务员给他的。因为这个客户我也在追,他也在追。我们都在竞争,客户还没定在哪家买。

比产品,我们的要优惠一些。

比公司名气,他们要大一些。

所以,客户有些犹豫不决。

今天我又去找客户,没想到他给我这个。可把我吓惨了!别个说乾坤就要垮了,要被万家收购了。我虽然不信,但是白纸黑字写着的,我也不知道真假。所以慌忙火急地回来拿给你看看。

于远明定了定神:这样,你先不给其他人说。我先问一下情况来。

业务员:要得,于经理。你一定要问清楚哦!

业务员走后,于远明马上就去贺成的办公室,把事情原原本本给贺成讲了,也把传单给了贺成。

贺成一看,暴跳如雷:妈卖批!肯定是那个贾兴德搞的鬼!

日妈这个偿付能力关他锤子事!老子乾坤的事情,要他妈卖批来管!

于远明问:贺经理,到底公司的偿付能力有没有问题?

贺成眼睛一翻:有问题又怎么样?哪个公司没问题?万家这回去国外投资亏损了几百个亿,有没有问题嘛?

你要说问题,保险行业个个都有问题!这种小人,太可恶了!

说了半天,贺成也没说个名堂出来。

于远明于是决定自己去了解。

第二天,早会上,很多业务员都拿到了一张传单。一个个人心惶惶的,还怎么工作?

担心终于成了事实,万家把这个报纸复印了很多份,每个业务员都拿几份出门。

不用问,在龙城,乾坤的声誉已经遇到极大的挑战了!

于远明也不知道怎么办!

因为昨天查询的结果是真的。报纸是真的,报道是真的,公司偿付能力不足也是真的。

好在这个报纸虽然是一家全国媒体,在龙城看的人却并不多。要是像什么《江南晚报》《江南晨报》刊登这么一版,非炸了不可。

但是贾兴德来这么一手,却是生怕事情搞不大,让乾坤的人气愤又无奈!

贺成情急之下给贾兴德打了一个电话,贾兴德在电话那边笑嘻嘻的,说:不知道啊!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偿付能力的事情。你们偿付能力不足啊?

这种软打整让贺成更加愤怒,却无法排解!

那几天,乾坤简直是乱成一锅粥了。

于远明给大家讲公司的实力,讲前景,讲公司正在北京总部修建乾坤大厦。

这些好消息,都没什么效果。

毕竟,和描绘的远景来看,乾坤是很好的。

但是,就现在而言,偿付能力不足如何解决才是更关键的!

远在乡镇的杨小兰也知道了,问于远明:于经理,偿付能力不足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公司要垮了?

于远明看了她一眼,忧心忡忡的。于是把手搭在她肩上,故作轻松地说:杨姐你放心。其实,偿付能力这个事情并不严重。它是说公司未来赔付客户的钱,不够。需要补充而已。今天总部已经发出律师函了,要求这个报社和记者赔礼道歉。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并没有什么问题。他们要么是理解错误,要么就是恶意诋毁!

其实从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来说。偿付能力太重要了!因为人寿保险本身是借债经营,收的保费都是客户的,暂时放在保险公司而已。将来到期了,你要根据条款给付。或者出事了,你要根据合同赔付。还有一部分客户在不同的阶段要求解除合同,多多少少你也要支付。这些给付,赔付和支付,都是需要现金来保证的。这个现金就是偿付能力!根据保监会的规定,一个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需要150%!也就是说,一家保险公司未来需要支出的钱如果是100万的话,你的账上应该有150万才达标。

随着全国机构的开设,业务队伍火速蔓延,保费自然呈现爆发式增长。保费越多,提取的责任准备金就应该更多。不然,未来拿什么钱来赔付,给付和支付呢?

乾坤这个阶段,包括四海,都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偿付能力压力。不同的是四海成功地发行了足够的次级债,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乾坤的董事长方法并不是没有办法办到四海一样的事情,而是因为他有更多的想法。

时至一年以后,于远明才知道了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当然,当时的他并不了解。

几天以后,狄胜青又来到了龙城。一身灰白色的西装,头发也精心修短了,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召集主管开了一个会议,听取了大家的一番苦水。给大家传达了两个事情:1,公司没问题。媒体说偿付能力不足是因为记者不专业,对偿付能力的统计口径理解有误。个别同业的炒作很下作,大家不要怕,马上报纸就会发表道歉声明。

2,个别同业公司自己在海外投资损失了几百亿,现在的坑没法填。所以大量销售万能保险,其实客户的投资就是去填这个坑的。告诉客户自己看着办!

狄胜青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快就奔赴下一站了。

果然没几天,公司的报纸就刊登了偿付能力的相关文章。原先刊登乾坤人寿偿付能力不足那家媒体也刊登了一豆腐干大小的《致歉声明》。

这个偿付能力不足的危机算是度过了,但是乾坤的士气也受到了影响。

同类推荐
  • 愿我活过二十五岁

    愿我活过二十五岁

    我是芦苇,没有根,风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 硝烟城市

    硝烟城市

    此文是本人的黑历史!慎重观看!哎,不说了,我现在在一纸发展。。。。。
  • 抑郁巅峰

    抑郁巅峰

    曾经的总裁,因为一场与情有关的阴谋,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因此病获得了不寻常的能力,看透看人得能力,让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真谛
  • 我是我的朋友

    我是我的朋友

    如果人生什么都没有了或者什么也没有,不要忘记。你还有自己,就算没有友情,爱情,亲情,你还有自己。
  • 一入工门深似海

    一入工门深似海

    都说房地产企业赚钱,而房地产中的装饰行业又是朝阳行业,都说建筑工人工资高,建安企业的员工工资也高,但是又有谁知道这其中的辛酸与憋屈,即使大家都知道,又有谁敢直接面对。本文主要描述白鹭从毕业就开始进入建安企业的生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喜忧参半的青春

    喜忧参半的青春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而我,有两段,一段是不懂爱,一段是懂得爱,以至于让他们都受到了伤害,时至今日,我却还跨不过那道坎……
  • 情海仙缘

    情海仙缘

    仙路漫漫,谁来与我同行?修仙之路有三条,仙修,鬼仙,冥修谁与我争锋?爱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
  • 情调女人·情调生活

    情调女人·情调生活

    追求生活品质、注重个人享乐,有品味地进行文化消费,这就是情调女人的情调生活,纯粹而美好。本书提品味出女性在生活、精神上为了追求生活最高品质的细节。可能在书中可以找到您生活的情调,或许您还不够满足,不仿来读本书,将会带你在书中这种前卫和时尚情调生活中遨游!维生素的作用是调节机体生理,使人保持平衡健康。如果你看了本书,正如得到了平时缺乏的维生素,使你得到纾缓、轻松。
  • 第二个世界的你

    第二个世界的你

    我追寻你的脚步,只为在另一个世界与你再度相遇。许庶雅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封之后,在当晚穿越到了灵魂的世界。被迫卷入一场杀人游戏。“这只是游戏,这不是游戏。”“自相残杀吧,活到最后的两个人才能回去。”信封里简单明了的写着。江辰希笑着那她打趣道:“你小心不要一开始就死掉哦。”许庶雅思考自己来到这里的意义。谜题一步步揭开的时候,她才明白。奈何春风寒冷刺骨,人心可畏,与你相遇,愿你安好。我们一起回家吧,江先生。
  • 一见钟情:秦爷,余生请指教!

    一见钟情:秦爷,余生请指教!

    “媳妇,你要不要试试这个?”“不用……”“我们一起去……”“幼稚!”(女主不高冷)(男主不幼稚)身为未来人的某女因为事出有因而穿越了!上一世某女生活辛苦终于穿越了某女决定要好好生活,但是老天不待见她。“心好累!”“媳妇把心交给我就不累了!”“……”
  • 鸢尾篇:折纸戏①

    鸢尾篇:折纸戏①

    萌新纸戏师云渺渺为了高额赏金拉着师父来到京华城调查先帝死因和帝师失踪的谜团,没想到一到京城就和师父走散了。在寻找师父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桩桩离奇的怪事——大画师白晏名动京城,却不知晓自己的身份,还赖着她非说自己丢失的记忆和她的纸戏术有关,令她摸不着头脑……摄政王宋之游出宫巡城,竟然花高薪雇人给自己掷果投花,令人匪夷所思……小侯爷叶夕观放着伯侯府优越的生活不过,非要拜她这个三脚猫功夫的纸戏师为师,让她左右为难……一桩桩怪事,一个个怪人,在白晏多次无意识的赴死下,云渺渺终于发现,这个繁华热闹的京华城并不简单。
  • 学神请告白

    学神请告白

    双学神,高颜值,1v1,互宠。沈萃事业有成,美貌如花,却有遗憾在心头。一朝重生在花季,那时让她心折的萧群还好好的。他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还是她记忆里熟悉的模样,而她是唯一与萧群并驾年级榜前两名的校花级学神。沈萃微笑,既然回来,那她就抛却矜持赖定萧群身边不走了。上辈子没人爱他,她来;上辈子他没有的幸福,她给。爱情心语:世界上最美的爱情,是我喜欢你时,你刚好也喜欢我。
  • 命天缘

    命天缘

    为救她而耗尽一生修为,降生凡间!重回巅峰只为再看到她!不知她就在身边守护自己!
  • The Pickwick Papers(I) 匹克威克外传(英文版)

    The Pickwick Papers(I) 匹克威克外传(英文版)

    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the Pickwick Club, better known as The Pickwick Papers published serially in 1836–37, is the first novel by Charles Dickens. Few first novels have created as much popular excitement as The Pickwick Papers–a comic masterpiece that catapulted its 24-year-old author to immediate fame. Readers were captivated by the adventures of the poet Snodgrass, the lover Tupman, the sportsman Winkle &, above all, by that quintessentially English Quixote, Mr Pickwick, & his cockney Sancho Panza, Sam Weller. From the hallowed turf of Dingley Dell Cricket Club to the unholy fracas of the Eatanswill election, via the Fleet debtor's prison, characters & incidents sprang to life from Dickens's pen, to form an enduringly popular work of ebullient humour & literary invention. Its rousing success launched his lasting fame. This narrative of coach travel provides a vivid portrait of a world that was soon to vanish with the coming of the railro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