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0600000461

第461章 人心之内

卯时将至,咸阳城上空阴云密布,看起来又将是一个阴雨之日,甚至有可能会下雪——按照往年的经验,进入十一月之后,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来自朔北的寒风而下雪。

班直在铜镜之前正了正自己的衣冠,面色肃然。

身为起居郎,他最近这几天几乎陷入失业状态。对此,他并不陌生,毕竟他服务的对象原本是天子,但天子被赶出了咸阳,所以他才自作主张去记述太后的言行,而现在太后身边又没有了他的位置,他倒是想要再去记载赵和的言行,只不过这位咸阳城的新主人,在短暂地进入咸阳之后,便一直东奔西走,四处征抚,他仍然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

但从今天起将不会再如此了。

昨夜赵和连夜回到了咸阳城中,今日将召集留在咸阳城中的百官议事,也就是说,这座城市的新主人,甚至可能是这个帝国的新主人,回到了他应该呆着的地方。班直这个负责记载帝国最高统治者言行的史官,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这是大日子,会发生很多大事,所以班直一定要郑重。他甚至赶早沐浴更衣,焚香默祷,还特意挑出了自己的笔中最有纪念意义的一支来。

只不过正当他准备启程之时,却有一个不速之客来访。

光禄大夫领校中秘书向歆来访。

班直与这位向歆,因为工作的缘故还算熟悉,毕竟一个人负责记述历史,另一人负责校点、编纂和收藏历史,二人的工作有颇多相通之处。这位向歆,严格来说是儒学为主兼修杂家,算得上是当今朝堂之中的大学者,年纪也几乎是班直的一倍,故此他的到来,让班直不得不恭敬相待。

“中秘书,快到朝会之时,中秘书为何有暇来寒舍?”在寒暄之后,班直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向歆直说来意,因此出言问道。

“呃,起居郎家传史学,有一件事情,我想向起居郎打听打听。”向歆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压低声音:“烈武帝四十年时,曾有一件旧事,有人向烈武帝献铜鼎,鼎上有谶语,不知此谶语内容如何?”

班直瞳孔收缩了一下,面无表情地道:“向公在石渠阁之中没有看到有关此事的藏书?”

向歆望了班直一眼:“看了,只是想与起居郎核验一番,看看石渠阁藏书中记载是否有误。”

他说到此处,手轻轻放在了案几之前,然后轻声道:“咸阳宫室,先营后造,十世之后,当有吉兆。”

谶语确实是这样说的,但班直的心却极为警惕起来。

这个时候,身为帝国图书馆馆长的向歆提出这样的谶语,绝对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咸阳宫室,先营后造。”向歆还是很镇定,轻声又道:“史家向来擅解谶纬,还请起居郎为我解惑,这是何意?”

“解谶语是阴阳家与杂家的事情,与我史家何干?”班直断然否认道。

“起居郎,若是星相,那我自然会去找阴阳家,若是民谚,我也自然会去寻杂家,但这个却是青铜古鼎上的谶语,我不寻起居郎寻谁?”向歆说到这,身体微微前倾,凝视着班直:“班贤侄,我与你父亲向有交情,也听闻你在长信宫中的言语,贤侄,你既然提到阴阳家,我便用阴阳家所言提醒你一句,大势滔滔,顺势而为!”

班直心怦然一动。

在长信宫中,他敢于劝谏赵和,一方面是认为赵和有容人雅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青史留名的渴望。象他这样的学者,在权力上的追求不大,但对于史上留名的欲望却是极为强烈,甚至胜过那些政客们。

但好一会儿之后,他还是勉强摇了摇头。

他知道向歆是什么意思。

向歆在烈武帝末年以少年之身步入仕途,但从烈武帝到五辅执政再到如今,他在校中秘书这个职位上没有任何动弹,只不过加了光禄大夫的荣誉职务。一晃二十余年,当初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轻学者,如今已经步入暮年,可偏偏仍然看不到什么前进的希望——比他年长者迟迟不肯退出政坛,比他年少者又咄咄逼人地崛起,他若不弄险,不投机,只怕真的要在这个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位置上干一辈子了。

那还不如当个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呢,毕竟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转职的方向更多。

所以,在咸阳城一番动荡之后,向歆终于忍不住了。只不过他只是一个图书馆馆长,声望虽然还行,但一无实权二无人脉,就算是将自己这百十斤都押上去,也没有什么作用。他能做的,也只有在石渠阁那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寻找可以利用的东西。

他还真找到了。

但是,以班直对赵和的认识,赵和……未必会吃这一套。

所以思前想后,班直还是摇了摇头:“向公,直才疏学浅,或许其余史家能为向公解此谶语,我班直确实不能。”

向歆闻得此言,也没有露出不快之色,只是笑了起来。

“可惜,可惜。”他留下这样一句,便起身告辞而去。

只不过向歆前脚走,后脚便又有人来见班直。

这让班直有些奇怪:他这个向来被人忽视的小小起居郎,今日怎么会有人接二连三地来拜访。

正如向歆是长辈他无法拒绝不见一样,这第二位来拜访的同样也有班直无法拒绝的身份。

谏议大夫安忍。

这位安忍与班直的父亲也是有多年交情,在烈武帝时,两人甚至一同下过狱,险些一起被烈武帝砍了脑袋。

安忍向来以刚直著称,官职也因为这个性格而上上下下,最高时曾经担任过九卿之中的少府,最低时曾任掖庭的一位郎官。他对于自己职位的起起伏伏似乎乐此不疲,但又总能够从执政者的怒火中脱身,故此被视为大秦帝国朝廷之中清流的楷模。

所谓“士人楷模安忍之”是也。

“班贤侄,你在长信宫中劝谏之事,老夫听说过了,做得不错!”在分宾主落座之后,安忍捋须望向班直,一脸老怀弥畅的模样:“班公后继有人,老夫着实欢喜!”

听他提起自己父亲,班直笑着拱手致谢。

“如今朝堂之上,正人稀疏,奸佞横行,赵都护原本是赤诚君子,但群小环伺,正需要贤侄这样的人物匡扶辅正,贤侄勉之勉之!”安忍又道。

“不敢,不敢,安公士人楷模,比起我这后生小子,更能当之。”班直逊谢道。

“贤侄,我听闻有奸贼欲以纂逆之倡而谋进身之阶,此为坏世道而败人心之举,不可不阻之。今日朝会之上,老夫欲谏言执政,诛此等小人,贤侄以为如何?”

班直眉头顿时挑了挑。

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班直记得一件事情。

当初他父亲与安忍一起下狱,便也是安忍来见他父亲,然后两人与其余数人一起下狱。只不过班直的父亲在狱中呆了足足三年,而安忍则只呆了三个月——此后安忍士人楷模的名声更响了,而班直的父亲呢?

当时与安忍年纪相当、同样被认为是士林后起之秀的班直之父,在狱中呆了三年,出狱之时,除了自家亲人之外,几乎无人记得了。他白白耽搁了三年,昔日同僚都已经是上官,而他却还苦苦奔走,到老才凭借家族的史家身份,熬到了一个起居郎。

听起来不错,起居郎,天子近臣,能够随时见到至高无上的皇帝,但那又有什么用,后宫中的内监们离天子更近,可不都既无权势又无声望么?

想到这里,班直肃然起身:“安公行此大事,必为天下景仰,直不才,将禀笔直书,定要让安公在青史之上留名!”

安忍愕然想望:“呃……贤侄,老夫以为,这等事情,仅凭老夫一人力有未逮,须得群策群力……”

“安公说的是,此事理当群策群力,安公登高一呼,从者必众。直虽钝鲁,亦当尽绵薄之力,将安公与诸位义士大名事迹,书于史册之上!”

“呃……哈哈哈,贤侄高义。”安忍眨了两下眼睛,大笑起身,然后慨然道:“既是如此,贤侄且准备朝会之事吧,老夫先去一步。”

“安公好走。”班直将其送到了大门之前。

上了自家的油壁车之后,安忍面上的笑容顿时不见。

他的油壁车中,早有一人,见他情形,讶然问道:“如何?”

“虎父生出犬子,竖子不足以谋!”安忍哼了一声道。

“他不是在长信宫中敢于直谏么?”油壁车中的那人眯起眼睛。

“欺世盗名之辈罢了!”安忍不欲多言班直,而是握住油壁车中那人的手,诚恳地道:“不过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宋贤侄,吾老朽矣,天下楷模之任,当由汝继之。”

被称为宋贤侄者年纪不过三十余,闻得此语,点了点头:“当仁不任,安公放心——事不宜迟,安公,我还要去联络别人,无论如何都得阻住彼辈倒行逆施之举!”

“贤侄辛苦了。”

马车此时已经到了另一处街巷路口,宋贤侄乘着车速稍缓,跳下马车,回头挥手示意,待安忍的马车行远了之后,他回头对身边凑上来的一人道:“速去告诉你家主人,安忍这老儿果然意图螳臂挡车……”

他稍犹豫了一下,然后又道:“安老匹夫卯时至起居郎班直宅,班直似亦参与此事!”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 大唐第一败家子

    大唐第一败家子

    (烟雨建了个书友群,群号:181680362)穿越大唐,成为最不受太宗待见的皇子李愔。他挥金如土,让武媚娘当霸道女总裁。被封蜀王,他将蜀地打造成人间仙境!沙滩、温泉、游乐场,各类小吃,好吃到爆。划地而治,拥兵自固,贞观之盛,由蜀开始!(烟雨新书《大唐一刀999级》已经发布,喜欢的朋友可以前往围观,本书精品,无断更纪录,坑品保证,放心入坑)
  • 畸形年代

    畸形年代

    畸形年代,故事发生在1928年前后,整个故事的进行,每个人物之间都有很大的关系;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奉泽县的仙城山镇和一个比较繁华的,我们就叫这个地方为大都会吧。由这两座城市围绕着进行。你问我是谁,我只是个过路的行人。故事马上开始,请你不要离开。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天天营养百味:爽口美味菜

    天天营养百味:爽口美味菜

    《爽口美味菜》为您提供最常吃、最经典的家常美食做法,最全面、最深入的菜品解析,还为您讲解营养知识,烹饪技法,厨事窍门的运用,集权威专家与身边百姓共同的智慧,倾力打造出让您一学就会的家常菜谱!让您在短时间内就学会做一手爽口美味菜。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从人类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开始,伴随而来的各种痛苦也就应运而生。生活之苦、疾病之苦、对死亡的惧怕、对财富的贪恋、内心的烦恼、情感的波折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殚精竭虑,叫苦不迭,挣扎在悲喜之间。每当痛苦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怨声载道、脆弱不堪甚至万念俱灰。其实,人生皆苦,苦就是人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学会接纳痛苦,增强战胜苦难的动力和信心,以及寻找到解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方法和智慧。
  • 冤魂判官

    冤魂判官

    24生日这天,“精神病”二叔告诉我,他附近有灵异事件,它们已经发现了我,让我快逃…从前以为灵魂都是假的,可是我确知道了几十年前发生了什么
  • 老公,情深不浅!

    老公,情深不浅!

    【正文完,放心入坑】江燕回,A市赫赫有名的二太子,上头有一个手段阴狠的霸主老爸,还有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哥.而他……据说,游手好闲,典型的纨绔公子哥**而她还是一个律师……**你来过一下子,我想念一辈子。……你闪耀一下子,我晕眩一辈子。……真以为你拥抱我的方式,是承诺的暗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明白,相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
  • 论如何与真香男友谈恋爱

    论如何与真香男友谈恋爱

    作为一位只把玄学当异次元事物看待的敬业影后,如果有人告诉面对过形形色色死尸的警局顾问叶初曦:“你将来的职业是捉鬼算命”,她一定会笑他精神病;作为一位只把演戏当踏板的的赌神刑警,如果有人告诉女神早亡的Asexuality花寒冽:“你将感情坎坷但最终圆满,而且会一直站在娱乐圈巅峰”,他一定会先感谢Ta对他演艺事业所寄予的厚望,接着直接把人送进精神病院治疗羊癫疯。于是后来……叶影后搬着小马扎坐在精神病院门口的摊位上推了推墨镜:“先生,算一卦?”确实站在娱乐圈“巅峰”的[娱业管理局]局长·终身成就奖花影帝站在自家精神病院门前:“那就算算我命中五行缺什么吧?”“唔……先生,我算好了。”——“缺什么?”——“你命中缺我。”前期假装温淳掩藏嚣张后期黑化颓丧·自诩清冷成熟却总暴露软萌内里的看似天然呆吐槽帝×外表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戏精腹黑逗逼沙雕·温暖积极三观正,美好得闪闪发光的宝藏女孩。
  • 游龙寻仙
  • 林晓芳的回忆

    林晓芳的回忆

    本书简介:林晓芳读初中时成绩非常优秀,理想是考上大学,今后当一名医生,父亲突然被检查出吸尘病,林晓芳不得不辍学去工厂顶班。进入工厂,遇见了油嘴滑舌,能说会道的胡利,一见钟情并以身相许。随之,工厂又招进大批美女,胡利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想找一位正式女工做媳妇,上升为要找一位坐办公室的媳妇,狠心与林晓芳分手。林晓芳经历了失恋的痛苦,到再次和成涛恋爱及其结婚后生了孩子与婆婆之间发生的无数矛盾,又经历了下岗后的艰苦生活,终于找到工作定居A镇后,成涛经不住生活的诱惑提出离婚,让林晓芳彻底醒悟,不能太依靠男人,感情是脆弱的,无论多么好的感情都有变质的时候,女人一定要自强自立,要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最终,林晓芳经营好了自己的婚姻,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 剧场有它的灵魂

    剧场有它的灵魂

    我可以清楚记得三岁以后的许多事情。有人夸我记性好,此话倒也不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从小集邮,后来的工作性质又养成了我建立档案的习惯,写文章时,有记事本、底片、节目单、剪报可查。我出生在海滨城市烟台,当时这座位于胶东的小城市幽美、朴素,不似现在,变得毫无特色。记忆里第一次进的剧场,是在张裕公司往西的一条小街上,叫市府街,现在已经成了宽阔的马路。看的不是话剧,是一些革命色彩很强的舞蹈、活报剧、诗朗诵等。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9)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9)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第三届入围作品,3部中篇小说。《母亲笔下的乡愁》采取日记体形式,叙述了一位母亲乡居期间,用日记记录下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充满了“乡土”气息和人性的真善美。《一刀斩断浮华》以第一人称讲述落魄作家文一刀和落魄诗人浮华,在刚开始的穷途不得志,后遇无良伯乐半边天,在其作用下,两人走了上梦寐以求的辉煌之路,而后又因自私势力,经黑暗设计,两拍而散的故事。《地之规》通过清晰的叙事,展现了围绕土地所带来的人类喜怒哀乐,展现了社会变迁对个体的影响,追问人性坚守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