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8300000996

第996章 国丈很在行

国丈这话说的既在理,又在情,真是公私两开花啊。

魏良臣表示郑教主说的对,他洗耳恭听着,也一定按他老人家的意思做。

没法子,谁让人家是自个长辈呢。

尊老爱幼,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

“爹,你就少说两句吧,儿子自个晓得怎么做,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郑国泰受不了了,他爹的作派让他这个当儿子的觉着丢人。

儿子说这话让郑承宪不乐意了,张嘴就骂:“哼,老子不提拎着你耳根子说,你跟养性那龟孙子有多大区别?能把老子的话听进去么。”

“养性不就是你孙子么,哪有当爷爷的这么骂自个孙子的…”

郑国泰嘟囔一声。

养性是他的儿子,十五岁时生的,如今已经九岁了。这个儿子样样都好,比他爷爷比他爹都强,肯读书,不喜玩闹。但有一点不好,就是胆子太小。都九岁的人了,见着猫啊狗的都害怕。

有一次郑承宪酒喝多了,手痒,便带着孙子去杀猪,结果把个孙子给吓的半死,回来病了大半个月。

这把郑承宪气的,说一代不如一代。可儿子胆小,郑国泰有什么办法。

而且在他这当爹的看来,儿子胆小不是坏事。胆小说明不会干坏事,长大之后成不了无法无天的纨绔子弟,这于郑家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偏这个当爷爷的就是百般看不顺孙子,好像孙子也能提着杀猪刀跟他一起搭把手才是郑家的好子孙似的,真叫人拿他没办法。

总之,摊上这种爹,郑国泰也是有苦说不出。

………

魏良臣知道郑养性,严格来说他如今也算是人孩子的姑丈。

也不知道这明朝人取名字怎么回事,叫养性的特别多。

骆思恭的儿子也叫养性,接他老子的班在崇祯朝当锦衣卫大都督,后来在天津降了清。

后金那边也有叫养性的,是佟佳氏家的,娶了奴尔哈赤的孙女为妻,其与李永芳一起被视为明朝两个头等叛徒。

这个佟养性比骆养性厉害的多,其人会造炮。浑河之战、大凌河之战,其所率的汉军炮营替后金立了大功。

至于这个郑养性么,却真是拿不出手,胆小,太胆小了,郑贵妃就是叫这个侄子给坑了。

万历驾崩后,东林党的干将杨涟不仅吞了万历册封郑贵妃为皇后的旨意,还带着一帮党人找到了郑养性。

目的是逼宫,因为郑贵妃占着乾清宫。

哪怕对郑贵妃再不满,杨涟他们都是臣子,可不敢直接去逼郑贵妃,便选择从人侄孙身上下手。

一帮人进了郑家就对郑养性破口大骂,说他的姑母把持后宫多年,之前争国本十几年全是因为她,现在还想封皇太后,赖在乾清宫不走,更给皇帝奉送美女,安的是什么心思。

郑养性虽然胆小,可被人指着鼻子骂也来气啊,便回了几句嘴。可他哪是东林党这帮党棍的对手,论骂人的功力,十七岁的郑养性差的远,骂着骂着就扛不住了。家里除了他之外又没个能主事的,又气又急只好掩面哭泣。

这个时候,杨涟就威胁他了,说你姑母要是不听他们的话一心想封太后,那朝廷当中可没人帮他。如果没有想当太后的野心,就赶紧收拾东西从乾清宫搬出去。

最后,杨涟给郑养性扔了一句狠话:“如此下去,别说富贵,身家性命能否保住,都未可知!”

才十七岁的郑养性哪听过这等吓人的话,彻底崩溃,于是哭着进宫求他姑母别闹了,再闹下去郑家就得灭门了。

父亲和弟弟都不在了,郑家就这么一根独苗,郑贵妃想着东林党那帮人真有可能干出这狠事,无奈只得歇菜。

单从这件事来看,郑养性这个胆小鬼无疑推动了明代历史。他若跟他爷爷一般无法无天,郑贵妃未必就服了软。

不过仅此事来看,大明朝的人均寿命还是太短啊。

郑教主倒罢了,也五十几的人了,死就死了。可郑国泰这小子三十不到就咯屁了,真是有些让人意外,他若在,也不会让儿子给人欺上门了。

世事难料啊,魏良臣决心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七老八十不嫌多,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大明朝人均寿命的提高出一份力。

至于养性乖侄嘛,他只要不学金三不要姑父,做姑父的就断然不会让人这么欺负他。

……..

对于郑家父子俩的日常斗嘴,宋青阳真是见怪不怪,也就是这会有外人在,要不然他可能也会参与一下。

真说起来,宋青阳也算是在郑家长大的,他爹在朝鲜战死之后他就在郑家了,和郑国泰是从小一块长大,也正因为此,郑贵妃才让他做郑国泰的贴身护卫。

魏良臣是绝计不掺和这对父子的拌嘴的,都是亲戚,做姑爷的是公亲,可不能偏袒一方。

老丈人得关照,小舅子同样也得照顾,得罪了哪一个都不好。

亓二道见这样不行啊,心里埋怨开了,这国丈父子俩也真是的,这节骨眼斗什么嘴啊,还是赶紧说正事要紧。

兵权,兵权咧!

可他是这两年才投的郑国泰,虽说平日郑国泰对他也比较看重,但父子间的事可不是他能随便插嘴的。

郑国泰却好像一点也不关心正事,他也懒的和父亲多说,走到一边拿了块香瓜啃了起来。

这可把郑承宪气着了,想骂又骂不出,没办法,做儿子的好面子不主动,他这当爹的只能上了。

再说,这也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大明皇军是这姓魏的家伙一手建立的,可那是天子亲军,不是他姓魏的。要没有自家女儿女婿挺着,这姓魏的能在江南吃的那么开么?

说一千道一万,这姓魏的小子不过是个家奴,女儿女婿看重他叫他管事,不代表这家奴就要爬到主子头上不听使唤了。

其它的事都可以日后再说,兵权这件事得赶紧办了,该移交的要移交,该换人的要换人,该任命的要任命。

郑承宪比较在意这件事,也比较急,因为他可是跟教众们打了包票,人人都能有官做,有钱捞的。

要说为人,郑承宪真是敞亮的好汉子,这京师左近但是和他打过交道的,哪个不竖大拇指夸一声“好汉子!”

不管是下面的教众,还是外面那些三教九流,道上的朋友,他郑承宪待之都是推心置腹,可谓是你们都能负我老郑,唯我老郑不负你们。

这京师左近江湖中的朋友,道上的好汉,哪个听到他郑承宪的名字不竖起大拇指夸一声“好汉子”呢!

做人嘛,就要这样。

若不然,哪有他郑家每日宾客云集,络绎不绝呢。这要是抠了巴几的,势力眼看人,自个发迹了就看不起从前的朋友们,这辈子又有什么意思呢。

郑承宪看的开,反正因为闺女的事,朝廷上那些文官看不起自己,那他就不和文人们打交道。那些狗屁御史老弹劾他交结不三不四的人,在家胡吃海喝,那是酸儒眼红妒忌,老子就是吃光一座金山又碍着你们什么事了。老子那皇帝女婿都没吭声,你们又算老几呢?

从前,他郑国丈没权没势,只能在金钱和吃喝上对得起兄弟们。如今他郑家天降好运,女婿叫他儿子当大官,掌兵权,他郑国丈不趁此机会好好安排兄弟们,是人么?

当然,国丈这会是不会想前几日他家门前一个人都不敢靠近的事,更不会想眼面前他这个想一脚踹到一边的太监帮了他郑家多少忙。

连他闺女的心事都是人家给通的呢。

这份恩情,他郑屠户就是杀上一百口肥猪都报答不了啊!

为了证明自己是懂行的人,国丈拉过魏良臣就说了一通。

“我听京里那些西洋和尚说,大地是圆的,也就是从咱北京城要是一路往东,走上个几年,最后还会回到这地方…所以么,我那女婿要你办海事是对的,既然这天下这么大,哪有就守着一处吃食的道理…海事得办,得大办,得特办,办的越风光越好…想来你小魏公公不知道,我对你办的这个海事啊,那是特别的支持,你那海事债券我可是买了好几份的。”

“爹,那债券可是我拿的银子买的。”郑国泰把瓜皮随手扔在桌上,对他老子的话很不以为然。

当初寿宁过来推销债券时,你个当外公的可不是这么说的,还是他这舅舅看不下去掏的银子帮外甥女一把的。

“你少说两句,没见老子我和小魏公公说正事呢么!”郑承宪真动起怒来,那满脸横肉看着可是吓人。

郑国泰撇了撇嘴,没再顶老子。

“就这么和你说吧,这海事的事,我懂的不少。想当年我也是走南闯北的,见过的世面不比你们少啊。后来我就琢磨出一个道理来,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郑承宪一脸骄傲。

魏良臣腹诽这郑教主脸皮真他娘的厚,那道理是你琢磨出来的么。你顶多琢磨出你那放炮的技术比较强的道道…

别说,这还真是个技术活

四十年前,你郑承宪放炮的时候,可万万没想过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吧。

“还是那句话,老夫就是个杀猪的,没读多少圣贤书,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老夫明白一个理,那就是凡事都看远些,凡事得自个掂量些,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便不能做,切不可夜…夜什么来着?”国丈卡住了。

“夜郎自大,国丈。”魏良臣提醒了声老老丈人。

“啊,对,夜郎自大!”

郑承宪赞许的看了眼魏良臣:“小魏公公不愧是府案首出身,做过两殿舍人的,就是比我这粗人强。”

魏良臣配合的谄笑一声:“咱读书再多,也不及国丈路走的多啊…”

这话让郑承宪满意的摸了摸自己的大络腮胡子,如有知音般,眉飞色舞,兴趣盎然道:“也不能这么说,读点书还是有好处的…我刚才讲到哪了?”

“夜郎自大。”

“对,对…夜郎这人,就跟那些闭门造车的腐儒一般,自大的很,总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头来却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拿朝廷开海禁这事来说,那帮文人们凭什么反对?这海事有什么不好?天下财富堆个金山银山都得好几座,哪能尽叫外人得了去。我平日没事还和西洋和尚们谈法论道,增加见闻,他们怎么不晓得多去听听呢。”

魏良臣有点对郑教主刮目相看了,不想这位杀猪的竟然有开眼看世界的觉悟。正准备和教主探讨一下西洋的风情,教主却转进了。

“往后,我们皇军当中可不能有那种滥竽充数之辈,不管是文的还是武的,都得有真材实学才行。没个真材实学的,可不能让他们混进来,就好比老夫,虽说不识几个大字,可那三国我是记得烂熟于胸的…嗯,你也很好,能当府案首的肯定差不了,以后好生帮衬着国泰,我郑家不会亏待你的。”国丈于最后一句话特别强调。

“国丈放心,咱往后啊就在小舅爷身边尽些绵薄之力,替他参赞一二就行。”魏良臣一脸受宠若惊样,然后很是郑重道,“小舅爷和贵妃娘娘对咱有相遇相知之恩,若非娘娘抬举,咱家哪有今日啊,所以国丈不用多说,咱也会全力相助小舅爷。”

“好,好,是个有情义的。”

郑承宪大为高兴,拉着魏良臣就走到了儿子面前,“听到没有,往后小魏公公全全力助你,你可不能给老子丢人。”

“爹…”

郑国泰刚想说话,却被老子无情的打断,“有什么话回头再讲,先说正事。”转身一脸郑重的看着魏良臣,“我听说你那皇军眼下有些困难,有什么难处,你跟我讲,我去求爷爷告奶奶也帮解决了。”

魏良臣都快跟不上老老丈的思路了,怔了一下,有些犹豫道:“不瞒国丈,皇军眼面前确是有些难处。”

“噢?说说看,别的我不敢打包票,只要是皇军的事,我就是豁出这张老脸也帮你解决了。”

郑承宪信誓旦旦,他可不是帮你小魏解决,他是帮儿子解决的。

要有投入,才能有回报。

国丈杀了几十年猪,懂这道理。

想要儿子能够坐稳这大明皇军都指挥使的交椅,首先就得让皇军上下感恩啊。

同类推荐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雪落大唐

    雪落大唐

    现代青年楚方偶然来到了大唐,还不等他好好打量这个时代,却迎面撞上了安史之乱。盛世转瞬化成飞灰,百姓命如草芥,铁蹄即将淹没这个昔日的无敌帝国。面对这场影响了整个华夏历史走向的战争,他又将何去何从?
  • 晋颜血

    晋颜血

    搬铅运汞修性命,满船载宝过漕溪形意通天打万界,地下海潮天上月这是战后的废土,也是希望的家园,这是污染的天地,也是黎明的前夜,一双拳,一杆枪,漫漫长路任我闯,自完足,不假外,逍遥彼岸只身渡!自小练拳修道,一朝灿若夏花,身穿千年,回首望,归无路,万里仙途始于足!天地如若囹圄,形意拳枪无双,生杀并发,夺造化,觅长生,一蓑烟雨谁相迎?新书《形意通天》发布,求收藏推荐,多谢支持,边上有直通车前往,谢谢~~
  • 明十义

    明十义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朱棣驾崩,新皇上任之际,大理寺书办密室被杀,自此大案频发,当朝权贵纷纷卷入,庙堂动荡。一系列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大事件,最终藕合珠连,拼凑出背后一张张草根的面孔,勾陈起十几年前尘封的惊天冤案。。。明十义,且看大明朝的厨子、番子、道士、和尚、江湖人……等如何在权柄炙烤下斗智斗勇。新书交流QQ群:783100372
  • 老上海(民国趣读·老城记)

    老上海(民国趣读·老城记)

    本书全面讲述老上海旧城风貌、市井文化和百姓生活。从亲历亲睹的角度,分别描绘了老上海的地标建筑、公馆名园、租界、弄堂里巷、“摩登”印记、老营生、馋嘴美食、乡俗俚语、文坛旧事、戏曲演艺……用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上海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上海及老上海人的生活。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本书对了解上海的历史、人文都很有价值。
热门推荐
  • 红楼之慧玉证情

    红楼之慧玉证情

    一颗奇异的珠子将一个不再相信爱情的商界女强人带回清朝,她居然成了林妹妹,好吧,这不算什么,穿越这事儿不稀奇。既然我是林黛玉,那就让这个林黛玉活出别样的精彩。爱情,不过是浮云,有多远给我滚多远,这一世的林黛玉,不需要这种无聊的东西!上一世未建成的商业帝国,这一世来完成!康熙朝,九龙夺嫡!老天,这世界真是混乱!冷面四,温婉八,妖孽九,憨直十,侠十三,莽十四,嘿嘿,远远的坐山观龙斗,喝杯香茶嗑点儿瓜子,这样的日子,舒服的给个神仙都不换。不过,你们爱斗就好好斗,千万别走神,都看我做什么,我那儿招你们了,我改还不成么!四爷,您已经家有贤妻了;八爷,朋友夫不可夺,您的八福晋可是我的好朋友;九爷,想看美人您回家照镜子去,别在我这里发花痴,您家的镜子要是不清楚我白送您一面;侠十三,想喝好酒只管来找姐姐,姐姐管够,其他的,靠边好不好;小十四,听姐姐的话,要做乖弟弟哦,姐姐给你买糖吃!群龙出手各显神通,到底谁才能征服这个什么都信独独不信爱情的女子?九龙夺嫡,又会因这个女子发生些什么样的变化?平行空间的大清朝,会走向何方?最新红楼系列文推荐(正在增加中,男主均是老康的儿子们,敬请关注)《情禛玉切指纤柔》作者:瑾瑜《红楼之逆天纵情》作者:沧海明珠《红楼之霸玉怡情》作者:断崖《红楼之雍帝禛情》作者:泪语忧潭《红楼之慧玉证情》作者:月色阑珊《红楼之碧水盈玉》作者:宛颐《红楼之禛心锁玉》作者:心随碧草《情牵红楼绛珠缘》作者:长河晨日《红楼之禛玉》作者;纳兰蝶儿《红楼续梦之水黛情》作者:鹤梦竹影推荐长河新文:《窈窕侠妃》
  • 传说之路:剑客小姐姐会法术

    传说之路:剑客小姐姐会法术

    渣男再也不见! 新征程,新伙伴居然天生满法魂的剑客啊…某男:“小法师!你一法师穿什么铠甲?”某女:“不行吗?制毒课不及格的!医!师!赔我衣服!” 某男:“怎么又是你?咦?你下副本带零食!补给呢?我们快死了。”…… 某男:“没带补给下什么战斗图!我要回城!”某女:“咦,我又没拦着,你自己走啊。”……路人:“啧,不会是死了吧?”“吼!”你问个我个龙干什么我又不会说话。
  • 神武幽冥

    神武幽冥

    少年江尘自海外而来,踏入了浩瀚人间,见到了许多惊艳离奇!南方的广阔海域,古老的龙族乱天动地;北方苍茫林界,万妖入世,争天下繁华;遥远年代的鬼神破土而出,无人能逃……这世界人人都不平凡,有人坐拥天下,征战万里疆土,有人凭借机遇登高天阙,更有人天资绝代打遍天下,一战成仙……而江尘身上流着神的血液,烙印佛门金色圣光,无畏无惧将天下格局冲击的支离破碎……
  • 金樽幽月(全集)

    金樽幽月(全集)

    花魁龙白月原本在京城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凭空被卷入官场旋涡。当朝宰相密令她去勾引一名道士——四品伎术官紫眠大人,可当她伺机混入紫眠大人的航船,扰乱了紫眠师徒的乏味生活时,龙白月却渐渐改变了初衷。她喜欢上了这个沉默却温柔的清俊男子,与此同时,为了帮助紫眠探寻他神秘的身世,她以医女的身份踏入茫茫深宫。宫墙阻隔,两人的感情还能一如当初吗?紫眠是否真是圣上和狐妖的孽种?一心要除掉紫眠的阴险宰相,又将使出怎样的毒计呢?
  • 祖传淘宝店:妖怪请接招

    祖传淘宝店:妖怪请接招

    想我堂堂袁天刚第58代后人如今只能靠贩卖符咒过活……真是无颜面见列祖列宗啊!还不是怪我那不靠谱的爹妈……常年以在外游历为由,将幼小无助的我独自丢弃在这个破房子里。还好有那只贱狐狸可以每天让我虐!
  •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三)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三)

    张学铭及其家人早年在帅府,人称“二胖子”的张学铭不大受宠爱。据说其中有一段迷信故事:1908年学铭出生那天,张作霖午睡中梦见了当年被他诱杀的土匪同伙杜老疙疸(杜立山),醒后惊魂未定,侍从来报:夫人又生了一位少爷,大帅一听,脱口便说:“这是个要命鬼。”传闻固不可信,但学铭不受宠可能是真的。但后来,除了张学良,张氏家族中最“出名”的就是张学铭。1949年1月天津解放前夕,张学铭没有带家小逃离,说明他对中共有所认识。这与他的岳丈朱启钤先生(中国古建筑学奠基人,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留在了大陆不无关系。
  • 倾国倾城女

    倾国倾城女

    女主西凉公主雍古鲸落为灭赵氏王朝,权霸天下,易容进宫做了男主皇子赵世廷的王妃,她做了八年卧底,利用王妃身份收集情报传送给西凉,最后,西凉大军起义造反,直逼都城,世廷战死,鲸落登基,然而等到鲸落君临天下,才后知后觉“我以为我要的是天下,原来,天下都不如你一个浅笑,一句安好。”鲸落移交皇位,于爱人世廷坟前自尽。
  • 锦年何处是归期

    锦年何处是归期

    [简介]身中离咒,却不自知,自小便没有一段善始善终的情感,皆离她而去。盛光因她而亡,听闻古有解救之法,去回古代寻求解救之法,却不料意外卷入两大门派斗争,北仙派,南冥派。一正一邪,自古对立。人人都说魔道中人凶残逆天而行,修仙之人宽容博爱顺应天理。道亦有道,魔非即残,仙非即善,往往伤人最深,并非邪恶,而是人心
  •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本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陶诗的学术专著。这种理论的核心在于:任何一种文学文本都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在吸纳前人以及同时代人所创造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任何文本都隐含着其他文本。本书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深入阐发了这组诗的文本生成机制,彻底驱散了古往今来笼罩在这组诗上的迷雾。本书对《止酒》诗的阐发,也昭示了《止酒》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艺术渊源和深远影响,表明了“《止酒》体”与中国古代文人“止酒情结”的生成关系。通过对这些陶诗经典的深入研究,本书弥补了西方“互文性”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缺陷,表明了艺术形式的“互文性”对于文学建构的重要意义。书后的三种附录是作者研究陶诗“互文性”的副产品,为本书的理论阐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学文本证据。
  • 趣味营销学

    趣味营销学

    本书将营销4P同被称为“竞争理论”的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共分四篇:竞争策略篇、公关及服务篇、产品及品牌篇、渠道及技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