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8300000923

第923章 北上

问题出现,就必须加以解决,不能视而不见,或不当一回事。

明军为何从以前的纯火器军队退化成冷热兵器夹杂的军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火铳质量的下降。

武器装备的“腐朽”必然会带来军队纪律以及战斗力的下降,两者之间既是因果,又是必然。

现在魏公公麾下儿郎所使用的火铳来源十分复杂,有从北京锦衣卫南镇得的几百杆上等铳,也有原吴淞水营使用的普通铳,近期又从南都联军那边得了一大批铳,这些铳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的稳定性堪忧。

因此,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火铳使用颗粒火药会炸膛的问题,那么,就会发生士兵不敢用铳参加战斗,甚至不敢训练。

这肯定是魏公公不能容忍的,所以要马上解决。

相较大规模生产燧发枪,改良现有火绳枪的铳管更有现实意义,也更实际。

毕竟,大明皇军几个月后就要投入实战。

时间不等人,魏公公虚心好问,将王、洪二位匠户头领请为上座,好生请教,让二老十分激动。

明军所使用的火铳,按《武备志》的标准,大抵是用四十斤毛铁炼到八斤精铁,也就是就是十折二——十斤毛铁炼成两斤精铁。

照这个标准来的话,公公现在控制的溧阳铁场年产生铁量为十六万斤左右,如果全部用于火铳制作,单铳管这一块折算下来一年也就仅够生产4000支铳管。

而当下无论是兵部还是锦衣卫的南镇,又或北京兵仗局,都很少能做到严格用料。据王、洪二位老人讲,他们从前在兵仗局经手的那些火铳,大多用料不足二十斤,最后却同样做到铳管为八斤左右重量。

这当中,自是锤炼不够了。

用料不足,锤炼不足,这铳管能好才怪。也就是上面嘱咐了要做些样子货来,或者边关将领为家丁特订才足工足料,否则都是如此。

之所以如此,便是钱作怪了。

这一点魏公公心知肚明,早在北京兵仗局买买时,陆太监就跟他说了不少内中道道。

对于钢铁这一块,说实在的魏公公真是不太懂行,只依稀记得前世对于钢铁的标准,好像是看什么含碳量,似乎含碳量越低,这钢就越好。

制作一根铳管,就是使用生铁在炭火中加热,然后反复进行锻打,故而一块好铁,有百炼钢之说。

原理是随着炭火炉加热,使熟铁渗碳,不断的加热锻打过程中,氧化铁皮不断脱落,碳分流失,导致总体重量不断减轻,最后就成了钢,也就是所谓的上等熟铁,或者说是精铁。

当下在南直隶颇受百姓喜欢的苏钢,就是由芜湖铁厂锻造出来的。可惜,苏钢多用于民生,军中采购这块很少。

为了挣钱,南北都是粗制滥造,应付了事。

………..

因为难得有这么大人物肯听他们说这做铳的事,加上魏公公对他们不薄,来时给足安家费,每月拿的工钱也比在北京多的多,王、洪二老自是不敢藏私,把压箱底的本事都说给公公听了。

魏公公凝神倾听着,听到不懂处立马就问,丝毫不拿架子。

其实最适合做铳管的肯定是无缝钢管,公公知道无缝钢管这个概念,但当下没有高速电机,甚至连动力都没有,根本不可能生产无缝钢管。前世直到建国时,中国都没有能力生产无缝钢管,还是靠苏联人援助才得以生产。

所以,公公不会异想天开搞什么无缝钢管,他认为解决铳管易炸还是要落在现有解决办法上。

为了让自己更加直观的感受一根铳管的制作过程,魏公公特意让王、洪二老带他看了下。

二老到工坊里,叫徒弟们准备好,然后取了一块已经锤炼过的精铁,再准备一根长约三十公分的圆柱体钢芯做冷骨,将做铳管的精铁烧至红热取出,用锤把炽热的精铁敲在钢芯外,卷成一根铁管。在包铁的过程中不停的抽出钢芯用水冷却,防止钢芯和熟铁焊在一起。

“公公有所不知,只有卷成的铳管达到一定厚度,铳管才结实,能够经得起连续十数次的发射,要不然打上两三次,这铳管就发烫发热,用不得了。”

王老儿一边说着,一边和洪老儿开始焊接。因为工艺有限,铳身是一节节焊合的,如果焊合不好的铳也很容易炸膛。

这活一般人干不了,得学过三年以上的才能入手。

李炎昭在一边低声说只有焊接的天衣无缝,这铳管才能拿来制铳。

另外,除此制铳法外,还有种钻孔法。

这法子极费事,据说每天只能钻一寸,一根好的铳管至少要一个月时间才能钻成功。

需要的熟练匠人太多,产量也低,因而,嘉靖以后基本上不太用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在徒弟的帮助下,二老才算把铳管焊好。

魏公公以为就这样了,不想还有工序。

这根铳管被重新放到炉中烧至通红,同样准备一根钢芯,然后将已烧至红亮的铁管套在钢芯上,由主匠把铁管接口处大力的敲砸成一体。在此过程中,钢芯随时要抽出冷却,冷却钢芯同时铁管回炉加热,最后打成的铁管才是可以制铳的铳管。

魏公公看明白了,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第一,肯定是保证匠户的待遇,使他们有工作积极性。这一点溧阳铁场的矿工脚夫们就是例子。

第二,则是补充人手。

现在算上北京带来的,加上从民间招来的,共有三百多匠人在制造总局干活,这其中至少三分之一不是熟手,因而按严格打造一根铳管需要的工艺和时间来算,顶天了一个月制造总局也仅仅能生产出四五百杆火铳来。

这个速度比流水线差的远了。

所以,魏公公命郑铎将从浙江定海卫中左所掳来的那批的士兵都调到制造总局来,另外南都带来的那帮俘虏中也抽一批过来。

“咱给你这再补六百人,如何安排他们,由你们自行决定。”

魏公公也知这制铳不是人多就能的事,重要的还是工艺进步和熟练程度。他调这几百人过来不是直接上一线的,而是干生炉苦力和其它辅助工作的,以减轻匠户制铳之外的工作量,使他们的效率能够提高。

当然,这些人也是做为学徒工存在的,魏公公希望王、洪二位匠户能够当老师,把手艺好好的教教,他不会亏待二人的。

多一些人干活,就是减少自己的工作量,王、洪二老如何不知其中好处,自是满口答应。

说白了,魏公公并没有做任何创新,他只是将从前的制度重新捡起来,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而这,就是最现实的,也是最有效的。

当然,前提是他魏公公现在很阔,要不然,他也负担不起。

吩咐完这些后,公公又命李炎昭组织人手往各营检查火铳,质量过关的留用,稍有问题的都拿来制造总局,能修补的就修补,不能修补的就拆了回炉。

绝不许一杆火铳在皇军将士手中炸膛,是魏公公给郑铎,也是给李炎昭下的死命令。

同时,又加拨一万两白银用于火铳制造。

公公相信,经费充足可以解决很多事情。

任何科研得以成功的前提,就是钱多。

公公还交待了很多,李炎昭在他身边哈着腰,拿着笔不停的记着,唯恐记漏了。

制造总局其余的大小管事也都有样学样,一个个拿着小本子围在公公四周,一脸认真的听着记着。

这让魏公公很高兴,也很有成就感。

天之骄子,大抵就是如此了。

晚饭,公公就是在制造总局吃的,和三十多个匠户一起吃的。

饭后,公公特意和这些匠户们谈心,聊些家长,嘘寒问暖,有什么困难当场就吩咐予以解决,使得匠户们对公公的敬重和感激之情更重。

尔后,公公说了自己对于火铳和火铳制造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引导匠户们开动脑筋,想着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能生产出更好的武器。

“官兵拿着你们的武器上阵杀敌,为的是什么?为的便是保护咱们的国家,保护你们。所以,你们啊要好生用心制,只有咱们的武器厉害了,官兵们才不会无谓牺牲…”

公公正说着,却见烧水的茶壶开了,他便不经意的指着那被热气顶起的壶盖,笑着于众人道:“看,小小茶壶的水汽都能把盖子顶起来,这要是个大缸水,那水汽岂不是能把人都顶起来么?若是有这么个东西能持续不断的动起来,咱们不是可以不必人工捶打,省好多事嘛……唔,这就是动力嘛。”

魏公公提出了“动力”这一概念,但他不会以为匠户们听了这个词就会给他搞出蒸汽机来。

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不必急于去搞那些,他只要把一些理念输送给这些匠人们就行。

中国之地,藏龙卧虎,能工巧匠更是数不胜数。

一个合格的穿越者,理念的输送和人材的培养,比之亲自去倒腾更重要。

次日,公公在制造总局数百“员工”的欢送下,翻身上马和众人挥手告别。

不少周围村庄在制造总局打工的妇人们难过的都哭了。

此情此景,让人感动。

这怕是古今以来,第一个如此得妇人心的太监吧。

一个时辰后,公公的身影出现在大本营。

很快,一号令发出,520名海军官兵、100名参谋学员以及450名陆军勇士登上了战船,向着北方驰去。

同类推荐
  •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2:第五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2:第五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穿越成逼死林冲小娘子的高衙内,撞上了西门庆。这边被被林教头、鲁提辖、武二郎时刻惦记,那边又窥觑皇帝的妃子,惹恼了童贯,不小心又绿了梁中书,得罪了王太守,惹恼了大名府中军政首脑。这还不算,更是胆大包天收了李师师,恶了宋徽宗。那又如何?且看我这重生的衙内,在这乱世如何拉起神勇无敌的高家军,翻手为云瓦解梁山草寇,让真正的好汉不再遗憾,让可怜的美人幸福快乐,覆手为雨搅动天下大势,让皇帝也只能忍气吞声求我保驾。
  • 天罡地煞追捕师

    天罡地煞追捕师

    我,王莽,发明游标卡尺的那位,求打赏。在这里,我得谢谢原本在第一殿当阎罗的包拯。他在被降为第五殿阎罗之前放走还阳的最后一个人就是我。我也不想被人发现穿越,但是我的思想实在是太超前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你问我想干嘛?男儿自当重横行,当然是想当皇帝。包拯,虽然你好心帮我,但是慌乱之间误把我丢到了宋朝来。不过,我是谁?我是王莽。内忧外患又有何惧,我可是穿越过的人,只不过在汉朝被发现了一次而已,我又不是不知道几年以后的天下局势:北有辽国虎视眈眈,东北金国迅速崛起,西有西夏觊觎中原,中土更是朝廷有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大奸佞,地方有田虎、王庆、方腊、宋江四大反贼。即将乱世,我还能当上皇帝吗?当了皇帝我能善终吗?不,我绝不重蹈覆辙,我王莽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誓将重登皇位,一统天下。
  • 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从小农民到乱世英雄,都是喝酒惹的祸。没有退路。穿越大宋,江山纷乱,封疆扩土。成就一代天娇。
  • 六王毕,四海一

    六王毕,四海一

    21世纪的公务员叶然,生活不如意,看了穿越小说以后一直就梦想着自己穿越到古代去幸运的是,他真的穿越到了古代;遗憾的是,剧本不对......
热门推荐
  • 耄余杂识

    耄余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影天机

    神影天机

    群号:658030126由于章节缺失,所以有要看的可以加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

    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在未来

    重生在未来

    百变特工墨莲无奈死亡,穿越来到末世后的世界。占了别人的身体,自然要好好利用。打打丧尸、制制病毒、这日子不要太舒爽。不过如果没有那个看似冰山实则腹黑的家伙在身边的话,这生活肯定更美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不负我我生死相随

    你不负我我生死相随

    一场风花雪月月的浪漫,一场繁华盛世的争霸,一段痛彻心扉的孽缘,十二岁的叶媛儿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一个架空的时代,附身紫颠王朝聂王府的郡主,她背负家族血海深仇从此演绎着她双面纠结的人生。在情感纠葛中面对温文尔雅的蓝颜知己,冷酷无情的杀手头目,还有霸道狠辣的君王,迷茫的她不知道如何抉择。深爱的男人为了他的野心为了他的霸业,一次次无情地将她推向绝望,她却一次次的甘愿利用,就算心痛的死掉依旧重蹈覆辙。终究蓝颜知己为她丧命,叶媛儿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错的有离谱,面对抉择亲情友情爱情她,一时间不知道何去何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梦魇一

    一梦魇一

    我最近一直重复的做着同一个梦,梦里他们都活着,我也活着,只是我不知道是谁杀了他们,杀了我。睡梦中有个人为我轻声关门,然后祝我一夜好梦,然后我就在他策划好的梦中,再也没醒过来。(没有恐怖因素,恐怖的只是人心)
  • 载满少年罪犯的大篷车队

    载满少年罪犯的大篷车队

    “父母?我没有父母,就我一个人。”亚里桑那州出生长大的白人少女贝克(15岁)粗鲁地回答了我们的提问。这位乐观的姑娘喜欢和女职员摔跤,在强大的寒流面前,她也没有停止欢闹。在她看来,“这点寒流算不了什么。”但一涉及到家庭问题,脸色却陡然变了。“对不起,刚才我是在说谎。实际上,在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送给别人做了养女。我和养父,养母的关系很紧张……我经常离家出走,不知不觉地就走上了邪路。”
  • 霸道皇后:偏不爱皇上

    霸道皇后:偏不爱皇上

    被奇怪的老太太说有皇后命之后就离奇穿越了?一穿越就挨打,那个昏君还一口一个荡妇,妈呀!这到底是咋回事啊?皇上带了绿帽子?哇塞,我这位前身真是太有勇气会赶时髦了,居然敢给皇上戴绿帽子!打入冷宫是吧!随便喽,反正在哪呆着都是呆着。官兵大哥们,请问冷宫怎么走哇?又是什么?不就是扮个男装去青楼走走,顺便瞄瞄帅哥嘛!不什么?给嘛!至于这样吧?把青楼也关了?切,看来你这个皇帝也很清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