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8300000571

第571章 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

这个问题,魏公公有过考虑。

拉人头发展下线,利用亲情、乡情、友情来凝聚军队,对于一穷二白的魏公公创业起步阶段,肯定是有好处的。

其一,好招人。

其二,团结力量大。

好招人不用多说,团结这块自是指都是一个地方出来,沾亲带故,上了战场再不堪,也不会见死不救。人要死的多了,说不得也就红眼上去拼了。

将心比心,他魏公公要和姐夫、大哥一块去当兵,瞅着大哥和姐夫陷入敌军包围,他能一跑了之?

以此方法编组的军队,先天性凝聚力要比一般军队要强。

这会恐怕还是小孩子的五省总理卢象升练的天雄军,以及那个曾剃头练的湘军,便都是这么给成的军。

卢象升的天雄军在崇祯朝可列入明军三强,另两强是孙承宗练出来的关宁军,以及洪承畴的洪兵。

战斗力上,无论是天雄军还是关宁军、洪兵,都吊打其余明军。可惜,最后均是败给了奴隶制的满八旗。

不过,失败却非纯军事因素,政治因素占了大半因素。

从一开始,魏公公就是要走卢、曾的路练兵。

但是,发展下去,就会重走湘军那条老路。

届时,各大小营头都是自有体系,名义上服从他魏公公,实际却是各玩各的。他魏公公辛苦到最后,就跟曾剃头一样,也就是挂个名。

攻破天京后,曾剃头为何不敢反,黄袍加身,造他满大娘的反?

不是因为什么左李牵制,也不是因为忠义仁孝,更不是因为洋大爷不同意,而是因为他曾剃头手下那帮湘军虎狼其实是各成体系,真正号令不了多少。

湘军内部体系的争斗从剌马案就能看出很大问题来。

有曾剃头的教训在,魏公公能不借鉴?

眼下他是没办法,他是个太监,太监想要招兵,想要正经良家子弟跟他混,难度不亚于蜀道行。

所以,他就得用特殊手段创业,把人马拉起来再说。

那些“拉人头”的就是他魏公公起家的功臣,没有这些人,他魏公公能在这么短时间就拥有上千号人马?

不可能的。

任是你肃宁县再配合,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没有那些拉人头的到处劝人来当兵,也不会有几个报名的。

说白了,那些“拉人头”的家伙就是敢于吃螃蟹的人。

这螃蟹就是魏公公拿出去的真金白银。

世人例来如此,只要有人敢于尝试,敢走出那第一步,之后就会不断涌出尝试的人。

如果一成不变的照搬湘军体系,这些个吃螃蟹的人就会演变成为将来的大小军头。

谁拉来的兵归谁管,想不成为军头也难。

从肃宁开拨时,什么马字营、宋字营、陈字营,不就预示了将来会发生什么么。

为何这么久了,魏公公只要曹文耀和伍福铭按他的训练手册练人,而不给这些营头正式的官制,明确上下体系?

原因不是因为魏公公跟皇爷、刘督公那讨不到正式官防官凭,而是在于魏公公看到了将来。

他不可能真的按照当初的许诺,大肆封赏那些拉人头的家伙们。

且不说这些人有没有能力,单从他们拉来的人只听他们这一点,就注定魏公公必然要撕下虚伪的面具,在某个时间点将他们靠边站。

兵是他魏公公的兵,可不是大小主任们的。

他魏公公指着这魏家军将来力挽狂澜呢,哪能轻易就变成又一支关宁军呢。

但是,就这么直接耍赖,肯定也是不行的。

你魏公公给自己的亲兵营定个忠、信、智,结果轮到自己做事,先把个“信”给毁了,还如何带兵?

这招兵又不是一锤子买卖的事,往后你魏公公要不要补充兵源了?还要不要常回家看看了?

那家乡父老指着你脊梁骨骂你没义气,不讲信用,你魏公公心里真能做到君子坦荡荡。

肯定不行!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魏公公有点逼数。

两世为人,也不是白活的。

手段无非两个,一是政工和军事并立,二就是明升实降,大高帽子戴着,好话说着,银钱拿着,但就是个参事不管事。

解决了这个最致命的问题,才能既确保子弟们对他魏公公无限忠诚,又能杜绝将来尾大不掉的麻烦。

具体采用哪个,魏公公倒没正式决定,也不急着把整编方案弄出来。

他在等军装。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军队首先要有个样,别看现在穿的五花八门,像个群众集会似的,真要是把军装往身上一套,立时就有严肃和庄重感。

军装就是制度,古来今往,制服这东西是最容易出集体感,也是最容易出权威的。

要说在军装这块,魏公公是用了心的。虽是让郑铎去和京城大小制衣坊接触,但从军服的设计到布料选用,配饰上,都是他老人家亲自拍板的。

军装定制的是两式,分冬装和夏装。

这冬装其实也不叫冬装,具体说其实是春秋装。

为何不直接定制棉衣,是因为魏公公考虑到在未来三五年内,他和部下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南方。

虽说现在大明受小冰河天气影响,气温相对较低,但在南方大体还是没有什么明显变化的。

因此,不能纯以棉衣为主制冬装,要不然,很可能会热死。

军装的颜色以红为主,红也是明军服制的主要基色。

大明是火德,以红为主是开国时就定下的基色。

有可能这红色也是红巾军传承下来的。

毕竟,太祖皇帝是传承自“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的红巾军。

式样上,魏公公没有自作聪明的采纳前世军队服饰,而是老实的引用了当今明军的服装的主要特点,除了衣领和袖子做了些许改动,于衣饰上增加了铜扣等配件,以使军装看着更气派,其余方面基本没有变动。

鞋子这块,以布鞋为主,军官那边倒是定的靴子。

布鞋和靴子是否适合海战,适合南方炎热天气,还要视具体情况调整。

帽子也是明军传统的毡帽,上面安个尖顶,系上一些红樱。

从兵仗局那里买回来不少绵甲,等到战事发生时,这些绵甲肯定要外罩的。

这样一来,可能会让军装的好看度打折扣,但是,却能保命。

一支优秀的军队,除了武器装备、人员训练、军服被褥外,后勤、运输、参谋、外联这几大块,都是要重视的地方。

可以说,缺一不可。

只目前为止,这些要么没有,要么就是一切从简。

郑铎现在可是忙的不可开交,对外联络采购是他,对内分配粮食,保管物资也是他。要说这个原马匪头目现在成了魏公公的大总管,那是一点也不假。

而其手下能够派上用场的不过十来个人,其余的人都受限于不识字这一门槛。

而不识字又是魏公公招兵再三强调的。

然一支文盲军队又怎么能够成为强军。

团结是力量,知识更是力量。

魏公公之所以没有将从南镇弄回来的火器配发给家乡子弟们,就是因为这些子弟兵不识字,对于如何使用火器及保养、维修方面一窍不通。

不得已,只好借重于降倭,打造魏家军的第一支铁炮队。

故而,加强军队的文化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

说一千道一万,魏公公要招不识字的兵,是出于忠诚性考虑,而不是真让他们永远都不识字。

知识这个东西,掌握在别人手里,那是屁股决定脑袋。

屁股歪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掌握在自己手里,由自己灌输下去,才能确保魏家军真正能够成为一支听公公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队。

一切,都任重道远。

魏公公有做不完的事在等他。

偏,分身无力。

明日郑国泰那里,怎么也要去一趟,即便不发表任何意见,或者只说好好好,也要他亲自去。

这一来一回,半天功夫就给耽搁了。

心急又如何,再急也得去。

魏公公问郑铎军装什么时候能到位,郑铎答称几家制衣坊先前定的日子不是明天就是后天,总之,这两天四千余套军装就能陆续送到。

“送过来时,你要亲自带人把关…”

魏公公吩咐郑铎一定要验好衣服,不能做到件件过目,也要做到抽检。衣服到后,按照先前给士兵量定的尺寸,组织大小营头、分头来领,再逐一发下。大了的,小了的,都要详细记下,让制衣坊的师傅留些在营中,做到随来随改,务必要保证出发前所有士兵的衣服都是合身的。

郑铎一一记下,魏公公又问了最近营里开支,郑铎大致说了,开支范围在魏公公先前估算范围之内。

让郑铎下去歇息后,魏公公方才对曹、伍二人说道,他准备上书皇帝,请天子于南下那日至南苑校兵。

曹、伍二人吓了一跳。

魏公公示意二人莫叫吓着,只道接下来的两天要加强集合演练,务求在半柱香内使各营集结完毕。

“其他的你们不用担心,就照咱家说的来…皇爷那里,也未必就会来,咱家也是试上一试…”

魏公公真是吃不准万历会不会来,毕竟他老人家腿脚不方便。

等曹、伍二人走后,琢磨片刻,端坐在书案前,自个磨了磨,然后提笔写了一份上呈奏章。

题名为《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

同类推荐
  • 三国无双之王道能臣

    三国无双之王道能臣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本书的格局正如其名,贴近于真三国无双,天涯借鉴了真三国无双七猛将传的设定。本书会有一将成军、千人斩的割草快感,也会有文臣谋略。前期会有毒点,开局跳过收典韦黄忠的详细描写,跳过穿越后的黄巾之乱,直接从十常侍与何进之死开始写。前期得到高顺李典,不过之后基本不再收猛将。喜欢三国无双和王道主题的书友可以来支持一下。简介写得比较朴实,就不学其他作者揣摩简介了。喜欢的人可以来qq群交流,指点天涯。qq群:648315109
  • 皇城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皇城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皇城的秘密》主要选编关于帝王的皇城以及著名宫殿等方面的内容。内容神秘吸引人,图文并茂,是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一些人文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品位,并激起求知探索的兴趣。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烛下之争

    烛下之争

    世家弃子,在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他的初衷只是为了活下来,知晓自己还有另一重身份的他,被命运一步一步的推着走。
  •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就把周朝京都在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洛邑在东边,就把平王东迁以后到秦统一中国前这一时期叫做东周。
热门推荐
  • 旧日手记

    旧日手记

    蒸汽崛起,魔法和炼金迎来复兴。古神低语,全盛王朝下暗潮涌动。在这个日渐侵蚀的时代下,罗德继承父业,慢慢揭开世界疯狂而真实的面纱。……“不过在此之前,希望我不会疯掉。”——————————本书含大量克苏鲁元素,轻蒸汽朋克,如果害怕san值归零,请谨慎观看~
  • 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1880年,莫泊桑发表了短篇小说《羊脂球》,一鸣惊人,立刻成为法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篇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普法战争期间,一辆法国马车准备离开敌占区,但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车上都是有身份的人,还有一名妓女,名叫羊脂球。普鲁士军官提出要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不许马车经过。这个要求被羊脂球断然拒绝,但是同车的人哀求她、逼迫她牺牲自己,解救大家,羊脂球最终不得不屈从。但第二天早上马车被放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感谢这位妓女,反而疏远她,鄙视她,甚至有几位夫人称她“贱人”……
  • 重生之振兴体育产业

    重生之振兴体育产业

    六十五年前,别人称呼我们为“东亚病夫”;七年前,两票之差错失申办全球运动会;今天,重生的他再次开始自己的事业……
  •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重生之魔女归来

    无限重生之魔女归来

    女主从别的世界来到地球并被卷入平行空间冒险的故事。
  • 末世最强生存手册

    末世最强生存手册

    在茫茫宇宙中,人类在半人马星系找到了代号“陨落”的外星生物。但他们对人类似乎不太友好,全面对地球展开了进攻,地球陷入末世,而主角便是这末世中的一个普通人。
  • 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

    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

    《诗三百》中有明澈、清新的篇章,也有古奥难解的诗句,因此,华夏国学书院编著的《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在每一首诗后都附上了拼音和注释,并对诗的内容进行了简洁的解说,以帮助读者扫清阅读的障碍。同时,在后世浩如烟海的研究和评点中,《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精心遴选了近当代多位大师(包括鲁迅、胡适、朱自清、闻一多、傅斯年、俞平伯、顾颉刚等人)的观点,单独设立了“大师导读”的板块,让读者能够在聆听大师独到、深刻、鲜活想法的同时,逐渐提升对诗歌的品读能力,丰富对诗歌背景、内涵、艺术妙处的理解和体验。
  • 遇见你好幸运

    遇见你好幸运

    我遇见过温和的风、清澈的河、迷人的,但只有遇见你,才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事。初见时,她是言行奇特的怪女孩,他是救她于危难的路人甲;再见时,她是罹患胃疾的病人,他是赫赫有名的高冷医生。她有预知的能力,却无法预见他的未来;而心如止水的他,在频频遇见她后,心里掀起了阵阵涟漪。他们大胆地靠近,却小心地相爱。
  • 傅先生谈个恋爱吗

    傅先生谈个恋爱吗

    她是天雍国人人敬仰的国师,地位尊贵,武力值极高,最让人敬畏的还是那一手神秘莫测的符印之术。一朝身死,却来到了一个浑然陌生却新奇的世界。看着那一个个英俊帅气,风姿各异的“小鲜肉”,池笙勾唇一笑:本座喜欢!小剧场“池笙,你贱不贱,还敢勾引我的傅哥哥,我告诉你,就凭你的身份根本别想进傅家的大门…”当下最火的四小花旦之一林娇娇在刚刚结束的金兰奖颁奖典礼大门前不顾形象破口大骂,迅速上了微博热搜。当然,火的还有另一个,她骂的女主角池笙目光薄凉,看着不远处走过来的男人,眸中的冷意渐渐消散,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声音娇软道“呐,她说我勾引你!”“胡说,明明是我勾引的你。”周围人看着出现的男人,眼睛瞬间瞪大,傅…傅少?池笙嘴角一勾,眸光潋滟,声音更加软糯:“她还说我配不上你!”男人微微低头,声音低沉有力:“是我配不上你才对。”“傅哥哥…”池笙斜睨了她一眼,看着面前的男人委屈道:“她叫你傅哥哥。”男人不知想到什么,低低一笑,声音磁性低哑“我只是你一个人的傅哥哥。”池笙小脸一红,这死男人
  • 潜虹勿用

    潜虹勿用

    一场谋杀案让现代的打工女唐翊穿越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做了一条蟒蛇。唐翊本来觉得不论做人做蛇都已经活够了,却又撞上了一份天降大礼,莫名其妙地化作了妖,为了自己的命踏上了漫漫东征路。路上妖魔鬼怪接踵而至,身边还有个脾气古怪的龙族皇子对她虎视眈眈。唐翊表示心累。“喂!快些过来!”“好了好了!又干嘛呀?”“把这纸婚书签了。”“哦.....嗯?!”潜渊三月,勿用虹龙。简而言之,这是个不怎么正常的好人一路从蛇妖到龙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