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8300000340

第340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送完小皇后娘娘回来后,良臣向蒋方印打听起李成梁去职的事。

蒋方印知道的也不多,只说京中的御史不知怎的知道了舒尔哈齐派子告状的事,尔后就有人上书朝廷弹劾李成梁谋反。

原本风潮不大,应者寥寥,但半个月后,齐楚浙昆等党突然发难,短短三天就有七十八封弹章由通政司直达御前。更有人将辽东巡按熊廷弼弹劾李成梁弃六堡,杀百姓的事情翻出。

起初,内阁还想将此事按下,东林党因涉及自身利益,四处灭火。可另外几党却誓不罢手,眼看大火就要殃及自身,叶向高考虑李三才入阁在即,此时大动党争,对东林不利,因而吩咐党内收手。

东林党一撤,齐浙浙昆宣五党顿时趾高气昂,趁胜追击,一时之间,镇守辽东四十载的活太傅李成梁成了朝野上下一致唾骂的对象。

但要说起来,压倒李成梁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熊廷弼。在收到京中楚党同仁书信后,在盖州巡视的熊廷弼立即再次上书朝廷,这次他的弹章中罗立了数十条证据,直指李成梁之罪可论死。

“陛下收到熊廷弼的奏疏后,龙颜大怒,姑念李成梁这几十年为朝廷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故而从轻发落,只召回京师恩养,诸罪不论。”

蒋方印有些遗憾,要是皇帝重惩李成梁,李家在辽东的势力肯定会被连根拔起,那样一来,自家恩主这辽东巡抚做的就名符其实了。

“大庆兄可曾听过熊廷弼的…趣事?”说到熊廷弼,良臣倒是关心这位蛮子上回持白牌的事是不是成了辽东人的笑话。

夺人气运这种事,总归是不地道的,若熊廷弼东施效颦闹了笑话,良臣他日总要补偿人家一二的。

“趣事?”

蒋方印怔了一下,摇了摇头,他没听说过。

看来这事要么没成,要么就是熊廷弼及时止损,阻止了随从闹笑话。

蒋方印以为熊廷弼那有什么事让魏良臣关注,旁敲侧击了下,给良臣含糊过去了。

李成梁的时代,终是过去了。

这位老人,还能活七年。

只是,这七年,对于一位手握重权,在辽东呼风唤雨惯了的活太傅,恐怕不是什么好的岁月吧。

想到那日见到的满脸老人斑的活太傅,良臣轻叹一声,他的一生,还真是难以评说。

说他好的有,说他坏的有,总之,一言难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发生什么。

如果李成梁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他还会养寇自重么?

历史,没有如果。

想到一事,又问蒋方印:“既然李成梁去职,那舒尔哈齐是不是可以交给朝廷了?”

历史上舒尔哈齐是被奴尔哈赤囚禁尔后毒杀,现在舒尔哈齐逃了出来,落在李家手中,要是杨镐能好好利用的话,建州的事大有可为。

南建州、北建州,分裂的建州二卫还会不会有“七大恨”,难说。

不料蒋方印却道舒尔哈齐已经死了。

“死了?”

良臣微愕,他没有问蒋方印舒尔哈齐是怎么死的,因为,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已经死了。

正如他知道阿尔通阿死讯时一样,接受事实,不要再去深究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事实的真相人人都知道,但却人人又不知道。

“大庆兄,有件事我想劳烦你。”

“噢?”

良臣当下将自己在长宁铁矿征调的降倭及双山台飞虎军的事说了。

“降倭虽罪孽深重,然在我朝已为苦役十年,不妨给他们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草帽顶子山一战,降倭表现殊勇,可堪一用。那飞虎军虽说是高淮所创,但募者皆敢死勇壮,弃之可惜,地方亦有寇扰之危。故我意将这两支人马合并为一军,供老师驱使。待有佳绩,再择一地予以妥善安置。不知大庆兄以为如何?”

“这是好事,巡抚大人正愁无人手可用呢,大清贤弟放心,降倭这事包在我身上了。”

有关这魏舍人擅征降倭的事,不但蒋方印知道,杨镐那里也知道,此事具体经过长宁铁场和长胜堡守备胡三炮等皆有公文奏禀。

李成梁去任前,曾严责长宁铁场及海州卫,意将降倭收回。不过当时因为洪太主之死,杨镐和李成梁各自暗中发力,降倭的事倒是搁了下来。如今李成梁已走,辽东做主的是杨镐,魏舍人的这个要求老师自会满足他,蒋方印乐的做个顺水人情。

不过,飞虎军那里却是麻烦。

毕竟,飞虎军乃高淮所创,如今就算整顿安置,也应由新任辽东矿监张晔决定。蒋方印不敢就此拍胸口替良臣应下此事。

良臣寻思蒋方印的担心不无道理,飞虎军这件事,还是待回京之后寻那大珰金忠商议的好。不然,若张晔不放手,杨镐这里难免不好做。

蒋方印这里正好无事,便拿纸笔将方才良臣所提议的买卖方案白纸黑字写了三份,他自个画了押,良臣也画了,待张国纪也画押后,便人手一份。

这不是小人之心,而是君子之腹。

“老师去陆河所是为了土蛮之事么?”良臣画押之后,将文书递给蒋方印,随口问道。

陆河所位于辽河上游,那里是距离土蛮炒花部最近的一个明军卫所,杨镐刚上任就跑那,显然对于扫落土蛮这件事很是关切,也很急。

蒋方印点了点头,这事没什么好瞒的。只要朝廷同意麻贵调任辽东,明年开春,大战肯定要发生。

良臣没有告诉蒋方印叶赫部参战的事,这事不同降倭和飞虎军,他要亲口告诉杨镐。因为,这件是功,而不是求。

蒋方印看看天色,嘟囔着巡抚大人也当回了,是不是派人到城门看看。正说着,外面传来了马蹄声。

进来的是参将王维栋,不知道为什么事生气,嘴里骂骂咧咧的,看到魏良臣和蒋方印,也是没好脸色。一张黑脸黑的好像跟谁欠了他钱似的。

同类推荐
  • 二十五史一日一鉴

    二十五史一日一鉴

    读史使人明智,更使人洁醒。从《二十五史》中可以尝尽数千年的人事沧桑,一览家与国的深沉智慧,学习智囊人士的精明手段,得到厚重的社会阅历。在史册中考查智慧的含量,鉴赏谋略的生成,发掘历史的规则,以指导今日的人生——希望我们能看清历史与当下,永远不迷茫。历史和现实永远相通,博大精深的《二十五史》,蕴涵着无限的问题。历史中的逻辑,蕴涵着事物发展的普遍趋势;史实的本末源流,存在着因果的关联。善于思考者,将从《二十五史》中得到极大的益处。
  •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一书从地名说故、景观掌故、民俗风物、名人逸事、往事钩沉等多个方面讲述老北京那些地名的由来、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以及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掌故。例如“丰台何以称‘花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头柱香’之说”“紫禁城里‘不务正业’的皇帝”等等,细细品味,本书可称为一部老北京趣事的百科全书。
  • 唐司命

    唐司命

    贞观年间,李宽高冠博带,于楚馆之上,弹剑作歌曰:梦回千年,风云变幻。回眸间,醉卧沧海连。缘起缘灭,往事重演。手执剑,笑看浮生淡。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愿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清泉般自然地流淌,直过你我的心灵。让我们一同感动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力量,分享那些永远美丽的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标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历史中那些最耀眼的亮点,呈现出贯穿其中的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强大力量。
  • 大明猛回头

    大明猛回头

    少年朱慈朗,被雷劈回大明,附身末世太子。国破家亡,主角要扭转乾坤。血战满清,舌斗名儒。文臣武将,慕名来投。抗击西洋,经略四海。文武辉耀,一统寰宇。愿明史未结,重续辉煌。起点新书《林唐霸业》
热门推荐
  • 王者之小青铜别怂

    王者之小青铜别怂

    一个王者的游戏玩家,无意中到了王者世界,碰到各种王者中出现的各个英雄,到底会发生哪些趣事呢?
  • 超能斗恶魔

    超能斗恶魔

    科学,神话,异能,魔法,修仙,肌肉,一个多元素共存的平行宇宙世界。原本这个世界应该纷乱不堪,但随着恶魔位面的妖魔大举入侵,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威胁,于是,各系派的超能者联合起来,开始共同保卫这个世界。
  • 倾斜的天空

    倾斜的天空

    一个人没有妈妈可不可能?不可能,除非这个妈妈不要你。一个人没有爸爸可不可能?不可能,除非这个爸爸不要你。一个人过年可不可能?不可能,除非这个日子能从日历中撕掉。可是,如果妈妈不要你,爸爸不要你,地球也不能因为你的原因把这一天跳过去不算,你将如何度过这一天?我已决定做我想做的任何事,从这个春节开始……
  • 腹黑萌宝:总裁爹地请自重

    腹黑萌宝:总裁爹地请自重

    这个男人折磨了她六年,既然不喜欢女人,还要跟她结婚?!以为离婚从此两清,却不曾想,这个男人,竟设下陷阱将她送给别的陌生男人……几年以后她回到这个地方,身边却出现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女孩是谁?她为什么叫他爹地?
  •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灵鸡汤精粹版7

    心灵鸡汤精粹版7

    简单快乐——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面对残酷的现实,快乐总是差一步。但是快乐建立在自己身上,你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去拥有属于你的快乐!
  • 爱,悄悄来到

    爱,悄悄来到

    她,活得热烈,像一朵盛放的红玫瑰;而他,是众人眼中的异类,在她不知道的角落里默默等待爱的到来。
  • 重生之我给影帝当保镖

    重生之我给影帝当保镖

    八十九岁高龄的老奶奶一朝重生,如何自处?身材高大,武术教练出身的老奶奶一下子变成了体虚弱小的肥胖少女?不怕,奶奶教你养生之道,教你锻炼之法!面对王霸之气十足的娇小少女,某影帝小脸微红:谁喜欢她了,我就是脸发烧不行吗!毒舌作天作地傲娇影帝x温柔武力值爆表少女喜欢就收藏一下呀~~~~
  • 网游之灵武战争

    网游之灵武战争

    且看男主实力carry全场,支配虚拟世界!
  • 教授风骨

    教授风骨

    严祖佑(原名严祖祐),生于1943年,1961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年9月26日因“反革命集团”案被捕,同年秋曾在上海师范学院和上海邮电俱乐部二处,公开举办该“集团”的“罪行”展览会。1966年被处劳动教养两年,197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1980年获平反。曾做过营业员、中学教师、报社记者。2003年退休于上海经济报社(现改名《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 一九七〇年三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