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8300000142

第142章 我为什么不能来?

村口这家杂货铺可是梨树村的能人宋二家开的,不过说是杂货铺,能卖的东西少得可怜。大抵也就是油盐酱醋,还有些糖块,纸张什么。不像后世,日用百货,样样齐全。

一段纸钱不贵,七个铜板而矣。

在宋二家媳妇惊诧的目光中,良臣付了钱,提着纸钱慢腾腾的去社学。

因吴夫子去世,社学这两天停了课,特地将地方腾出来供吴家治丧。

里正和乡老都在吴家,里正帮着安排席面等事,乡老则是忙着填葬单。

别小看了这安排席面和填葬单,这两样事情可是里正和乡老的特权,一般人都不能干。

就好像后世农村,谁家办事了,都得把村干部请来吃一顿。

这顿饭,便是村干部的特权。同理,排席面和填葬单也是里正乡老的特权。

良臣到社学后,就见里外不少人,吴家的几个男丁正在大门外招呼客人。有什么重要人物过来,如舅爷、表爷之类的,孝子吴德正还得迎上来,磕个头,将人请进去。

梨树村就姓吴的最多,吴夫子又是村里的先生,他儿子还是县里的书办,场面自然小不了。

“良臣啊?”

吴德全看到了拎着纸钱的魏良臣,叫了他一声。良臣忙上前将纸钱递给他,然后说进去给夫子磕个头。

自打伯父去世后,吴德全就忙得不可开交,一直都在社学,所以不知道魏良臣进大牢又出来的事,只以为良臣将爹和大哥保回来,特意来给夫子磕个头。所以没说什么,点头让良臣进去。

良臣进了社学后,就听几个妇人在嚎哭。远远看了眼,是吴德正的媳妇还有几个侄媳妇。

吴德正的媳妇是县里林教谕的女儿,叫林桂芬,三十岁,给吴德正生了两儿子一女儿,长得倒有几分姿色。

记得两三年前,良臣还在社学上课时,就曾偷偷看过回家做月子的林桂芬,当时只觉能娶这女人做媳妇,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这,也算是,青春期的一个遐想了。

林桂芬和几个妯娌在那哭着,听着不假,可良臣总觉得也不太真。毕竟,只是媳妇和侄媳妇,能有多少伤心的。

良臣四下扫了眼,没看到吴秀芝,想来这小娘皮许是哭得狠了,歇着了吧。

二弟吴德义还没回来,吴德正这个老大上午赶回家后,便匆忙披麻戴孝。乡下的规矩,孝子是不用干活做事的,只需陪着客人磕头,什么事都由叔伯兄弟们去做。

不过,吴德正是六房的书办,场面上的人,很多来吊唁吴夫子的客人是冲着他的书办身份来,加上县里也有不少同僚过来,所以吴德正必须要亲自接待招呼。

灵前,陪客人磕头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十三岁的吴清泉和十一岁的吴清灵。

社学院子里搭了大棚子,唢呐队就在棚子里吹吹打打。

这帮人也是有眼力界的,看人吹打。

有身份的,或是吴家人亲自陪着来的,那肯定是重要的亲朋,这吹打的自是卖力。

一般人过来,左右邻居什么的,看一眼,兴致好吹上一段,没兴致,就坐在那闲聊。

良臣穿得倒是人模人样,可年纪小,加上又是一个人过来,人唢呐队的自然不可能当他是什么重要“来宾”。

良臣也不以为意,到灵前看了眼闭目睡在高脚铺上的吴夫子,唏嘘了一下,屈膝跪在地上的草席上磕了三个头。

吴清泉陪着磕的,吴清灵则没动,这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懂。

磕完头后,良臣就准备回家。

转过身来时,却看到被几个吴家妇人搀扶着的吴秀芝。

这小娘皮真是伤心过度了,眼眶子通红,一身素服在身,看着无比憔悴。

吴秀芝娘走的早,吴夫子可以说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三个儿女,十分的不容易,尤其是小女儿,当真是视若掌上名珠。

现在吴夫子就这么去了,吴秀芝能不伤心?

大哥回来前,吴秀芝都晕过去两次,着实吓坏了一帮婶子。

回了神,歇了片刻,吴秀芝还要去给爹烧些纸钱,婶子们拦不住,便扶着她出来了。

吴秀芝看到了魏良臣,却什么表情也没有,径直走到两个侄儿那边,一张张的叠着纸钱放在锅里烧。

良臣看了一会,轻叹一声离开。走到大门,看到吴德正陪着几人正往里走。

“上次我还和你爹一块喝茶的,原是说好年底把两家亲事给办了,哪知道,你爹竟然就这么走了。”

来人是潘员外,潘学忠的爹,吴秀芝是他未过门的媳妇。潘员外是刚从府里回来的,一到家就听说吴夫子过世,连忙到梨树村来吊唁。

“学忠在京里呢,肯定是赶不回来了。我叫人带信给他了,怎么也让他跟监里告个假,六七赶回来。”

听潘员外的意思,像是要他儿子赶在吴夫子“六七”时回来。

从死者卒日算起,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一般是“三七”、“六七”比较重要,后者那天,亲朋好友都要送来些纸、烛,丧家也要大办宴席。过了“六七”,丧事便基本算是结束。最后一个尾七,家里人再烧些纸钱,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便行。

“学业重要,乡试在即,还是要学忠不要回来了,一来一回耽搁好多天,误了学业,可不了得。”

吴德正和潘员外正说着,没注意到前面站着的魏良臣,冷不丁就撞了上去。一看是魏良臣,吴德正着实吃惊不小,愣了一下。

“你怎么来了?”吴德正真是很诧异,因为这魏良臣不是叫县尊关进大牢了么。

“我为什么不能来?”良臣没好气的说了句,要不是看在吴夫子面上,他都忍不住要骂对方几句。

“贤侄,他是?”

潘员外有些奇怪:这哪家的后生,怎的这么不懂规矩,和“孝子”这么说话的。

“我爹生前的教过的一个学生。”

吴德正知道魏良臣为何语气这么冲,不过现在不是和他计较的时候,红白大事,他这“孝子”可不能和人吵骂。

同类推荐
  • 爆笑中国史

    爆笑中国史

    一本让你笑破肚皮的书,网络红人麻辣解读中国历史上哪些传奇的事儿!
  •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创新性地在历史上首次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此举开创了如何举办群众性纪念抗战期间遇难同胞活动的先河,在全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后的20年时间,江苏省暨南京市先后用佛教、文艺、烛光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曾经把纪念活动办到美国旧金山,并且多次邀请国际友好人士来宁参加和平集会,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正效应和积极影响。从2014年开始,连续20次的12月13日地方性纪念活动,将演变为国家公祭。本书详细介绍这一活动个中经历,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货币文化交流史话(中国史话·经济系列)

    货币文化交流史话(中国史话·经济系列)

    本书以货币不仅是交换的媒介、价值的尺度,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为研究视角,考察、梳理了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影响,涵盖了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拓展、充实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内涵,是一部颇具创新思想的中外关系史著作。而史话体的结构体例和行文风格,以及300多幅首次发表的珍贵图片,又使这部中外古代“货币交流史”极具可读性,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 大周北荒录

    大周北荒录

    大周元年,太祖筑长城,设守卫军,不受调宣,享诸侯供奉。诏曰:国之利器,永镇北荒。
  • 权场

    权场

    大周传国200年,无数风雨走过来了,无数次中兴,也无数次权奸当道,而我们的故事在这大周元和9年开始了。
热门推荐
  •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培养最棒孩子的36种方法》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不打不骂,诚然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会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会有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应该怎样调节,在《不打不骂巧教妙养:培养最棒孩子的36种方法》中也提供了一些方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IV) 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英文版)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霍少掌心宠:甜妻,么一个!

    霍少掌心宠:甜妻,么一个!

    这是一部小白兔被大灰狼看上后逐渐进化成小母狼的心酸奋斗史。-男人笑得邪肆,将女孩圈入羽翼,“你觉得快?我怎么觉得够慢了……”他说得漫不经心,目光幽深地盯着垂涎已久的猎物,女孩惊得花容失色,“半年,最少半年!”男人神态慵懒,悠悠伸出长指,女孩涨红小脸,“一个月?”他摇头,“最多一周。”女孩气极,“臭不要脸!”男人目光宠溺,“默默,我们折中可好?”女孩如捣蒜般点头。“你说一月,我说一周,那就半月吧。”女孩:“……”(本文甜宠诙谐,原名《桔梗不绝望》)
  • 诸生之鬼道

    诸生之鬼道

    世间万物皆为轮回,适者生,往者逝,一切皆为虚无。鬼道视为人世间最为迷乱,最为低下的一种道,万物皆为道法自然,万物皆为道法为本源。鬼,有人说是人,牲畜,甚至是各种生命的死后一种存在的方式。道,为这个世间的本源,这个世界的道法,这个世界存在的一切的基本。
  • 故事与人生

    故事与人生

    人生就是一个个自己演绎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放到自己的现实中来,将人物角色换位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不仅能获得宝贵的经验,还能收获一些极其珍贵的感悟。感悟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所谓感悟就是通过接触和认识,而得到的新的认识。感悟能使我们认清形势、认识自己、不断修正自己,并让自己的思想进步、信心增强、人生目标明确。
  •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老雕和男孩第二天一清早就出发了。高尔果想,这一天他一定能够飞到维斯特尔堡登。在飞行过程中,他忽然听见男孩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他们穿越的这个地方是无人生活的地方。”他们的脚下是南麦德尔帕德。那里除了一片荒芜的森林,简直什么东西也没有。但是,当雕听见男孩这样说的时候,却立刻喊了起来:“在瑞典北部这个地方,森林就是人们的土地。”
  •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专论和报告等形式,系统阐释国新中国六十年来,在以往的基础上人权理论研究、人权建设实践以及人权对外交流的发展。其中既肯定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巨大成就,也指出国尚待解决的问题的对解决相关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全书分三个部分:其一,综论篇,按人权保障的内在逻辑,汇集了人权概念、人权理论和人权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人权问题应有的科学态度等专论。其二,分论篇,以《世界人权宣言》、国际人权公约之分类,结合我国宪法、法律相关规定,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内容分题做了论述。其三,国际交流篇,收入了作者二十年来参与我国与外国人权对话、参与主持人权对话研讨,以及其他形式的对外人权交流之部分报告、讲话和重要发言。此外,还收入了作者本人及其与胡云腾先生一起对我国人权建设撰写的研究报告,作为附录。本书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朴实,可资理论研究、高校教学、人权建设实践参考,也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人权知识的良好辅助材料。
  • 无花蔷薇(全2册)

    无花蔷薇(全2册)

    在品牌专卖店当小小库管的林艾,有着不为人知的惨痛经历。少时家庭巨变,生活一夕倾覆,父死母亡;大学时无辜受牵连,被学校开除,前途尽毁。绝望之余,在边缘地带游走。后来终于幡然醒悟,认真工作,努力生活。而这时,林艾的一个个故人却隆重登场。宋令韦,林艾少时的初恋情人,已是成功商人,重逢之后,感情从暧昧不明到纠缠不清,最后终至欲舍难离;操曹,林艾大学同学,考试时阴错阳差,致使两人同被开除,后赴德留学,为大学教授,一直对艾爱慕不已;周处,与林艾自小相识,在林艾离开学校绝望无助的时候伸手援助。因为危险的身份,深爱在心口难开。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一段凄惨悲伤的亲情。最终,她将与谁牵手,回归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