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8300001155

第1155章 为公公洗白白的政治任务

这人呐,就是不能有良心。有了良心,干了什么坏事,或者说哪些地方没到位,那心呐,就痛咧。

公公虽然没有摸胸口,但说真的,他这一刻还是比较惭愧的。

回头打笔款子给老爹,叫他帮着咱扶贫助学,在县里设个“魏太监助学奖学金”,也算是回报乡梓咧。嗯,要是孩子们真的不肯用心读书,咱家也可以介绍他们进宫,给他们个前程嘛。

公公如此琢磨了一下。

当然,没做的事不代表公公没去想,只要想到这件事了,某种程度上就代表公公有良心。

所以,细枝末节的事,无须太过在意,还是大事要紧。

舒缓了下因为谎言而脸红且表皮紧绷的俏脸后,公公意味深长的看着黄尊素和涂一臻,《皇明日报》能不能办好办大,全看你们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也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公公都不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汪直,所以舆论这一块他必须紧抓死抓,绝对不能放松。大明朝的言官们太坏,你一放松他就跳啊。这跳来跳去的皇爷就觉得公公这小子不行啊,成天净给他惹事。看在银子份上,皇爷能睁只眼闭只眼,可谁敢保证哪天皇爷一个心情不愉快,借题发挥把魏公公给办了呢。

汪直当年多得成化和万贵妃的宠?

做的是什么官?

御马监掌印太监、提督西厂官校太监、总领京营十二团营,开大明朝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这等人物,那风光,你魏公公如今是铁定比不了的,要比,也得是加冕了“九千岁”头衔的二叔。

可汪直十四岁发迹,二叔呢?五十好几才算熬出头,还是没法比。

汪直倒霉就倒霉在和魏公公一样想做事,做大事,结果呢,因久镇辽东,与成化帝逐渐疏远,失去宠信,最后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想要万历始终“钟情”于魏公公,光给银子孝敬不行,光有贵妃帮着吹风也不行,光有寿宁帮着说话还不行,得万历自个觉得小魏子人不错。

这个“不错”的印象便要靠舆论了。

舆论阵地的重要性,是关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明朝要不是舆论阵地叫党人把持,做事的一天到晚遭人骂,不做事的清流直上,国事能败坏成那样么。

因此,魏公公必须要抓舆论,或者说枪杆子和笔杆子一起抓,两把枪都得硬。正如当年在河间府教导郑国舅一样,公公对宣传这一块还是有些本事和手段的。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啊。

《皇明日报》作为特区的首份报纸,承担的不仅仅是为魏公公“洗白”的任务,更是承担着海事特区及大明皇军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起到一个时政宣传的作用。

魏公公希望黄、涂二人能把《皇明日报》办大办强,不要单纯把《皇明日报》办成社会上那种小报,而是要向通政司的邸报看齐,要使两京十三省的官府衙门个个知道报纸内容,还要使皇爷和宫中的大珰们也得知道,民间的百姓更是得晓得这报纸上说了啥。

试想,这皇爷每天早上吃饭时,桌上必然摆着一份《皇明日报》,那么还有什么谣言和中伤能挖掉公公的根基呢。

不过,如此一来,这份《皇明日报》的工作量就相当大了,可谓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本朝民间是有报的,但像公公给《皇明日报》定下的规划和前景,及政治意义,那却是一个没有的。

为此,公公专门叫镇守衙门分守张华拨场地和房屋供《皇明日报》办刊之用,又拨经费、拨人员,让张华派人去江南各地招募懂印刷的人才,购买印刷设备和纸张,以保证每天《皇明日报》都能准时印刷完成。再有就是渠道传递这一块,为了让《皇明日报》能够出现在京城,出现在大内,公公肯定要动用皇军的情报运转系统,按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往京中传递。

另外,还得让陈默在京中花钱打点大小衙门以及宫中各监,为了确保某些大珰不给自己添乱,他还得给刘吉祥、金忠他们说道此事。

总之,公公给黄、涂二人的底线是,《皇明日报》在明年之后必须每天都出现在皇帝陛下的御桌上。以现在的传输能力,肯定做不到时效性,但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其实很简单,提前印刷而矣。就如后世的码字写手们一样,提前搞些存稿放着就是。

魏公公当天下午就往京师送了一份奏疏。

奏疏是请皇爷为《皇明日报》题词的,魏公公在奏疏中向皇爷表明了舆论阵地的重要性。当然,他老人家肯定不会告诉皇爷,这份报纸是咱家重金弄起来给脸上贴金,好哄得陛下您老开心的。他得从皇爷的角度来分析《皇明日报》的意义,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陛下,这天下间的事,是是非非,总不能让人家一张嘴说了,还得咱们张张嘴呢。”

稿件登用这一块,公公也是给出了一些想法,他对黄、涂二人道不要单靠自己编,也不能光写些特区和皇军的事,要百花齐放,让百姓们喜爱《皇明日报》。

具体便是版面分个甲乙丙丁,甲版也不用登魏公公这边的事,专门写皇爷及各省的好事。乙版则专刊特区和魏公公,丙版刊发一些各地趣事,丁版什么都能登,海外的事啊,诗词歌曲什么的,反正有什么登什么。这样,一份报纸什么都有,当官的也好,百姓也好,就人人都爱看了。

黄尊素和涂一臻以前不曾干过报纸,所以听的也是玄乎,有自知之明的他们立即向公公请教起来。

公公有本事也不藏着,告诉二人以后可以在各府县设一些采访点,花钱请当地的破落秀才以及说书人,还有那些消息灵通的地头蛇,让他们将当地发生的事情,无问大小,有趣无趣都采集起来,然后按“条”给钱。这是给专门采访点的,另外还可以给百姓们宣传,哪里有线索什么的,只要报上来也都给钱。

同类推荐
  • 侠行盛唐

    侠行盛唐

    金庸武侠 大唐盛世侠者天下侠骨柔情,江山美人,兄弟情义,浪漫爱情……
  • 三国之王者降临

    三国之王者降临

    玩个游戏而已,居然穿越了。李惠民一头扎进汉末,成为凉州军阀李傕的侄子。此时,董卓刚死,汉室江山风雨飘摇,山东诸侯并起,凉州军朝不保夕。为了活命,李惠民只能努力挣扎着一路前行!
  •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本书从古希腊的光辉岁月、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希腊的战争、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的史学等多方面来描写古希腊,突出了古希腊文明的高贵典雅。
  • 阎氏三国

    阎氏三国

    阎明一位有志青年,由于出国旅游,飞机发生事故,穿越三国时代,且看阎明笑改三国,身后虎将护卫,旁边妻妾成群,北击董卓袁绍,南讨刘表孙策,西抗张鲁刘障,东灭袁术曹操。刘备,呵呵,只会哭是没有用的!曹操,奸雄,你的人才我收了!孙策,快送孙尚香来和亲!
  • 这就是北魏:走向文明并且不断创造文明

    这就是北魏:走向文明并且不断创造文明

    一度风光无限的拓跋鲜卑人,在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的封建社会里,也难逃黯然离场的结局,甚至于鲜卑这个民族都消逝在历史的风烟里。但是,拓跋鲜卑人创造的文明和辉煌却被永远地镌刻在石头上,久久流传……
热门推荐
  • 穿越囧妃:宠你一世欢

    穿越囧妃:宠你一世欢

    一幅古画,让楚若尘穿越了,成为二王爷南宫雄的准女人。相士看面相:命犯桃花,母仪天下!命犯桃花:生命中有很多男人?或,受很多男人追逐?母仪天下:皇后。……一场说不清道不白的桃花乱,剪不断,理还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修炼体系大汇合

    修炼体系大汇合

    把万物众生当成棋子的竟然是未来的自己?当事人宋凌峰表示,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因为,就连他自己,也是棋子!“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来掌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凌峰已经达成了这一许多小说中的终级目标……毕竟,未来的自己也是自己。只是……究竟是什么,才让他,连把过去的自己当做棋子都在所不辞?
  • 残王毒宠,傻妃太妖娆

    残王毒宠,傻妃太妖娆

    一朝穿越苏木木成了代北王朝的大公主苏子钥,说是公主可是苏子钥因为一次年幼时的发烧烧坏了脑子,成了傻子口不能言又聋又哑,因此成了在皇室之中笑料般的存在。他是天昭国的一代战王却因一次意外双腿被废,容貌被毁风光早已经不在。一傻一残世人笑言“绝配”。可苏木木怎么也没想到,这位传说中残疾的战王给她诠释了“绝配”的另一种意思。
  • 洁白的罪恶

    洁白的罪恶

    本书是中篇小说集,绝大多数写的是以作家故乡——豫西南南阳盆地盆底稍稍偏西的镇平县为背景的人和事,一个三五千人同姓的大自然村,至今仍可当作正统中原文明的活的化石加以参研,人物命运,展现了这里既重秩序又重个性,既守中庸之道又喜张扬怪异的纷杂特征。
  • 混迹唐朝做幕僚

    混迹唐朝做幕僚

    一个小小的历史老师,一不小心到了唐朝,看他如何以自己的学识在唐朝生存……
  • 是为了世界

    是为了世界

    当世界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是放下手中的枪械,任由宰割,还是奋起反击,为了光明而浴血奋战?当守望者的重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是怎样的力量让他们选择无怨无悔的奉献?这是黑暗与守望者的斗争,是所有人类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战斗的一篇史诗!
  • 时代巨鳄

    时代巨鳄

    华夏学霸携黑科技强势创业!互联网,软件,硬件,生物科技……比科技?呵呵,我并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看他如何从穷小子一步步成为时代巨鳄!
  • 历代家书

    历代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代家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书,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部分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看读者朋友鉴别与取舍。
  • 女天师的欢乐日常

    女天师的欢乐日常

    前世父亲早死,母亲懦弱,错嫁人渣,惨死街头。再世为人,居然发现小时候捡到的玉佩逆天了。一世在来,她要逆天改命,治势利眼亲戚,踩白莲花,甩渣男,斗渣女!本来以为要混的风生水起的她,却意外惹了一个大麻烦回来。大麻烦:怎么也没想到,一场意外让他吃了大亏,既然如此那他就勉为其难娶回来宠着!他傲娇,他冷清,残酷,身上隐藏秘密,却一如既往不顾一切的宠着她。
  • 云深不知天将明

    云深不知天将明

    从前,他的眼中光芒万丈,骄人的面庞,舞台的宠儿。连云深都说:"那是他的时代。"帷幕之后,有着深不见底的黑暗,有着状如鬼怪的人心,破碎的是年轻人盛大的傲气,于是,古玩路多了一个书画店和一位沉默的老板。一束微光穿透云层,滤过细密的枝叶,金子般碎了一地光华,映上满地的画稿。"我见惯了闪耀,尝尽了黯淡,如果有神明,你一定是他馈赠于我的鲜亮的光芒。""你看,那云深处,天已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