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2000000062

第62章 兵发广宗

“主公,无需如此。我等赏与不赏有何区别?”田丰说道。

“元皓说的很对,不赏我们得为主公分忧,赏了我们也得为主公分忧,赏不赏没有区别。如果主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就赏我们五坛酒吧。”陈宫一脸笑意的说道。

“哈哈……,既然如此我就送几位先生每人五罐西风烈如何?”唐天玄说道。几人一听两眼放光道:“好,主公君无戏言。”

“主公,我也不要赏赐了,你也给我五罐如何。”张飞说道。其余武将尽皆看着唐天玄,一脸希冀之色。

“不可能,最多给你们一人一罐。”唐天玄说道。

“看来,主公的酒比圣上的封赏还厉害啊。”陈宫笑道。

众人都是一乐,笑后唐天玄说道:“现在我们有近八万人马,为了方便管理,我分为三个军。一万骑兵由三弟统领,为烈火营,取之奔如烈火之意。两万步卒由云长统领为青龙营,两万步卒由翼德统领为白虎营。余下两万步由高览和鞠义统领留守涿郡。三日后大军城外集结出征广宗,讨伐黄巾贼军。”

“主公,现在前来涿郡的流民越来越多,我军的粮食恐怕支撑不到秋收了。”司马防说道。

“还有多少粮食?”唐天玄问道。

“我军现有粮食三十五万石,而主公六万大军最少需要二十万石,还有城防营需要五万石,再除去其它用度,最多还有五万石粮食可用。”沮授说道。

“主公,现在涿郡流民越聚越多,不如派人前往幽州城将这些情况向州牧刘焉汇报一番,刘焉肯定会调拨粮草物资押送到涿郡的。这样,公与的压力就会小一些。”田丰建议道。

“好,就这么办。让辛毗前去幽州城,告诉他多要些粮草物资,现在他刘焉是不好不给。另外,大军出征只带两万石,这样建公和公与就没有压力了吧。我现在写信一封,让常山那边做来三十万石粮食解涿郡粮荒。”唐天玄笑着说道。

“主公,两万石粮食这也太少了吧。”司马防不解道。

唐天玄神秘一笑,开口回道:“你们放心,我肯定不会让我的大军饿着肚子打仗的。”

大军出征一般都是要带走大部分粮食,而自己的这位主公只带两万石,还不到十分之一的粮食,真是让人琢磨不透。现在流民不断增多,沮授和司马防本来愁眉苦脸样子,一下子变成疑惑不解的面色。第二天一早辛毗就踏上官道,前往幽州城找刘焉要粮去了。

唐天玄不知道的是,辛毗这一去,竟然要来二十万石粮食,可是怕司马防和沮授高兴坏了。要是让二人知道在常山还有几百石粮食的话,弄不好二人会疯掉。

由于唐天玄的大军出征,只带两万石粮食。库存还有三十三万石,饶是流民不断增多,沮授和司马防心里也有底气。辛毗去幽州城要粮最多也就半个月就回来了,现在根本不用派人出去购买粮食就能坚持到秋收结束。

唐天玄率领六万大军,分三路向广宗进发。右路军赵云率领烈火营提前三天出发,绕道常山真定押运粮草;中路军由唐天玄率领白虎营和五千亲卫营以及张任带领的两千特战营和五百暗影暗卫;左路军由关羽率领青龙营,绕道河间郡前往广宗。

唐天玄率领大军,刚进入安平境内就收到消息称:“卢植因攻击不利押回洛阳问罪,派中朗将董卓剿灭张角。”

唐天玄一看洛阳发来的情报,直接命令部队放缓速度,同时通知赵云和关羽向中军靠拢。

唐天玄看着手中的情报自言自语道:“本想快快的解决张角,没想到历史的韧性还挺强的。既然董卓来了,那就让张角多活几天吧。”

在唐天玄故意放慢行军速度的情况下,本来半月就能到达广宗,唐天玄硬生生的走了一个月。冠冕堂皇的说粮草不济,边走边筹措粮草物质。

唐天玄沿途的确筹措了不少粮草,只是大部分都分给流民了。粮草都是唐天玄派人去和沿途的乡绅士族沟通后借的粮草。而这些乡绅士族心甘情愿的捐赠出来支持剿匪的,让唐天玄找不到其它借口打土豪了。其实这些乡绅士族不捐不行啊,他们真的害怕唐天玄打土豪分田地啊?

一路走来,唐天玄救济整个冀州百姓何止十万。将军唐天玄仁义之明也随之传颂开来,甚至有时的百姓在家里都立上牌位早晚三根香,感谢全家的救命恩人后将军唐天玄。

这是唐天玄不知道的,要是知道了绝对会求爷爷告奶奶的让这些百姓将牌位去掉。

唐天玄知道的是另一种名声已经在乡绅士族中传播开来,就是唐扒皮,沿途的乡绅士族对唐天玄简直就是恨之入骨,甚至有不少士族与洛阳多少都有些关系。这些士族直接告状告到洛阳去了,要不是张让在灵帝面前开脱道:“后将军出兵剿匪,朝廷未给一兵一卒一粒粮食,所以后将军才会向沿途的乡绅士族借粮。陛下后将军可是一心为国,在前方奋勇杀敌。如果陛下降罪岂不寒忠臣的心,以后谁还敢为陛下卖命?”

灵帝听后觉得张让说得很对,于是在朝堂上说道:“前方战事吃紧,后将军向当地乡绅士族借粮乃是无奈之举,如若追究岂不是寒了忠臣之心。待战事过后朕会让后将军加倍归换。”

就这样此事不了了之。当唐天玄收到情报后,默默的说了一句“张让这老小子够意思,钱没有百花。”

同类推荐
  • 温故(之三)

    温故(之三)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新书《汉末逆流》,不可错过的铁血三国小说。
  • 江山隋我

    江山隋我

    一个现代初中生去十三朝古都旅游时,意外穿越到了隋末唐初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该如何生存下去,在没有外界支援的情况下,又遭遇了一系列历史大事件他将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回到现代呢?
  • 我竟然是曹丕

    我竟然是曹丕

    别人都穿越成了各种妖艳货色,自己却要从带自己的小弟弟开始……曹子桓表示,带小弟弟就带小弟弟吧,带着小弟弟走向世界,也不错!
  • 开局一座塔

    开局一座塔

    开局一座塔,升级全靠它!苏阳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即将出征去平叛黄巾之乱的汉兵。明天马上就要上战场了,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办?在线等!慢,这一剧情怎么这么熟悉?苏阳化身游戏开发者,良臣猛将签签签!什么?你不是游戏玩家?打死了,拖出去埋了!
热门推荐
  • 晨光有你最好

    晨光有你最好

    他为别人做的戏,却将她引入了局。只可惜,他们都过了可以为爱情放下一切的年龄。时隔多年,回想往事,那些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意乱神迷的旖旎,经过岁月的洗涤,化为了吉光片羽里模糊的痕迹。现在,简佳晨终于可以对他说:“我们结婚吧。”俞清元一把抱住了她,泪如雨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女将:傲娇总裁赖上我

    穿越女将:傲娇总裁赖上我

    她本是一代女将,驰骋沙场天下无双。却遭人陷害,九死一生来到千年后的现代。苏意从遇到任景阳的第一天起,就认定要借着他的势力回到苏朝。殊不知任景阳在见到她的第一眼起,所谋划的就是如何将她打造成这万众敬仰的巨星。
  • 追爱大布局

    追爱大布局

    常晟耍贱,是他的才能!爱现,是他的本性!史上最不要脸万人迷──小怪兽,快点承认你爱我!哇嘎嘎嘎………
  • 后河底(中国好小说)

    后河底(中国好小说)

    通过对小人物——掏粪工许九的生活描写,展现城市发展过程中,底层小人物生存的不易。许九这个掏大粪刷厕所的小工人,面对拆迁,将失去工作。他有着底层人物的勤恳、踏实、忠厚,也怀着爱情、家庭美满等普通愿望。
  • 我曾这样深切爱过你

    我曾这样深切爱过你

    安东尼说,我们一直在爱着,同时也难过,甚至寂寞。顾衿以为那个初秋的夜晚,那个温暖的拥抱,怦然心动的只有她一人。不知是幸或不幸,旁政也这么以为。顾衿想起她最开始那一秒的心动,想起在机场时那个孤独的白色背影,想起那个炎炎烈日下,他漫不经心却又确确实实保护了她的举动。她想起两年前那个秋高气爽的夜晚,他和她隔着一张桌子,朝她伸出那只干净温热的手掌。他说,你好,旁政。隔着千山万水,顾衿听见她在跟自己说,不要回头。
  • 逆爱危情

    逆爱危情

    一场阴谋,她成了他弟弟的老婆。她恨在自己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选择了避而不见。他恨她背叛自己,嫁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同一个屋檐下,彼此怨恨却又纠缠的心相互折磨着。可当都遍体鳞伤,她才发现……从一开始,就错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喜欢是一个人的事

    喜欢是一个人的事

    青春治愈系小甜文。“嘿!你别挤啊!”前面的男生回头瞧了一眼,见是个漂亮妹子,摸着头嘿嘿一笑,“那什么……对不起啊,小姐姐,你叫什么名儿,我帮你看呗!”“11班……”陈艾喃喃,终于松了一口气。突然,身旁插入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11班?咱俩还真是一个班啊!缘分缘分!来,同学,认识一下,我叫肖之焕……”“陈艾,我们一起走呗!”“凭什么跟你一起!”“我们顺路啊!”“你就吹牛吧!”时光尽头,相视一笑,我曾喜欢你。
  • 带着校花建荒岛

    带着校花建荒岛

    我和一群校花流落荒岛,激活荒岛系统,开启建设荒岛之旅!
  • 好风如水

    好风如水

    曾经,心机小郡主费尽心机撩着傲娇小将领,后来,腹黑大都督实力攻略楚都小霸王凌澈:“澜儿。”叶一澜:“我不是。”凌澈:“乖,别害羞,你心里明明有我的。”叶一澜:“我没有。”凌澈:“你始乱终弃。”叶一澜:“你别瞎说啊。”
  •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收编的34个故事中,有的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历史,而绝大部分是在史志记载之外,长期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采取正史、野史、奇闻、逸事结合,汇集而成的情节有趣、内容新颖。其中,有的故事虽然发生近代,但它在当时却是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危的特大历史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当地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现代人,对于这一段历史,都很陌生,只是偶尔在闲谈中,像听故事一样,听人传说,印象淡薄,相距遥远,今天已融入到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