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1700000016

第16章 剑法玄妙

卓青飏携着许易安闪身步入一片林中,许易安眉心被击中,一滴滴地淌出血来。

许易安道:“放我下来。”

卓青飏见没人追来,停在一株香橼大树下,这才放许易安落地。许易安拐杖丢在了船上,跛着一只脚,挥袖擦擦额头,一掌劈断一支粗树枝,拄在手中。

平野冥冥,不闻人声,秋雨绵绵,敲打着树藤,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这暗沉沉的午后抒发它的愤懑。

许易安叹口气,道:“十多年了,没想到他的武功修为精进如此。”

卓青飏道:“你怎么会是那位大人的师弟?”

许易安浑浊的眼盯住他,怆然叹道道:“我入门晚,自然是师弟。走吧,前边有座破庙。”

两人便冒雨行走了二三里,果然在林中有一座小庙伫立,那庙屋瓦破破烂烂,中间长出杂草,秋雨一浸,庙堂里滴滴答答地漏雨。那庙连个匾额都没有,堂上的神像鹿角牛面,卓青飏这才认出来,那是座荒废了的龙王庙。

两人找个遮雨的角落,点些柴火,坐了下来。许易安解下外衣,放在火边烘烤,道:“你是昆仑派的?”

卓青飏道:“晚辈是昆仑派卓青飏。”

许易安道:“是哪位道长门下?”

卓青飏道:“晚辈师从昆仑掌门玉灵道长。”

许易安笑一笑道:“你这个人性格执着,心地单纯,而且我闻到你这满身酒气,要是昆仑派青灵子还活着的话,你倒是很对他的脾气。”

卓青飏黯然道:“我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青灵子师叔总是带着我玩耍,他还给我酒喝。只是十多年前,师父命他们几人下山,青灵子师叔、飞灵子师叔都先后故去了。哎,许老伯,你认识青灵子师叔吗?”

许易安道:“他和我的师兄是好朋友。我的那位师兄名叫魏之和,另一师兄就是季平,我们都是武当派长青真人门下,仅收的三位俗家弟子。”

卓青飏一听许易安和季平竟然是武当派的,心中敬意油然而生。想那武当,与少林相比,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百年来,历代掌门精益求精,武功造诣出神入化,门下弟子几多称雄,俨然与少林并驾齐驱,道家与释家武学更是成为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

许易安又道:“昆仑派的青灵子道长在世之时,最喜欢行走江湖。那一年,可能距今二十多年了吧,是个冬天,他便来武当拜山。那天下了一夜的雪,早上天刚刚放晴,他就踏雪来了。他的鞋上沾满了泥,像是行了一夜。他敲开门,便口出狂言,要和武当弟子比武,决一胜负。当日恩师长青真人正是武当掌门,碰巧被少林方丈邀去讲禅论道,不在武当山,因此师门诸事都交于大师兄半缘道长处理。”

那天,天色尚早,雪虽然停了,但还是阴云密布,武当派的小弟子一边打哈欠,一边在紫霄宫、太和宫、南岩宫、琼台观等各处清扫积雪,半缘道长领着众位师弟正在各殿进香。忽听地,门外“咚咚咚”响起几下拍门声。扫雪的小弟子行风将扫帚靠在一株华盖亭亭的大松树上,跑去开了门,只见门外一人,两眼炯炯,头上戴着一个斗笠,斗笠上面薄薄的一层雪,腰间挂个酒葫芦。青灵子推门进来,道:“江湖声称,武当乃是中原北斗,武功高深莫测,剑法玄妙无比,在下拜山想要一开眼界。”

行风问了他的姓名、门派、来意,请他在偏殿喝茶,忙跑去禀告半缘道长。半缘道长刚在龙首石上进了三炷香,听得此事,飞身跃回两仪殿,带同众位师弟匆忙沿着山路赶到太和宫,步入前院。半缘道长见那青灵子一身布衣,桀骜不驯,双手合抱行礼道:“贫道武当派长青真人门下半缘有礼了。”

青灵子道:“半缘道长好,在下昆仑弟子,道号青灵。今日前来,只为讨教几招。”

武当众人一听,心道这人真是眼高于顶,敢来太岁头上动土。

半缘道长心平气和地道:“青灵道长,武当乃是修道之地,习武不过只为强身健体,不为斗殴,更不为攀比。若来论道,武当洗耳恭听;若是比武,武当不求虚名。青灵道长,你可以下山了。”

青灵子道:“你是掌门吗?我还没见到武当掌门,怎能下山。”

武当俗家大弟子魏之和早已按捺不住内心波澜,越众而出,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道士。家师长青真人前往少林,此刻不在山上。这位正是我武当派半缘大师兄,代为执掌武当。他说的意见,也就是武当掌门的意见。你可以下山去了。”

青灵子抱臂而立,道:“你们赢了我手中的清虚剑,我自然下山去了,何必多费口舌。”

半缘道长见青灵子非要比武不可,想他渴望成名已久,功利心重,道:“魏师弟,你就和青灵道长下场比试一下吧,限一炷香的功夫。”

魏之和是武当的俗家弟子,只习了一些武当的基本思想和功法,诸如武当太极拳、太极剑等绝学并不能尽学。他拿了日常习武的棍,与青灵子就站在殿前的雪地中。

半缘道长命行风点了一支香,捧着香炉站在院内。当下魏之和和青灵子开始比武。

青灵子是昆仑派不可多得的武学奇才,十余年习武不比师兄玉灵子为弱,更是修满了昆仑“玉碎昆岗”、“天倾西北”、“绝顶风雷”、“昆仑三十六剑”等昆仑绝学,觉得天地之大,早该扬名,便寻到武当来挑战。

魏之和长棍一摆,跃上前来,使出一招“苍龙出海”,一棍朝着青灵子头顶劈来。青灵子见魏之和身法灵动,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却虎虎生风,不敢怠慢,闪身避让,趁势回了一剑“昆仑天堑”,长剑直削向魏之和手腕。魏之和后退一步,持起长棍一端,朝前点向青灵子咽喉。棍长剑短,青灵子屈身弓腿,使出一招“地覆天翻”,矮身顺势一刺,刺向魏之和脚踝。

魏之和见那剑甚快,而自己向前点去的去势不减,只得抬起一脚踩住清虚剑。忽觉得脚下剑虽软,却有一股天地翻覆一般的力气,立足不稳,魏之和便飞身跃起,凌空长棍一扫,竟打中青灵子后脊,这本来是一招“撑天一柱”,只是因为脚下不稳,跃起来已经偏了方位,否则这一棍势必会直戳青灵子后腰。

青灵子吃痛,心想这人不过只是武当派一个未出家的道士,如果被他击败,岂不是堕了昆仑的威名。所幸自己刚才只是小试身手,还留有后招。当下清虚剑挽个剑花,一招“大道通天”,飞身过去。魏之和刚落在地上,就见到青灵子飞身反击,而那剑招来得十分迅疾,却似乎又有七八种变招,忙回身一招“大蟒翻身”,舞棍护住身侧。青灵子大道通天本为掩人耳目,迷惑对手,一招未老,便跃过魏之和,扭身一剑“青鸾回鸣”,将魏之和束发的飘带斩下两段来。

魏之和觉得脑后风声一过,回身见那雪地上落着两截飘带,知道青灵子比武剑下留情,否则只怕自己的后脑就被划开破绽。魏之和见青灵子又是一招袭来,剑影点点,如清风吹过花间,落花无数,正是“昆仑三十六剑”之一的“落梅报春”。魏之和知道这是以虚盖实,飞身跃在石栏上,一棍倚住石栏,身子飞起,一掌“日月争辉”拍向青灵子。

青灵子见头顶袭来的一掌,如同日月同在,阴阳两极,罩住自己周身,扭身扬起长剑使一招“涣然冰释”,挡住掌力,身子继续向前,拍出一掌“绝顶风雷”。那绝顶风雷十分高猛,石栏被掌力一击,发出一声巨响,石屑四散纷飞。魏之和长棍没了支点,身在空中,没法借力,摔在院中。

魏之和正要起身再战,行风道:“香已燃尽!比武结束!”

青灵子扬扬眉毛,道:“这位师兄,承让了。”

魏之和抱拳道:“昆仑剑法的确高明,不过我只是武当派的一个俗家弟子,并未修习武当的太极拳、太极剑,这套玄武棍法也还使得不高明。你虽然胜了我,但并不证明昆仑胜得了武当。”

青灵子年少轻狂,道:“半缘道长,便请讨教贵派太极功夫。”

半缘道长,见青灵子年纪轻轻,已然身负昆仑“绝顶风雷”等绝学,只怕也会“天倾西北”、“玉碎昆岗”,自己所说的武当派不重武功声名不过都是些谦辞,如果武当再败,武当的名声岂不是要被自己毁了。当下道:“青灵道友武艺出众,不如就让贫道与您比试几手。”说着,脱下外罩的道袍,里边是一身白色的日常道服,跃下场来。

青灵子见半缘道长一跃而下,好似风中的一片雪,轻飘飘的,定然是内功深厚,道:“请教道长剑法!”

半缘道长便接过弟子呈上的一把剑,那把剑看起来十分普通,微微生锈,恐怕用来砍柴切菜都嫌不够锋利,道:“还是一炷香的时间,敬请赐教。”

行风又点了一炷香站在一侧。半缘道长双膝一曲,右手长剑一摆,左手搂在怀前,双臂一攻一守。青灵子见他只是随手一个姿势,看似灵动多变,但又凝重浑圆,竟然看不出一丝半毫的破绽,内心真是又佩又慌。

青灵子先发制人,先使出一招“百鸟归林”。百鸟归林本就讲究虚虚实实,快若流星,让人看不清剑的去势。而那半缘道长却不紧不慢,以静制动,眼见那无数的剑影之中,一剑刺入身前,左手在眼前挥个半圆,右剑穿过左手,直抵住清虚剑,右脚向着身后一侧。青灵子只觉得半缘道长手上的长剑似乎有一股黏劲,将清虚剑直带到身后,随着半缘道长足下脚步滑去。

青灵子心内一慌,使出内力向后撤走清虚剑,却又觉得半缘道长剑上的劲力正攀着自己的剑身而来,那把锈剑朝着自己肩膀一点。青灵子十分震惊,觉得半缘道长手上的剑犹如神助,忙向后跃去,终于拔起清虚剑跃上松树枝头。松树一晃,那雪片纷纷地坠了一地。青灵子见半缘道长并不看他,兀自在当地舞剑,他的右手持剑如同在空中画圈,左手相互配合,在面前画圈。青灵子不服输,又跳下树来,飞身朝着背后偷袭半缘道长。

武当众弟子一声低呼。

半缘道长左脚抬起,反手一掌,右手长剑便已经回身反刺。青灵子先是被半缘道长左掌避开,却周身又被右剑笼住,青灵子举剑一格。半缘道长却已转身回抽,青灵子在雪地一个跟头躲开。虽然躲开,但是衣襟都沾满了雪,十分狼狈。青灵子见太极剑十分玄妙,道:“道长剑法玄妙,在下认输了。”

半缘道长剑法舞完,这才起身道:“贫道献丑了。”

青灵子叹道:“武当,果真是天下第一道山,我过去真是太自满了。”

半缘道长捻须道:“人生忌满,苦乐参半;一半智慧,一半痴癫;一半世俗,一半圣贤;半富半贵,半贫半安;半取半舍,半苦半欢;半生执念,半生随缘。”

青灵子听了若有所思,道:“多谢道长赐教。今日打扰,还望海涵,我这就下山去了。”

半缘道长道:“雪天路滑,山路尤其难行。魏师弟、许师弟,你们好生护送青灵道友下山去。”

当下魏之和、许易安便领命,随着青灵子顺着山路行下去。半缘道长看着东方欲晓,阴云不定……

秋雨不息,点点落在龙王庙的破瓦上。卓青飏听得许易安回忆当年事,再想象半缘道长和青灵子师叔雪中对战的情景,心驰神往,道:“前辈,太极剑当真那么神奇吗?”

许易安道:“我们俗家弟子可以修习的是玄武棍、两仪刀,而那太极拳和太极剑都是出家的师兄才能修习的。所以太极刚柔并济的奥秘,我们几个俗家弟子都不甚明白。”

卓青飏道:“晚辈听您所讲,这太极功夫既攻又守,以静制动,倒像是和我见过的一门功夫很相像。”

许易安道:“什么功夫?”

卓青飏回想起来那夜在酒坊与袁缎、周全峰的对战,脱口而出:“鸳鸯刀。”当下便大致讲述了那晚发生的事情,至于胥子明复述一剑两琴,乃至于神农山庄等经历却略过不提。

许易安听了后,道:“武当功夫大都讲究阴阳相谐,动静结合,虚实辉映,刚柔并济。就拿玄武棍法来说,练起来,是手持中宗,两端名为子午生死。一耍起来,那棍两端一为生门,一为死门,生死变幻,让人目不暇接,而万变却不离其宗。”

卓青飏听了恍然大悟,道:“难怪晚辈见您和季平两人对敌,似乎招招看似不老,不曾逾矩,原来是这个道理。”

许易安道:“相传武当祖师便是在黄鹤楼俯瞰鬼蛇二山,得到启发,闭关修成太极神功。”

卓青飏猛然想起自己在黄鹤楼上观看鬼蛇二山,也是如同功夫,动静结合,道:“我明白了,太极玄妙定是如同龟山岳峙,如同蛇山绵延,怀中藏上日月八卦,以其不变而应万变,而万变又可成为不变。”卓青飏这几日翻看那本《道德真经》,似乎一下子明白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的真谛。内心欢快,连翻两个筋斗。

许易安没想明白,道:“你懂了?”

卓青飏道:“太极功夫应该没有固定招式,任何招式都可以成为‘不变’,都可以应‘万变’。”当下便跳起身来,拔出星月剑,在地上舞起来。

昆仑剑法多是攻势,卓青飏心内空明,一手持剑连连使出“风雨如晦”、“萧飒秋霜”、“天之洪流”等剑招,另一手却隐隐护住身前成为守势,几招练下来,觉得身上已经出了汗,但依然不减兴奋,道:“果真玄妙。”

许易安见他有模有样,道:“难怪祖师曾说太极功夫不在用功,更在天赋,在内心不夹杂半分杂念。真是太好了,你理解了太极的内涵,已然功成。这样,你现在就去找季平,帮我报仇吧。”

卓青飏问道:“不知道你们师兄弟有什么深仇大恨。”

许易安望望庙外连绵秋雨,拍拍大腿,叹口气,道:“那还得从青灵子下山说起。”顿时陷入回忆之中。

魏之和和许易安,兄弟二人送青灵子下山。青灵子眼见武当山上松柏森森,银装素裹,道:“大雪压青松,风景也很美,武当真是人杰地灵呀。”

魏之和道:“多谢你刚才手下留情。”

青灵子潇洒一笑道:“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道士,只是来比武的,可不是来结仇的。”

魏之和听他重提刚才自己对他的称呼,道:“我也一样不知天高地厚,我以为自己尽得武当真传,没想到大师兄一出手,就相形见绌了。”

许易安道:“魏师兄,我们都是俗家弟子,很多功夫不能修行。季平师兄提起来也是诸多怨言呢。”

魏之和道:“师父说我们心内不够清净,所以还不够出家的资格。修心,更重于习武呀。”

许易安道:“我读了好几部经书,师父问起我来,我还是说不出真言。师父说我悟性不好,但又太倔强。”

魏之和安慰他道:“你从小跟着师父,总有一天能修行太极功夫的,放心好了。”

青灵子却插嘴道:“倔强又怎么了,倔强就是执着。你要是不倔强些,多少东西都争取不到。”

三人正说着走到山下,忽然几匹马不畏雪滑,奔腾而来,许易安一看,叫道:“季平师兄,你们不是跟师父前往少林了吗?你们怎么回来了。师父呢?”

同类推荐
  • 我的媳妇是女侠

    我的媳妇是女侠

    新书,《我们生活在梦里》,一本关于梦境世界的悬疑文,欢迎点评。少年如何翻出樊笼,是一段路,是一断情,还是一个人?……杨有福穿越了。……杀人如杀鸡,全在一念间。
  • 梦秋沙

    梦秋沙

    世间万事皆似梦,细探人心凉若秋,奈何欲游天地间,众生如我我如沙。
  • 轮回武侠世界混日子

    轮回武侠世界混日子

    灵气复苏,靠的是掠夺诸天,可是这唐太祖李世民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李世民的皇后不是长孙,而是王语嫣。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是历史的惯性还是有人在暗中操纵这一切,且看少年李破如何掠夺诸天万界以肥己。醉眼笑叹,多少王侯做白骨,仗剑回首,谁堪与我赴凌云。
  • 我真不想当大侠

    我真不想当大侠

    你以为我想当大侠吗?要不是被该死的任务系统胁迫,你真以为我想当大侠?笑话!当条咸鱼才是我的梦想!别人走江湖靠的是货真价实的武功,而我……靠的全是装备啊!
  • 阴阳剑侠传

    阴阳剑侠传

    宋太祖赵匡胤死于非命,到底会引发怎样的后果?皇宫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男主的恩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目的?弥勒教的圣女又有何扑朔迷离的身世?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慢慢揭开。
热门推荐
  •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灰娃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灰娃

    麦场主系列《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丛书共计十本,收录于其中的小说都可谓是当代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加之安武林老师独到精辟的点评,使麦场主系列成为不可多得的儿童阅读与写作精选丛书。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死战帝

    不死战帝

    昔日绝世天才遭好友陷害,误服邪魔精血,惨遭封印千年,意外脱困,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仇敌未死已成神,怎能让他逍遥快活,扬起手中岁月刀,杀他个天翻地覆,定将他拉下神坛。
  • 每天读点投资学

    每天读点投资学

    投资学是一门旨在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运行机制和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具体投资方式运行的特点与规律,以使人们在认识投资规律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效益的学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债券市场的扩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国民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投资已不再是政府、企业和富豪的专利,开始走进平常百姓家,尤其近年来,神州大地更是掀起了一股家庭、个人投资的热潮。而投资学也开始成为普通老百姓迫切想了解的一门学问。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投资就主要指的是个人和家庭的投资,也是本书要着重阐述的范畴。
  • 镖侠

    镖侠

    林凯穿越到了异界,在这里林凯有一位很牛逼的爷爷,只是随着爷爷年岁的增高,一些问题也渐渐的显现。不过这些都无所谓,谁让我带着挂穿越的呢。(200万字完本小说(点星圣手)欢迎品阅指点)
  • 玄谭全集

    玄谭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急管繁弦 人间暗换

    急管繁弦 人间暗换

    许多年后,孙传芳蛰居天津租界佛教居士林,回想起1927年春天兵败情景,最揪心的,不是自己在江西战场上接二连三的指挥失误,而是上海的商人和资本家们根本不待见他。孙部退出盘踞多年的江浙后,把全部兵力撤回长江以北,他觍着脸,单衣小帽跑到天津,与张作霖重攀交情,还是想借兵重新打回江南,那是他发迹的地方呀。此时的国民革命军,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孙部全都吃掉。孙传芳号称五省联军司令,即便在江西吃了败仗,还有五万以上可战之兵。且蒋介石因宁、汉分裂在即,出于与武汉方面抗衡的需要,也急于寻找合作伙伴,故曾密派亲信张群与孙接洽。
  • 在精灵世界的那些日子

    在精灵世界的那些日子

    生存还是毁灭对与陈凡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包括《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共11部、1040回,约600万字。这部用章回小说体裁形式写的小说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而是史实力求确凿的通俗历史书,是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本书收录了文学大师加缪最著名的两本小说《鼠疫》和《局外人》。《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堪称20世纪西方文学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