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2000000060

第60章 偶遇张莹

就这样杨涛过了几天清闲的时间,这时距离前往巨鹿见张角的时间已经很近了,杨涛要起身赶往冀州。既然答应了于毒要前往冀州见张角一面,就不会失信,只是这次去冀州祸福难料,杨涛也只能见机行事了。

在带上了狄邱、蒋奇、庞正与几名亲卫后,杨涛出了江河村绕过仲宫山朝着山谷东面于毒建的镇子行去。

于毒建的镇子就在河边,附近是一大片耕地,杨涛带人穿过田地来到镇子的门前,向守门人说了一声后,便被领着进了镇中。一路走一路看,杨涛发现这镇子发展的倒还不错,商铺不算多,也不繁华倒也够镇中人的生活所需,人来人往也没有出现什么饥民之类的,可比其他地方的镇子要好了不少。

杨涛等人在被带到了一座小院门前时停了下来,这座小院不算气派,也没有什么豪气的装饰,在院门前也就有几名士卒守着,带着杨涛来的那名士卒与守门的士卒说了一声后,就见有一人进入了院中,而带着杨涛来这的士卒让杨涛等人在此等候之后,就离开了。

这看得杨涛不由点了点头,于毒虽然是个土匪头子,可从镇外到这院门前,都没有见到一些山贼习气,反而有些正规衙门的样子,看来这于毒还是有不少本事的,至少还是能管的住手下人的。

在院门前等待了不久,就有一名中年人走了出来,一身的文人装束,倒让杨涛以为是哪个官衙中的师爷出来了。

中年人走到杨涛面前说道:“这位应该就是江公子了,在下施辰,是这府院的总管。我家主公听说贵客来了,特地让我出来迎接。”

“这话真是于毒说的。”杨涛突然有闲情开了一句玩笑。

“呵呵呵,是不是有什么关系,江公子想必也不会在意这些吧。”施辰倒是没有露出丝毫的尴尬,直言笑道。

“说的也是,那就有劳施总管带路了。”杨涛见这人很有趣,也不为难他了,便开口说道。

“江公子请!”

在施辰的带领下,杨涛进入了院中。在小园中穿行,一路上杨涛见到小院很是整洁,倒不像是于毒那个莽汉能够打理出来的,想必是身边这位施辰的功劳了。

小院曲折、雅致而又分明,很矛盾却又很和谐,看来是经过一番精心布置的,在绕了不少圈后,来到一座厅堂中,厅堂不大,杨涛等人进入后就见到一名赤裸着上身的壮汉正坐在上首喝酒,还有那一股浓郁的酒气扑鼻而来,杨涛已经见怪不怪了,在堂中随意的选了一处座位坐下后,便开口说道:“江某这次前来就是要前往冀州了,不过还得劳烦于兄随我一起走一趟。”

“哼。姓江的,你之前已经使唤了我一次,怎么这次还想使唤我?”于毒毫不客气的说完后,自顾自倒了一碗酒喝了起来。

“我可没有想过要使唤于兄,只是张府中恐怕没有人认得我是谁,有于兄陪同一起去也好做个见证。”杨涛说到这停了下来,见于毒没有反应,只好佯装无奈的站起身来说道:“既然于兄不愿随我一起去,我就不勉强了,这就告辞,只是若是江某进不去张府,没有拜见到张角那可就不怪我了。”杨涛说完便转身就要走。

“站住。”这时从身后传来于毒的喝声,杨涛便停了下来,转身就见到于毒走到杨涛面前一双眼盯着杨涛的脸,好一会儿才说道:“姓江的,你是怕我在你离开的时候动手将你的领地吞了,所以才来邀请我一起去的吧。”

“呵呵呵,于兄明白就好。”杨涛也不避讳的说道。

“哼,你当我于某是什么人,我可不会干这种背地里耍阴招的事。既然你不放心,那我就跟你走一趟,又何妨!”

见于毒答应了,杨涛也不管于毒有没有生气,只是说道:“如此最好不过了。”

“哼!”于毒哼了一声,一脸不爽的喝完手中的酒后将碗一扔,说了一声“走”,便抬步离开了大堂,杨涛也不介意,带着自己的人马紧随其后离开了大堂。

由于于毒是朝廷通缉的山匪头目,杨涛等人没法乘坐传送阵前往冀州,只能一路奔波前行,不过在所有人骑乘了良马的情况下,又是轻车简行,也要不了几天时间就能到达巨鹿张府。

在冀州的地面上一路行来看到了不少灾民成为一波波的流民,一处处领地荒芜,一片萧条,即便是在沿路停留的村镇中也能看到不少流民的身影,而在这其中居然还混杂着不少头裹黄巾的人在救济着流民。

看到这些人杨涛就知道,黄巾起义是真的不远了,这时身边的于毒就会插上一两句关于黄巾的话,杨涛只能对此也只能无言以对。

在经过了近10天的赶路后终于出了河内穿过了魏郡,来到了巨鹿南面的广年县,这里距离巨鹿县已经不是很远了,骑乘良马一天内就能到达。

这几天的赶路,杨涛等人还受的住,不过狄邱就有些吃不消了,毕竟年纪有些大了,杨涛在打发了于毒前往巨鹿去报个信后,便在这广年城中找了一家客栈休息一番。

此时是正午时分,在客栈中吃过午饭后,无事可做,杨涛便想在城中逛一逛,只是这日头太烈,杨涛便只带上昌山在路边买了两顶笠帽带上后,在街上行走着。

路上行人稀少,即便是有人,也都是与杨涛两人一样的打扮,若是买不起笠帽则干脆在头顶拿一块布遮阳。街道上商铺也是一片萧条,上到老板掌柜,下到伙计长工,全都一个个的在睡觉。

杨涛两人一路走着,便走到了城西,这里有一片树林,虽然在烈日下晒得树叶枯黄,可还是有一片树荫的,在树下坐满了一群群的灾民。杨涛之前虽然已经见多了这种场景,可再次见到时,还是有些不忍,正想着离开时,却看到灾民中好像有一抹熟悉的身影。

那是一条白色的窈窕身影,从背面看应该是一个姑娘,只是这背影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到过,却一时想不起来。杨涛走近了之后,越看越是熟悉。而这时那白衣女子也察觉到有人接近,转过头来一瞧,一张白嫩的鹅蛋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杨涛看到女子的面容也认了出来,这名白衣女子正是在江河村中有过一面之缘的张莹。张莹此时的打扮还是与以往一般朴素,却也别有一番清新的味道。

杨涛走到张莹面前笑道:“张姑娘,好久不见了。”

“是江公子,方才我还以为认错了人,听到公子的声音才确认了。”张莹起身后对杨涛盈盈一礼后,有些促狭的说道。

“呃,张姑娘说笑了。”

看杨涛有些尴尬,张莹也不在捉弄杨涛,而是问道:“江公子你什么时候来到广年了?”

“嗯,到巨鹿县有些事情要办,路过广年就在这里休息一天。”杨涛掩饰尴尬之后,简单的解释着。

“公子是要去巨鹿吗?”听到杨涛的话,张莹想了想后说道:“我也要回巨鹿家中一趟,手中的粮食已经给灾民们分发完了,得回家拿一些来。就与公子一起同行,不知公子是否方便。”

“张姑娘愿意与江某一起同行,正是求之不得的事,哪有什么不方便的。”张莹说要与杨涛同行,杨涛自然很乐意的答应了下来。

而后杨涛便与张莹一起将粮食分发给灾民后,便送张莹回到她入住的客栈中并相约明日一早一起启程。

第二日杨涛一行人在汇合了张莹后离开了广年城,朝着东北面的巨鹿城行去,由于张莹不会骑马杨涛只能雇佣了一辆马车随行,好在距离巨鹿也不远了,不需要太过急躁的赶路,一路边走边看的慢慢前行。有张莹陪伴,一路上倒也惬意了不少,顶着烈日赶路也不觉得太过枯燥。

在傍晚时分,杨涛等人才来到了巨鹿城,进入城中,杨涛与张莹分别之后,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果然不简单

    我果然不简单

    ps:新书《请唤我真名》已发,逗比欢乐,往大家移步支持,多谢~苏乐,是个优秀的老师!虽然他教的不是人。ps:简介无力。
  • 贞观年少

    贞观年少

    那一年,突厥十万铁骑南下。那一年,渭水河畔醒来一位少年······
  • 方寸手札

    方寸手札

    世界上并非每个角落都是舞台,你也很难判定世界何处不是舞台。方寸诊室内,你是演员,也是编剧,更是导演,连椅子和照明都是你的道具。
  • Masterman Ready

    Masterman Re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玫瑰之翼

    玫瑰之翼

    艾麦缇转学到贵族学校璀璨碧汐后,因为来自小城市而受尽欺负,常被同学用“满清十大酷刑”伺候,无论是她有理还是同学们狡辩,按照国际惯例,她总是错的,被罚关小黑屋更是每天的必修课……
  • 浅夏风笙

    浅夏风笙

    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错过的终究是回不来的,不是你的就放手吧,别害了自己也伤了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石头汤实验:文化隔阂为什么如此顽固

    石头汤实验:文化隔阂为什么如此顽固

    本书讲述了一个有趣而又雄心勃勃的心理学课堂实验的经过。在讲授跨文化交流的课程中,作者将她的学生随机分为两个文化组。在随后的10周时间中,这两个组的人员内部逐渐形成结盟、忠诚等特质,而两个组之间则发展出偏见、敌意和冲突。这本书读起来就像一本情节曲折的小说,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理解同一种文化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产生的原因、心理学机制很有启发意义。这本书对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的学习者和研究人员都很有参考价值。
  • 奇葩女的变形记

    奇葩女的变形记

    韩小溪是一朵奇葩,干什么都跟别人不一样,更奇葩的是她遇到了徐峰,更是处处针对她!韩小溪简直就要疯了,可没想到徐峰这是故意的,而他的真实身份更是让韩小溪大吃一惊……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的诗歌由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典范意义,自宋代以来就广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也引起注释家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他的许多选注本都曾在普通读者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本书的编选,就参酌清人及近代的选注本,选目力求包括杜甫最广为传诵、最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释较简,但也力求稳妥可据,对读者理解原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