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000000040

第40章 长物与戒之在得

题目的“长(zhàng)物”来于《世说新语》,意为多余之物,其后沿用,多指可有可无之物(如金石书画之类,有固然好,没有也无不可);“戒之在得”来于《论语》,意为不应贪,原是警戒老朽的,这里扩大范围,把不老朽而贪也包括在内。两者之间加个“与”字,具慧目的诸君立刻可以看出,我是想说,不要费力(精力加财力)追求长物。可是,与我交往较多的人会“以子之矛陷子之楯”,说“你当年为什么也费力追求?就是现在,你不是还在断断续续买砚吗?”这其间,还有几位,有时拿新买的长物来,最多的是砚,让我看看好不好,价若干值不值,如果有款识,并问真不真。且说这几位中有一位,贪心强而经济力量不足以副之,每次来,必问许多问题。我答不胜答,而想加重说的只是一句,最好不费力干这个。显然,对于贪心强的人,这样含混的一句必不能产生劝阻的力量。要说理由,而说就一言难尽。难尽,还因为头绪纷繁。要答,又要力所能及,只好,一、限定范围,只说砚;二、图自己方便,想到哪里就说哪里。

买砚,目的与昔日大不同。昔日,写字都用毛笔,也就都要用砚。三家村,绝大多数穷困,端溪老坑、宋坑,歙石金星、龙尾,不说买不起,甚至没听说过。用砚,都是由串乡卖文具的人的手里买,紫色的称为紫石,青色的称为青石,几乎都是就地取材,勉强能用,价钱便宜。高档砚只在少数上层人物中流传,可以至上,如李后主、宋徽宗;最低也要是士大夫,如金冬心、高南阜之流。但不管位高或略低,他们买得佳砚,总是既可玩又实用。现在不同了,写字,绝大多数用硬笔;极少数用毛笔的,也是多用墨汁,很少磨墨。于是买砚的目的就成为单纯的玩,或说,中游,欣赏,上游,玩古董。只是玩,与三家村的用就有了大分别,是要质量好,值得玩。这,我的经验,由起码到升高,有三个条件。一、要石(其他材料如玉、铁、澄泥同)质好。

何谓好?曰润,或者加细说,是外柔内刚,细而不滑;由作用方面看,是发墨,即磨墨,可费时少而汁细好用。接着一个问题就来了,一方砚到手,或看或摸,何以知是润或不润?口无能为力,只能靠经验,而且时间越长越好。二、要形态好。形态,包括块头和做工,如厚重比小而薄好,方正比细长好;花样,古朴自然比细碎庸俗好。分辨这方面的高下,也要靠经验,还要加上个人的修养。三、最好还能有古意。所谓古意,可以指时代早,可以指有名人款识;两者相比,后者常常更重要,因为更容易使人发思古之幽情。这会带来更大的困难,是如何能够断定款识是真的。概括说也是靠经验,具体说就很难。但作为举例,可以说说常情。造假是为赢利,名人的价高,大名人的价更高,所以造假款识总是造名人的,如苏东坡、米元章、黄莘田、纪晓岚之流。又所以看见名人款识,先要这样想,“百分之九十九是假的”,不要存侥幸之心,换为这样想,“也许是真的”。

留下百分之一,是容许实物为自己辩护,比如款识是王虚舟,石确是清初坑,石质上上,字风格对,刻工好,想法就可以变苛刻为宽厚。但也只能说“大致真”;说“必真”,还要有更有力的证据,最好是有砚谱作证或流传有序。石质上上是个有力的担保,因为石质好,价钱高,造假是不肯投资太多的。石的年代也可以算做有力的担保,因为,比如清朝晚年做假朱彝尊款识,通常是用清朝晚年出坑的中下级石,用清朝初年石的可能是很少的。这就又引来一个问题,是如何能够断定石出坑的年代。当然也要靠经验,看多了,比较,才可以了解个大概。还是说款识,一般说,无名的人,款识几乎都是真的,因为造假,不能多卖钱,唯利是图的人是不会干的。说“几乎”,因为可能还会有例外,例如我见过一方砚,款识是“素娘画眉砚”,就有可能是洞悉男书呆子心理的砚工造的,素娘,名不见经传,可是男书呆子见到,会幻想“微闻芗泽”,于是罄阮囊易之,也就认了。

对贪心强而经验不丰富的人而言,以上所谈就给他送来第一个困难,是见到实物,不能分辨好坏真假。所以他想学。可是我没有能力教。自己本领有限,一也;没有教具(真假实物,对比),二也。有时万不得已,为报不耻下问的人的期待之诚,只好空口说白话,谈一点点辨伪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一见便知的,另一类是略思索而知的。先说前一类,可称为低级伪品,市面上流行的,绝大多数是这一类。只举两方。一方是一个熟人拿来让看看的,端石,有茶盘那样大,背面乾隆御题,石质下等,嘉道以后坑,字非乾隆风格,总之都不对,当然是假的。另一方是在西单商场一文物店所见,端石,手掌那样大,背面叶小鸾款识,诗也是“天宝繁华事已陈”那两首,刻工不坏。这砚(指真的那一方)是有名的文物,曾在龚定盦手,名眉子砚,推想应是歙石。可是这一方非歙石,且是嘉道以后坑,又侧面没有“疏香阁”三字,也是都不对,当然是假的。

再说后一类,可称为高级伪品,市面流行的,像这样的也不多。只举一方,是多年前在琉璃厂一碑帖店看见的,端石,长方形,很厚,四侧面都刻名人款识,记得有黄莘田、王虚舟、余田生,刻工很好。商店视为上等货,藏在内柜,定价二百元(其时一般像样的不过二三十元)。一友人有意收,让我看。我看看,断定是伪品,根据是:一、石质至多只是中上;二、四个名人款识,看不出说的是同一方砚。对我的推断,友人半信半疑,直到他发现其中一人的款识是由他处翻的(直幅变为横幅),他才由半疑变为全疑。这能翻就使鉴定有款识砚的真假,比鉴定书画的真假更难,因为在书画上能够看到墨笔的痕迹,在砚上只能看到铁笔的痕迹。同一种工,把同一款识刻在两方砚上,凭款识辨砚的真假就成为此路不通。就是不同时代的不同砚工,只要技能不相上下,刻同一款识,辨别真假也必做不到。所以为玩而买砚,追古意,困难很大,不幸这困难又不是三朝两夕之力所能克服的。

以上是连昔日也包括在内的泛说。务实,应该说现在,那贪,困难就会更大。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佳砚难遇,二是价钱太高。其实,这两种情况是同一种祸乱的后果。这祸乱是,有权有力者发疯,革文化之命,历史文物是文化的一部分,要除,于是群起,如红卫英雄是除别人的,战栗的民是除自己的,大家一齐动手,就说只是个把月吧,所余就无几了。而自然规律或历史规律,如韩非子所说,时移则世异,世异则备变,人亡政息,不革文化之命了,文物逐渐并很快就由阶下囚上升为贵宾,公,保护,收藏;私,图利的走私,图玩的搜求。专说砚,求过于供,经济规律就插入,表现为品甚低而价甚高。

我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听说劲松每星期日上午有地摊的旧货市场,很热闹,不想去看,连询问情况的兴致也没有。可是上面说的那位贪心强的人有兴致来描述情况。只说最近的一次,来访,拿出一方端砚,说由劲松地摊买的,“他要六百元,我给他二百元,想不到他就卖了。”我看看,石质中等偏下,清朝晚年物,无盒,如果在大革命前,识货的贵贱不要,不识货的,最多出二元,而今身价竟提高百倍!据这位说,还有高得出奇的,是一个小澄泥砚,卖者说非八万不卖,已经有人给一万八。我笑了笑,然后仍不改以诚意待人之道,转为说正经的,是最好不追求这类玩意儿,因为情况已经与我逛地摊、小铺时候大不同。

为了增强说服力,我应该说说彼时的情况,以证明那时候无妨玩玩,现在大可不必。分别在于,那时候遇见佳砚不难,而且价不高;现在就正好相反,常常是割筋动骨而所得非劣即假。举我自己的所遇为证,地摊与小铺各两方。明末清初坑龙尾歙石,侧有梁山舟款识,人民币二元。端溪子石,背有三多画玉并女史小像并题,袁大头二元。以上地摊。松花石玉兔朝元砚,圆形,周围乾隆题(估计同形式不少,充上赏),人民币二元。清初坑端石,有俞瀚、袁子才等款识,人民币七元。以上小铺。试想,我头脑里有这样的先入为主,怎么敢到劲松地摊去徘徊呢?不敢,是自知不能适应新形势。其实是也不值得适应,所以对于那位贪心强的,我总是固执己见,劝他戒之在得。

可是我仍在断断续续买砚,如何解释?也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说清楚。总的说,是与那位贪心强的人有大分别,他是努力追求而未必有所得,我是行所无事而多有所得。这自我陶醉的说法,含意或内容很杂,索性就顺水推舟,不避乱杂,说说。一种,我买砚,不是缘木求鱼式,而是守株待兔式,具体说是,有些是产歙砚地的一个熟人寄来,有些是卖澄泥砚的人送来,室中安坐就可以到眼前,先看而后摸之。一种,砚皆新制,无所谓假。一种,都够得上物不坏而价不高,商业意识,钱出手,物入手,值。

一种,写些不三不四的,编辑大人未退稿,并寄来稿酬,如果暂时不用它换柴米油盐,就会大发其愁,放在什么地方有二怕,一丢失,二贬值;存入银行也有二怕,一费事,二也是贬值,如果恰在此时有砚来,则各种怕可一扫而光。一种,砚数增加,我那方“半百砚田老农”印章就成为写实而非妄语。一种,加重的,比如来个葫芦花样的小金星砚,刻工精致,金星多而亮,外罩楠木盒,置之案头,闭门面壁,感到“今雨不来”之苦的时候,看看它,就会像是也可以得些安慰。最后还可以说一种更重的,如不久前,一个新相知来了,表示关照,我感激而无以为报,询问,知道还没有砚,乃从案头取一方赠之,人生旅程是恍惚的,能够在磬石质的砚上留一点点鸿爪,不是很好吗?

写到此,一想,糟了,如果有人问,“你这戒之在得的主张还能自圆其说吗?”我将如何答复?想了想,是应该退让一步。但也只是一步,那就成为:如果你得天独厚,偶尔去一次,就以不伤筋动骨之价买得真顾二娘,我必提二锅头一瓶登门致贺;如果你每集必到,跑三五个月,以伤筋动骨之价换来纪晓岚款识,仍是假的,那我就奉劝,还是听从孔老夫子的话,“戒之在得”为好。

同类推荐
  •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本书收历史题材小说短篇六篇、中篇一部、长篇一部。讲述了吴汉槎、狄仁杰、秦桧、杜衍、欧阳修、米芾、龚自珍、军营歌伎严蕊、唐仲友、何腾蛟等的故事。作者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角,认为过度使用小说创作的虚构权,会削弱阅读的信任感。因此本书稿中的大小故事情节,均有出处,其史料来源包括正史之外的野史、笔记等等。作者认为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往往更接近真实,合乎情理。书稿诸多故事中只有一个虚构人物,即何腾蛟的随身护卫何七。本书保持着一种慢速、朴拙的手工感,写人、叙事、状物,针脚绵密细致,回味悠长。文学家擅长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等,也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变得亲切感人,活生生立在纸上。
  • 最美元曲:用一个故事留住你

    最美元曲:用一个故事留住你

    世态苍凉,一灯如豆。素衣青袍的读书人,在辗转反侧中,提狼毫,磨端砚,属文作曲,在辞文作曲中聊以慰藉。有人说,要知人论世。但是作者寄托在作品里的情感亦可以让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曲一人生。本书选取了元代富有盛名的七位元曲大家的作品,通过优美的笔触为读者讲诉那多年之前的疼痛与寻觅。
  •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本书收入作者关于日本问题的论文若干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方面,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作者武寅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日本问题研究,从早期的中日关系史研究到后来的当代日本国际关系研究,她的研究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并涉及当代日本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她从“尊皇政治”和“家国观念”等角度发出的论述,可谓切中日本政治文化的要害,而当今中日关系“对等不平衡”观点的提出,对于人们深刻理解纷繁复杂的各种表象笼罩之下的中日关系实质极具启发意义。书稿中类似精彩之处甚多,兹不赘列。相信一册在手,读者便能对中日关系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作者文笔流畅,书稿既有学术性,也有很高的可读性,不仅对于专业的日本研究学者具有参考价值,也适宜一般读者阅读。此外,作者在卷首的访谈录《一个日本研究学者走过的道路》中,深情回顾了自己学术道路上的足迹,其中流露出来的治学精神也能给后辈学人以非同一般的激励。
  • 熊·悲剧演员

    熊·悲剧演员

    本书包括两部安东·契诃夫的经典独幕剧,题目分别是《熊》和《悲剧演员》。前者是喜剧,有三个主要人物,戏剧情节出人意料,结局浪漫。后者有两个主要人物,虽然不及前者情节曲折,但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演技和情绪传达考验,可以看作是讽刺剧或喜剧。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热门推荐
  • 萝西与苹果酒

    萝西与苹果酒

    一战末期,年幼的洛瑞·李随家人定居在风景如画的英国科茨沃尔德乡间。而立之年,他用诗般优美、温暖的文字重温故乡的童年往事,谱写出一首经久不衰的英式田园牧歌。金色的火焰,少年的诗,萝西的笑靥,未被电气化侵扰的美丽村落,一代人失落的集体记忆……
  • 最后的黎明纪元

    最后的黎明纪元

    惧怕战争的人不配拥有和平,只有强者才有权力给这个世界制定规则。——布兰特的日记扉页系列小说第二部,前传《侠刀传奇》。
  • 生活与魔法

    生活与魔法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们好好的走近这有趣的故事吧。
  •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我在哪里丢失了你(2006年~2009年第四辑)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我在哪里丢失了你(2006年~2009年第四辑)

    范小青是优秀的小说家,发表中短篇小说200余篇,间或出版的长篇16部,她的创作历程平静而稳健。26年来她不间断地发表短篇小说,像一位从青年时代就拾麦粒的女孩,一直不停地收获,如今她拾的麦粒也堆成了“小墩墩”。这部小说集是“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之《我在哪里丢失了你》,是范小青一粒粒精心挑选出的麦粒中的最具生命力的种子。
  • 星际女丹师

    星际女丹师

    顾安乐穿越到星际世界,成为一名缺爱少女:父母失联,六亲不靠;先天平庸,异能无望!本以为成就星际红人,斗败阴险小虫已是莫大成就,哪晓得还有更大更难的事等着她……哼哼,丹药在手,有何可惧?!……学霸学长,铁血将军,还有那个独行客!闺蜜战友,父母家族,还有那些大佬们!别这样看着我,我好方!
  • 无限之扮演者游戏

    无限之扮演者游戏

    欢迎各位玩家进入扮演者游戏,祝各位玩家游戏愉快,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同的游戏,不同的身份,不一样的无限。在这里,每一场你都会扮演一个截然不同的身份,律师?刑侦人员?亦或者无面人?一切皆有可能。诡谲汹涌、暗潮肆虐,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游戏,只有最后一名玩家才能获得胜利。
  • 我打赌你喜欢我

    我打赌你喜欢我

    青春爆笑!高甜!和男朋友分手四年现在要去领证了怎么办?娱乐圈话题流量小天后木桐和知名影帝利泽野相识十余年,相恋三年,分手四年,却因为各自的私心对外隐瞒了他们已经分手的真相。于是——娱乐圈羡煞旁人的模范情侣“木野夫妇”被全世界催着结婚啦!木桐:“都怪你……结婚了怎么办?”利泽野:“先上完节目再说。”然而结婚后,麻烦接踵而至;两人已经分手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震惊娱乐圈。对此,粉丝表示:“分手了?不可能!木桐演技这么差,要是没感情了,他们俩之间怎么会满心满眼都是爱意呢?”木桐:“我?演技差?装作跟利泽野情浓蜜意可是我这辈子最擅长的事情!”利泽野:“这难道不是你的本色出演吗?”木桐:“你说什么?”利泽野:“咳……因为我也是。”
  • 岁月繁花

    岁月繁花

    岁月繁花是一部女人的经历与心灵杰作,女人它们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一个女人的手就是一个故事,手与手连在一起,就等于与女人的人生、家庭、品质和生命的质量连在了一起。
  • 小民流浪记

    小民流浪记

    序言这是一本平淡无奇的小说,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也没有热血澎湃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一个普通八五后的人生经历,也许欧阳贤的经历是很多八五后过往的一个缩影吧。《回望》静坐闲思烟云历,修身省心点滴忆。聚散离分情里驿,成败得失职中理。一杯苦茶叶叶新,三支烈烟丝丝萦。凡尘俗旅皆已应,淡然回望续前行。
  • 生活不止苟且 还有诗与远方

    生活不止苟且 还有诗与远方

    叶子,一个祖国西南边陲女孩。她曾是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做着人人羡慕的清闲工作,可天性倔强的她,偏不甘心朝九晚五平静如水的生活,于是毅然辞职出走。三年间,她从南到北、自西向东,马不停蹄地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也曾短暂跨出国门,一次又一次地用笔记下了她的旅途见闻和感情遭际。这里有义无反顾的出行、有风光旖旎的边境小城、有光怪陆离的摩登都市、有难舍难分的情感缠绵、有扑朔迷离的相识相知,以及在异国他乡的艳遇、女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一段无怨无悔的青春,忧伤、喜悦、平静、叹息,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