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400000050

第50章 第二○七章 (3)

杨、凌二女闻言,知道二小甘冒万难,以身殉道,居然成就,竟连日期也已缩短成七日,好生欣慰。俱欲早见三小,谢恩领命之后,便即拜辞出殿。叶缤本欲叩问适才大师言中深意,因听大师有事,又欲一观二小化生奇迹,便随二女一同拜辞,赶往后洞石殿观看。龙象庵也是背崖而建,外面两层殿堂,法坛建于尽后面崖洞之内。还是杨瑾前生凌雪鸿初修道时,大师因她先前出身旁门,又嫁追云叟多年,仇敌更多,恐其初入佛门,道心未净,邪魔外道时来侵害,自己不时出外修积,难于防救,特就庵外危崖,叱石开山,另建一层石殿,令其在内虔修。

自从五十年前凌雪鸿在开元寺遇劫兵解,直到杨瑾劫后重来,再入师门,大师说以前诸般设施俱是下乘功夫,今生恨行缘福,以及他年成就,无不深厚远大,已经用它不着。为令继承衣钵,日夕随侍在大师自居的禅堂以内,到奉令下山行道之日为止,连大师出外云游也都在侧,片刻不离。始而因大师正果已无多年,日夕领受心法,勤于修为。后又为了报答师恩,践前生宏愿,急于积修那十万善功,洞门又经大师封闭,非经请命将禁制撤去,不能轻入,所以一直也未去过。这时旧地重临,休说本人,连叶缤以前常向此间来往的人,也甚感慨。想起人事无常,数限所定,连仙人也是如此。晃眼之间,昔年仙侣,便隔一世。若非夙根深厚,身虽兵解,一灵不昧,又得师门厚恩,始终将护,两生玉成,一堕尘凡,何可逆料?

互相谈了几句,便到行法之所。杨瑾刚刚撤去禁法,同叶、凌二人走入,忽听一声惊呼,金光闪动,殿门现处,健儿口喊:“师父和杨大仙师来了!”首先如飞迎出,满面喜容,跪伏在地,叩头不止。云凤命向叶缤行礼以后,步入殿中一看,一二日之隔,沙、咪二小已换了形象,由两个矫健精悍的小人国中健士,变成两个粉雕玉琢,比他们原身成人还大得多的八九岁幼儿,各守着那盏具有佛法妙用的长命灯,在心火神光笼罩之下,安稳端坐,合目入定。虽然看去幼小,却也神仪内莹,宝相外宣,仙姿慧根,迥非庸俗。正互喜慰,杨瑾瞥见咪咪好似听出云凤和自己到来,眉宇之间隐现喜气。知道此时正是他的成长之交,心情松懈不得,忙喝道:“你二人再有三四日,便可功行圆满,那时见面,多么喜欢均可。此时动心不得,速把心思宁静,不可大意。”咪咪也自警惕,仍还庄严。杨瑾因自己三人还要言笑,心终不放,恐扰二小道心,说时将手一指,将法坛四外禁制,掩去一切声音,使二小可以专心成长,无复听闻,免受摇动。随向殿角石墩上一同落座。

健儿早等不及,把芬陀大师留字呈上,并把昨夜今朝所遇所闻详为说了。杨、叶、凌三女看完大师手示,再听健儿补述未尽之言,俱各惊赞不已。

原来芬陀大师早参佛门妙谛,道法高深,与本书佛教中第一等人物白眉和尚几相伯仲。自从四小来庵参拜,杨、凌二女拜陈诛戮白阳山古妖尸以及二小立功经过,便知天机微妙,将欲假手自己助其成长。凭法力虽可办到,无如僬侥微生,过于脆弱,恐其禁受不起,初意便是适才大师所说大概情形。及至昨夜子时行法以前,大师告以行法次序,及抵御外魔苦难,以及此中利害轻重,二小竟跪地苦求,甘受无量苦难,今生成长之后,便要完成仙业,不再转劫托生,以防再世昧却本来,致遭堕落。大师力说不会,二小仍然哀求不已。大师为他们至诚感动,也甘费心力,加以殊恩。事前对二小告诫道:“我那小转轮三相神法,纳大千世界于一环中,由空生色,以虚为实,佛法微妙,不可思议。说起来虽是个石火电光,瞬息之间,而受我法者,一经置身其中,便忘本来。不特不知那是幻象,凡诸情欲生老病死,与实境无异,一切急难苦痛,均须身受。幻境中的岁月,久暂无定,在内转生一次,最少也须五六十年。此一甲子岁月,更须一日一时度过。

与邯郸黄粱的梦境迷离,倏然百变,迥乎不同。最难的是我设此法,原因你二人过去生中积有罪恶,不然也不会投生在僬侥族中。虽因此生向道心坚,遇此旷世仙缘,无如根基浅薄,除却多积善功,预修来世,转劫重生之后,不能寻求仙业。这等循序渐进,未始不可成就,然而为时太久,夜长梦多。休说你们投生人以后,见了人世繁华,嗜欲众多,自忘本来,重堕轮回,有失我们爱护。初意即便夙根不昧,能知谨慎,黾勉前修,但已在数十百年之后。那时不但我已灭度多年,便你们师长也都各有成就,未必仍能等待。就说能自修持,或是另有依归,比起前世因缘,毕竟要差得多。况你二人禀赋过于脆弱,一切善业功行,也难于修积。如全仗法力使你们成长,又忒逆数违天,异日魔劫更重。大限一到,任是多大法力,也难抵御天劫。至多博得数百年的长生,临了反倒形神俱灭,连化生虫鱼都属无望。为此才用我佛家法力,使你们片时之内,重转轮回,备历未来三世相。在此生相内许下宏愿,再在未来相中修积。一切应受,先自幻象中经过。

等到开坛成长,再照幻境中所积善功,重加实践。本来今生福缘全是前生修积,此则反因为果,颠倒先后,使你们先跻仙业,补完善功。在我初意,幻象中的痛苦艰难,俱由魔召,甚于实境。而此中人的修持,更丝毫松懈不得,稍一不慎,立为魔所乘,前功尽弃。仗我在旁护持,也只仍还本来,保得命在,所有愿望悉归泡影。法已不能再施,灵慧全失,将来不过投一寻常人身,连想以前循序修为,都是极难之事。恐你二人一个禁受不住,功败垂成,负我厚望,打算使你们在小转轮上,现出过去、今生、未来三生,历劫一世,只转上一次轮回。一则发愿较小,易于实践;二则免你们禁受不住那么多苦痛,欲速不达,弄巧反拙。这样,将来虽要再转一劫,成就较晚,但前生道根已固,不虑迷途,一样可参正果,并还容易渡过一切难关,岂不稳妥?你们偏是人小性强,心高志大,再三苦求施为。如此坚忍诚毅,实堪嘉尚,我也不再拦阻。但须记住,我初行法时,如你们师父所说守忌之言,务以平和坚忍,战胜魔难,一切视诸虚空。尽管多历一劫,苦难愈重,欲魔愈多,只要全不动念,只以毅力耐心应付,便可度过。好在事前已经服我灵丹,入相时我再特降殊恩,使你们心性空灵,少减烦恼,或能如你们所愿,也未可知。”

这时大师同了二小闭坛行法,已有三日。二小元神已早脱了本体,只等当日子夜,经过小转轮三相三劫轮回,仍回本体,功候便算完满十之七八,静候成长了。大师说罢前言,令二小起立归座。将手一指,坛上一盏玻璃灯便飞起一朵金花,化为一团光霞,将二小全身围绕,助长元神凝固,以俟时至行法转轮。

随又把健儿唤至面前,告以今夜姬繁将要来犯之事,命在亥初持了灵符,去至庵前等候。健儿目睹二小成长在即,好生羡慕。本在自怨福薄命浅,无人垂青,巴不得立功自见,领了机宜,自去庵外,依言行事。芬陀大师前已提过,兹不再叙。

到了子时将近,大师趺坐法坛之上,重又指示一遍,然后合掌三宣佛号。念完咒诀,将手一指,满殿金霞照耀处,大师座前平地涌起一朵斗大青莲,上面彩光万道,虚托着一个同样大小的金轮,由急而缓,旋转不休。二小早把大师几番叮咛牢牢紧记,知是自身成败关头,等金轮转势略缓,各把气沉稳。随着心念动处,不先不后,在原来绕身佛火神光簇拥之下,往轮上飞去。那金轮看去大只尺许,上有五角,各长尺许,间隔甚窄。二小因大师曾说,金轮一现,便须附身其上,念动自能飞到,无须纵跃。因见轮小,一人都不能容,何况二人。大师又未明说,依附何处格内。既难容身,想是攀附在那五根金角上面。本拟各攀一角,及至飞近,才看出每一间隔以内,各有一个金字,共分生、苦、老、病、死五格。忽然省悟,应该同附生格以内。格小不过三寸,轮又甚窄,如何能容?身子似忽被甚东西吸引,刚刚觉出,身已到了轮上。又觉地方甚大,二人各不相见,也未见轮转动。猛然心里一迷糊,便把本来忘去。只觉命门空虚,身子奇冷,四肢无力,身子被人抱住,正在擦洗,疼痛异常。

从此,二小便要在幻境中经历三世。而他们所经历的幻境,又都完全一样,所以不必分开叙述。闲言少说,书归正传。

且说二小睁眼一看,身在一家茅屋以内,面前立着两个中年贫妇,土炕上面围坐着一个贫妇。室中霉湿熏蒸,臭气触鼻。再加上一种热醋与血腥汇成的臭味,中人欲呕。想到外面透风,身早被人装入一个中贮热沙的破旧布袋内,卧倒床上。用尽力气,休想挣起。只听产母与炕前二贫妇悲泣怨尤之声,凄楚欲绝。一会儿,又听屋外幼童三五,啼饥号寒,与一老妇哄劝之声。室内是昏灯如豆,土炕无温,越显得光景凄凉,处境愁惨。自觉身有自来,以前仿佛与人有甚约会,记得只要立志积修外功,便可成仙,所遇都是仙人,不是这等贫苦所在。照这情景,分明已转一世,投生到这家做了婴儿。又好似经历甚多,怎都想它不起?越想越急,越急越想不起。再见满室愁苦悲戚之状,不觉伤心,放声大哭起来。

哭了多时,也无人理。只隔些时,由一老妇将自己抱起,将那半袋沙土略为转动,仍放炕上。先见的两贫妇更不再见。自觉皮肤甚细,自腹以下全被沙土埋着。老妇每一次把自己翻身,肤如针刺,又痛又痒,难受已极。生母难产,不能转动。到了次日,好似怜爱婴儿,渴欲一见,竟不顾病体,强忍痛苦,口中不住呻吟,缓缓将身侧转向里,颤巍巍伸出一只血色已失、干枯见骨的瘦手,来摸自己的脸。二小虽不在一处,幻象皆同。见那产母年虽少艾,想因饱经忧患,平日愁思劳作,人已失去青春,面容枯瘦,更无一丝血色。这时两眼红肿,泪犹未干,却向着自己微笑抚爱,低唤“乖儿”。好似平日受贫苦磨折,以及十月怀胎,带孕劳作所受的累赘和难产时的千般苦痛,都在这目注自己,一声“乖儿”之中消去。不用激动天性,感到慈母深恩,觉着此乃惟一亲人,恨不能投到母怀,任其抚爱个够,才对心思。无如身不由己,又不能出声,只把嘴皮动了两动,说不出一句话来。产母见婴儿目注口动,先说了句:“你知娘爱你么?”忽又凄然泪下,悲叹道:“我儿这样聪明,你爹如在,还不知如何疼你呢。如今完了!”跟着便自怨自艾,哭诉命苦。

二小一听,才知这家原是士族。乃父学博运蹇,娶妻以后,家境日落。连婴儿共产七子,生母怀孕后不久,生父便染时疫而死。年未四十,遗下母妻幼子,一家九口,全仗母氏劬劳,苟延残喘。难产无力延医,家又断炊。幸邻里仁厚,略为资助,勉强保得母子平安。无如来日大难,不知伊于胡底。祖母适领诸兄前往戚家就食,就便借些银、米,尚未归来。平日受尽恶亲友白眼作践,身世孤寒,处境艰难,非人所得而堪。越听越伤心,不禁哀哀痛哭起来。产母一见儿哭,当是隔了一日夜,腹中空虚。忙停哭诉,将微弱无力的手伸出,将儿抱向怀中喂乳。二小见母氏气喘力微,强忍痛苦之状,越发伤心。无奈话说不出,不能达意,任其抚抱,心如刀绞,无计可施。勉强止哭,吃了两口。由此便就母怀,渐渐非乳不可,对母也越依恋,每日只在奇贫至苦的光阴中度过。看着母氏劳苦,欲解不能,终日心痛,情逾切割。祖母多病,诸兄又复年幼顽皮,重累母氏,多加忧急。端的度日如年,莫可奈何。

好容易挨到周岁过去,能够勉强开口说话,常逗得母氏一张满布皱纹的脸上有了笑容。忽又遭逢瘟疫,全家病倒,祖母诸兄全都病死,只剩母子二人。得人资助,薄殓以后,过了数年,总算家累大轻,差可度日。母氏因痛诸子均亡,只此遗孤,又极孝顺灵慧,爱如珍宝。加以年景甚丰,在母子勤苦劳作之下,日渐温饱,居然过了五六年的好日子。苦极回甘,快活已极,只求常驻慈辉,富贵神仙均所不易。那初生时的零星回忆已更渺茫,有时也还想起此生之来必非无因。但以慈母深恩,不舍远离,如何肯作出世之想。年至十八,忽发窖藏,顿成巨富。母子想起以前受苦,推己及人,力行善事,一节一孝,又肯博施济众,誉腾邦国,蔚为人望。正当极盛时代,老母忽然寿终。自来生死之际,情分越重,越发痛心。何况生自忧患,母慈子孝,安荣未久,忽焉见背。端的是人间至痛奇悲,无逾于此,泣血椎心,自无庸其细述。

同类推荐
  • 永乐大帝(全集)

    永乐大帝(全集)

    本书共三卷,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削夺藩王兵权。眼见大祸将至,燕王朱棣在与朝廷博弈的同时也开始暗中积蓄力量,最终在生死存亡之际绝地反击,起兵靖难。而面对坐拥天下的朝廷,仅有北平一隅的燕藩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的拍打下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如何才能杀出一条生路,成为朱棣亟待破解的难题……
  • 古滇迷国

    古滇迷国

    在中国西南边陲曾诞生过一个被人们称做古滇国的文明古国,然而这个古国却在几千年前神秘地消失了。时至今日,这个谜题仍然没有被解开,直到一部女书的突然出现,引起了多方的争夺和一系列的探险,才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谜题的答案。
  • 淑女之家

    淑女之家

    《淑女之家》是鬼马星的成名作简东平系列之一,该书采用犯罪与浪漫爱情同时并进的小说模式,以及双线齐发的推理格局,增加了心理悬疑的元素,改变了以往推理小说在情节铺陈上节奏较慢的缺陷,使故事内容更丰富,更具张力。
  • 朱公案之文明奇冤

    朱公案之文明奇冤

    “这是我的一位当县令的祖先的故事,只在我的家族之内流传。可惜的是,那位朱县令所在的朝代地域都已经失传了,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人们记住的只有这些故事的精彩部分。”心理医生喝了口茶,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继续对当历史学家的好朋友吉仑说,“对了,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他为——朱公。”朱县令刚刚上任,翻看旧时的案卷,看到这么一则凶案,顿觉非同一般,案卷写道:东庄书生文明,独居甚贫,常向邻人借贷度日。本年十一月初五日晨,见自家地窖中有男尸一具,惊呼之。四邻闻声而来,将文明扭送县衙。
  • 阴戏

    阴戏

    我的小叔叔原本是县剧团的名角儿。十六年前,他因为无意中看了阴戏而变瞎,成了戏疯子,最终吊死在我老家的古戏楼上。十六年后,我为了调查小叔叔的死因而回到老家,却发现小叔叔早在上吊自杀之前就已经是个死人了,而我自己也早在五岁半那年就已经死亡。凭空出现的古戏楼,黄皮子变成的村民,鸟面骷髅,县城剧院地下的千年古庙,人首蛇身的怪物,一个熟悉的世界正在崩塌,一个神秘的家族逐渐浮出水面,一个巨大的秘密即将揭露,一段尘封的历史将从暂停的时间中重新开启。
热门推荐
  • 复活的古城(下)

    复活的古城(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沧桑的岁月冲逝了多少陈年旧事,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多少远古文明,厚重的黄土尘封了多少悠久文化,古城遗迹中又隐藏了多少千古秘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凭着考古学者手中的铁铲,人们试图破解历史的密码。
  • 我家竹马住对门

    我家竹马住对门

    幼儿园时,我们比小红花。在毕业的时候,他艰辛地在对老师多说了一句早安的时候多得了一朵小红花,超过了我。他妈高兴坏了,把我们一家请去他家吃饭。酒足饭饱,我们一家回到家,我爸直夸我,“孩子,干得漂亮!”什么漂亮?一顿饭和一朵小红花,孰轻孰重?当然是小红花!我哇得一声就哭了!长大后,他抱了一束红玫瑰,“给你的!”“干嘛?”我不是故意明知故问的,奈何心情太激动。“补偿你小时候落后的小红花!”“……晚了!”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奇趣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奇趣故事

    能吃的汉字,一封数学写成的信,“我不取娶”,书生与仆发人,祝枝山访友破诗谜语,秘密联络信,韩复榘演讲,老头子,“顶真”趣闻,屁的笑话,唐伯虎题祝寿诗,“马虎”趣谈等。
  • 遮天一世之歌

    遮天一世之歌

    不求长生不死,但求一世辉煌。以敌人之躯铸就无敌的信念,威压万古,流芳千世绝唱一世之歌!(单女主)
  • 百转千回之玩转世界

    百转千回之玩转世界

    七位不一样的少女,却彼此默契无比,在这片仗势欺人的世界,与传说中的几大神宫宫主又有什么关系呢?而她,作为几人的核心,又会怎么样做呢?!
  • 长尼

    长尼

    “长尼”——长安城外四分卫,尼亚加拉大都督。不求闻达于诸侯,为盼世界人民和。
  • 七修续稿

    七修续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这回真正透彻理解阳明心学!逐字逐句讲透《传习录》,无需半点古文基础,从源头读懂阳明心学。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传习录》收录了“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是学习“阳明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作者华杉,研究儒学30多年。继《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之后,他集众儒家学说之所长,完成了这部《传习录》解读之作。对于《传习录》中的每一句话,华杉都指明其出处,并结合历代先贤大儒的观点,条分缕析逐一讲解。
  • 都市修仙录

    都市修仙录

    重生地球的青肖上仙,本想安心修炼弥补遗憾,没想到平静的生活被接踵而来的美女打破,女总裁,女护士,女警察,哦买噶,你们别这样,我要好好修炼!
  • 小麦苗桥梁书·稀奇古怪的人

    小麦苗桥梁书·稀奇古怪的人

    全文是由小女孩小妖的妈妈讲故事开始和收束的,这个智慧的妈妈在孩子遇到各种事情或者需要告诉孩子某些道理的时候总是编许多故事,在小妖的世界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人的形象。不但符合儿童的“泛灵论”,而且拉近了妈妈与孩子的距离,从小故事中感受善良、勇敢和温暖……作者用《一千零一夜》式的传统结构,用心中的爱和笔尖的温情,不但讲述出世间万物的烦恼和幸福,也呈现出生命的美和好。文中稀奇古怪的人虽然都是虚构出来的,但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比如鞋子人的故事,是女儿小妖喜欢穿“鸳鸯鞋”引起的,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提醒孩子要穿一只球鞋一只拖鞋出门时不要摔倒,但从另一个层面也在告诉读者并不是墨守成规的东西就是对的,尊重个性、尊从每个人的内心更重要。因为邻居家的大姐姐拒绝和小妖玩,小妖很伤心,妈妈编了一个能擦去人忧伤的橡皮人的故事来安慰她,通过这个故事也在告诉孩子不管是忧伤还是快乐,都是记忆的一部分,都值得珍藏……每个故事都有表面意和深层意,希望孩子在读到这些稀奇古怪的人的故事时,快乐开心,还能有所思考,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