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28600000106

第106章 深忧

“幸裹一身贱布衣,何愁衮冕兴亡事”

-

“长缨兄,几月不见,才情更甚。书楼建成还未取名,能否恳请仁兄为此楼赐一雅名?”李磎听完我吟的诗,笑着说道。

我也没跟他客气,一口答应:“好啊,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可就献丑了。”

说完,李磎将案上的纸铺开,亲自研墨,我提笔书了四个字:万卷书楼。

“好,就用此名了。”李磎见字,叫好道。随后他又坐下,将字放到一旁收好,接着给我斟了杯茶,边递给我,边问我道:“如今书楼落成,我平生心愿已了。往日秉烛夜谈之时,长缨兄曾言,要兴礼驱乱安天下。时至今日,不知可改其志?”

“经历诸事,方知兴礼之不足。知其不足,自当改其初志。”我接过茶,放到案几上答道。

李磎好奇地问道:“如今志向为何,仁兄可愿一说?”

“兴礼而恶未除,此非不知德,乃不知法、不畏法。恶之不去,祸乱难平,天下难安。”我皱着眉头回道。

李磎又问:“那何以去恶呢?”

“去恶之要,在于立德;立德之重,在于明法。”我喝了口茶,答道。

李磎不解,再问:“自古以来,立德之事,皆以教化为主。仁兄为何有此一言?”

“非不重教化,只不过法令之效,远胜教化。教化之功,在于潜移默化,需千百年之力。而法令之效,在于令行禁止,区区数载即可明德。”我回道。

李磎边斟茶边问:“依长缨兄看来,该如何立德?”

“以教立德,德出于心,传于教化,教之所成,德之所真。然教化之难,非朝夕可成,故德未必兴于世。以法立德,德出于利,传于法令,法令所至,德之所明。然法可规范言行,难以规范人心,故德兴而未必真。凡欲立德者,必明法为主,教化为辅。法不明德,孤教难兴;教不习德,孤法难真。法教同举,德方始立;传习百年,可有小成;千年如一,初成气候;万年不改,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德之于民,犹如饮食,习以为常,系之生死,不可或缺。”我说着,端起茶又喝了一口,之后接着说道:“而后德立于世,明于心,天下尚德,以至失德之人无处立足,失德之行不容于世,失德之言难以启齿。德之既立,邪恶必驱;德之所至,恶之所灭。民非不知恶,乃明辨恶却不容,知利害而不被其诱,心守德如明镜,此恶之所以灭。故善恶之争,在于立德。德立则恶灭,民心如镜,民智始启。”

李磎放下茶壶,继续问道:“长缨兄认为,我大唐如今之困,根本在于德未立?”

“德若立,则阉寺何以猖獗?德若立,则藩镇何以割据?德若立,则‘牛李两党’怎会势同水火,立庙堂而营私?德若立,则君王怎可求仙问道,弃家国于不顾?于大唐而言,德虽传承百年,然从未依法明德,故世人知德却不守,言德却不信。以至恶盛而德衰,祸乱家国而不知耻,明知其错而不知改。长此以往,我大唐不知还能兴盛几时。”我感慨道。

李磎端坐起来,问道:“仁兄以为,国之兴盛在于立德?”

“国之兴盛,不止于立德。蛮荒之地,需儒家教之以礼;礼之不束之处,需用法家约束其行;法之孤难之境,需墨家监察其所为。纵观古今,百家之言,皆有可取之处,不该废黜百家而独尊一术。至于空言虚教,当今陛下执迷不悟,可知其祸国殃民久矣!其害之深,如吸炭毒,不知不觉间可使人愚钝失智,若不制止,必死无疑。”我说着,又渴了,待喝了口茶后,才继续说道:“故国之长兴,在于以法为纲,以儒为辅,以墨为监,兴百家而取其精华,废空教而止其愚民。道、佛、景等空言虚教皆该废止,法、墨、兵、儒等诸子百家皆该弘扬,此后民不听谣言,不行蠢事。民不愚,方能辨恶。能辨恶,而后能止恶。恶既止,乱可平,天下将兴而无祸事。之后德可立于世,国可兴百年,乃至千年、万年而不衰。”

李磎听罢,点点头,接着问:“故而,仁兄今日之志,乃立德于天下?”

“立德事小,强国事大。华夏盛极而衰,乃心头之忧。”我摇摇头,否定道。

李磎也跟着摇起头来,随后感慨道:“是啊,自‘安史之乱’,我大唐便由盛转衰。河湟沦丧,安西易主,难道不是我辈之耻吗?可惜数位君王,无力安内,无心攘外,都在这长安的浮华中入梦。梦中盛世太平,没有人叫醒他们,所以先辈的血汗和身上的耻辱,他们都忘了。忘了曾经的荣耀,忘了自身的使命,忘了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忘了要一雪前耻、兴盛华夏。犹忆往昔,那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何其壮哉!何时能再做到如此,我华夏才真的可称得上重回盛世了······”

“倘若他们自己选择假寐,谁又能叫得醒呢?”我依旧皱着眉头,反问道。

李磎看了看我,笑道:“呵呵,这不有仁兄你么?我还是更看好你。你与怀仁不同,他从内而外,皆刚正不阿,而你······”

“我如何?”我看向他,好奇地问道。

李磎倚着凭几,答道:“正于心,而行无法。”

“那你为何还看好我?”我更好奇了,再问道。

李磎又笑道:“呵呵,怀仁若不遇明君,必会被埋没。只有贤明且刚毅之主在位,才敢用怀仁这样的,用以肃清昏世。而你不同,我阅遍史籍,像仁兄这样的,无论何时,都大有可为。”

“景望兄抬举了!”我笑着将脸撇向窗外,应了句。

李磎却跟我解释起来:“并非我妄言,只是史书所记,皆如此。若心不正,则喜于微利,迷于歧途,终难清醒而归于正道。若行有法,则止于沟壑,困于穷途,不敢逾矩以达成所愿。孟德行无法而心不正,孔明正于心而行有法,然皆难成大业。唯太宗正于心而行无法,可一统中原,成就贞观之治。正于心而行有法,乃庶民之德,忠臣之为,非理国之术。如仁兄所言,此亦无对错之分,唯取舍不同。世间之人,都逃不脱历史之命;天下之事,皆超不出历史所期。我们能做的,只是去做我们该做的事罢了。”

“是啊,知其命,行其事,便很好。若更进一步,莫过于:出则知何来,入则知何去。”我接过话,有心无意地说道。

“何意?”李磎不解,忙问道。

我扭过脸,看他很好奇地盯着我,便跟他解释道:“世如湖水,出世如浮于水上,须看得见鱼从何来;入世如沉入水中,当分得清意欲何往。”

“哈哈···在理!长缨兄总有异于常人之言,愚弟受教啦!”李磎依旧倚着凭几,爽朗地笑着回我道。

我看着李磎,羡慕他的置身事外和豁达洒脱,却并不认可他痴迷于书,不问世事。相比于他,我更欣赏白崇儒那份不知天高地厚的凛然正气。然而,我也不能强求李磎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他能成为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就很好了,至于他选择的路,我无权言语,更不可能说服他去改变。

-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会有谁真正说服谁。这就跟那些信仰佛、道的那些信徒一样,只看信仰之人是否真信了自己的信仰。信仰坚定的人,不会被人说服。而信仰不坚定的人,今日觉得你对,被你说服,明日觉得他对,被他说服,到最后自己也不知被谁说服了,到底该信什么。

世间信仰各有不同,有些大行于世,有些渐渐消亡,最大的区别,不过在于所信仰者是否掌权,或者这些信仰是否对掌权者有利。其实无论道、佛、儒等等,这些信仰和他们所传播的道理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或者说都是有对有错。就像郭靖节所言,如今民智未启,故而世人大多愚昧且固执。

也许当民智开启之时,人们才会从各种信仰中找到有利于人之发展的地方保留下来,摒弃那些不适合人向前发展的东西,拒绝并禁锢那些对人之发展有害的东西。只有到那时,人们才开始学会站在更高处,摒弃各种信仰间的隔阂,让各种信仰中的顽固不化退出历史,世间的观念和认可的道理才逐渐融合统一,形成大同之观。并在历史的前行中,不断更迭发展,减少内耗,探索未知。最终或可形成探索,辩论,佐证,普世的一整套规范的智慧发展体统,让人的智慧不会误入歧途,不会在杂乱无章中互相诋毁和消磨,甚至自取灭亡。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笑起来。笑自己不知何时开始,竟然信了郭靖节那些虚无缥缈之论。我曾认为那些言论空洞无用,而今自己却深陷其中,信以为真。

是啊,什么是真理呢?自己相信的才是真理!无论那些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甚至愚不可及,若是打心眼里认可了,那就是真理。我不是被郭靖节说服的,而是时至今日,我终于看到了郭靖节看到的那个世界,所以我信了他的那些言论。

虽然我还是会笑话自己,但不会再去怀疑。这世界果真是愚昧的,只有当各种信仰从人间消逝之后,民众的智慧才能开启。到那时,世人终会明白,唯有天下大同,人,才有未来可言。这并非一人、一家、一国、一族之事,乃是天下所有人之事。但想要人们摒弃愚昧,或许还需千万年才能渐渐行得通。也或许,只有等一位像郭靖节所期盼的那样强势的君主,才能更快地实现这一切,就如始皇帝统一中原一样。

-

我与李磎谈了许久,直到午时一起用完膳,我才告辞。回到万金斋后,萧秀已经回来,他告诉我,石琼已被他说动,明日便去百合园暂住。而另一个消息也让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那就是珠玑终于到达洛阳,已经进了萧府。接下来的几天,都没什么大事发生,直到四日后······

“先生、二公子,这是方才马元贽差人送来的,说是醉梦令的解药,有一年之量。”邓属从门外进来,对正在下棋的我和萧秀说道,遂将手中黄色的小瓶子递过来。

“真的假的?”马新莹一把夺过,掂量了一下,笑道:“嘻嘻,这阉人还真是阔绰,瓶子都用的是金的。”

说完,马新莹就将瓶里的药倒了出来,在案几上一颗一颗地数起来。我看一眼那药,忍不住对邓属笑道:“呵呵,看来马元贽还挺上心,这么快就送来了一年的药量。”

“你咋才要一年的啊?应该多要些才是!”马新莹一边盯着案几认真数着,一边接过话道。

我回道:“我要了十年的啊,只不过人家就送来这么多。”

“看来马元贽还是有所保留,并非真心诚意。”邓属跟着说道。

萧秀也接过话道:“他身在朝中,行事向来谨慎小心。虽没有鱼弘志那般精明,但也不是毫无城府。这药虽不易得,但他如今身份不同,若是让御医制些,或去十六宅转上一圈,哪会只有这么点药。别忘了,连郭靖节都曾赠与尚兄十颗。”

“也不必强求什么,他能拿来这些,已算是显出诚意了。再等等吧,或许过些时日他搜集够了,就给我送来了。”我满不在乎地说道,盯着棋盘,随手放下一颗子。

“嗯···正好三十六颗!”马新莹自言自语道。他边说边拿出上官柳儿一早送来的那颗药,对比之后见一模一样,便开始将案几上的药一起装回瓶子里,接着又说:“就你心大,万一他不送来了呢?”

“不送来,再想办法。”萧秀搭话道。随后转移话题,问邓属道:“今日除了这些药,还有需要我们知道的事吗?”

“崔元式将长生堂案牵涉的官员审结,案报已呈送御前。那些自首的人,都依法依规判刑了,并未进一步深究。看来我们曾嘱咐崔元式的话,他听进去了。”邓属回道。

萧秀跟着说:“是啊,幸亏在案子交到崔元式手上的时候,尚兄让提醒他一声。否则,还不知他会查出什么来。若真牵涉到饶阳公主,就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命将案报呈上去了。”

“即便我们不提醒,也会有人提醒他的。毕竟此事还牵扯到一个人,当今陛下。呵······”我摇摇头,无奈地苦笑道。

萧秀没有过多思考这些,接着问邓属道:“昨日就有消息要放出崔珙的,今日放出来了吗?”

“在韦澳的斡旋下,大理寺已经放人。据韦澳回禀,崔铉被杀一案,私下已被定为悬案。明面上还在追查,只不过无论大理寺、京兆尹,还是金吾卫,都撤回了得力人员,比如长安县尉李信,就已改派他用。”邓属答道。

萧秀点点头道:“嗯,做得不错。如无意外,崔铉之死会如宪宗之死一样,对外宣称暴毙而亡。”

“当年宪宗之死,也另有隐情?”我好奇地停下手中的棋,问萧秀道。

萧秀看着我,想了片刻后答道:“具体我也不甚清楚,不过据说当年宪宗生前是留有密诏的,为的就是防止被人算计。只不过宪宗死后,由于当时郭家在朝野的势力太过强大,硬是将当今太皇太后之子——李恒,也就是后来的穆宗,推上了帝位。而那份神秘的遗诏,和保管遗诏的人,都不知所踪了。”

“与之争夺的,是当时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所拥护的澧王李恽。若有遗诏,估计册立的就是李恽。毕竟在宪宗后期,对吐突承璀恩宠有加,并且十分忌惮郭贵妃和郭钊在朝野广结党羽。”我跟着分析道。

萧秀也跟着说:“宪宗长子——惠昭太子李宁死后,按长幼之序,身为次子的李恽自然是继位的首选。但其他皇子也不是没有可能,就包括那时还年幼的光王李怡,也曾是宪宗生前较为疼爱的。至于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虽然得宠,但势单力薄,宪宗未必就会将遗诏给他。记得当时宪宗宠信的还有一人,方士柳泌。此人在穆宗上位后,同样被下令缉拿,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吐突承璀已死,若遗诏在他身上,必被一同毁掉了。倘若宪宗是将遗诏交给了柳泌,说不定还存于世,将来或重见天日也未可知。”

“往事已矣,难以追查。但古往今来,凡是争权夺利之时,总免不了几场暴毙。时人不解亦不言,就都留给后人去猜吧。”我有感而言。

一旁端坐许久,只顾着沏茶斟茶的班心,却笑着接过话道:“呵呵,看来还是做一介布衣好,至少不容易染上一夜暴毙的病。”

我与萧秀一起看向班心,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邓属不解地看着我们,而马新莹在将药收拾好后,也睁着大眼睛看向我们。我一边笑着,一边在心里默默吟道:

寒鸦立雪不知冷,醒鼓一惊怨影纷。

看尽人间荒谬事,才来庆幸布衣身。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逐鹿江山之争霸天下

    逐鹿江山之争霸天下

    异界大陆,风起云涌,秦汉吴三足鼎立,司马家族布控天下,开启一卷不一样的争霸天下。
  • 寒门状元

    寒门状元

    看腻了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或者可以品尝一下社会底层草根的艰苦营生。本书讲述的是穿越大明落魄寒门的沈溪,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用他的努力一步步改变命运,终于走上人生巅峰!天子2016历史巨献,值得您拥有!
  • 三国之喷神闯天下

    三国之喷神闯天下

    穿越汉末三国,成为陈愍王之子刘昊,获得最强喷子系统。以语为刀,以舌为剑!一纸檄文,震慑三军!三句污言,气炸贼胆!这里不仅有利益场上的阴谋阳谋、尔虞我诈;沙场上的短兵相接、金鼓连天;更有口齿间的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看喷神刘昊,如何游戏三国!
  • 我在古代做天王

    我在古代做天王

    天朝盛世,万国来邦。这一年,一无是处的乡下少年,得到一部智能手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随着观念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思维、品格、身体、成就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新的感悟,而这些又恰恰成为了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核心关键。于是,人们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我们不清楚这种神秘力量源自何方。我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隐约地发现,这一些都可能源自我们自身生命中的神秘能量,是可以带我们获得新生的福音,进而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命形式和形态,远离平庸,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和风采。
  • 隐婚萌妻有点甜

    隐婚萌妻有点甜

    一不小心,她救了个身价百亿的大总裁。大总裁邪魅一笑:“你救了我,我要报答你。”“从今天起,我的钱是你的,我的人也是你的。”闪婚之后,她发出怒吼:“不要脸!”大总裁表示:要脸做什么?他只要老婆!他宠她,宠到了心尖儿上,宠到了骨子里。大总裁的人生小目标:宠老婆、爱老婆,赚钱养老婆!
  • 我家魔帝又双叒犯病了

    我家魔帝又双叒犯病了

    【爽文+虐渣+强强联手】她,是著名的神医圣手,独家针法出神入化,一朝身死变成废柴皇室郡主,血脉开启,外挂附体,修炼速度堪比火箭。皇家第一大废柴?当血脉开启,升级如火箭,虐渣男,打渣女,神医之名满天下,逆天萌宠求契约。以暴制暴,以狂制狂!哪怕身死魂散,她依旧是灵曦女帝。“姑娘,我们的身体天生契合。”“这位公子看着外表斯文,竟然内里如此腐败,本姑娘给你指一条明路——出门右转到尽头,怡红院。”传说,他是残忍无道,霸道无情的魔界界主,只为夺她血脉而来,谁料最终却被迷了心魂。
  • 异世杀神纵横

    异世杀神纵横

    一位被公司辞退又惨遭车祸的年轻人阴差阳错被神界落难器神和丹神传送到神魔大陆,相同的坎坷命运让吴天得到两位大神的全部传承,从此纵横神魔大陆。一念起,万水千山,思乡之情久久回荡在心间。为了回到地球,神挡杀神,魔挡杀魔,纵然万劫不复也不会放弃。异世杀神纵横QQ群902829357,欢迎大家加入畅聊小说
  •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混沌魔王我的菜

    快穿之混沌魔王我的菜

    “槿舒,我爱你!”爱吗?林槿舒迷茫地搂着那个满脸血迹,身上全是为了保护自己而留下的伤口。作为光明使者的林槿舒,却从未拥有爱。爱是什么呢?林槿舒在大魔王灵魂爆炸而融入万千世界的那一瞬间体会到了一种不知名的感受。林槿舒为了找回大魔王,体会什么叫做爱情,主动求助主神安装系统,主动投身世界池,融入了万千世界........
  • Boss男配要逆袭

    Boss男配要逆袭

    两年前三月抛夫弃子选择逃离,两年后情夫追来想要她负责,这次三月继续逃跑,不过这次带上了儿子,可怜祁阳Boss追妻之路漫长。六年后,三月悄悄带着天才儿子和腹黑女儿归来,祁阳一边追妻一边讨好两小祖宗。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你弄脏了我的衣服,所以你不能走”宽阔的别墅里冷峻的他缓缓开口!她是单纯美丽的小绵羊,他是冷酷霸道的恶总裁,他用金钱诱惑她,用武力强迫她,用威胁禁锢她,不择手段;她从女佣,助理到契约情人,一步步走入他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