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9900000008

第8章 慈善

——幸福最眷顾善良的人

乐善好施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的潮流。很多慈善家们深知自己拥有的财富固然是其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但也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财富有些理应转换成社会财富回报社会,做慈善是人们对社会有责任心的最好表达,也是一种直接回馈社会的形式。

慈善是幸福的回报和分享,慈善不仅是行为,更是灵魂的升华。

莫以善小而不为

作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深知“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处事之道。

在李嘉诚的公司里,曾经有一个工作了10多年的中级会计,因为患了青光眼,而没有办法继续工作,此时公司规定限度的医疗费用都已用完了,人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李嘉诚知道后,说了两句话,“第一我再支持你去看病;第二,不知道你太太的工作是否稳定,如果是她不稳定的话,可以来这里工作,我可以担保她一份稳定的工作。你太太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你就不用担心收入和生活了。”

后来那位患病的会计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到新西兰休养。事情本来应该过去了,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每当李嘉诚在报章上看到关于治疗青光眼方面的文章,就会叫下属把那些文章寄往新西兰,寄给那位患有青光眼的会计,看看他知道不知道这个消息,知不知道这些新的治疗方法。那个会计的全家都很感动,他的孩子们都很小,可能还不到10岁,但是孩子们自己用手画了一个祝福卡,送给李先生,一张薄薄的卡片,浓缩的岂止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感激之情。

李嘉诚在一次面对记者的访谈时袒露胸襟:“我们都痛恨世界上现存的不正义和不公平现象,但我们可带来改变的能力却有局限;然而我深信忠诚、正直、公正无私及同情心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如果有人对你说这些人生观已不合时宜及不适用,这不令我感到惊奇。对于某些人来说,为了追求商业上的成就,或要牺牲以上的价值观,当然现实中的商业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求变,但我深信在获取更多盈利及更多效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也不应牺牲了我们维护公平及减除疾苦的决心。如果我们选择只为追求金钱及权力,而牺牲人类高尚情操的话,则一切进步及财富的创造都变得没有意义。”李嘉诚呼吁:“我们要同心协力,建立一个新的大同世界,协助纾缓痛苦,知识贫乏,贫困等问题,以我们的技术及资金,参与建立一个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

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自己心里的幸福,幸福需要分享,分享可以让一个人的幸福变成一群人的幸福,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幸福的味道,这样才能更幸福。不要总想着自己,应该把自己美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一起分享。当你看到别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时,你就会体会到,其实与别人分享幸福比独自占有幸福更幸福!人往往在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的时候,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幸福不会越分越少,只会越分越多。正所谓“独享不如共享,共享之乐远胜于独享之趣”。

捐资助教:真正的中贵族精神

李嘉诚小时候的理想是像父亲一样做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教书先生,可是,从他15岁辍学起,就再也没有机会到学校读书。

读书梦一直萦绕在李嘉诚的心里挥之不去,他总是挤时间自修,在创业之初那段最艰难的时候,他坚持自修了英语和其他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了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学者。但是,教书育人一直是李嘉诚从小到大的理想。

在商海中拼搏了几十年后李嘉诚成为了华人世界的首富,他是名副其实的商业奇才,但从小的理想他却一直都没有忘却,他的理想终于在1983年实现了。

“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原来打算做三年后再从头念书,但现实环境有所改变,我当然有点伤心。但我后来想通了,就是我一个人做医生、做教师,也不过是一个人,假如我的事业成功,我可能每一年也培养了一二百个医生、一二百个教师,结果会更加好。这目标我达到了!”李嘉诚在回忆起那段日子时曾经这样说。

潮汕与厦门毗邻,很多学子与商人互相往来潮汕厦门两地,当陈嘉庚捐资创立厦门大学伊始,很多潮州人也曾有振兴家园,创办潮汕大学的梦想,但在当时因种种外界原因,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未能如愿。

随后,创办大学的梦想一直被搁置,直到恢复了高考制度,潮汕的学子都以能进厦门大学为荣耀,除了厦门大学是声誉颇好的全国重点大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厦门是离潮汕最近的城市。潮汕没有大学的历史到1983年12月彻底地结束了。而这还要追溯到1979年的秋季。

在潮汕,创办大学的呼声一直很高:“我们潮汕在海外的华侨和同胞,不比厦门的少,为什么他们60年前能办成的事,我们潮汕今天都办不成?”“在港澳和东南亚,数我们潮汕的富商最多!”这成了当地的学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但是囿于当时的实际条件,这个梦想一直都没有实现,成了压在潮汕人心头的一块石头。

但是,他们一直等待的外籍华侨巨商没有来,他们等来的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游子。

1979年秋季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先生接待了李嘉诚,李嘉诚没有客套,他开门见山道:“现在中国政府顺应民意,实行开放政策,使旅居各国华侨、港澳同胞更感报国有门。”然后他接着提道:“关于创办汕头大学的事,刻不容缓。就让我先带个头吧,相信以后会有人跟着来的!”庄世平听后,对李嘉诚的行为感到颇为惊叹并加以赞扬。当李嘉诚询问到创办资金需要多少时,庄世平微笑道:“这当然是需要很多投资的,也许会是个无底洞!钱越多越可以把事情办好。”结果不假思索的李嘉诚爽快地捐出了3000万港币。而事实上,原本想带个好头的李嘉诚,却没曾想,就是这3000万港币的注入,真的让他越捐越多,到现在为止累计捐资达三十亿港币,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资筹建,而他对汕头大学的捐赠还远没有结束。

尽管当时李嘉诚面对的是香港经济的严重困难时期,但是为了汕头大学的事业,他除了自己要付出许多时间关心汕头大学的工作外,在香港公司内,还组织了一个专门负责汕头大学事务的工作班子。经常派出工作人员来校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和困难。派出专家和建筑师,到建校工地进行具体现场指导,严格要求建校工程质量上乘。多方收集世界先进国家名牌高等学府的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先进经验及资料,送给汕头图书馆供教职工学习、参考、借鉴。一批学生。

汕头大学的顺利建成。李嘉诚作为捐助人倍感开心。与其说他捐助的是一所大学,不如说他捐助的是自己的一腔热血,他的真实意图是要真正地让汕头大学成为全国顶尖优秀的大学,培养一批批莘莘学子。

创办汕头大学,是为了给国家培养更高端的人才,有句话说得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也要有优秀的人才去操纵和控制,汕头大学的创办宗旨就是要立志为国家四化和潮汕地区培养人才。

当有记者就捐资汕头大学一事采访他,让他谈一下感想的时候,李先生说:“教育的重要,是国家兴亡、社会繁荣的关键。甚至一个机构,一个家庭,其成员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对其发展前途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时代的发展。一个国家资源丰富,若人才鼎盛,善于开源节流,则自可克服各种困难,使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从历史上看,资源贫乏之国不一定衰弱,可为明证。”

“办教育跟做生意不同,我是永不灰心的,做生意认为不高兴和没前途便可以结束,但对汕头大学,我不会!无论如何,汕头大学一定要认真办好,我一生的心血就放在汕头大学这上面了。”

今天,汕头大学已经被建成我国的重点院校之一。

汕头大学无疑是一所拥有贵族精神的高等学府,因为它的创立者是一个真正的贵族。

富贵富贵,富就贵,人们通常这么认为。其实,富并不等于贵,富裕者并不一定就高贵。李嘉诚认为:富则物也,贵在精神。

李嘉诚说:“财富不是单单用金钱来比拟的。衡量财富就是我所讲的,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如果让我讲一句,‘富贵’两个字,它们不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让更多的人受到关怀。”

诚哉斯言!有的人之所以会富而不贵,问题往往出在没有醒悟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李嘉诚是真正的贵族,因为他具有真正的贵族精神。

真正的贵族精神就是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

君子爱财,用之有道

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来形容李嘉诚的一生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他仅仅用了40年的时间,就从一个一文不名的茶楼伙计成长为华人首富。以一个人的努力,40年的时间,能有如此作为,堪称“有道”的财神。

李嘉诚不但聚财有道,更是散金有道。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

在2011年8月6日长和系业绩记者会上,当被问到社会现时出现仇富心态时,李嘉诚回应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亦要用之有道,这样才会对社会有正面作用。”

席卷世界的亚洲金融风暴过后不久,香港特首董建华在与李嘉诚的一次会晤中谈到了一份特区政府总结金融风暴的教训的报告,其中有一项关于中医药占国际市场份额的详尽分析,报告中显示:作为中药材重要产地,同时也是世界药材发源地的中国,不仅在国际中药市场上无足轻重,让人更痛心的是这些中药材大多来自其他国家。也就是说中国的中草药出口,只占全世界300亿美元的5‰左右。更多的中成药则由日本和韩国把持和控制着。

“这成什么话呢?这且不说,日本和韩国每年利用我们国家出产的中药材,不但在欧美市场上大量倾销,他们甚至还把中成药产品卖到我们香港来,这无疑就是一种新的挑战啊。李先生,我希望你们的长实集团能在中成药的生意上,给所有香港商界带一个好头!”董特首的话像铁锤一样砸在了李嘉诚的心头。

李嘉诚立即在长实集团总部连夜召开重要会议,正式提出将中药材列入可以促进香港特区经济增长的计划,优先考虑并马上付诸实施。尤其突出的是他在这个计划中关于“中药港”的设想方案。李嘉诚认为,“中草药”当属国宝,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中草药必将成为为经营和销售的主体之一,其初衷不仅为赚钱,更是为发扬祖国的中药遗产,使世界能够通过“中药港”这一媒介,更进一步地增进对中草药的认识。

董建华听说李嘉诚“中药港”的令人振奋的经营计划后,格外欣喜。他在香港各种高官会议上宣传“中药兴港”,如今终于有希望得以实现,自是迫不及待。为此董建华再次与李嘉诚恳谈,希望这个计划能够尽快实施。

说干就干,计划刚启动,李嘉诚就在与“新世纪”联手的同时,授意长实旗下的和黄集团与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中药港”计划增设筹码。

随即,长实与上海第一中药厂签订合作备忘录之后,李嘉诚亲自拍板:批准长实集团和北京同仁堂合资组成中成药联合企业。这两项合作,更为充实“中药港”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国内老牌同仁堂中药制药机构的加入,无疑更为他的中药出口计划增添了权威性和品牌性。

白云山中药厂在中药界长期享有美誉,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白云山”之说,与同仁堂可视作是中国内陆最具权威的两大中药企业。李嘉诚与之合作,一方面必然能够保证“中药港”的权威,另一方面对于他自身来说,凭借李嘉诚财团在商界的巨大影响,也恰能加速其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扩大。白云山某高层分析说,通过和记黄埔在欧洲的上千家的药店,白云山可将药品轻松地销售到欧洲地区。加之当时白云山中药厂正欲启动以穿心莲、消炎利胆片为主的“中药抗生素”项目,但却需要巨资支持,恰时与和黄的合作,又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两方都得益,合作就顺利达成了。

当然,李嘉诚的志向绝不会仅限于香港,他之所以选择中草药领域,不遗余力地与药业巨头达成合作,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欧美市场。他仅将香港作为中药国际化的起点和桥梁,起的只不过是铺垫的功用。

如此,李嘉诚左手同仁堂,右手白云山,一北一南,两方合力,以香港为桥头堡,朝着国际化的目标挺进。

从2004年开始至2005年底,李嘉诚麾下的“和记黄埔”,共建立大小中药材零售商店多达1000余家,已成为世界上药品经销商中,势力最大、实力最足、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之一,踏出了李嘉诚“中药港”计划的第一步。

建立药材生产基地,把祖国医药推向世界,不但是悬壶济世之举,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手笔,从振兴祖国传统医学的初衷到进军世界医药市场,这一出一入之间,正是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的体现。

“我成长在乱世中,回想过往,与贫穷及命运进行角力的滋味是何等深刻,一切实在是好不容易的历程。从12岁开始,凭仗努力,我得到很多,亦体会很多。在这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时刻被要求要有智慧、要有远见、要求创新,确实令人身心劳累。尽管如此,我还是能高兴地说,我始终是个快乐的人,这快乐并非来自成就和受赞赏的超然感觉。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是能顿识内心的富贵才是真的富贵,它促使我作为一个人、一个企业家,尽一切所能将上天交付给我的经验、智慧和财富服务社会。”这是李嘉诚对用之有道发表的看法,功成名就的李嘉诚一直不忘对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驾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两千年前的先贤就为我们勾勒了人生的幸福观,但这种幸福毕竟还没有跨出朋友的圈子,因此是狭隘的,而李嘉诚所作的一切,无疑超越了先贤,他的幸福观已经扩大到整个社会,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胸怀,这又是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因为他知道,与世人同乐,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永远不会失去的财富

对于商场上的成功者来说,“富不过三代”一直是他们心底最大的隐忧,经过无数的风风雨雨而拼来的万贯家财,也许在自己死后不久就被后人们散尽,他们原本要留给后世子孙的,结果不但什么都没有剩下,也许反而给后人徒增了许多的烦恼。

李嘉诚却不必担心他的财产会荡然无存,先不说他叱咤风云的大儿子能够把他的事业发扬光大,他的刚满20岁的小儿子更是他的自豪,他可以自信的说,他亲手创下的财富是永远都不会失去的。

近年来,李嘉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风趣地说:“我最近常常对人说,我有了‘第三个儿子’,朋友们听说后都一脸不好意思地恭喜我。我是很高兴,我不仅爱它,我的儿子也将爱它,我的孙儿也将爱它。”早在1980年李嘉诚就创办了李嘉诚基金会,用于资助在教育、医疗、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公益事业。他幽默地把这个基金会称作他的“第三个儿子”。

2006年,他曾经公开表示过他会将自己遗产的1/3留给“第三个儿子”。到今天为止,李嘉诚基金会捐出去的金额已经超过10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的资金用于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教育、文化、医疗等行业开展公益项目,而且,李先生还表示,在今后10年,他将继续为基金会注入不少于100亿元的资金用于公益事业。

众所周知,李嘉诚自幼家境贫寒,早年就深深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辛酸。为了谋生,他不满15岁就辍学维持家庭生计。刚开始创业时,他的想法很简单,曾经谈道:“创业后尽快赚取足够应付我与家人往后10年的生活费,便回到学校念书。”然而,由于一位客户的公司突然倒闭,致使李嘉诚的资金也连带着被套了进去,令他欲罢不能,只有在经商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他重返校园的梦想破灭。多年后,李嘉诚已经成为香港首富时,仍然为当初没有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感到遗憾。

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也为了让今日的孩子不再重复自己当日的遗憾,李嘉诚对教育领域颇为关注。于今,潮州市正是由于李嘉诚的资助和扶持,以及他通过多种方式来捐赠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才会搞得蒸蒸日上。1999年,他主动提出与国家教育部合作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长江学者成就奖”,并慷慨解囊,分别对这两个项目捐款6000万、1000万港元,共计7000万港元,鼓励中国学者从事科研发展。

此外,李嘉诚的基金会也在卫生医疗方面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帮助患者。基金会出资两亿港元,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推出了“长江新里程计划”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推行主要是帮助白内障患者、低视力者、失聪儿童智障、小儿麻痹症等患者,使得高达百万的患者从中受益。此外,基金会还为贫困癌症患者提供了帮助。李嘉诚基金会捐建的宁养院始于1998年,专门针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特别关怀照顾。截至2008年,已经为超过7万贫困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缓解痛苦、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目前,李嘉诚基金会在全国已经资助了将近30家宁养院。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视慈济心为个人的德行,但这不足以平衡物欲世界中对贫病的冷漠。我们都要用新思维去改变我们民族的命运,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做的。

让我们都记住李嘉诚的话用以自勉:“我们要同心协力,积极、真心、决心,在这个世上散播最好的种子,并肩建立一个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亦为经济、教育及医疗做出贡献。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不缺富翁,缺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富翁。那些患了“慈善冷漠病”的有钱人,他们有了钱就挥金如土,忙着买豪宅、购名车、包二奶,却不知道为社会做点什么,对他们来讲,进入天堂的大门,简直比一头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

而李嘉诚的行为可以告诉我们: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是智慧,能把金钱用于大众,让大众都得益,是金钱的幸运,更是有钱人的幸福,因为从那一个个充满感激和真诚笑脸上流露出的笑容,都完完全全地折射到了他的脸上。

同类推荐
  • 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

    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

    《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从洞察领导心理、观测同事心理、了解下属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总结职场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让大家在职场中懂得如何识别他人心理,让每一位读者在职场这个战场上,早日成为叱咤风云、傲视天下的职场骄子。每一个人在职场中都会有一个目标和一个理想,而职场心理学可以使你更快捷地完成目标及理想。
  •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想要更快地晋升,想要平步青云,就必须学会从现在开始积累和拓展你的人脉。因为,在职场中人脉就是你的命脉,谁掌握的人脉越多谁在职场中的优势将越大。
  • 困难的克服(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困难的克服(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之所以高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深知逆境出人才的道理,所以当有人问他,那位跟他学画的青年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他便坚定地回答:“决不可能!因为他每年有6000英磅丰厚的收入呢!”贵是否可以这样说所谓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欲望等上的行为,并且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并成功达到目的为止。非常的恒心、毅力、自信心和欲望等是构成专注行为的主要因素。,实现价值的真正动力是基本需要的满足。由于它一直被忽视,我们确实有必要承认它至少是这类因素中的一个,并且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在摩尔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需要的满足和挫折决定兴趣的几种方式。只在于人能思考……
  • 自我激励的100种方法

    自我激励的100种方法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成功不是自我激励的结果。不管什么时代,不懂自我激励,你就与成功基本无缘。自我激励,不是简单地在内心给自己加油、鼓劲,它是一种有具体方法可循的心理技巧。当你掌握了这些,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之时,内心就会自动生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推着你不断向前,战胜眼前种种障碍,达成目标、实现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变得比以前更自信、更乐观、更强大了!本书中的100种自我激励方法,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励志大师史蒂夫·钱德勒的心血成就,出版后,随即横扫欧美,长期霸占各种图书畅销榜。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千万热血青年汲取心灵智慧的至高经典!
  • 不会打电话,你还敢拼职场

    不会打电话,你还敢拼职场

    用具有指导性的实战案例,全面破解职场电话沟通技巧,彻底讲透电话沟通术,让你快速搞定人、谈成事、达成合作的高端电话沟通训练课。《不会打电话,你还敢拼职场》率先打破传统的沟通常规,另辟蹊径,从更高、更深、更新的角度将电话沟通的方式全面升级,全书结合上百个真实场景的模拟实训和众多电话高手的成功经验,并通过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的比较,系统剖析了打(接)各种职场电话的策略、方法和技巧,不仅案例真实生动,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本宫不让路

    本宫不让路

    “入兵万乘之国,顿戟象魏下。”……帝星陨,八公起,兵临上京城下,稻城是为祸起之处。乱世兵锋,亦出枭雄,寒门苏氏一族乘乱崛起,一跃龙门,翻身为人上人。稻城苏家原只是寒门氏族,但谁知稻城一役后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是那“一人”是谁?她竟不知道了。父母死时,她还太小,什么都没来得及。祖父逝时,她已经记事了,却只来得及记住祖父颤抖握住她不放的手。十五年来霜飞满天,如今她已长大及笄,已能立于那两阙高峨的象魏之下。欠她的,她自然也已能让他们都还回来。
  • 在记忆里

    在记忆里

    本书是王宪东的诗歌集,收录了王宪东几年来创作的一系列诗歌。分为在记忆里、化剑为犁、前方没有站。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杀人沟纪事

    杀人沟纪事

    从喜文去世十周年祭日前一天起,村里唱了三天四夜大戏。剧团当然是虎子请来的且来自省城。我和虎子回了一趟村里,但没有心情去看戏,只是给喜文和会计伯等至亲的坟头添了新土,烧了纸钱就离开了村子。省城的剧团名角云集,每一出戏都演得精彩绝伦,惟妙惟肖,招引得十里八乡的人前来观看,只是演出的剧目都与冤鬼凶神有关,看得人心惊肉跳。据说戏唱完很长一段时间,村子气氛森煞,夜幕刚落,家家户户就大门紧闭,再胆大的人也不敢出门,生怕撞上鬼神。后来虎子告诉我,这些剧目都是他定下的。
  • 一怒安天下

    一怒安天下

    匹夫之勇,一人横行于天下,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王者之怒,一怒而安天下!
  • 赢在职场:想当好老板,先当好秘书

    赢在职场:想当好老板,先当好秘书

    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员工、管理者或老板,那么,这本书将告诉你一个快捷方式——向优秀的秘书学习!从秘书那里学来的经验能让人迅速成长,因为能将秘书工作做得完美的人,一定是胸有丘壑而细致入微,高瞻远瞩又不露声色,思维敏捷又能执行到位。很多你在职场学不到的东西,只能靠经验丰富的资深秘书言传身教。本书从行动力是做出来的、控制力的两大命脉、刻意训练自己影响人的能力、权力是把多刃剑四个方面,讲述了优秀的秘书的处事方式,为所有的员工、管理者、老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寿生经

    寿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野史

    诸天野史

    “别人都说,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幸福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爱情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所以你发现了吗?好东西总是不守时的,这就是我迟到的原因。”
  • 5~7岁孩子爱玩的趣味文字游戏(注音版)

    5~7岁孩子爱玩的趣味文字游戏(注音版)

    5~7岁是孩子智力和体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的最佳时期。本书写给5~7岁的小朋友,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每个游戏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并配有精彩图画,帮助孩子开动小脑筋,学识字、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