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7200000543

第543章 掩不住惊喜

况且还是依循着父亲的教导,彻底放松身心,严格按照功法的要求修炼,至于能练出什么来,修炼到什么境界,什么程度,全然不去理会,这就是况家功法的宗旨。

三天后,瓦剌族和兀良哈族的送礼大军风尘仆仆赶到了,瓦剌族的代表是铁木玉花公主,兀良哈则派出了于都王子,此人乃是兀良哈可汗的第三子。

瓦剌和兀良哈的王虽然自称可汗,但只限于族群内部,对外依然称王,因为大草原上公认的唯一的可汗就是俺答王,别人如果对外称汗,那就是表明与俺答王公然对抗,那样的话,雌雄难辨,也只有兵戎相见,一分高下了。

可汗跟内地的帝位一样,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草原上同样是这个规矩。这是成吉思汗当年在斡难河与万族聚会时定下的规矩:草原上只有一个可汗,只有一个共主。

大草原上的这次聚会,跟刘邦灭掉异姓王与诸侯的大会一样,制订了大汉民族的统治方略:非刘氏不王,非军功不得封侯。

刘邦制订的这项政策,从西汉开始执行,影响了汉族一千多年,成为王朝延续最重要的政策。一直到明朝,这个政策依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这次乌蒙和迭木儿花都学乖了,接到各自可汗的信后,在出发前分别给况且发来通报,言明他们可汗派出王子、公主前往,目的是给大明钦差殿下送国礼,别无他意。

他们真是怕了,唯恐大明钦差再找什么借口碰瓷,那样的话,不知还得花多少钱免灾,面子上也挂不住。

况且接到通报后,也是一怔,他本来只想拖延些时日,并无无意找瓦剌、兀良哈的麻烦,没想到这两族还当真了,派出王子、公主专程给他送礼。

再看到礼单,况且更是震惊,书画都是晋唐的名家真迹,居然还有一幅梁武帝的书法作品。

况且不仅兴奋,甚至都有点慌乱了,站起身连连疾走了几步。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梁武帝一生佞佛,后来也因此亡国,不过不可否认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之主,只是在信佛上过于执着,数次自己卖身给佛寺,然后由丞相大臣们聚敛天价的金银来把他赎回来。

这种天方夜谭式的闹剧梁武帝不止干了一次,过几年就来一回,无心治理朝政,钱财都被那些大寺院聚敛在手中,结果把自己的天下闹的民不聊生。

梁武帝后来亡国实质上跟信佛不信佛无关,而是自己犯了太大的过错。

况且读史时仔细研究过梁武帝的事迹,得出了自己的读史心得,大明朝廷跟梁武帝犯了同样的过错。

什么过错?就是过于重视优待士大夫和豪绅,过于残暴虐使小民。不过梁武帝的错误时是出于他的个人之意,而明朝则是由文官集团操控造成的。

一码归一码,梁武帝的书法作品可是一绝,得到了王羲之的真传,王羲之能够坐上书圣的交椅,与梁武帝的高调传承直接有关,后来的所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就是从他的话引申出来的。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王羲之能最后奠定在书法史上第一人的地位,李世民算是接了梁武帝的接力棒。

当然,王羲之的确无愧于书圣的桂冠,不仅两大帝王吹捧他,书法界对他也是众口一词,后世一千多年巍然屹立。这充分说明,只有真正的艺术价值才能获得千百年的公认。

其实,李世民所学并非王羲之,而是学的梁武帝的书法。

这桩公案,破有深意。

后世皆知,李世民虽然得到了王羲之的绝品《兰亭集序》,也是朝夕不倦地反复临摹,却没有得到王家笔法真传,只能临摹个四不像。最后从梁武帝的书法入手,却也取得不错的成就。

奥妙就在这里:王羲之的书法必须得到王家笔法真传,才能练到最高境界,至今依然如此。

况且为什么兴奋不已?又不是得到了王羲之的真迹。

关键在于,王羲之的作品传世的还有几件,梁武帝的作品后世未有一件流传,所以况且看到礼单上居然标有梁武帝的一件书法作品,眼睛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没看到真品时,自然无法确定是不是真迹,其实就算是看到,他也鉴定不了。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梁武帝既然没有真迹传世,也就没法鉴定这幅作品的真伪。

尽管如此,况且仍然在全力压住心里的震惊和喜悦,不管真伪,只要是两晋南北朝的作品,哪怕是当时人临摹的梁武帝的作品,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品。

接下来,他又一次震惊了,他居然在两份礼单中看到不少宋版书,最让他惊喜的是两份礼单提供的礼品中的宋版书,居然可以凑齐一套史书。

分别是: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新旧唐书。

况且服气了,这两族看来真是有不可小觑的底蕴啊,居然有这么多宝贝藏在国库里,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当初金元两大王朝从宋朝皇室那里抢掠来的。

估计这两族中无人知道宋版书和那些书画的价值,否则就是打死他们也不会送出来当礼物。

这些礼物是无价之宝。况且当然不会去提醒他们,还是自己闷声大发财吧。

对于塞外民族来说,这些书画书籍的确没有什么价值,至少没有变现的机会。他们之所以一直保留着,更多的是因为这些古物象征着他们祖先的不世丰功,多少有些纪念意义。

既然大明钦差不消停,玩碰瓷,想要国礼,那就拿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敷衍一下他吧。这就是两族可汗的真实想法。

书画只在懂得鉴赏的人眼里才只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宋版书的主要价值就是校勘,另外宋版书一般而言都是孤本,绝难找到两本相同版次的宋版书,要找到两版相同的宋版书,比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难度差不多。

两族送来的书画作品和宋版书,在行家眼里当然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但在不懂行或者一般人手里,真还没任何用处。

前有五代十国的残暴血腥的杀伐,后有元朝的铁血灭绝,东坡所谓的斯文扫地尽矣,不足以形容这两场文化史上的巨大灾难,许多书籍都彻底绝迹,连带着绝迹的就是许多类的文化。

另外,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因为一代代的手抄传袭,经常有以讹传讹的弊病,还有许多书,都是残缺的,这就需要找到一些孤本、善本来校勘完善,宋版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

若是小说类的东西,哪怕毛病再多也没有问题,可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是先贤立意的作品,其微言大义就是错了一个字,都可能将后世学人的解读,领到错误的路上。

因此,补足这些典籍,就是在完善中国文化,完善先贤立意著作的绝学。这也是况且激动不已的根本原因。

宋朝是中国文化最为兴盛的时代,自宋太宗开始,就以文治为国策,更是倾注无数才子大家的心血,开始把先前缺失的典籍一一补足,朝廷开设了校勘馆。

当时科举成名的许多大才子都是进入校勘馆做着完善古籍的工作,明朝也有校勘一职,却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而不是真正去做校书的工作,在明朝做校勘工作的是中书。

所以对先贤典籍做出最大贡献的还是宋朝的文人,如司马光、欧阳修、宋祁、范镇这些名震后世的大家,他们的成就也就集中在了宋版书上,后世无比重视宋版书,就是为此。

况且是文人,虽然不做校勘的活儿,却也知道这些宋版书的价值,每一本都是孤本,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大人对他们的礼物还满意吧?”纪昌看到况且脸上压不住的喜意,试探着问道。

“满意,太满意了,能收到这样一批礼物,已经不虚此行了。”况且喜形于色道。

“这可是我提醒他们的,说您不喜欢金银这些俗物,就喜欢书画古籍。”纪昌马上表功道。

“嗯,你做的不错,到了板升城继续、继续。”况且点头道。

“大人还想敲诈俺答王啊?”纪昌张大了嘴巴。

“对,如果有机会为什么不做?”况且笑道。

“那也得有机会才行啊。”

“没有机会,难道就不能创造机会吗?”

况且已经对板升城之行充满了憧憬,瓦剌、兀良哈两族都有如此底蕴,鞑靼一族的底蕴更丰厚吧,如果再能弄到一套宋版的诸子百家,那就十全十美了。

当然他也就是想想而已,宋版书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说谁家底蕴足,就一定能拿得出来,要论底蕴,其实还是内地朝廷最足。

“去通知曹大人他们,让他们准备好迎接这两族的王子和公主。”况且道。

“这事要那些大人参与吗?”纪昌问道。

况且对外一直是单干,很少跟曹德麟他们合作,他明眼所见,这些官员各自心怀鬼胎,经常把好事弄成坏事,怎么会愿意跟他们一起凑合呢。

但这次不一样,况且准备借机开个盛会,一是给瓦剌和兀良哈两族一个面子,另外把场面弄大一些,时间自然就可以拖长一些,哪怕拖个一天半天也是好的。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找到各种拖延的借口。

纪昌立即跑去向曹德麟等官员传达了况且的命令。

曹德麟等人一听此事,很是满意,况且总算想起他们来了。这些日子钦差大人一直把他们抛在一边,根本不予理会。

官员们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只是没机会发作,不过在各自给朝廷的奏章里,可都是尽情地宣泄着对况且的不满。

“请回禀钦差大人,我们一定准时到场。”曹德麟大声道。

同类推荐
  • 成语说东周

    成语说东周

    以时序层递为经,以人物史实为纬,理清家族兴衰内在逻辑,揭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长篇历史散文《成语说东周》,以《左传》、《战国策》为蓝本,兼及《春秋》、《史记》、《国语》、《东周列国志》等典籍,透视历史的底牌,参悟文化的玄妙,探究成语的本源,还您一个秦灭六国的真正理由。
  • 东辽左相

    东辽左相

    一个寻常普通的大学生偶然间穿越到一个与自己认知完全不一样的朝代,遇到一位不受宠爱的皇子,因感慨其遭遇坎坷,二人相见恨晚。本想凭借自己现代人的优势带其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咸鱼哪有那么容易翻身,一路走来磕磕碰碰。但是屡败屡战,不服输的精神和死皮赖脸的脾气却让主角成就了不一样的风采。
  • 唐朝的事

    唐朝的事

    武德殿。“父皇,退位吧。”李世民一身戎装,跪在了李渊的身前,浑身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看着眼前衰老的不像样子的唐高祖李渊,声音低沉的说道。“事情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罢了,罢了”李渊绝望的摆了摆手,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看上去仿佛随时会死掉的样子,眼底流露出的那种哀伤,动人心魄。即便是无情的帝王之家,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骨肉相残的丧子之痛,也不是能轻易承受的。
  •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本书从古希腊的光辉岁月、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希腊的战争、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的史学等多方面来描写古希腊,突出了古希腊文明的高贵典雅。
  • 他们都有病:中国历史大人物的身体隐情

    他们都有病:中国历史大人物的身体隐情

    当叱咤风云的帝王豪杰、名流富商遇到病魔,发生了哪些超乎想象的事呢?博览群书的谭健锹医师再度以丰沛的历史、文学和医学专业,从大量史料典籍中,耙梳出有别于一般历史研究的观察,并运用严谨的中西医学专业,论述历史上各种千奇百怪的疾病症状与光怪陆离的医疗现场。本书囊括历史中的医患关系、心理分析、疑难杂症等探讨,由河豚的中毒原理,谈到一代饕餮苏东坡;「初唐四杰」卢照邻久病厌世,比较了古代与现代的临终关怀机构;从隋炀帝墓葬的挖掘,看到仅剩两颗牙齿的遗骸,进而由牙质的硬和软,联想到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热门推荐
  • 信及录

    信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王妃

    锦绣王妃

    她以为古代生活真的像小说那样遇皇上,调戏王爷,逍遥江湖。为毛这个却是这么乱世的一个世界,当与天下为敌的时候。她该如何应对,是负了这个天下?还是成全这个天下。不管他是伤是死,亦是记不住她了,他也永远只有那么一句话,那就是:不管天塌下了,地崩了,不怕,有我在。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卿卿误终生

    卿卿误终生

    她,本是现代国际第一杀手,孤儿出身,却误穿古代豪门,算了,穿就穿吧,反正古代的家人们对她极尽宠爱。。。但是家人们功高盖主,备受帝王猜忌。受尽了孤苦欺凌,好不容易可以享受些天伦之乐。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他,本是天之骄子,世人推崇备至的少年丞相!公子如玉,如琢如磨,却独独被她迷了眼,自此再也没能逃出她的手掌心!即使她是国际第一杀手,更是天才少女,可是在这变换诡异的官场又能否护得全家安康?敬请期待!
  • 慢慢看见你

    慢慢看见你

    【1v1慢热甜文】小陆好几次看见小江抱着一大瓶可乐在街上走,以为这个姑娘对可乐爱的不行。在一起之后他每天往楼下教室送吃的可乐都必不可少。那天小卖部可乐没存货,他中午才买到,又给小江单独送过去。小江正被她同桌拉着袖子:“哎呀,可乐那么好喝一饮料你为什么不喜欢啊?”“喝了感觉自己会变黑。”小江煞有其事,“我不喜欢。”听了这话的小陆善解人意的该送牛奶。并不喜欢喝饮品,且故意说给男朋友听的小江,卒。————————————[心仪男孩常驻身边]歌词出处——《黄色大门》
  • 红楼梦外梦

    红楼梦外梦

    春至芳园色色新,品香论艳处处同。试问谁是惜花者,家住蓬莱灌园人。依旧是红楼裙钗,依旧群芳薄命,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结局。黛玉的善意诚心,不但让妙玉最终认祖归宗,也扭转自己泪尽人亡的宿命。神瑛使者的重情,迎春枯木逢春,冷二爷遇上冷惜春,谁最冷情?元春大梦归,贾家大厦倾,只因一弱女复仇梦。断红尘,难舍的是恩爱夫妻情,人间骨肉亲。悲欢离合多少年,白茫茫雪地才干净。
  • 芦苇花与红豆荚

    芦苇花与红豆荚

    XX年X月X日,我终于将自己在画室珍藏多年的那幅画拿出来办了一个小众的画展,取名为《恋》。人们背地里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讨论这画里肖似我的佛的脸,以及疑似我的学生的女尼的脸,但他们面对我时无不夸奖我的才华,认为其光芒四射直逼梵高。我也虚与委蛇,心里却冷笑不已。第1001根香烟灭掉以后,我又用这幅画装点了我们美术系的楼。于是,一切就这样炸开了锅。师生恋,道德败坏……各种闲言碎语,各种版本的猜想铺天盖地而来。迫于压力,我被迫离职。那一天,飘着绵绵细雨,我爬上美术系顶楼之前,最后一次看了一眼那幅画。
  • 涅槃之凤倾天下

    涅槃之凤倾天下

    21世纪特工穿越重生,竟到一个玄幻世界,无法修练?不存在。暗域魔龙随身带,全系技能信手拈来,练丹,驭兽,阵法通通不在话下。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何为大义?我只知道恩我者善,伤我者恶,我的大义只是护我想护的人,天下与我何干,若不容我,反了又何妨。”第一次正面相对,他说:“我叫君陌,拿了你的玉,我就是你的人,这就是订情信物,不能反悔。”她嗤之以鼻。直到多年后,一个呆萌可爱的混小子横空出世,他看着眼前无比英俊帅气的男人道:“帅哥,我娘亲说这次换她追你,给个机会呗?”某男眨巴了下眼,看着眼前这个与他有着七分相似的奶娃娃,莫名其妙的点头“好”
  • 天家有娇女

    天家有娇女

    某汐:我要五弟做储君。某二弟:……随你,就怕……某汐:我还要皇后重新做本宫身边的婢女。某帝:不可能!你想都不要想!<(‵□′)>某卫:禀陛下,有人试图谋逆!某帝:别问,给朕杀无赦!某卫:可……那是云熙公主某帝:……呃(˙-˙=????)〔逐渐卑微〕,若有本事,便…便让她来取吧………某汐:我要最帅最厉害最疼我的男人做驸马~某风:好(?ω?)=,我依你“太好……不,等等……,说的不是你!”___________简介与文风略显不搭!前期独宠女主视角,书到后期,是一个蛮横自大野心十足一心想要造反的长公主与她不可名状的皇老帝轰轰烈烈的亲情故事。
  • 幕后的人偶师

    幕后的人偶师

    天下就是一盘棋局,所有人都在里面扮演者自己的角色。而她。在棋盘之外。隐藏在国家高层的阴谋家,S级超凡者,组织的首领,皆如人偶般在她指尖起舞。呐,成为我的人偶吧!【本书所处的世界为异世界,文中任何地点人物与现实世界无关,请勿擅自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