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7200000312

第312章 盐引跟纸币

况且这次交给左羚的盐引是一百万引。

这个数目的确让左羚有些害怕了,她虽然不懂盐业的行情,却也知道只有扬州的盐商巨头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盐引。

盐引在当时是硬通货,在流通领域不亚于白银,拿着盐引就可以到钱庄兑换白银,跟银票的作用差不多。

况且这次手握百万盐引,其实也不过价值几万两银子,来源有几个方面,一是让张居正在户部给弄到的,说是这次锦衣第六卫出塞,需要超额领取一部分盐引,士兵总是要吃盐的吧。

户部也知道这就是明着要钱了,不过户部本身没有这么多盐引,只有加印,这就跟大明宝钞差不多,不够用酒加印。盐引发多了,问题也很严重,会引发通货膨胀,明宪宗年间,曾经有过盐引大额超发,结果引发严重问题,主要就是国库收入大幅缩水,毕竟盐引都是要用白银购买的,超额印发的这部分没有相应的银子入账。

明朝总体来说对盐引的控制还是非常得力的,况且曾经想,朝廷要是当初控制大明宝钞能如此得力,大明宝钞也不会废掉,那样的话,朝廷就不用如此依赖于白银了。白银最大的用途还是在于流通领域不可缺少的中介物,真要用纸币替代可以成功的话,白银也不过就是种商品而已。

这个问题在后世已经得到了完美解决,没有任何国家使用黄金白银做货币,都是用纸币。黄金白银只是作为储备货币。

当然,这个问题不用况且多想,朝廷能人辈出,也没解决好这个难题,他自然也想不出什么良策。

除了户部,况且又在张鲸那里搞到几十万张盐引,他的要求理直气壮:我带了一万人去塞外,朝廷总得给点补助吧,再说还得给皇上和宫里买东西呢,先得用盐引换些现银子来。

张鲸气得直只翻白眼,到头来还是被况且宰了一刀,谁不知道盐引是好东西,那就是真金白银啊。

他回去请示上面,没想到上面也痛快,直接给况且补足了百万盐引,况且在户部那里申请盐引的事皇上自然也知道,几十万引也不是小数目,没有皇上批准,户部也不敢私自印发。

所以盐引这东西完全可以看成一种纸钞,是用朝廷的食盐做抵押物来发行的,你用银子或粮食买到盐引就一定能拿到足额的食盐。这其实跟国家以黄金白银为抵押物发行钞票是一个道理。

大明宝钞当初是以国家粮库也就是太仓的粮食为抵押物发行的纸币,可惜朱元璋在经济上是个外行,一味靠高压政策强行发行,等到他死后大明宝钞基本就废掉了。

况且拿到这么多盐引有很大原因是为了卓茂林,卓茂林是盐帮大龙头,专门贩卖私盐,现在有盐引给他,当然就是直接给他真金白银了,还不用冒任何风险。

不过,他没想到张居正那么慷慨,一下子在户部要来几十万引,他一时脑子一发热,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又打上皇上的主意了,倒也弄到手了。

这些盐引在到达宣府前都需要出手,毕竟到了塞外,鞑靼可是不认可朝廷的盐引的,他们要的是实物——食盐。

盐引不仅可以买盐,在大宗交易里完全可以替代白银,许多人喜欢盐引超过白银,毕竟盐引是用银子购买的,盐引里就包含银子了,直接拿到盐引既是拿到银子,还拿到了食盐的配额。

况且给左羚解释了盐引的来源,左羚苦笑道:“你可仔细了,朝廷给你如此优厚的条件,这差使要是出了一点差错,回来皇上会剥了你的皮。”

况且心里冷笑:我这次出去,本身就是要脱层皮的,皇上不看在这点上,能如此慷慨大方?

当然盐况且也要带一大批出去,这些都是给那些预备潜伏下来的三千人准备的,他们拿到盐后,可以通过盐帮的渠道卖出去,得到的银子一半给盐帮,一半作为潜伏人员的经费。

类似的安排不胜枚举,要不然况且也不至于累得一条死狗似的。

他现在只是对皇上赐给他当太子时的一系列用品感到强烈的不安,皇上是否有心在试探什么,还是为了省钱,不再给他另行打造,直接拿现成的代用?

据说朱元璋在徐达攻克元朝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班师回朝后,朱元璋带领大臣给他摆庆功宴,就在原来朱元璋住的吴王府邸,把徐达灌醉后,朱元璋等人都走了,把徐达留在吴王府邸里。

徐达醒来后,有人告诉他,皇上已经把吴王府邸赏赐给他了。

徐达吓得魂不守舍,酒精全部化作冷汗,他马上跑出去睡在了大街上。

朱元璋留在这里的探子回去汇报后,朱元璋大是满意,就在大功坊为徐达建了国公府。徐达如果真的要了这座府邸,估计也不用等到后来朱元璋赐他烧鹅送命了。

当然徐达是否真的死于朱元璋送的烧鹅上,况且表示严重怀疑,其一是魏国公直接否认了这种说法,这还可以解释为祖宗讳,不想惹上麻烦,其二,况且作为神医,查遍本草也找不出烧鹅能跟什么病相克,吃了会死,这大抵是不懂医理药理的文人杜撰出来的故事。

但徐达拒绝吴王府邸这事的确是真的,朱元璋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徐达没有野心,也不恃功狂傲,是一个不忘初心的好臣子。

然而,皇上有可能试探自己什么呢?试探自己的身世?

对于自己的身世,况且自己也不是非常清楚,只是知道自己是勤王派公认的公子,这个公子是什么含义他也不敢确认,反正这里面水太深,他都不想把头往里探了。

然而作为勤王派公认的首领,也就足够朝廷忌惮甚至想要消灭的了,不管况且对勤王派有没有归属感,甚至不承认自己在勤王派的身份,这些都打消不了朝廷和皇上的猜忌心。

他甚至不惜自污,当上了名声不佳的锦衣卫的头子。即便如此,难道还是无法韬晦?

按照他的本愿,是决不会跟锦衣卫有任何关系的,更不用说成为锦衣卫的头子。自从皇上赏赐给他御马和亲王出征专用的仪仗队用品,他就感觉这不是恩宠,而是试探,这当然没什么理由或者证据,只是本能的感觉罢了。

现在又是委任他做亲王级钦差,又是赏赐蟒袍玉带,又是赏赐皇上当太子时的行辇和日用品,这些真的令他感到恐惧不安。

皇上不会是想借鞑靼的手除掉自己吧?

他忽然想到这一点,自己也吓了一跳。

这不是没有可能,如果皇上查明了自己的身份,或者只是误认为如此,真的可能派自己去送死,然后把潜入北京的白莲教的人还有鞑靼使团一网打尽,至于朝廷派出的那些官员,只能当作牺牲品了,反正朝廷多得是官员,在那里引颈顾盼,等候补实缺的候补官员足有成百上千。

这世上最难猜测的就是帝王心,最无情的也是帝王心。

上次练达宁说他是在走钢丝,其实还是说的轻了,他现在已经没有钢丝可走了。

他现在的处境就是站在高峰顶上,前面一步就是无尽的深渊,后面则是皇上手里的铡刀,向前就是粉身碎骨,向后就是脑袋落地。

他只能这样挺住,一直挺着,也正因如此,他原来就不认为去塞外秘密试探军情有什么太大的危险,最大的危险就是在这座京城里。

他给自己预想的活路就是在沿海,那里毕竟天高皇帝远,朝廷对沿海的统治力度被当地的豪强削弱了很多,自己就可以在夹缝里生存下来,等到自己资本足够了,扬帆远航,去了海外,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痴痴想了半天,他也回过神来不去多想了。

这些事多想无益,只要皇上的屠刀还没砍下来,他就还活着,等到那一天来临的时候再去想这些也不迟,天无绝人之路,他倒是相信这话。

他让人拿着衣服给李香君送去,李香君要冒充的就是女官了,三个丫环就是宫女,再挑选几个舞伎办成宫女,就组成了一个女官带着八个宫女的侍女队伍。

“大人,不会还要找人冒充宦官吧?”纪昌看的有些胆战心惊。

“若是需要的话,就是你了,喜欢吗?你要是喜欢等回来就把你阉了,当真的太监。”况且笑道。

“不,不喜欢,大人还是找别人吧。”纪昌吓得两腿发软,裆下更是嗖嗖冒冷风。

况且一笑置之,皇上没要求让人办成太监也是因为况且的确不是亲王,是冒充的,太监可是只有皇室成员才能拥有的,也就是说皇上、太子、亲王、郡王这些人才有资格使用太监,其他的人就算国公级的也不行,谁要是私自豢养太监就是造反,不用其他任何证据。

第三天,况且早早起来,梳洗打扮,穿上御赐蟒袍玉带,头戴逍遥巾,脚蹬朝云鞋,看上去完全就是牛哄哄的亲王模样。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抽奖时代

    三国之抽奖时代

    往事再临,以平民之身面对万千豪门;豪情满怀,以孤胆单骑独迎万马千军;今朝变幻,以抽奖系统笑掌无上天命。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直接的源头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 明史不忍细看

    明史不忍细看

    《明史不忍细看》以明清正史及相关史料笔记为线索,针对大明王朝经历土木堡惊变后,由盛而衰最后走向覆灭的诸多历史问题,展开了较为客观、中肯的互证式研究和评说。《明史不忍细看》主要以皇帝、权宦、奸佞及其他文臣武将的政治作为和君臣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正评反批,论述了明朝日见衰亡与辽东满洲迅速崛起,以及农民战争兴衰根源,涉及中期皇权之争和崇祯刚愎治国问题、内阁与边将明争暗斗、李自成张献忠难成大事的症结、明末官员士大夫不同政治选择等问题,比较全面、集中地概括了明清交替的社会秩序断裂与重建的血色现实:圣手无济大明劫,君臣猜疑留残局。救时大才终见弃,亏节贰臣装糊涂。
  • 大吃货帝国

    大吃货帝国

    “陛下,车骑将军已经亲自押送巴蛇回朝。”“好,朕要与群臣共乐,大宴群臣,分食之。”“陛下,东平王进献十尾箴鱼。”“吩咐下去一半清蒸一半红烧。”“陛下,楼船将军在北海捕获一尾北海十足巨鱿,已至未央宫。”“给朕全部切片,碳火烤了!”“陛下,夏王派人送来黑犬四只,当地人称为‘刻耳柏洛斯’。”“哦,地狱犬嘛,那今天吃狗肉火锅。”……在这群魔乱舞的时代,披着汉元帝马甲的穿越吃货帝刘世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夔牛吃过了,軨軨吃过了,也该尝尝弥诺陶洛斯牛是什么滋味。”PS:又名《真神话山海经版西汉》
热门推荐
  • 王妃有毒:谋情

    王妃有毒:谋情

    平阳王乐正博凯旋归来,皇帝重赏,还将大将军嫡长女妍若城赐予其做妻,而乐正博却早有心上人,由于那女子身份低微,皇帝只能给她一个妾的身份。新婚当晚,乐正博抛下了他的正妃,次日,这消息便被传的沸沸扬扬,妍若城与整个将军府颜面扫地,自那后,她便形同废妃。被禁足,放血为给侧妃做药药引……
  • 怀念一双手

    怀念一双手

    身为人妻人母的她,自然已不那么年轻了。奇怪的是:她被物欲横流的俗世生活包裹着的内心,竟依旧顽固地保持着少女的纯善与天真。现实生活里,她诚实、谦卑,甘心做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精神世界里,她惶恐、迷茫,情愿当个探寻路径和试着前行的独行客。在看得见的现实里生存,遇不满意的人事,看不如意的世象,她感觉身累,总有逃离的欲望;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活着”,诉不可理喻的人情,述似是而非的窘状,她以为己是飞蛾,不可以任性飞翔。
  • 最让中学生感动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最让中学生感动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读书要多,阅读要悟。读好的书籍才能塑造中学生的良好品质,培养中学生的杰出能力;感动中学生心灵的人生体验。本书精心选取的许多感人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为你演绎了感动的真正内涵,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书中的清香,细细品味感动的香醇甘甜。愿感动像洒着晨辉的明月一样,照亮你心灵的天空。
  • 我当网红那些年

    我当网红那些年

    网红,一个时尚而又新潮的词汇,很多人从这个词里面看到了追捧,粉丝和财富,但又有多少人知道网红背后的经历和心酸。每一个看似成功之人的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叫杜望龙,曾经是一名网红,这是我的故事……
  • 每到红处便成灰

    每到红处便成灰

    长篇架空历史的古风小说,讲述了一段权谋暗战,乱世中最危险的游戏。大烨年间,皇帝赵烨暴戾,民不聊生,天下大乱。苏锦帮助身为前朝太子的堂哥苏檀阳组织义军,夺取天下。然,义军需要大量开支,苏檀阳、苏锦二人去素家借款,从而结识素家二公子素陵澜。素陵澜是皇帝最狡猾锋锐的鹰犬爪牙——龙隐司的统领。素陵澜扬言为见太平盛世而帮助义军,并多次救义军于水火。然而,义军的损失却依然在扩大……
  • 嫡女归来之祸国妖妃

    嫡女归来之祸国妖妃

    万惊鸿在死前割腕,以血立誓,即使化成厉鬼,魂飞魄散,也要将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挫骨扬灰,巨大的宫殿冰凉凄冷,殷红的鲜血流了满地。她死后,因其怨念太深,扰得那些个人夜夜难眠,日日不得安生。恰巧有个四处游历的高僧路过,念其悲惨一生,欲将其超度,然此人心有魔障,仍有牵绊,送佛至西,高僧将其生魂化作一缕青烟,待遇到有缘之人,方能超度。===有缘人魂穿,住进了她的身体,回到了她的十五岁,奸人,她来除,恶人,她来灭。就是那个施小王爷是怎么回事,与他应是无冤无仇,怎的就揪着她不放?“我们不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这好办。”月黑风高,拦腰抱起,越过座座古宅新苑,足尖稳稳点在岸边木船之上。眼带笑意。“现在是了。”===“你这丫头,本王救过你一命,你要如何报?”罢了罢了,救命之恩,一命赔两命好了,送他个小皇子罢。===凉薄女子魂穿嫡女千金与风流倜傥霸气小王爷,复仇路上,相伴而行。架空时代王朝,皆是胡扯,请勿深究。
  • 狂修天道

    狂修天道

    为你,我愿得罪天下,为你,我会诛神杀魔,此生护你周全,哪怕天地因果尽加吾身,又当如何,诛仙诛神,为了,天下无人可挡我之路
  • 心有戚戚然

    心有戚戚然

    一位坚强女生的人生路,包括爱情事业家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仙不就是旅行么

    修仙不就是旅行么

    修仙就是旅行,到处走,到处逛,玩到嗨!见识宇宙各种神奇不可思议的事情,到处探索,见识宇宙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