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7200000144

第144章 救火队

“这里面的事我也不清楚,也不想问,反正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跟着去就是了。再者说了,我就是问他也不会说,你要真想知道,就自己去问他,他或许会对你透露一点。”萧妮儿道。

左羚泄气道:“他跟你都不说的话,跟我也不会说。谁都知道,跟他最贴心的还是你,要不当初怎么只让你跟着来,我跟石榴怎么说他都不答应。我这次要不是自作主张,估计还是来不了。”

萧妮儿黯然不语,她可没有左羚说的那样自信,无论是跟左羚比,还是跟石榴比,她都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无论是身世、容貌、才华,她根本拿不出任何东西来比,不过况且对她是真心的好,她倒是能感觉出来。

说白了,他们这叫糟糠夫妻,是共患难的。

“这些都是男人的事,咱们想管也管不了,就别操这份心了。对了,你晚上可是没吃好,我让人给你留着呢,一会让她们送来,我再陪你好好喝几杯。”萧妮儿道。

听了萧妮儿的话,左羚心里的气还真是消了大半,觉得有点饿了,就点点头。

萧妮儿让等在外面的自己的丫环去厨房端酒菜过来,左羚的丫环们也都没吃好,跟着过去一起端盘子拿碗,在厢房里另开了一桌。

“他今天也没吃好,一个人在外面跟和尚似的打坐呢,要不让他一起来吃,然后陪你一晚上?”萧妮儿笑道。

“不,不要,我今天偏不要他,就要你陪,咱们喝完酒就一起上床聊天,什么时候困了什么时候再睡,还像以前在南京那样。”左羚急忙涨红着脸道。

“好,我看你能挺几天,别跟他比,他是最能挺的,你绝对熬不过他。”萧妮儿指着她的额头取笑道。

况且并没有像萧妮儿说的那样在打坐,而是一直在看档案。

他已经看过两遍了,却还是在继续看,他不是看那些简单的履历,而是在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成长过程,这些在档案里都有简略的描述。

他相信不管是中山王府还是武城侯府都不会在这些档案里造假,没有这个必要,这毕竟不是请功邀赏用的报告,府兵档案真实性是第一位的。

外面五百多护卫的喝酒喧闹声渐渐平息下去了,这些家伙还知道节制,没有吆五喝六地划拳,更没有酩酊大醉、酒后闹事的现象,看来素质这一关算是过了。

左羚带来的那些家人况且没有过去看,那些家人也早就算是一家人了,比他这里的家人关系还近,也不用客套。至于左羚那里,他也不再多想,反正过几天气消了,关系自然就恢复过来,冷处理是他最擅长的手法。

“你还在用功啊,真有些当官的样儿了。不过那些当官的也没几个像你这么卖力的,人家吃喝玩乐一样不耽误。”周鼎成陪那些护卫喝完酒,晃晃悠悠地走进来。

“没办法,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潇洒不起来啊。”况且道。

“说点正经的,你说新来的那四百人咱们用得上吗?不管怎么说,家里也用不了这么多护卫吧。”周鼎成正色道。

“那要看以后去不去沿海了,如果要去,不但能用上,还能发挥决定作用。”

“起决定作用?怎么用?”周鼎成有些不明白。

“假设战事陷入胶着状态,他们能起到尖刀作用,打破僵局,如果一些地方出现危急情况,他们可以随时救火,所以我准备把他们当做机动部队,在最关键的时候顶上去。咱们训练的那些人,别说一年,就是三年也没有这四百人的战斗力强。”

况且是了解这些人的,明朝官军若能有这种单兵作战能力,只要有五十万人,也就没有塞外蒙古人什么事了,海外的海盗、倭寇更成不了气候。

可惜有这种高素质的精兵实在太少了,他估计全国一共也没有十万人。关宁铁骑号称四万,真正精锐的能有一半就不错了,耗费的国帑可是天量。

也就是说以每年的国库收入,根本养不起几十万精兵。

明朝大抵还是实行兵户制度,这些被化为兵户的人家世代为兵,只要朝廷需要,就可以按户籍人头召集人马,朝廷只负责一些最基本的费用,明朝官军战斗力低下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明朝的兵户制度其实是跟游牧民族学来的,一直为后世所诟病。游牧民族根本没有正规军队这一说,平时都是牧民,养马放羊打猎,一旦有需要,几个部落召集起来,联合作战,连马匹、食物都要自己来准备,游牧民族战斗力强,也正因为这种全民皆兵的制度。

在游牧民族中很完美的制度,到了中原帝国完全就走样了,实行起来却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没有别的原因,农耕和放牧打猎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游牧民族几乎每天都生活在马上,马术根本不用训练,个个都是上乘骑手,这是农耕民没法比的,另外游牧民族经常打猎,各部落秋季举行会猎,几乎就是实打实的军事作战,只不过是人跟野兽的战争,成吉思汗攻占了大半个世界,所有的战术基本就是草原会猎那一套,并没有过人的军事战术。

一句话,蒙古骑兵单兵作战素质是一般民族无法相比的,那不是一般的牛,那是超牛。

况且倒不认为明朝官军作战力低下是兵户制度的必然结果,而是多方面的原因,至于说兵户制度是中世纪的产物,这是另一个问题,也是很值得商榷的事。

周鼎成想了想,承认道:“那些浑小子的确比咱们现在训练的人强太多了,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最怕的是这些兵不好带。”

“你放心吧,这些人不敢乱来,否则我让他们哪来的回哪儿去。对他们我绝对不会手软。”况且冷冷道。

“嗯,这点我倒是看出来了,他们好像真的很怕你。这是为什么?”周鼎成问道。

“那是他们知道,我要混起来比他们更混。”况且道。

周鼎成笑了起来,他还真不知道况且有这一面,最起码他没看到。虽说况且在京城挑起过一场轰动一时的械斗,那也是出于计谋,而不是纯粹的乱来。

不过要说那些人怕况且,他是相信的,就连他也有些畏惧况且,尽管他还是跟以前一样经常称呼他臭小子。

“那这些人是安排在府里,还是安排在别处,府里好像不需要这么多人吧。”周鼎成又琢磨起这问题来。

“暂时还是放在府里吧,在我眼皮子底下,他们不敢闹事,若是放出去,难免惹出什么事端来。”

“好吧,就是府里的地方一下子有些不够用了。”

想到如何安置这些人,周鼎成头疼,总不能把外宅全部建成军营吧,那样的话,这座府邸的格局就毁了一半了,实在有些可惜。可是若按照本来的格局安置他们,总有些不伦不类的,而且房间也不够用。

“这事我再好好想想。”况且道。

他现在真的在考虑是不是启用武城侯府在北京的房子了,但还要再看看局势的变化。

武城侯府在北京不但有房产,而且还有不少产业,府邸格局规格跟在南京的武城侯府差不多,如果启用那座腹地,别说五百护卫,就是两千护卫也没问题。只是这样一来,又要产生太空旷的问题。

他这里不像武城侯府,有好几百个丫环仆人,现在他一共也就二十几个家人,他还不准备增加。

那处府邸也有一些留守的管家和丫环仆人,看守保养府邸,倒是可以接收下来,实际上武城侯一直在催促他搬到自己家的府邸去住,他总是借口这里离张居正的府邸近,这才躲过去。

不过启用那座府邸还有一样好处,就是有许多单独的院落,这样萧妮儿、左羚甚至李香君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宅院,不用混居在一起,只是他不想在北京长住,而是想尽快逃出牢笼。既然有这样的打算,还值得大动干戈地启用武城侯那座府邸吗?

再想想吧,况且一下子还拿不定主意。

“哎,我说你怎么回事,还是一个人在外面住,今天可是不应该啊。”周鼎成跷着二郎腿,依旧一口口慢慢喝着酒道。

“哦,左羚路上太累了,早早就休息了。”况且明白他指的是什么。

“真是这样?不会是闹别扭了吧?”周鼎成似笑非笑道。

“这关你什么事啊。”况且有些焦躁道。

“当然不关我的事,我这不是关心你嘛。”周鼎成道。

“关心?你这是八婆。”况且哼了一声。

“我这可不是八婆,而是真心佩服你,老实说,外面人都认为你艳福齐天,把江南三大美女都收入房中,还以为你不知怎么夜夜春宵呢,谁知道你经常跟老僧似的独眠?可惜你元阳破了,不然你比我更适合修炼童子功。”周鼎成嘻嘻笑道。

“你什么意思,动春心了,要不要帮你娶房老婆?正好,前些天送来的那位美人还没着落呢,我看跟你挺合适的。”况且乜斜着眼笑道。

同类推荐
  • 晋国土地制度

    晋国土地制度

    本书正编《晋国土地制度》对晋国的变革分早、中、晚三期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春秋时期土地制度乃至春秋史的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附编中《试论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性质及其发展阶段》对当地彝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论证,《郭老古史分期研究的特点及其战国封建论有关问题的重新阐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试论郭老古史分期研究的特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郭沫若的古史分期研究进行了评判,《试论儒学现在面临的发展阶段及其任务》探讨了儒学在当今形势下的意义与价值。
  • 全球史下看中国 第一卷:上古时代

    全球史下看中国 第一卷:上古时代

    这是一部记录遥远上古文明的历史著作,揭示着人类最根本的问题:生存与发展。在物竞天择的上古时代,人类何以在万物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一步步成为地球的主宰?人类如何从野蛮逐步走向文明?当四大古国相继崛起,人类文明已到达顶峰还是刚刚起步?在人类不断膨胀的欲望下,文明又将何去何从?古人类的演化、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衰,恢弘的历史画卷该从何看起?上古政权的更替,古人类的经济贸易,文化的交流传播,上古匠人创造的奇迹……本书另辟蹊径,以时间为轴线,以平行叙述的方式,对世界史和中国史展开层层推演,爬梳历史的细节,理清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再现全球大视野下中华文明的走向,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思考人类文明走向。
  • 懒农

    懒农

    穿越回古代当个小地主,养养鸡、养养鸭,挖个水池当鱼塘,建个房子当猪场,喝茶、养鸟、斗蟋蟀......路人甲:你这的纸张真的是二十文一百张吗?掌柜:童叟无欺,二十文一百张,不信您数一下。说着,掌柜拿出一包厕纸让客户数了起来。...路人乙:你这儿那种好吃的面还有吗?掌柜:您说的是哪种?路人乙:就是那种用开手一烫就可以吃的,那味道比山珍海味还要棒!掌柜:那叫方便面......路人丙:掌柜的,给我来两包辣条!掌柜:...
  • 其实历史可以这样读

    其实历史可以这样读

    如何读史,大有学问,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揭开历史的面纱;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很难体会历史的百般滋味。读史就是与古人交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体悟他们的是非功过,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他们的悲喜人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读史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置身于宏大的历史洪流中,跟古人面对面地交流,如此,就能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心灵的脉动,洞察久远历史的尘封画卷。
  • 土木匠祖师鲁班

    土木匠祖师鲁班

    鲁班是春秋时代的一个木匠,现代木匠尊他为木工祖师。他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像征。他的一生,创造发明了无以记数的,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为人类生活的发展,创造了丰功伟绩。本书里讲述了他一生中发明的的故事。同时,也记载了他的人生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古今奇闻类纪

    古今奇闻类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一阵风吹来

    有一阵风吹来

    有一个神秘的组织,里面的人都异于常人,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连他们自己都只能知道一部分,服从命令是他们的代价,他们付出了多少,就能得到相应的生命,除了这个组织的创始人,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存在……锺尽从小就知道……自己能看见普通人看不见的东西。——这好像象征着他的不平凡……
  • 玻璃屋

    玻璃屋

    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我的亲生母亲柳燕,另一个我叫她埃娃妈妈,是一位居住在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上的俄国侨民。其实,埃娃妈妈的名字很长,叫作埃莲娜·伊凡诺耶娃。但在我这样一个地道的中国男孩口中,卷着舌头,叫这么长一串音节,实在太难,就留头留尾,省去中间,名字就变成了埃娃,加上我的习惯称呼“妈妈”,就是埃娃妈妈。我的名字叫覃三九,因为恰好出生在最寒冷的三九天,爸妈就给我取了这样一个名儿。虽然我称呼埃娃为妈妈,但是,她和我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其中的缘故,与一座神秘的玻璃屋有关。我小的时候,家就住在太阳岛上。
  • 江湖路,踏歌行

    江湖路,踏歌行

    江湖路,血雨腥风恩怨仇!踏歌行,刀光剑影侠义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你是我唯一的温暖

    爱你是我唯一的温暖

    爱你,是我此生唯一的执迷不悟……她曾是他手心里的宝。结婚三年,恩爱如初。她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可一夕之间,他像忽然变了一个人,对她冷漠,暴戾,甚至绝情。最后,不惜亲自将她推上手术台,一尸两命。可谁知道,原来这场背叛背后的原因竟是这样……
  • 说英雄·谁是英雄2:一怒拔剑

    说英雄·谁是英雄2:一怒拔剑

    《一怒拔剑》是“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的第二部。雷纯望见一天比一天深寒的天气,自己春葱般细长、但比雪犹白的手,仿佛闻到一阵梅花的清香。遇雪尤清,经霜更艳。他的病,是严冬还是早春?这个她曾经深念过的人,她的杀父仇人,只能病,但不可以死。因为她要杀他,亲手杀他——“金风细雨楼”楼主苏梦枕。王小石因与白愁飞意见不同,而令“金风细雨楼”冒进受阻,便回到愁石斋去为百姓行医济世。然而他却遇着当朝权倾天下的蔡京,以“金风细雨楼”存亡为由,迫使他进行一项惊天的行刺行动……
  • 谁道云鹤寄锦书

    谁道云鹤寄锦书

    少年啊,就该把野心写在脸上,方显肆意张狂.
  • 长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长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长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
  • 潇洒江湖行

    潇洒江湖行

    她扮成小混混玩转皇宫江湖,过的无比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