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5800000026

第26章 谈“实践的思想路线”(1)

——兼谈邓小平的理论贡献

关于路线之争,我们都记得,从1977年下半年起,直到1979年下半年,我国经历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两个凡是”的争论,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思想路线斗争。邓小平指出,通过这场争论,比较明确地解决了我们的思想路线问题,重新恢复并发展了我党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共产党历来谈路线,但如此强调“思想路线”,邓小平可能是第一人。他说,政治路线能不能正确制定和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头不对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以上均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0—191页)

这场争论过去已经30多年了,虽然仍被人们不断提起,但许多年轻一点的人已经不大清楚了,所以我想在这里重提一下。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再从理论上简单说一下实践在思想上、认识上的重要性;第二,说一说实践的思想路线和既定的原理、原则、方针等之间的关系,具体一点,是分清思想路线和坚持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最后,要谈一谈邓小平在理论上的贡献。

确立实践的思想路线

当年“两个凡是”和“实践标准”之争,所谓“两个凡是”,就是认为凡是毛泽东提出的主张、批准的东西、说过的话都必须遵守,包括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行动及一切主张在内,这在思想上正是“左”倾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个人迷信的高峰;提出“实践标准”,就是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和辨别是非(包括路线是非)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这是用来推倒“左”倾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个人迷信这座高峰,解放人们的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路线打开通道。这场争论的意义自然不可低估。

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提出实践问题,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里说:离开实践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的问题,纯粹是经院哲学。

我们就应当从这里来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于无穷。人在实践中形成了认识,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就是客体反映到主体的头脑中来,形成思想、理论、原则、方针、计划等,但这些东西的真理性究竟如何,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这时还是不知道的,因为这些还都是停留在主观范围之内,还没有和客观外界直接打交道,因而不可能和客观对象直接进行对照和比较。而只要停留在主观范围之内,不直接和客观对象沟通,那就无法判明人的认识是否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那么,客体、客观对象本身能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呢?也不能。因为客观对象本身同样不能和主观认识直接沟通并加以比较。那么,什么东西才能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沟通起来、联系起来呢?我们已经知道,主观认识反映客观对象唯一的是依靠实践,那么,主观认识一旦形成,要判明它是否和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毫无疑问唯一的也只有通过实践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相接触。也就是说,这时只有将实践中已获得的思想、理论、原则、方针、计划等重新付诸实践、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原来的思想、理论、原则、方针、计划等东西得以实现,预想的目的变成了现实,那就证明原来的认识是正确的或大体正确的,主观是和客观相符合的,就是原来的认识大体上被证实了。如果实践遭受失败,碰了钉子,那就证明原来的认识并未符合客观实际,也就是原来的认识没有被证实。

所谓以实践为标准,就是以实践造成的结果(人反作用于客观对象所造成的结果)为标准,因为我们只有拿这个东西来和原来的东西相对照,才能鉴定原来的认识是否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到什么程度。就是说,只有实践的结果才是一种能够把真理和谬误区别开来的客观根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人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总归是如此。而掌握运用实践标准的,归根到底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的检验。某些个人可以堂而皇之地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标准来,甚至不惜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但群众是公正的,历史是无情的,在铁的实践标准面前,被颠倒了的是非最终要颠倒过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是非问题就是一个最切近的而且有点近于极端的例子。“文化大革命”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真理还是谬误?“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否定的众多人物的是非究竟如何?等等,这些重大问题无一不在实践标准面前由群众、由历史根据实践造成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和评判,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结论或迟或早要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文化大革命”中提出许多判别是非的主观标准(语录标准、权力标准、“最高指示”等)即使造成严重的政治声威,但这些还是要由实践的结果来进行选择,最后均将化成泡沫。为什么在“文革”结束之后提出讨论实践标准的问题会使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出现不可阻挡之势呢?原因就在于“文化大革命”的实践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人人有切身的体验,而且其损益触及每一个人,所以只要我们向大家指明其中的道理,就会迅速擦亮人们的眼睛,提高群众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

当然,要从实践的结果得出关于外界认识的相对真理性的确证,是不容易的。因为第一,认识是一个过程,实践检验认识也是一个过程。有时一个认识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一次检验就能确定真理的事反而是很少的。第二,社会实践并不是个别人的实践,而是群众的实践、社会的实践、历史的实践。实践是一个总体,它由社会各种人各种活动构成,实践的结果要从各种不同的活动和各个方面的联系中、从事实的总和中进行考察。从科学史上我们看到,许多科学假设是经过许多人共同的长期的实践,才一步一步地、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接近真理,最后成为被证实为相对的真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发现及其被证实更是这样。

以上是说明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实践。下面再简单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实践标准同理论、原理、原则的指导作用是否相容?

理论、原理、原则等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与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原理、原则等是处在同一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客观的、内在的、必然的。理论、原理、原则、方针等从实践基础上产生,然后又付诸实践,即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到实践中去,就是理论、原理、原则等既用以指导实践,又受实践的检验,这两者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受实践者一定的目的、意图、思想、理论的支配,这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其他动物的求生活动无论怎样令人赞叹,也无此种能动性。因此在实践上,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说理论、原则等对实践不起指导作用。但是,我们的理论、原则、方针等不是神所颁赐的天书福音,也不是人类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理论、原则等从实践中产生,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时候,它同时又处于接受实践审查的地位,事情不可能不是这样。许多指导实践的理论、原则等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原则等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新的实践经验又提供新的理论、原则。所以,实践检验理论并不是贬低理论、原则等,它恰恰是理论、原则等本身所要求的。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不容易的。而现在一切都重在实践。现在已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原则等在实践面前显得越来越缺乏活力,矛盾重重,它们正处于受实践检验、由实践来修正的过程之中。

因此,正好像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一样,我们也可以说,共产党人以及一切改革者的思想路线就是“实践的思想路线”。

从理论、原则、方针等同实践的关系,可以直接引出第二个问题来,这就是关于所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分清两条思想路线(即实践的思想路线和“凡是”的思想路线)的关系问题。

坚持基本原则和分清思想路线

这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说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两条思想路线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交锋,最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和评价了提出实践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但是这场路线斗争并没有真正结束,因此中央又决定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1979年1月18日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是中国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像这样的以实践为真理的标准为主题的大规模的理论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议的内容涉及建国以来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的各个方面,虽然限于当时的条件,许多问题(特别在批判长期存在的“左”倾思潮的危害方面和毛泽东晚年错误方面)还只能说是开了一个头。但会议确实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开始引导人们进入了思考,重新认识我们已走过的道路。会议不仅指名道姓地指出毛泽东在造成多年“左”倾错误中的责任以及个人迷信的危害,并且涉及党内政治生活中的诸多不正常现象。这样,会议虽然在进一步批判和否定“凡是思想路线”方面取得了成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是,也立即引起了反弹。

我已经说过,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就有人提出当时的反对“凡是”即反对“左”的错误以及提倡思想解放的潮流,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不可避免地要引来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马列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三股风”,后果严重。现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议论在这些人看来当然是狂刮这“三股风”;尤有甚者,他们还把理论工作务虚会和当时已转了向的“西单民主墙”相提并论,认为这是内外呼应,向党进攻,甚至把当时由“文化大革命”的大乱引发的某些社会骚动也归咎于思想解放过了头。恰在这时,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结束时作报告,题目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在那些老“左”们看来,无异等于给了他们一把“尚方宝剑”,有利于他们反击“实践派”,遏制思想解放运动,也就是遏制改革开放的步伐。

同类推荐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本书游记是对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毫不留情的全面批判;尤其是对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傲慢等作了酣畅淋漓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这种批判的声音在慧驷国游记中甚至达到了尖锐和偏激的程度,斯威夫特将矛头直接指向罪孽深重、愚蠢肮脏、毫无理性的整个人类。由马匹组成的慧驷国是他理想中的乌托邦,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驷的流放,满怀惆怅地回到生养他而又让他厌恶的故土,只好愤怒而又无可奈何地与一帮“野胡”共度余生。
  •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在本卷传奇与惊悚的小说中,离奇现象或人物行为的不寻常将会强烈激发读者的惊奇、恐惧与战栗之情。在经历了所有被日常秩序埋没的非理性情绪之后,读者将感知理性思维所覆盖的一切混沌与漆黑,这些传奇与惊悚的情绪,在霹雳的刹那间将世界的真相、自由、本能、欲望与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人们于深渊的边缘处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与水边的自己。在中国当下“后严肃时期”的文学语境中,何为“否定性”、“自由”?传统在“被后现代”之后,“父权”是否遭遇了“亚文化”的冲击,他们之间是对峙、解体、还是妥协?游荡在“实在界”周围的恐惧是否真的令人战栗?
  • 父亲进城

    父亲进城

    烂尾楼背后的那些男男女女们留下了一堆废弃的钢筋混凝土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的辉煌、失落、曲折辛酸,那些或高或矮的烂尾楼都是一种命运与人生传奇。
  • 翘起后腿撒尿的母犬

    翘起后腿撒尿的母犬

    清晨六点,一阵刺耳的警笛骤然响起。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的我浑身一激灵,迅速由熟睡转为了半清醒状态。警笛声越响越急促,红灯也闪烁个不停。尽管有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可我还是迅速地从热被窝里钻了出来,跌跌撞撞地来到放手机的茶几前,飞快地抓起手机摁下了接听键。“喂,懒鬼,赶紧起床,六点十分在南湖公园集合。”手机里传来严厉的命令。我此刻已完全摆脱了睡梦的纠缠,转为了清醒状态,当下赶紧哀求:“燕警官,多给五分钟行吗?好歹让我把衣服穿齐整了呀。”
  • 谁被推倒于地

    谁被推倒于地

    他们挑了个好日子,于中秋节当天上访。凌晨六点,天色刚亮之际,队伍就集结出发了,一共二十余辆车组成一支杂牌车队,其中有小面包车、小货车、轿车和皮卡。车况参差不齐,有的已破烂不堪,搭载人员大约二百余名,浩浩荡荡上路。他们精心选择路线,不走高速公路,避开可能碰到麻烦的收费站,从村道到县道,再走省道。车队没有受阻,两个多小时后轰隆轰隆进入市区,到达市政府机关大院。二十余部风尘仆仆的杂牌车辆在大院门外一字排开,乱哄哄大群人员下车聚集,一幕别开生面的中秋风景就此展开。
热门推荐
  • 女皇大人,安好否

    女皇大人,安好否

    来到了强者为尊的修仙大陆,她是落魄世家的千金小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怎么可能!还有这两个可爱呆萌的娃,居然是我的,那个男人是谁?能杀了他们吗?我要霸占我的这两个娃,他们只能是我的!她是末世的存活下来的杀戮者,来到这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大陆上,她决定在这里定居了,可偏偏有不长眼的来找虐,她只好虐他千百遍了~新书:女尊:夫君,别这样QQ群:647335882
  • 鲁豫有约:戏骨

    鲁豫有约:戏骨

    此书收录影视界实力戏骨的趣味人生与洒脱态度:不同流,才精彩的濮存昕;这爷们儿是角儿的陈宝国;我的性格是“玩命”的刘威;卡通皇帝张铁林;奶油小生大变脸之唐国强;“两头坏”的王刚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些人物如何演好戏,又过好人生?
  • 我的世界主集一之探索四大古迹

    我的世界主集一之探索四大古迹

    一个出色的探险小队,必定会经历许多冒险。它们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却不可思议。四大古迹,就是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一切的一切,从Notch与Herobrine开始,又在冒险家的脚步下结束。然而,这场冒险结束之时,就是第二场冒险开始之日……未来,也不会一帆风顺。 冰火交织,龙凤共舞;天雷破地,地魂入天。 梦幻之内,虚境皆食;真实所见,亦非真实。 作者联系:2174302614(标准号)3521314795(小号)QQ群:426980926(一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杏的复仇

    杏的复仇

    本书是中国社会派推理作家松鹰的推理小说处女作。两名岭南地产大鳄相继离奇死亡,死前都收到一份“死亡通知书”,里面一串数字和怪异图形……由此引出二十八年前的一桩惊天惨案,历史封尘的面纱终于被掀开!全书情节紧张,暗潮涌动,悬疑迭起,丝丝入扣。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缜密细致的高智商犯罪,其对社会问题揭露的深度,已经超越了一般悬疑及刑侦小说的范畴。
  • 法华经显应录

    法华经显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魔之主

    邪魔之主

    上古时代,正魔大战,无数强者陨落,宗门破灭一日,陈元意外来到神秘‘武道空间’,投影诸界,快意恩仇,轰轰烈烈,正邪魔侠谈笑过,亦正亦邪见真我。一路而上,重现上古风云时代。
  • 紫血回魂

    紫血回魂

    这本书是我自己从懂事起到现如今的经历,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或许你不信,或许你不屑,但我所说的还是发生过,一点儿都不会改变。在我寿命将终的最后时刻里,仅仅是想让自己,不会忘记那曾经的种种往事,曾经那些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的鲜活生命!而对于即将迎接死亡的我,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人生中的心情里程

    人生中的心情里程

    抄录我觉得非常好的撩人小情话虽然不是我所写所想但是我想把它们集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