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5800000002

第2章 风雨兼程30年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而作

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

刮风下雨,不仅是自然现象,在象征意义上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风风雨雨30年。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几阵风,动摇了为害已久的“左”倾教条主义与“左”倾空想共产主义的根基;几场雨,冲刷了闭关锁国几世纪所积累的愚昧落后,力挽狂澜,使我国不仅摆脱了“文革”所造成的险境并奇迹般地闯进了世界大国之林,尤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因此,也最终使人们相信在世界历史上终将铭刻上属于中国的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邓小平。

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相伴而来的一场争论——“实践标准”和“两个凡是”之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开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开局。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两个凡是”之争,是为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制定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称之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而历史则将记载下这是20世纪末期中国的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外国一家颇有眼力的报纸评论说:“贯穿着整个改革运动的其实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精神,这句表面上看似空洞的口号,其实却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效果非常大的原则,它使改革领袖可以放手采用古今中外任何发展模式的经验和优点。”事实上正是如此。

经过30年改革,中国的现状已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的。开始一段还纠缠于以调整为主还是以改革为主的争论,待到广大农民自发起来冲破人民公社的樊笼,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改革立刻成为无可阻挡的主流。改革又由农村进入了城市,由此正式启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即将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和计划这两股势力的较量极其复杂激烈,经过好多个回合。不少人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内“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占强势,也有人提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意见。直到党的“十二大”以后才将我们的经济定位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这也不过是探索中获得的一个中间站而已。

在达到这个经济中间站的时候,曾一度有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但由于改革仓促进行,未达到预定目标,加上当时其他因素,反而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学潮,导致上层领导人的变动。不久又招致了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式的学潮,引起政局动荡。两次事件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最受影响的自然是正在进行中的改革事业。刚失势的计划经济势力企图乘机卷土重来,有人更大张“共产主义建设”的旗帜以图阻挡改革,最终是要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形势趋于严峻。恰当此时,变革中的苏联突然垮台,东欧变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国怎么办?会引起骨牌效应吗?中外都在等着瞧。刚经历过两次事件的国内相当一部分人一时对改革持观望等待的态度,一些批评的声音也起来了。这时候,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卸掉了一切职务的邓小平以元老身份离开北京到广东深圳特区一带巡视(他显然是以保护者的角色最后一次莅临这个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区),他一路上讲了一些极重要、针对性极强的话。他毫不含糊地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一百年也不能动摇;继续走我们自己改革的路,谁不搞改革,谁就下台;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经济特区就要以市场经济为主;不要害怕向资本主义学习,要更加敞开大门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及管理经验,我们自己首先要有信心;对外则要“韬光养晦”,严格保持独立自主。

邓小平这次南方讲话震动了北京,在那里,各种噪音戛然而止。不久,国家就正式宣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并正式建立起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引起了经济的股份制改造和民营经济的相应发展。这样不仅使中国的政局稳定了下来,也使资本主义国家大为吃惊,它们不能不对中国刮目相看,采取静观态度,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邓小平之所以为邓小平。

自此之后,主要就是依靠经济领域的改革并辅之以其他方面的改革,特别是借助于科技的进步和外交上的努力,奠定并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中国终于重新崛起于世界。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的经济连年以两位数增长,使过去那些“保四争五派”(即认为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只能达到4%,争取5%)哑口无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大为增强。不要忘记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大体可以举出如下诸项作为标志:嫦娥一号发回了月球照片,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飞机下线,动车组飞驶大江南北,冀东南堡10亿吨大油田被探明,国家巨资建设12项大科学装置,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亮相,等等。

经过30年改革,中国的现状已引起世人的注意。举一个例子,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1月8日)有一篇文章指出:“在政治上,中国并没有受西方多大的影响,不断摸索着自己的道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这种新型发展模式不仅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认同和接受,而且也对俄罗斯这样的新兴民主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依我看,这也可看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描绘。

我国社会主义自身的改革还只是刚开始

到了这一步,有人以为,中国的改革已经差不多了,中国已经处于内外交誉的“盛世”。这可称之为“盲目乐观派”。其实,我国社会主义自身的改革还只是刚开始,就是经济改革本身的“转型”也还没有全部完成。

例如,在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并且地区差别极大的大国,整个市场操作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待制定并经受实践检验,资本市场和汇率更是两个薄弱的环节。目前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总的说,只是为建设真正的民主法治社会(它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开拓了空间,为进一步改革(包括文化教育体制方面的改革)打下了基础。现在,政治改革方面的各种问题已经向我们提出来了,如何发展民主成为人们集中谈论的话题:例如,如何铺开乡镇直选并进行县级选举的试点,如何保障人民的各种权利(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如何精简国家机构,实现大部门制,使之接近人民,尤其是,如何逐步推行各级选举制以代替长期存在的层层委派制。

这里特别要提到如何改善我们党和国家的民主集中制,这是一个有关政体的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首先应当说,民主集中制是一个好东西,我们不是只要民主不要集中。根据如上所说,我们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且管辖不同地区的大国,为了保障国家的统一和政局的稳定,必须有集中,没有集中就没有统一。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过去对民主和集中的关系认识有误,甚至把两者的关系弄颠倒了。民主和集中,应当说,民主是主体,集中则是民主本身的集中(例如,民主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各级行政执行机构等)。因此,集中不能凌驾于民主之上,成为高高在上的指导者和发号施令者。集中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反过来就应当服务于民主即服务于人民,就是各级领导者都应当成为人民的公仆。过去我们把两者的关系弄颠倒,实际上是以集中压民主。这就导致权力高度集中于领导者之手,领导权力既无监督亦无制衡。这种权力垄断势必使特权横行,特权成为贪污腐败之源。这是我们政治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要作专题研究,这里不多说。

应当常怀忧患之思而暂离“盛世”之说

这里我倒要向那些“盲目乐观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仅我们许多领域的改革正待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就是已经过初步改革的某些领域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缺乏审慎的研究,某些改革已显出措施失当,以致弊端丛生。如教育部门(主要是学校尤其是大学)出现了三大弊:市场化、官场化、大规模(将大学合并成无个性特色的超级大学)。这是中国教育的大伤。我国的国有企业已陆续告别了行政级别,告别了官本位。相反,我国一些较有名气的大学却陆续套上了行政级别,进入了官本位,首先使校长(连同党委书记)戴上某类并不算荣耀的“官帽”,貌似升级,实际上是降格,使这些学校丢掉了自身本应具有的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本应享受的较优渥的生活条件,在学校内部则造成一种追逐官位的风气,有造诣有名气的学问家反被轻视。这便远离了办教育的宗旨。以此而欲求文化学术之繁荣,其可得乎?

我国的改革当然有令人注目的成就,我们的国力随之大为增强,我们已是堂堂世界大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种社会差别尤其是城乡差别还相当大,广大乡村发展之路还很艰难。因此总体上,正如一位外国评论家所说,中国是“一个既富有又贫穷、既强盛又脆弱的大国”。毫无疑义,我们正在富有和强盛起来,但贫穷和脆弱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国家还有不少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我看来,我们应当常怀忧患之思而暂离“盛世”之说。我们的改革尚未及半,目前正在进入“深水处”,各种扎根很深的复杂问题正在浮现出来(包括上面所说的某些改革措施尚需再改革),这些问题都要用进一步的改革去解决。因此,改革不能停顿或半途而废。就外部环境说,世界的格局和形势正在激烈变动中,多极世界并非有序形成,各种势力正在较量中,许多问题难以预测。而在我们身边,“台独”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30年来,在和平共处既定方针的基础上,我们的外交政策多有改革,日趋成熟,自尊、理性、务实、友好、开放,能够适应全球化形势和从容应对这个领域的骤风疾雨,不负大国的声誉,世界影响力日增。我们不搞霸权只求和平,但外交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日益增多,敌意和隐患并未在我们面前消失,因此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小心地对待这个领域的问题,坚定地为世界和平与正义而努力。

总之,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势大变,不仅社会主义以崭新发展模式稳稳地站住了脚,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正在崛起,这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实,但“盛世”之说为时尚早。许多挑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忧患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

(载《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8年2月25日)

同类推荐
  • 浮舟

    浮舟

    初涉世事的圣子被作家高明的清高、孤傲深深吸引,甘心与其过着无名无分的同居生活,甚至在高明遭遇车祸截肢之后依旧不离不弃地陪伴左右。然而,加仓井的出现打破了二人间的平静,他对圣子毫不掩饰的追求令圣子心慌意乱,不觉与之靠近。面对这两个男人,如浮舟般摇摆不定的圣子究竟会作何选择?
  • 我是我的神(下)

    我是我的神(下)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林深终有路

    林深终有路

    十六岁,她第一次见到身为国民设计师的他,便口出豪言:“我希望未来不久,我能成为另一个路景凡。”十八岁,她糯声地向他哀求:“师兄,你暂时不要喜欢别人好不好?”二十三岁,他们相识的第七年。她依偎在他的肩头,“其实有一件事我骗了你。”他的手落在她的腰上,“什么事?”她的眼睛弯成月牙状,“当初我的梦想不是成为设计师,嗯,我的梦想是成为路太太。”
  • 落花流水

    落花流水

    唐秋宝迷迷糊糊地喝下了半瓶酒。印荷花目瞪口呆:他高兴糊涂了!平常你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量。(她伸手拿过酒瓶)不喝了,弄口饭吃。唐秋宝也不坚持,就接过碗:妈,你先睡。待一会儿我来洗碗。印荷花说:不慌,我陪你说说话。唐秋宝说:你就去吧。我有些头晕,想一个人清静清静。印荷花说:那……你也早点睡。
  • 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恢弘的大汉?绚烂的大唐?静谧的大宋……如果说,历史有道门槛的话,任何人都不过是槛外痴人,企及遥望。拈起脚尖,伸头探望,总能于门缝问窥及些许的意境,宛若发现新大陆般,惊喜连连。现在,就在这窥望中,让我们的思绪走进另一个美妙的天地……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朱一龙爱你

    朱一龙爱你

    一次意外,她遇见了他,那个镇魂男孩,朱一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是作者一批散文和短篇纪实文学的集锦。押题篇《陨石之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身军人之家的普通战士,但他却在未来战争的浩渺星空中流连忘返,包括在高烧状态的梦中……一篇篇探索未来战争的论文让专家们不能不刮目相看。他是我军新一代军人精神结构与境界的活标本之一。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铁雪云烟

    铁雪云烟

    首届全球华语新锐小说大赛终极决赛入围作品*她在雪地中救他,已是第三世相逢。为拯救浩劫,二人穿越至前两世。第一世,在蓝甲部族长到七岁的她被带回铁仓部族,被看成没出息的挂名少族长。她目睹过铁仓人对蓝甲人的残暴欺压与杀戮,却听父亲说母亲是被蓝甲人害死的。同年她认识了八岁的他。长大后她练成神功,在妖入侵之际带兵作战屡立奇功,在一些人眼里她却是恶魔。后来他为何决定以自己的命换她的命?穿越回第三世后,拯救大计遭大变故,看到的活路会不会正是绝路?一生光阴,三世悲欢,铁雪塔成了永恒见证。*本文开始写于2009年*入围2018华语言情大赛总榜的作品于2019年1月24日至2月14日打榜,本文在影视赛区,感谢支持
  • 心灵与境界

    心灵与境界

    本书包括:“心与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以心为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境界”、“走近荣格与走进自己,感受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等9讲。
  • 王阳明:向内心光明致敬

    王阳明:向内心光明致敬

    作者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其间穿插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
  • 教练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教练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智慧生活一点通:你不可不知的2000个生活小窍门

    智慧生活一点通:你不可不知的2000个生活小窍门

    《智慧生活一点通》所收集的这些窍门都是来自于生活实践,更适用于生活实践,普普通通却蕴含许多创意,内容涉及到医、用、吃、穿等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侧重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更重要的是,书中所提到的材料,在生活中都能信手拈来,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2000条生活窍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医、用、吃、穿,一书在手,统览生活细节;真正的好方法和智慧窍门,区别于一般生活常识;使用方法简单,材料随手可得,查阅快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