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3400000002

第2章 佛珠记(2)

曾大人原先在京都旧任各部侍郎达十几年,对大清的官制早就烂熟于胸,他可不是无的放矢。

原来,自世祖顺治爷那当儿,八旗威武,纵横天下,到了康熙爷,八旗安逸已久,平定三藩之后,就开始重用绿营兵。

雍正、乾隆时代,都是绿营兵打头阵,八旗兵在后头。

所以,不管怎么猜忌,绿营将领的地位,越来越高。

到了乾隆中期,因为高宗乾隆爷锐意广武,十全武功赫赫当阳,就改变了官制,最后制定了武官职位,传之后世。

这赵大全做的肃州镇挂印总兵官,自打康熙晚期,十四爷任抚远大将军王,亲自领兵西征,才最终设置,到了乾隆朝,相沿不便,又加了定边左副将军的职衔。

那位问了,大清的提督、总兵满天下上百个,怎么就这个特殊呢?

因为,这种挂印总兵官,全大清国的武官中,只有十个!

挂印总兵,顾名思义,在职权上,有种种特权,比一般地方督抚,更为强势。

那年头,重文轻武,一般内地的提督、总兵,都由文官的总督、巡抚节制,没有直奏皇帝的特权。

而高宗乾隆爷规定——

1.挂印总兵官,不受当地督抚节制,可以单独密奏军情战报和参奏督抚大员。

2.凡报告政务及军务,不需要加盖督抚大印,直接用自身官印,直达御前。

3.挂印总兵官,战时可以用本身印信指挥普通提督或总兵。

4.更加重要的是,这肃州镇挂印总兵官,还兼任定边左副将军。这定边左副将军,乾隆之前,一直是郡王、贝勒贝子和王公亲贵,皇帝最嫡系亲信的职位,兼领着内外蒙古各旗骑兵上万虎狼之师,并对内外蒙古各部,有监督警戒责任。战时,则作为一路军统帅,麾下数万或十数万兵马,端的是万万人之上的军事首脑。

其印信,不仅比一般督抚封疆大吏的要大,而且,是三台银印,硕大无比,只有战时的大将军在太和殿外,由皇帝临时授予的大印比之大,其余六部九卿各衙门甚至军机处的银印,都没有这种挂印总兵的印大。

自然,也就是左中堂在信里说——赵大全印比自己大,这股怒火的来历喽。

这样一来,自顺治到嘉庆年间,这个职位,基本上都是满洲八旗亲贵的专有职位,直到道光之后,才有汉军旗人充任,可赵大全一个汉人,怎么会忽剌巴的突然出任这种非常特别的职位,且不是曾文正公、李中堂和左中堂的推荐呢?

俗话说,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果不其然。

第二天下午,收了一千两银子的刘章京,亲自来了湖南会馆,向曾大人和赵大全将军,说明了原因。

一个多月前,军机处确实接到吏部通知,要遴选全国高级武官,别的还好说,就是这十个挂印总兵和江南几个省的提督,需要大费周章。

明摆着,恭亲王六爷有话——既不能让咱们旗人吃了亏,还得调剂调剂曾、左、李、刘等人手里那些汉人。

曾大人因为是直隶总督,又是原来的湘军统帅,直隶提督早有人了,这回,就没过问他。而是军机上,奉了两宫皇太后密旨,指示李中堂、左中堂等人,秘密保奏推荐几位能臣。

李中堂那边还罢了,左中堂兴冲冲地找了自己两个亲信,写了推荐书,送来京都。

当然,那会儿,六部还比较有规矩。

按规矩,给皇帝看的单子,绝不能只有推荐的那几个人,必须得写上一大串儿,把想任命的几个,写在最前面,后头那些名字纯粹是为了凑数才写上的,军机大臣们拿着名单,送进养心殿东暖阁,由小皇帝拿朱笔画圈,这个仪式,也叫朱笔钦点,算是由皇帝亲自任命了,表示任命文武大臣的大权“出自上意”。

于是,赵大全这位记名提督、忠勇巴图鲁的名字,也被兵部、吏部联合写在了名单上,用来凑数,表示朝廷一秉大公,君主英明。其实呢,早就内定了。然而,书吏在写名字时,把赵大全写成了赵大福,而送到军机处的单子,几位军机大臣,也没来得及细看,毕竟李中堂、左中堂提出来的名字,恭亲王早就指挥着写在前三行了,谁知道这个赵大全还是赵大福是哪根儿葱呢?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那天,恭亲王领着军机大臣们进了养心殿东暖阁,跟垂帘的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觐见,上奏此事,其他几份名单,同治皇帝百无聊赖地提着玉管朱笔,胡乱在前三行上画了圈子,反正母后和六叔都跟他讲过,只在前三行画圈就成。这些官儿到底是谁,多大年纪长什么样子,他根本不认识。

不料,画到赵大全这张,没了朱砂,等御前小太监调匀了朱砂,小皇帝提笔在手,在左面的御砚里蘸了满满一笔,想移动到右面的纸张上画圈,可朱砂蘸得太满,略微一晃动,一滴大大的朱砂墨,就滴在了一个人名字上。

同治皇帝呵呵大笑起来,指着赵大全的名字问恭亲王:“瞧瞧!人家这名字起的,赵大福!得了,就是他吧!”说完把御笔一扔,转身进了内廷。

这位恭亲王六爷,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皇帝就走了,拦都拦不住,看看其他几位军机大臣,也都没话说,都二傻子似的跪在金砖地下发呆。

倒是慈禧太后听了,觉得不像话,让太监拿过单子来一看,原来知道是左中堂举荐的名单,可皇帝朱笔点了,再看看名字——赵大福!

慈安皇太后笑道:“嗯!这名字好!瞅着就有福,不然,怎么一个凑数的能得了朱笔呢?”慈禧太后也觉得名字吉祥,便发了话:“照皇上的意思办去吧!”

那年月,皇帝的意思就是钦点!就是天子之意,谁还敢改动?加上两宫太后有话,得,赵大全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记名提督、一品候补,摇身一变,成了边防大将。

这就是为啥左中堂有些愤愤不平的原因,原来就是一场误会。

几人知道原委后,哈哈大笑,赵大全激动地朝北叩首感谢天恩,又亲自请曾文正公写信给左中堂说明原委,又请了曾大人、刘章京的客,这才高高兴兴去上了任。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赵大全就此,改名为赵大福,毕竟是天子亲自钦点的大将嘛。

因赵大福带兵严肃,作战英勇,为人刚方严正,在肃州等地一待就是十来年。直到光绪初年,年过六十,才上奏了朝廷,卸任回京。

此时,曾文正公和一部分老一辈的湘军将领,早已驾鹤西去,魂返道山,去世了。倒是曾家小侯爷在京为总理衙门大臣和兵部侍郎,时不常来探问老叔,赵大福家小都在湖南老家,不过,多年的北方生活,倒是让他喜欢上了这里。因此,写了家信,让大太太在家看家,二太太领着小女儿来京陪伴。

在肃州,赵大福找了个三太太,毕竟是一品大员嘛,算是有个伴儿,这三太太也不是外人,乃是曾九帅远房的一个表妹妹,过了三十还没出嫁,由九帅做大媒人,说给了老兄弟赵大福。婚后,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金寿,一个叫金宝,倒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

等二太太进了京城,一大家子人住不开了,怎么办呢?赵大福想过了七十再回乡。于是,找了不少房子,都看不中,也是他运气不好,被兵部的京油子司官儿拉纤儿的说合了,在西直门内大街花了仨瓜俩枣的银子,买了一所大院子,就住进去了。

为何说他运气不好呢?

因为,这所大院子,是京都西城内外,有名的凶宅!

原先在乾隆年间,这所大院儿,是内务府有名的肥缺官儿,粤海关监督松寿的官邸,占地不小,还有个花园儿,亭台楼阁三十多座,十分美丽幽静。乾隆五十年,因为松寿捞钱太多,又得罪了当朝的首辅、内务府总管大臣、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兼着九门提督,那位赫赫有名的和珅和大人,被和珅在乾隆爷面前密奏一本,说松寿贪污重大,民命不堪,而且,把上贡御用的紫檀宝座、琉璃宫灯擅自私用,老迈的乾隆爷勃然大怒,当即就下旨革职抄家问罪。这松寿也是捞钱有术,胆子却不大,知道犯在和珅手里,没个好,便带着全家二十多口人,在正房里悬梁上吊自尽了!

等步军统领衙门、内务府抄家的人一来,大厅里满满一屋吊死鬼,吓得众人屁滚尿流,只把金银财宝都抄了走,运回大内,充实了乾隆爷的小金库。而这所房子,也被收入内务府,成了官产。可是,满朝亲贵王公大臣,谁也不敢要,更别说买了,皇帝赏赐人,也不好意思赏出去。

到了后来,有人风雨之夜路过此地,那是阴风惨惨,鬼哭狼嚎,闹得周围人心惶惶,一传十十传百,更没人敢要,就此,成了凶宅。

到了道光初年,有位江西的翰林院学士不信邪,给内务府交钱买下来,住了不到半年,就暴死了,四九城的老少爷们口口相传。这里,更成了谈虎色变的凶宅。

不过,赵大福倒是不怕,谁让年轻时他在军中就有赵大胆的外号呢!连曾九帅,都佩服他的胆子,于是乎,六十来岁的赵大福,非常便宜地买了房,花钱请木厂的师傅们大修了一遍,舒舒服服住了进来。

他觉得,自己一生有福,连官职来得都是天意,还怕什么鬼魅呢?

住进这座大宅子之后,京城里的故旧、湖南老哥们儿倒是不少人劝说赵大福,找几个道士喇嘛和尚念念经,超度一下,也是心安的一个法子嘛。

赵大福不在乎这些个,哈哈大笑:“那些年在战场上杀得血葫芦似的,尸山血海里滚过来的,还怕这点忌讳?!哪个冤魂敢炸毛,看老子不活劈了他!

因此,全家倒是都不在乎。

奇怪的是,不知道赵大福是真的有福还是贵人星照命,反正,住进来半年多,确实没啥事。

到了这年春夏之交,赵大福在家里纳福也闷了,虽说他这座院子被称为凶宅,但西直门大街,也是京都四九城有名的繁华之地,比大栅栏、珠市口一点儿不差。满街桶子的店面,铺户栉比鳞次,每到节庆,也是热闹非凡。

而赵大福周围的邻居,除了一开始对买了这座凶宅的他背后指指点点地叫“大头棒槌”——意即傻子。可后来看看人家赵大福确实能镇得住,也就放了心开始交往。

老北京的交往,汉人跟旗人同,但大礼上,融会贯通了不少。

远亲不如近邻嘛。于是乎,西街上的杨掌柜,就成了赵府的常客。

杨掌柜是琉璃厂汇文堂的大掌柜,山西忻州人士,五十出头的年纪,来京都已然三十多年了,从夹包袱跑街开始,一直做到了汇文堂大掌柜,对京都的礼仪民俗和趣闻典故、朝廷典章,了如指掌。如今赚了不少钱,也在西直门大街买了一所四合院,可惜,膝下无子,六年前,从街头收养了一个孤儿,起名叫杨云庭,今年才十六岁,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杨云庭在杨家,并不怎么受重视,毕竟是收养的外人,杨太太和小姨太太,都对他不怎么看重。而杨掌柜是生意人,收养了小杨,本来就觉得不是亲生的,有些含含糊糊,后来老家亲戚来人也说觉得太仓促,不如从本家里找个合适的继承他们家业。

杨掌柜这心眼儿就活动了,可毕竟已经养了六年多,再把小杨赶出去,他也确实舍不得——吃了自家这些年饭,怎么也得报答报答自己嘛!

所以,小杨从乞丐变成少爷,又从少爷,变成不值钱的仆人,吃喝穿戴,都跟杨家的高级仆人差不多。

幸亏小杨为人善良,性格温厚,敏学上进,知道自己的身份,对杨太太的冷嘲热讽倒是不上心不在意,在家里对二老恭恭敬敬不说,平时,跟着杨掌柜学了不少古玩书画知识,还外带着帮杨家做家务。

上头看不上,底下的这些下人,自然都是些势利眼,对杨少爷使劲儿作践起来,明的,暗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人家杨云庭杨少爷,毫不在意,默默做好自己的事,不气馁不张扬,别人任谁也挑不出错。

随着杨掌柜接长不短儿的拜访赵大福将军,杨少爷也成了赵家的常客,经常恭恭敬敬地跟在养父后面,学习着人情往来。

赵大福倒是很喜欢杨少爷,除了杨少爷文质彬彬人才仪表都很出色,再一个,自己的儿子,金寿、金宝这两个小孩子,平时皮猴子似的上蹿下跳,家里头没有什么年轻人带着玩儿,只有杨少爷来了,抱一个领着一个,在后花园里能撒开欢儿地玩耍,这两个孩子一口一个“杨哥哥”地叫着,简直把杨少爷看成了亲哥,一见面就像股糖似的抱着杨少爷不撒手喽。

杨掌柜心里也乐,善于拉拢人心的他,通过自己和儿子来赵府的人情,卖给附庸风雅的赵大福不少古玩书画,着实赚了不少银子。反正他知道,这些湘军老爷们,当年在长毛之乱里,可是没少发财,据说,当年曾九帅一个人就赚了三百多万银子,拉回老家一千多船金银财宝!

同类推荐
  • 唐朝诡事录

    唐朝诡事录

    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点上一盏烛灯,开始写鬼怪故事。所以,当唐朝的夜幕降临,如果某一间屋内还闪烁着烛光,而且薄薄的窗户纸背后,时而私语窃窃,时而惊呼阵阵,那一定是有人正在分享今天刚听来的一段秘史、怪谈或是惊悚传闻。
  • 屠杀灵魂

    屠杀灵魂

    汇园印染公司紧临长城市北环路边,总经理凌刚虽然刚满三十岁,但已拥有两千万私有资产。这会儿,他把他的黑色奔驰小轿车稳稳地开到车库,下了车,直奔车间。他的车间高大宽敞,两台百米长的平网印花机正一刻不停地在白布上印制着设计精美的彩色图案。他见自己聘用的技术厂长江长福正在平网的一端仔细地验布,便问:“江厂长,无锡那批布印好了没有?”江长福扭脸一看是凌刚,忙站起身说:“唔,凌总来了。无锡的布刚印完,现正在印广州那一批布。”凌刚松了一口气,说:“天都黑了,你没吃饭吧?走,跟我到门口的饭店喝杯酒。”他见江长福一边用棉纱擦着手上的黑油一边跟他走,知道他也饿了。
  • 墙上的森林(中国好小说)

    墙上的森林(中国好小说)

    一个因为憎恶而淡忘了婚姻,已经几乎丧失了爱的能力的中年男人,一个长夜疲惫的旅人,在一个阴差阳错的偶然里,认识了一个叫林影的漂亮女孩子,他沉睡的心灵渐渐被唤醒,久违的激情慢慢涌动,生命又一次撒进了阳光。和前妻的生的女儿莫名其妙失踪,让他经历了惊魂一刻,在这个危极时刻,他再次认识到了不曾认识到的林影的一面。
  • 重新学话

    重新学话

    《微阅读1+1工程:重新学话》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高军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收录了《重新学话》、《解救》、《人面鸟》、《影子里》、《起皮》、《尾巴》、《换脑》、《病》、《羞涩的笑》、《逃回地球》、《机器时代》、《肉食人》、《拿掉面具》、《租用蓝天》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星星亮晶晶

    星星亮晶晶

    作品描述了一个名叫牛牛的自闭症孩子在成长和求学路上的一系列遭遇。母亲从对自己孩子命运的关注转而上升到对自闭症孩子教育这个社会问题的关注。故事展现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宽容与善意,爱和包容,充满了温暖的正能量。作品结构朴实,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大佳银奖”。
热门推荐
  • 木子悦己寓言

    木子悦己寓言

    是一本能让人观花看世界,睹木见浮生的好书!为什么这么说?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寓言,正好比这花这木,看似志趣横生,枝繁交错,实则却有着深深的道理,这些道理既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犀利剖析,撕开一条条带血的皮肉,看人性的贪与痴,世间的冷与暖,一幕幕真实太过沉重,变成一个故事说与人听。
  • 杠上冰山总裁:情逢敌手

    杠上冰山总裁:情逢敌手

    凌贞楠爱钱又势力,胆小怕事又冲动记恨,为了报被人劈腿的仇与罗绍琛一夜风流,扳回一城,她不但钓了个金龟婿,跻身豪门,肚子里还有个小种子生根发芽。相安无事又平淡如水的婚姻里,是他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的挖了个陷阱等着她跳,还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误打误撞的自投罗网?他心思缜密而复杂,她岂是对手。路城南对她情深意重,大明星跟罗绍琛纠缠不清,在这条爱不逢时的道路上,他们是情逢敌手还是分道扬镳?
  • 痕星星落落入繁

    痕星星落落入繁

    江湖盛世大宗,一夜之间宗门宗主夫妇二人死于非命,留下一双兄妹相依为命。而然,天不遂人愿,父母惨死,哥哥失踪,妹妹无奈独自一人撑起偌大宗门。江湖风云,多变诡狹,昔日宗门好友如同说好一般一同上那洞南山,破她宗门,杀她宗族。幸得母亲留下遗物冥蝶扇,助她保住宗门,留得栖身之所。十年以后,终得哥哥消息,隐姓埋名,告别一直抚养自己的姑姑,下了洞南山,入了江湖世。却不愿,一把冥蝶扇将她落入窘境,暗潮汹涌。再遇故人时,她以不记得他,在见哥哥时,他以不认得她。
  • 造物志

    造物志

    异界五百三十三年,司命主逝,仅留《造物志》于世已。《造物志》总百篇,志怪也。于异界与人界互通时所作,现在两界之间漂泊,无人知踪晓。
  • 江山风雨问情

    江山风雨问情

    十年之前,江南白家的世子,十年之后重回武林,只为当初的誓言。现实确是如此的残酷,十年之后的武林,因为他的回归再一次风云诡谲,突变再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级小神农

    神级小神农

    这是一个小农民下山,带领着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王小龙下山之后,各类各样的美女,纷纷收入手中。
  • 凉月如眉挂柳湾

    凉月如眉挂柳湾

    一代威风凛凛的杀手女王,一不小心就穿越了。哎~没办法遇上了穿越大流那就接受现实呗。但是这刚穿就成亲未免有些过于刺激了吧?什么,什么?皇后?要她一辈子困在宫里别做梦了吧!
  • 当太阳成为河流(郭小东文集)

    当太阳成为河流(郭小东文集)

    四百年,四个故事,八条河肩着一个太阳。四个血案,四种不同的人生,在四百年间蹒跚。四百年来,太阳河一直在流血,所以,夕阳是红的,残阳如血,天空时而落下悲泣的雨血。似雅加一年一度如期而至的梅雨季节,泥泞了山路,阴霾了城市,淹渍了人心,同时也大淖了故事和时间。
  • The Day of the Confederacy

    The Day of the Confeder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