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3500000007

第7章 关于《委曲求全》

1983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册《王文显剧作选》,张骏祥作的序中写道:“王文显先生是用英文写剧本的老一代的中国剧作家,我看中国话剧史上也不该漏掉这位在北方默默无闻的戏剧开拓者。”李健吾在《后记》中也说:“王先生生前是应该享盛名的,而今记得他的人却寥寥可数。人世无常而有常,行笔写来,不禁系之。”两位剧作家的感慨是有道理的,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王文显其人其剧呢,更遑论普通读者和戏剧爱好者了。

王文显(1886—1968),江苏昆山人。早年在英国读书,1915年伦敦大学毕业后回国,先后担任过清华学校的教务长、副校长、代校长。1928年清华学校提升为清华大学后他又长期任外国语文系的系主任,曾开设《外国戏剧》《莎士比亚》《近代戏剧》等课程,直至七七事变后学校南迁,他离开清华到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去香港,后移居美国。

在清华任教的数年里,凡关系到他的责任的,总是照办不误,由此安安稳稳地坐在系主任位置上,被称为“不倒翁”。比如在会议上,他从不东拉西扯,均能妥帖地把会议组织好。课堂上,据张骏祥回忆,他讲课的方法很简单,从头到尾,都是在念讲稿,年年如是,也不增删,有些学生不免会感到枯燥,同事温源宁在《王文显先生》一文中形容那情形“给人一种差不多是一位新教长老会牧师做丧事的印象”。但那份讲稿写的又真好,扎扎实实,你不能说他不认真、不尽职。而且他还常常把自购的戏剧类图书提供给学生使用。课下呢,他有些清高,缺少热情,温源宁描述他不是一个逗得起学生热爱的人。没有学生去看他,即便去的话,大都是谈公事,公事谈完,拜访也就结束了,“没有人逗留,也没有人希望延长时间”,双方似乎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事情又全办了,你不能说他不尽责。他还常常显示出绅士派头,衣着整饬,好用烟斗吸烟,爱在家居的小园子中养养花,对打枪、踢足球也感兴趣。难怪温源宁说:“清华没有他清华就不成其为清华了。有了他,尽管经历过各种变革,清华照样是清华。”

然而,不同于他的刻板和缺少热情,王文显写的剧本却别有一番情趣,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培养出了一批知名的剧作家,像李健吾、曹禺、张骏祥、杨绛等都是他的学生。

王文显的剧本均是用英文写的,先后创作了《媒人》《白狼计》《猎人手册》《老吴》《皮货店》五部独幕剧,《梦里京华》(原名《北京政变》)《委曲求全》两部三幕剧,如今只两部三幕剧留存下来,其余的或许都遗失了。

1927年,王文显利用清华教授休假一年之机到耶鲁大学,师从美国戏剧学泰斗贝克教授学习编剧。期间,他写出了《梦里京华》和《委曲求全》。之后由贝克执导,于同年5月在耶鲁大学先上演了《梦里京华》,1929年11月又上演了《委曲求全》。两剧的演出均获成功,影响不小。1936年张骏祥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时,还见到这两出戏的剧照高高地挂在学院图书馆的墙上。

《梦里京华》暂且不论,这里只说《委曲求全》。

这是一部讽刺喜剧,表现了高等学府里一些道貌岸然的“师表”之间的钩心斗角。善于玩弄权术的顾校长和秘书商量,企图辞掉会计科的王会计员、注册科的宋注册员及校役陆海。王会计员的妻子为保住丈夫在学校的位置,便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装扮出和校长有暧昧关系而迷住了校长,当二人正亲热时恰巧被宋注册员及陆海撞上,于是消息传了出去。老奸巨猾的关教授一直盯着校长这一职位,此时也趁机而动,拉拢陆、宋和一些学生把是非真相搅乱。董事会派来调查真相的张董事是个色鬼,也被王太太的美貌所吸引,和她讲起情话,接起吻来,于是一场案子也就冰消云散了。剧作辛辣地嘲讽了高等学府里的种种鬼蜮行径。

这部剧的中文本1932年7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出版,李健吾翻译。那么,是什么缘由促使李健吾翻译这部剧作呢?这在他为《王文显剧作选》写的《后记》中没有提到。但1935年2月12日他为《华北日报》写的一篇《〈委曲求全〉的翻译与演出》,却对此事解释甚详,不仅如此,文中还叙述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活动,谈了自己的戏剧标准,记述了清华戏剧社的演剧活动,同时对了解当时北平演剧界的活动也不无助益,实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篇文章未收入李健吾的任何作品集,读者不易读到,现抄录于下:

我翻译《委曲求全》的时候,正是没有离开清华的最后一年。这出剧平时我听人讲起,但是从来没有机会读到。我向来有戏就读,当做文学来读,情形就像一个书呆子。学校任何方面的学生活动,我自来就不加入,(天晓得我从前是怎样一个闹事的分子!如果我告诉现在的朋友,我也是“六三”被困于国务院的十八位代表之一,有谁能够相信吗?)也许由于病,也许由于厌,就是我从小在一起上学的朋友,见我守如处女,也时时纳闷。但是我始终没有丢掉一桩事,就是戏剧。一进学校的门限,戏剧社社长何一公就来招呼我,约我这位新生去开会。我被选为一位主任,是排演,是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

翻阅旧日的《小说月报》,上面有一出戏叫做《鸟》的,就是何一公的著作。他怕是张彭春先生在戏剧方面很得意的一位学生。“三·一八”事变,他的腿受了伤,说是养好了,然而不到半年,并加重起来,于是没有得到烈士的尊称,他也做了一名“三·一八”的殉难者。临终的时候,他望着我,断断续续地道:“叫戏剧社好好演几出戏,现在真是太消沉了。”

这话直到如今,快十年了,这忧郁而热肠的声音,还跟着我活了下来。我鼓起勇气,接受他的遗命。我继他之后做了一年副社长,两年社长。这是我在大学时代唯一的课外活动。戏剧社每年都用来试验新的剧作,无论是中文的,或者英文的,如若自己一时没有戏;总设法邀来城里的团体,提高同学的兴趣。戏剧社自己排演的剧本,中文方面,著名的有《最后五分钟》,是初次上演,由赵元任先生自己导演;再如《压迫》,由作者的好友杨振声先生导演,而我们第一次认识马静蕴女士和她演剧的才分,也可以说从这出戏开始:她饰的是老妈,现在我还保留着《压迫》的一个场面;外如余上沅先生的《兵变》,归我负责。这都是当年崭新的独幕剧,差不多还很少试演过。英文方面,因为我们的志愿是助成中国的剧作家,恰好我们又有一位剧作家在我们的眼边,于是打算尽量排演他的著作,这就是王文显先生。我们丝毫不苟。当时学校感于我们的正经其事,还有六十元大洋的津贴。又怕学生的英语不够流利(我们是为戏剧而公演,不是为练习英语而演戏),我们决定全由教授担任。我们试验的,有王文显先生的两出独幕剧,一个是《媒人》,一个是《白狼计》。我很喜爱后者的技巧,打算译成中文,最近向王先生寻稿本,说是找了好久找不出来,怕是遗失了。这是中国戏剧的一个不小的损失哪。

我们未尝不想试验一出大剧,然而这才真是一桩难事。我们到什么地方物色一出中国人写的长剧,合乎我们的标准?所谓我们的标准,几乎是我个人的标准。我向来不喜欢浮浅的东西,而且不大随和;我所爱好的,又多半是文学或者艺术气息浓厚的作品。说句不很恭敬的话,当时除去少数改译以外,我还没有读到一出比较成功的长剧,无论在取材上,技巧上,字句上,人物的性格上。我知道我们的时代不过是一个创始,一切只是一个准备,什么都还等着未来。但是,我说过,我是一个书呆子,时髦的东西绝对打动不了我的意向,除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心一意在物色一出长剧,然而一点不是当时流行的普通作品。

于是我听到王文显先生现有一出三幕喜剧,易于上演,同时在中国还没有上演过。我向作者借了稿本来看。看过之后,我决定采用《委曲求全》,作为戏剧社试验的计划。不幸这是英文的。我们没有十一位英语流畅的演员。我要求作者同意,由我译成中文,减少实际的困难,增加观众的数量和兴趣。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工夫,赶忙译出《委曲求全》,同时不等油印出来,就预备分配角色。

然而分配角色,我们却遇到一个绝大的困难,就是没有适当的女性扮演那位花蝴蝶似的王太太——剧中唯一而且主要的妇女。女同学方面,毫无办法可想,教职员家庭方面,我们试请了一次,然而依旧不相宜。最后我跑到城里,指望熊佛西先生有所帮助,但是熊先生爱莫能助。在这种情形之下,《委曲求全》,便不得不搁置下来。

其后协和医学校公演英文的《委曲求全》,成绩好的了不得,于是为了补起自己的遗憾,戏剧社特地去请了来,在学校公演了两晚。那次的王太太,由一位卢小姐扮演,获有空前的成功。这很叫我高兴,同时也有一点黯然,想起中文译本的没落。因为选择女演员,作者写信给我,特别提醒我道:“这里有三个主要人物,是王太太,顾校长和张董事。王太太尤其重要。戏是为‘她’写的;她主有全剧;后者的成败全看她演作的好坏。……她是唯一的人,知道她需要什么,而且得到她需要的东西。她是唯一的人,知道全剧如何结束。……”看完卢小姐的王太太,我为作者和他的作品庆得其人。

现在,一晃又是四五年的距离,《委曲求全》已经由北平人文书店成书印行。我一点没有想到青年会剧团会提议上演《委曲求全》。这出乎我的意外,同时我很欢喜有一个机会,实现我学生时代的一个计划。而王太太由马静蕴女士扮演,这差不多解决了困难的一半。但是她会成功吗?其他的演员会成功吗?《委曲求全》的演出不会失败吗?这一切好留待观众解答了。

这篇文章刊载于《华北日报》第7版。本来当天该版属于副刊《教育周刊》的版面,但为配合次日(即13日)《委曲求全》的试演,遂作变通,改为刊登另一副刊《戏剧与电影》,此是第30期,为“青年会剧团第一次公演专号”。青年会剧团是新成立不久的一个演剧团体,而此时唐槐秋率领的中国旅行剧团也正在北平巡演,引起了市民浓厚的兴趣。北平虽为文化古都,可致力于演剧事业的人并不多。为给荒凉的北平剧坛增加一些活跃气氛,青年会剧团便选定王文显的《委曲求全》作为其排演的第一部戏。这期专号除了刊发李健吾的文章外,还列出了《委曲求全》一剧的演职员名单。此剧的导演由王文显、李健吾担任;演员不全列了,只拣主要的:顾校长由赵希孟饰、陆海由刘果航饰、丁秘书由魏照风饰、宋注册员由周礼饰、王太太由马静蕴饰、王会计员由童家骅饰、关教授由舒又谦饰、张董事由李健吾饰。舞美设计则由司徒乔、秦宣夫担任。捎带说上一句,演员中的魏照风后来写了篇《〈委曲求全〉的演出》的回忆文章,文中说女作家林徽因也参与了舞美设计,并把演出时间说成是3月11日,恐怕不确。写这篇文章时魏先生年事已高,过去的事情可能记不清了,失真在所难免。而今有些研究者不加细考便贸然征引,以此造成以讹传讹。当然,依林徽因对戏剧的喜爱和与李健吾的关系,对设计提些意见是有可能的,但她并未亲自参与。

首日的试演相当成功,所谓试演就像今天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前进行的最后一次彩排。它是在东单三条协和礼堂进行的,晚八点开幕,在开幕前仅有的五百个座位已被挤得满满。这次试演有三百张是赠票,都给予北平各高校师生,剩下的二百张则对外出售,每张四角,唐槐秋率领白杨、唐若青等中旅剧团成员持的也是自购票才得以观剧。观毕,唐槐秋连夜赶写了《观〈委曲求全〉后的感想》一文,他说:“我实在是兴奋极了,倘若再不让我写点出来,我真会不仅是今晚睡不着,恐怕再过几天,我还是会睡不着。”有这样精彩的演出,“话剧的前途是有绝大的出路的”。(见1935年2月14日《北平晨报》)作为当年北平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古都的许多家报纸均对演出做了报道,盛赞演员的表演和演出成功。请看记者笔下的李健吾:

校董张先生由本剧译者李健吾君担任,戴小帽红结,黑马褂黑袍,扎腿,平底缎鞋,于讲话,于表情,均能达出官僚作威作福虚伪下流之行动,尤以背手踱步,踉跄于客厅中时,最为酷像,引观众欢笑不止,于全剧表演中,当为首屈一指。(见1935年2月14日《北平晨报〈委曲求全昨试演〉》)

再摘引一段1935年2月14日《华北日报》上的报道:

昨晚为青年剧团化妆表演《委曲求全》之期,东单三条协和礼堂,距离演出一小时前即告满座,后至者皆抱向隅,开幕后,各演员皆有极精彩之表演,就中尤以饰张董事之李健吾氏,饰校长之赵希孟,饰王太太之马静蕴女士,饰陆海之刘果航氏最博好评。观众皆叹为平市话剧界之空前成功。闻明日为该团正式公演之期,想届时必有更大之盛况云。

依照计划,2月15日的演出才算正式公演,16日、17日两日还要到清华大学的九一八纪念堂去演。正式公演是进行了,到清华大学的演出则因饰王太太的马静蕴突患急性肺炎而暂时取消。早在前几年的小剧院时期马静蕴便在《茶花女》《压迫》《软体动物》等多部剧作中饰演过女主角,是北平剧坛上的著名演员,这次患病不久她即溘然长逝。据说青年会剧团为此还给她出了纪念专刊。

《委曲求全》一剧,上海复旦剧社也曾排演过,剧中王太太是由名演员凤子饰演的,她曾写过《一个业余戏剧工作者的回忆——从“复旦剧社”到“戏剧工作社”》一文,记述此事颇详,文章很容易读到,此处不赘。

写了以上这些,无非是想说明,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有过《委曲求全》这样一部产生过相当影响的剧作,有过一位特色鲜明的剧作家——王文显。

2010年5月

同类推荐
  • 聊城工作纪实

    聊城工作纪实

    2013年,是聊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聊城人敢于有梦,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勇于追梦,顽强拼搏,风雨兼程;勤于圆梦,奋起直追、砥砺前行,书写出一篇又一篇壮丽辉煌的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跨越赶超的奇迹,聊城市正成为齐鲁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女性,通过作者姜光丽个人工作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一路花开》从女性视角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折射社会前进的脚步,聆听时代敲响的足音。
  • 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即是归处

    本书是一本回顾友情亲情,感悟生命可贵的散文集:与时光擦肩而过、用文字抗衡世间、聆听生命苍凉、人间有趣是清欢。以温暖灵动的笔,记录亲情友情的可贵,感慨容颜易老、时光易逝,呼吁人们珍惜当下;并号召人们在阅读中拓展生命的宽度,充实精神的维度。
  •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十年家书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十年家书

    内容介绍这是先生在动荡岁月里写的家书(1966—1976),这些保存下来的文字,因传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而弥足珍贵,既是了解作家情感与思想的上佳读物,也是了解那个苦难时代的可靠历史。有忧患深沉的家国情怀,有真挚细腻的儿女情长,有徘徊在歧路的迷茫与惆怅。需要说明的是,为提示主题,编者为每篇文章及书信新拟了标题。
  • 草原轶事

    草原轶事

    草原上的公安局。正是夏季,十几个干警围坐在办公室里的炉火边,听达瓦局长布置任务。县城的人早已有了第一代身份证,大多数牧民却没有身份证,有些甚至不知道身份证是干嘛用的。那几年为了推广使用身份证,每年夏季要组织干警去牧场、牧户,给牧民拍照、登记,而后集中送拉萨办理。这项工作开展了两年,今年是第二年。抽到这个工作中,会耗费掉整整一个夏季,没有星期天,没有休息,更要命的是乡下的条件艰苦,谁都不愿摊上这份差事。炉子刚刚升起,炉火不旺,办公室里异常地安静。
热门推荐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是一部简明介绍闽侯历史的通俗读本,面向青少年读者以及文史爱好者。记述时限,上溯远古,下迄1949年。按历史编年体例,划分若干发展阶段,分专题纪事。本书记述重点是史事及其相关人物,包括各时期重大政治活动、军事事件、经济贸易与文化成就等,并根据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点而有所侧重。本书由曾江主编。
  • 惊梦缘

    惊梦缘

    纪梦,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学生,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成为了丞相府府的嫡千金。前世从未感受到过亲人温暖的纪梦,今生却遇见想要保护她一生一世的亲人。可一场骗局让她失去了所有,失去了那个想要保护她一生的人。面对着亲人的死去,纪梦发誓她一定要让他,让整个楚岳为她的亲人付出代价…………
  • 六十种曲蕉帕记

    六十种曲蕉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妈咪,爹地又来了

    妈咪,爹地又来了

    她从小被遗弃,十八岁被继母陷害,生下父不详的孩子之后被赶走。五年后,她带着天才宝贝归来,“女人,你五年前偷走了我的两个宝贝,还被你弄丢了一个!我该怎么惩罚你?嗯?”她大惊,“不要瞎说!我只偷走了一个……”(甜宠无下限,有天才小包子!)
  • 三生三世何以为嫁

    三生三世何以为嫁

    第一世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一朝国破家亡,她成了他的俘虏,做了他的异国王后,却不知她早已俘获了他的心,她步步为营,最后终于如愿毁了他的国,报了她的仇,当一剑刺进他的胸膛时,她哭了,悔了,却回不去了,随着他从城墙一跃而下,那城墙是他一手为她打下的天下。第二世他是定国安邦的护国猛将,他廉身自好,心中只有黎民苍生,胸怀天下,遇见她之前从未想过娶妻,遇见她之后从未想过娶别人,她是他手中的剑,幻化成人形,伴他戎马半生,功成身退之时,却被少年帝王忌惮功高盖主,在围剿之下,他握着手中的剑,单膝跪地,在他为她搭建的茅草屋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第三世,年少时,她是贵族千金,他是街边乞儿,她带他回家,青梅竹马,他爱上了她,她却亲断他一指,赶他离开。再见时,他是军阀,一方霸主,她是落魄贵族,当她心灰意冷嫁给别人做十八房姨太太之时,他买了她,他恨她,便虐她,殊不知情根深种的不止他。最后,他说待吾归,却长眠在了炮火里,仗打赢了,他却睡着了,她依偎在他的怀里,一枪结束了这段烽火里的爱情一个玉佩见证了他和她生生世世不能白头,见证了他和她岁岁年年不能相守,这一世玉佩通灵,用它自己的方式拯救了这段爱情
  • 品德内涵

    品德内涵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遍地太阳

    遍地太阳

    走新疆之前,龙啸去了趟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的道场,还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但龙啸去既不是为拜佛,也不是为旅游,只是觉得这样做心里踏实些。那年夏天乌鲁木齐发生的事,龙啸也曾坐在电视旁,趴在电脑前关注过,很为那里的人揪心。后来,龙啸每次听到新疆的消息,几乎总是和那有关,但毕竟相隔遥远,距他家乡3000多公里,坐快车得30多个小时,乘飞机也将近4个钟头,感觉纯粹是两个世界。偶尔想吃羊肉串,就专门找那些高鼻深目的汉子,他们烤出的羊肉串,比自己本地的要地道得多。
  • 魔域圣典

    魔域圣典

    远古洪荒,混沌初开,宇宙间形成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星域,万物间最原始的本源便聚集在无尽的一角,没有光明。后来,随着万物之间的发展,为了追寻永恒,人们走上了修炼的逆天之路。而那个宇宙间的本源,也渐渐地成为了不少远古家族的传说。那个本源之地被称为魔域,因为魔域有着毁灭性以及未知性,所以成为了不少远古星域的一个传说.传说在魔域中,有着能够掌控整个宇宙间的力量,以及整个世间最强的修炼功法,丹方,阵法……
  • 丛林奇事

    丛林奇事

    《丛林奇事》是吉卜林在世界文学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它讲述的是一个狼家族从老虎口中救下一个人类的婴儿,并给他取名毛葛利。毛葛利吃着母狼腊克沙的乳汁长大,跟着棕熊巴鲁学习“丛林法规”和各种鸟兽的语言,跟着黑豹巴格伊拉学习捕猎和生活的技能。丛林社会慢慢接纳了毛葛利,但危险也伴随着他,猴子们在他熟睡时将他劫走,老虎念念不忘要吃掉他,红狗们要霸占猎场,森林遭逢百年未遇的旱灾。这一切并没有使毛葛利害怕、气馁,他凭借自己的智慧,驱赶水牛大军踩死了丛林恶霸——老虎希尔汗;指挥大象哈蒂捣毁了恶人的村庄;消灭了野狗,挽救了狼群,最终成为“丛林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