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6600000005

第5章 海防古事(3)

侵略军在招宝山麓登岸,余步云率先弃炮逃走。裕谦令士兵放炮阻止不成。威远城失守,金鸡山也乱,县城沦陷,城中火起,难民溃兵互相拥挤,有一个军弁踉踉跄跄地边奔边哭喊:“裕大帅投泮池殉难了!”裕谦的家丁余升、陆喜等,远远地看到裕谦在县城陷落时,对着北京的方向叩头,涌身投入泮池,当即喊救。副将丰伸泰、千总马瑞鹏等赶到,立即叫士兵将裕谦捞起,装进小轿,抢护出城。到宁波府署,知府邓廷彩替裕谦换了干衣,裕谦已不省人事。那时谣言四起,说侵略军将攻宁波府城,以十万金购买裕谦尸体。余升等见裕谦只有微息,情势紧急,忙率几十个从兵,在四更城门开启时扛抬裕谦出城,找来一只小船,驶达余姚(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裕谦当时已暗自吞金)。随从幕属先后探视,裕谦心口尚有微温,余升在旁急急呼唤,裕谦张开眼,断断续续地讲述余步云逃跑的大略情形,慢慢地神色渐变,口不能言。船行四五里,裕谦停止了呼吸。乱离急切之际,既无棺木,又无金钱,只好载着遗体前行。八月二十九日(10月13日)傍晚到萧山西兴坝,巡抚刘韵珂派人探问,由丰伸泰、余升渡江呈报。刘韵珂命备棺衾。九月初一(10月15日)小船渡江到钱塘(今杭州),裕谦去世已五天,经钱塘知县验看后,在地藏庵收殓。

裕谦临危不惧,督战御敌,泰然死节,清廷赐谥“靖节”,名副其实。镇海人民为了纪念裕谦及鸦片战争镇海之役中御侮抗敌牺牲的烈士,在招宝山麓建有昭忠祠。

碧血洗丹心

——鸦片战争中四总兵殉难事补遗

四总兵是指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狼山镇总兵谢朝恩。他们都是被调到定海、镇海防守海疆抵御侵略的,都是在定海战役和镇海口战役中牺牲的。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1月27日清廷对英宣战,并派裕谦代替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到浙江办理防务。2月24日,英军撤离了侵占7个月半的定海县城。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总兵奉命率领兵士4800多名,运炮50尊,带火药数万斤,渡海接驻定海。他们到定海后处理沦陷过国土的善后工作,加强定海的海岛防卫,在定海东山头仿照招宝山上威远城样式,筑造了震远城,又从东山头起沿江一带到晓峰岭建造泥城。7月时,道光皇帝旻宁心中对“战”、“和”犹豫不定,并且存有侥幸心理,命令沿海各省裁撤守防兵丁。当裕谦向他报告英军将再次北上侵犯,反遭到斥责,说什么“不必为浮言所惑,以致糜饷劳师”。8月份,英国侵略军果然大举北上侵犯浙东。9月26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英国派兵舰20多艘、士兵3000多名进犯定海。总督裕谦命人密送锦囊给三总兵,说在危急时拆看。三总兵率领全体守卫将士,浴血奋战,衣不解带,昼夜不息。葛云飞亲自督阵,29日那天还开炮击沉一艘英船,毙敌约百人,其中有一个叫朴鼎利喇的,是被裕谦处死的英俘温哔地里士的外甥。他为报母舅被杀之仇,助发巨万兵饷到定海来,曾跟侵华英军约定,破城后,要杀尽鄞县、镇海、定海十里之内的百姓。他这一死,此约也就作废。战事激烈时,三总兵拆开锦囊一看,里面只有“临阵退后者按军法立斩”十个字。不管有没有这十个字,守卫定海的军民浴血奋战了六昼夜,战况十分惨烈。10月1日(八月十七日)中午,侵略军从晓峰岭下窜入,葛、郑、王三总兵力战殉国。葛、郑两总兵被敌炮轰落在泥城下。葛云飞头颅只剩一半。郑国鸿腰部被弹片穿过,腿上也中了火枪。他们的遗体在城壕中暴露了两昼夜,由义民徐保兄弟于10月3日(八月十九日)寻到后冒险将其用小棺粗殓送到镇海大营。朝廷拨给抚恤殓费银五百两、葬费银三千两,第二天卯时(5—7时)涨潮,派员送两总兵灵柩到宁波江心寺进行大殓。大殓时,两总兵面貌虽然被伤,但仍然坚毅英爽异常。奉命辨认查验遗骸的官员,事后写诗称赞二人“腰穿头碎面如生,一寸丹心如铁炼”。

王锡朋,字樵慵,总兵,被派防卫定海时驻营在东山头震远城。当天看到晓峰岭官军失利,马上率领部队救援,刚到半塘碰到英军,立即展开战斗。后来泥城被英军炮轰,王锡朋葬身水中,忠骸无法寻得,只能“死作波臣重泰山,英灵唯愿制夷蛮”了。

葛云飞,字凌召,会稽山阴人,赐进士出身。他在担任瑞安镇副将时自拟过一副联句,作为座右铭自勉。联句是:持己以正,接人以诚;任事唯忠,决机唯勇。后来因为亲丧,丁艰在家。由于为人处事“正诚忠勇”(时人赞语),朝廷中有大臣保举他,被起用调任定海镇总兵。他登巾子山吊张世杰的诗中有“故国山河事已非,孤臣犹拥汉旌旗”的句子。在朝廷一片主和声中,他是坚决主张抗敌的。他曾和同僚谈起,对原总督伊里布轻易地送还侵略军战俘一事不满,对朝廷“剿”、“抚”没有定见深感困惑,也知道战争中吉凶难定,但作为一名武将,决不能辜负国家和“皇恩”。他到定海初给家中寄信说道“忽剿忽抚,终无定见。现虽收复(指定海英军撤退),而善后事宜,更无把握。念余一武夫,仰荷圣朝起用,唯不避艰危尽我心而已”。

郑国鸿,字雪堂,湖南凤凰县人,由廪生改就云骑尉职,允文允武,奖掖后生小辈,忠厚待人,常以真诚至言启发下级,并用格言古训书写楹联屏帖、规箴赠送给下级。9月29日(八月十五日)那天开战时,他刚出营门,左臂就被敌人枪弹击中。士卒们惊恐万分,他却草草包扎一下,仍旧从容领阵出战。作战时,虽然已经负伤,还是继续战斗,在血战中亲自杀死侵略军数人。时人诗赞他“义胆忠肝贯日高,弹丸穿臂不惊号”,“生已誓天甘沥胆,死犹杀贼尽寒心”。

10月8日(八月廿四日),英舰集结镇海口外,侵略军水陆两司令乘汽船公然驶近笠山和虎蹲山一带侦察。9日(八月廿五日),集结了30多艘英舰、2000多侵略军官兵在外游山东面。10日(八月廿六日)黎明,向镇海口发起猛烈攻击,并在军舰掩护下从笠山前强渡登陆;另一股侵略军1000余人在钳口门登陆,越过小浃江,经义成碶到沙蟹岭,猛烈夹攻金鸡山守军。守金鸡山的是狼山总兵谢朝恩,他率领守军,顽强抵抗,当时形势像姚燮在《昭忠祠记》中写的:“固垒金鸡,独当一面。待凿凶门而出,下有颓渊;欲屯高砦以防,上无险壁”,“援兵已断,袭卒方骄”,终至血战捐驱,尸身落海。后来浙江巡抚刘韵珂曾令谢的儿子谢廷荣多方寻觅骸骨,始终无法找到,于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恤典。时人曾在诗中叹道:“金鸡山上狼山镇,海中孤立堂堂阵。身亡波激浪滔滔,躯骸未获无封晋。”又诗:“宝山师溃犬羊奔,君独捐躯报国恩;未泯丹心羞鼠窜,竟抛白骨任鲸吞。有儿难觅波中魄,无术能招海外魂;应遇滃州三镇帅,英灵相约出蛟门。”谢朝恩是四川资阳人,后移居到华阳。开始是因为家贫从军,后来积功做到都司、副将,直至升任为狼山镇总兵,鸦片战争时驻防镇海,被派守卫金鸡山。

四总兵和其他殉难的官兵壮烈地牺牲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不会忘记那段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碧血丹心。先烈们不畏强敌、英勇奋战、慷慨赴死的精神辉映日月,永垂不朽!

鲲池有幸留名臣

——林则徐在蛟川书院住了三十四夜

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十一(1841年5月1日),已在广州革职待罪的林则徐接到道光皇帝旻宁谕旨,“赏给四品卿衔”,着他“迅即驰驿赴浙江听候谕旨”。林则徐高兴地于5月3日午时从广州天字码头上船。经过一个多月的劳顿,于四月廿一日(6月10日)巳时(9—11时)到达宁波府城,沿途宁波、鄞县一些官员都到船上探望。林则徐没有停船,直接沿甬江赴镇海,下午4时左右到达,晚上到北城内蛟川书院(现镇海中学鲲池畔体艺馆址)住宿。

从第二天(6月11日)开始,林则徐不顾旅途劳累,每天除接见应酬外,多是登山渡江,察看山海形势,与有关官员商议防务,指导防御英国侵略军进犯的方略。其间,十分重视炮台建设,并跟铸炮局人员研造新炮,试演新炮。在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至五月二十五(7月13日)的三十三天中,有16天他都在为研造试演新炮出智出力。五月初三(6月21日),镇海铸炮局研铸成功8000斤重大铁炮。林与炮局人员一起,研造出“四轮枢机磨盘炮架”。他长期患有疝气,行动不便,但为了捍卫祖国,抵抗侵略,四上招宝山,五登金鸡山,视察各处防御工事,商讨防务,日夜不息。有时冒雨外出,不以为苦。在具体防御上,林则徐屡次指出:定海孤悬大海,对外交通不便,接应困难,用重兵良将守这个绝岛,不是好策略。希望能将三镇总兵(即定海镇、狼山镇、处州镇)所率军队调到内地,以固守镇海口这个门户。他又提出小浃江口和钩金塘两处必须加强防守,以阻敌人登陆。可惜这些极有战略眼光的建议没被裕谦采纳。结果果然在这些方面出了问题。

林则徐在百姓中有极高威望。当上年九月二十五日其被革职待罪的消息传到广东,官民震惊。每天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慰问的,挽留的,送万民伞、靴子、明镜、香炉、颂牌的,几乎将寓所前街道阻塞。一些商铺代表、居民恨不得攀住林则徐的轿杠不让他离开。林则徐留下了百姓送来的52面颂牌,安放在广州天后宫内,其余礼物都退还了。到了镇海,镇海百姓同样对林则徐万分崇敬。在他外出时,不分男女老少,争着以能见一见这位明察秋毫、禁烟御侮的大臣为荣。

四月初七旻宁曾给裕谦密旨,着他“于林则徐到浙后,酌量相当差使,奏明请旨”。裕谦在四月十八(6月7日)也向道光帝推荐说:“该员向为兵民所悦服,逆夷所畏惮,其一切设施亦能体用兼备,奴才素所深知。如蒙圣慈,饬令林则徐驻扎镇海军营,更替刘韵珂回省,即由该员会同浙江提臣余步云率镇将妥为筹办……”不料广州战败后,旻宁听奕山等谎奏,将责任归咎于林则徐、邓廷桢,认为他们要对广东防务负责,将两人“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即由各该处起解,以为废弛营务者戒……”五月二十五(7月13日),林则徐接到“谕旨”,内心震惊,当晚收拾行李,并制刻了一方“宠辱皆忘”图章以自勉。裕谦却为林则徐遭此不公平待遇和自己失去一位谋主而痛惜惆怅不已。

次日(7月14日)中午会客罢,林则徐出南城到大道头上船。在大小文武官员礼送下,下午2时左右开船,经宁波、慈溪,三更后在丈亭停泊。由此踏上了漫长的去伊犁的戍途。

愁重如春,壮志难酬

——林则徐的悲哀

唐杜甫诗句“天意高难问”,点出了历来皇帝的心意难以测度。好恶多变,喜怒无常。今天这样说,明天谁知道会变得怎样。事情办好是“皇上圣明”,办不好就“臣罪当诛”。林则徐就是在道光帝旻宁忽战忽和的反复中,忽褒忽贬,忽重用忽革斥,而壮志难酬的。

比林则徐年长十岁的邓廷桢,与林同心协力禁鸦片,志同道合,关系密切。他在《酷相思·寄怀少穆》词中说:“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所谓“眼下病”,指的是当时的民族危机,“肩头事”,当然是复兴民族,兴利除弊,改变积弱面貌。可谈何容易——朝廷中投降派势力这样大,对禁止鸦片横加指责诽谤,而皇帝优柔寡断,所以说忧国忧民的焦愁像春山那样沉甸甸的,作臣下的肩头实在难以承载啊!

旻宁对林则徐的才能不是没有看到,他在养心殿召见邓廷桢,曾说过“朕看林某才具似胜于汝”的话。但紧要关头却把林则徐当替罪羊,迁怒于林,革职、发配的侮辱加于其身。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旻宁听信琦善谎奏,于1840年8月20日给琦善密旨说:“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后来又发上谕,说林、邓“办理终无实济,转致别生事端,误国病民,莫此为甚!是以特加惩处……”接着将林、邓革职,说他们“咎有应得”。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林则徐移交了总督、盐政权后,自己刻了一方“今是中原一布衣”图章自嘲,表达了内心的失落和凄凉。广东军民却真诚地恋念他,每天探望、赠礼、挽留的不断。林则徐深受感动,又刻了一方“补过夜焚香”图章,表示要继续奋发。可是面对接任者琦善“倒行逆施,懈军心,颓士气,壮贼胆,蔑国威”(林致长子信中语)的行为,以“待罪”之身,只能痛心疾首,有力无处使。

1841年初,道光帝又决定开战,“革职锁拿”了琦善,“赏给(林则徐)四品卿衔”,令他前往浙江军营“效力赎罪”。林则徐感到可再施展抱负了。在镇海前后三十五天中竭尽全力,协助裕谦筹办镇海口防务,研造新炮。

广州战败旻宁归咎于林、邓,将他俩“从重发往伊犁”。林则徐接“谕旨”内心震惊,当晚刻了“宠辱皆忘”的图章,勉励自己不要将个人“宠辱”放在心里。

1841年8月,旻宁命林则徐折回河南协办河工“赎罪”。但当河口合龙那天,仍宣谕林则徐远戍伊犁。林感到“人事如棋浑不定”,苦涩地告诉家人“谪居正是君恩厚”。1843年初在一封家信中慨叹:“近事翻来覆去,真是不可捉摸……”

同类推荐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纳尼亚传奇2:卡斯宾王子(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2:卡斯宾王子(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推销要有点狼精神

    推销要有点狼精神

    没有什么职业能让你随随便便取得成功,推销也是一样。无疑,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会毫不留情地考验你的耐心和智慧。它看起来门槛很低,但能够坚持超过一年时间的人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浮躁的心态让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路上无法克服大大小小的障碍,说白了就是缺少一种不服输、勇向前的狼精神。成功的推销员告诉我们:向狼学习,推销将无往不胜。
  • 孟夏纪

    孟夏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不好惹:鬼王,王妃又跑路了!

    妃不好惹:鬼王,王妃又跑路了!

    她是二十一世纪让国际刑警都为之头疼的神偷,谁料她还有另一层身份,王牌特工!以一城池的代价换她一死。一朝穿越,成为慕家大小姐。他,是让他国都闻风丧胆的鬼王战神,世人说他有洁癖,世人说他薄凉,世人说他心狠手辣,世人说他如同冰山……嗯……嗯?不是说有洁癖吗,为什么总是抱着她不放,嗯?奇怪哎,明明她说什么他都做,挺好哒。嗯?为什么他总是笑……不明白……不明白就不想了,咱还是跑路吧!:“姐姐你干嘛穿着夜行衣?”“谁让那个死皇帝居然要我嫁那什么,鬼王,我要去皇宫打劫跑路费”“姐姐我也要去!”“嗯?去哪里?我们要去哪里吗?这么晚了还是早点睡吧!”“……”
  • 未婚不相识

    未婚不相识

    苏芜喜欢的一直都是那种温润如玉的清雅男子,两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岁月静好、细水长流......可是,事实却是......偷偷瞥一眼身旁某男那张不苟言笑、高贵冷峻的脸,她忍不住仰天哀嚎:谁来告诉她,这个深沉的跟块儿千年冰疙瘩似的男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什么什么?他是她的未婚夫?!苏芜懵一脸,她有未婚夫为什么她自己不认识?!
  • 逆天小地主

    逆天小地主

    (新书《重回都市修仙生活》已经发布,欢迎大家前来品读)农村青年李牧羊,在爱情与事业的双重打击之下准备回到农村过乡野生活来慢慢治愈受伤的心灵,不料只是一个普通的决定,却改变了李牧羊的一生,开始了一段牛逼闪闪的创业致富道路,小人物的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完本老书《天庭执法使》,欢迎书荒朋友品读,书友群:529061976)
  • 侠不曾亡

    侠不曾亡

    这是一部传统武侠作品。不玄幻,不穿越。我不期待靠它赚钱。只是写给怀念纯粹武侠的某个你以及我自己。作为一个八零后,永远忘不了那些抱着武侠小说夜读的日子。向那些曾经的武侠巨匠致敬。
  • 凤起云澜

    凤起云澜

    悦君风华年少,感君柔骨温情,不知何时情根已深埋,大抵只有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方得其中滋味。惜卿窈窕温婉,念卿巧笑嫣然,哪知晓红线原已牵,怎一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道得个中灵思。
  • 从龙记

    从龙记

    无亲无故的晓冬成了回流山的弟子,他时常能在梦中看到一些人,一些事。更让他惊异的是,有的事情与现实之中发生过的一模一样,但那些事情他根本不曾经历过,又如何在梦中见到?有的事情则与现实之中截然相反。就象他的师兄,明明那么好的一个人,在梦中却成了杀人如麻的恶人,不,也许根本就不是人。
  •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飞上天的自行车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飞上天的自行车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之《飞上天的自行车》童话集收录了四十余篇短篇童话,熊爸爸和熊孩子系列的《熊爸爸的袜子》《奇妙的侦探》《飞上天的自行车》等知名童话都在里面,这些童话给7—12岁的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精彩的童话世界。金波说:安武林的童话充满大自然的音籁,充满爱与美的情思,拓展了儿童的想象,提高了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因而成了永恒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