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0000000001

第1章 二手车行

眼睛只能看到我们能看到的,可真正能引领我们发现真相的,从来都只有心灵!

这是我一个朋友讲的,是不是很有文青范儿,还有点儿哲人的意思,可惜他永远不会再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了。

那是一段惨痛的经历,正如我朋友所讲,能看见的不见得都是真相。

这段惨痛经历之所以历久弥新,让我每每想起都觉得痛彻心扉,是因为它太诡异离奇了,而且叫人避无可避。

难道这就是他娘的所谓命运?

我唧唧歪歪说了这么多不是想哗众取宠吓唬大家,只不过心里有些话不说出来就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索性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讲,我这些年经历的那些到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会像傻子一样跳进来,义无反顾而且执迷不悟。

如果上天能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打死我也不会选这一行的……

和大多数故事相同,这段故事的开头也很不起眼,是从一家二手车行开始的。

我叫陆渺,大学刚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单位,就只能在一家地处偏僻的二手车行里暂时窝着,像所有懵懂的年轻人一样,梦想着能有一飞冲天的日子。

来到这家二手车行也快一个月了,讲真,这个工作其实是捡来的。

我是个标准90后,老家是山西的。

都说山西的娃娃离不开妈妈,可我不但离开了,还死活不乐意回去。

不为别的,小妹去年查出有尿毒症,需要大笔费用来维持,直到能找到合适的肾源为止。

所以我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几乎不考虑什么工作环境和今后可能的上升空间,只要钱足了就行。

我就这么一个妹妹,我上学就已经把家里快掏空了,要是陆真再有个好歹,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可即便我调低了期望值,工作还是没有着落。

和所有毕业的天之骄子一样,刚踏出校门那会儿,我也觉得自己不含糊,认为这个世界都是我的。

可找工作接连碰了十几次壁,才知道我终究还是这个世界的,而且还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那一部分。

觉得自己实在走投无路了,我就去找同学诉苦,准备大吃一顿然后就洒泪而别了。

这里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就只能去南方碰碰运气。

同学叫梁新,本地人,家里条件一般,他自己又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主儿,所以毕业之后就暂时在一家4S店里卖车。

我们两个的家庭条件都不算很好,别人吃喝玩乐KTV的时候,我们最多也就人手一包辣条,用手机APP唱唱,所以同病相怜的我们成了最要好的哥们儿。

梁新是体育特长生,身高体壮,一米八五的身高,但是眉眼青葱,看上去感觉比我还小。

“还没找到工作?”梁新见我来了,笑着低声问道。

我无奈的撇撇嘴,算作回答。

见我没精打采的,梁新皱着眉想了会儿,然后使劲儿拍了一下脑门说道:“陆渺,要……要不你去这家好了。今……今天早上还有人给我电话呢,是一家专门卖二手车的车行。我……我是进来才听这里的老前辈说的,其实二手车要比新车好卖。”

说着他推了我一把,继续说道:“他们那儿正缺人呢,要不你去试试,指定比我行!这……这可不是我挑剩下的,你别嫌弃!”

说完还抓了抓脑袋憨笑了一下,梁新有快结巴的毛病,话一说快了就会打磕绊。

本来打算再坚持不下去就打道回府了,梁新这算是救了我一回。

于是我高高兴兴跟他要了地址,临走时还跟他说好,哥们这次要是能应聘成功,指定请他吃顿大餐。

可没想到,我趁着梁新这张即将过期的船票,却开始了一段至今都让自己后悔不迭的旅程……

这家二手车行和大多数车行一样坐落在郊区,场面不算大,装修也很简单。

只是在大门口有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启明二手车”。

我从大门进去,就直奔了办公室,沿途还穿过一个不大的停车场,停车场的遮阳棚下大概停着有二三十辆车,都是半新不旧的样子。

“你好,我是来应聘的,上午你们这里给我同学打电话,他有事去外地了,所以我就替他来了。”

接待我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长相一般,身材圆敦敦的,看上去很和善。

女人应了一声就朝门外喊:“经理,经理,有人来应聘了,你赶紧来吧!”

我在沙发上坐了大概有几分钟的样子,一个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才从大门走了进来。

人一进门就带进来一股子机油味,他手里拎着一块油污满满的毛巾,嘴上还叼着烟卷,烟灰堆了老长都没掉下来。

中年人大高个、浓眉大眼、说话声音也高亢,看着应该是个好打交道的人,这让我一直吊着的心暂时放了下来。

“你不是本地人?”中年人看了看我的履历,然后问道。

我连忙站起来,应了一声,“啊!”

中年人目光炯炯地看着我说道:“我这儿可不包住!”

“嗯!我有住处。”

“那就留下吧!咱们这儿人员简单,我侄子阿四暂时回老家了,小刘负责下单和过户,彭师傅拾掇这些车,你负责卖。我这儿没什么试用期,能干满日子就按实际工资算。行了,你这就出去帮彭师傅修车去吧!”

这就算成了,我有点儿蒙圈,比起我在别的公司应聘,这也太容易了点儿。

于是我点点头转身出来,心里还想着什么就我负责卖啊,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

总得来说,我对这家二手车行还是满意的。

没有试用期,一上来就是全工资,车卖出去了还有提成,这些人看起来也都很好相处,这让我多少有些安慰。。

彭师傅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大酒糟鼻子,一头花白的头发,见谁都笑呵呵的。

他以前在一家国企的车队里当修理工,后来企业破产了,就被老板招到了这里。

上了年纪的人都嘴碎,于是我跟着修了半上午的车,在彭师傅的叨叨中就大概摸清了这个二手车店的大部分情况。

老板姓杨,是汽车兵出身,做过不少买卖,可赔多挣少,所以颠来倒去就做了这一行。

那个圆敦敦的女人姓刘,是单位的会计,负责过户、保险之类的事情。

还有一个是杨老板的族侄,平常跟着杨老板一起收车,闲了也帮着一起修车。

因为摊子不大,所以雇佣的人员也不多。

以前也有两个专门负责卖车的销售员,可前些天都因为不同的原因先后离职了,所以销售的大任就落到了我这个刚刚入行的棒槌身上。

我当时因为刚刚步入社会,没什么阅历,就没去问问这两人到底是为什么离开的,怎么干得好好的忽然就不干了。

“小陆,你胆子怎么样?”彭师傅笑呵呵问道。

他这么一问,我当时就是一愣,卖车而已,又不买卖器官、人口,和胆子有关系吗?

“彭师傅,这话怎么讲?”

彭师傅正在给车铺地垫,身子钻进了车里,我看不到他的表情,只是听他咳嗽了一声才说道:“噢,没什么,做买卖不得讲究胆大心细吗?”

“噢,您说这个呀,这我可得慢慢学,我这刚毕业,真没什么经验。”

我帮着彭师傅把地垫铺好,和他拉扯了不少闲话。

等把活干完了,彭师傅从上衣口袋里掏了烟火出来,点后深吸了一口才对我说道:“小陆啊,你这后生不错,喏,送你个见面礼。”

说完他从衣兜里掏了个东西拍在了我手里,我抬手一看,竟然是一串五帝钱。

这个我倒是认识的,前几年追盗墓的时候也恶补过不少相关的知识,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追女孩子用的。

五帝钱一般指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铜钱,据说有挡煞、避邪、旺财的功效。

看来这位彭师傅还是个有信仰的人,我连忙笑着接住。

我是个无神论者,看再多的杂谈野史,也不过把它们当做离奇古怪的谈资,能吓得住女孩子就好。

所以当时也没在意,道了声谢就随手塞进了裤兜里。

铺完地垫,我去水管洗了洗,就开始仔仔细细打量起这个车行来。

车行占地不大,就算把停车场都停满了也不过四十辆车。

我里里外外把这家车行打量了一遍,总觉得好像什么地方有些古怪,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

人好像就是这样,也许潜意识里能发觉一些潜藏的东西,可单凭着眼睛却怎么也发现不了。

我本来就是个吊儿郎当、不求甚解的性格,当时虽然感觉有些奇怪,却没怎么当回事。

能找到一个地方收留我就不错了,爷爷说过,人得懂得惜福。

下午来了几个顾客,但大多只是打打前站,做一下火力侦查,随便问几句就走了。

我没什么经验,所以就跟在杨老板身后,听他怎么和客人沟通,如何介绍他手里的这些车。

等客人走了,我又向杨老板请教了许多问题,都是关于这些车的。

什么德系、日系、美系啊,车况、里程、发动机、油耗啊,总之关于这些车的所有指标和卖点我都问了一遍。

虽然不能全记住,可要想快点儿上手,也只能临阵磨枪了。

杨老板回身从抽屉里拿了一个本子出来递给我,“小陆,咱们这些车的所有资料都在这个本子上,你先拿着,没事就多看看,争取能早点上手。”

下午五点刚一过,杨老板就招呼大家下班。

我当时心里还有些窃喜,奶奶的,虽然老子算不上什么正经白领,可不也一样过得是朝九晚五的生活吗?

等我和彭师傅一起走出门口的时候,我又下意识回身朝车行望了一眼,这才忽然发现,我一直觉得这家车行不大对劲儿的地方到底在哪儿!

原来车行的大门口悬挂着一块硕大的古铜八卦镜,我这才想起在车行四处闲逛的时候,看见到处都是各种规格不尽相同的八卦镜,虽然大小不一但到处都是。

我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会有毛骨悚然的感觉,按说我的神经已经被那些稀奇古怪、脑洞大开的各种灵异小说撕扯的足够粗大了,不应该感到害怕才是。

可那种感觉还是如同跗骨之蛆一般,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直到现在想起来,我才知道人虽然越发展越高级,可潜意识里对于那些莫名恐惧的警觉还是如条件反射一样,是本能存在的。

遗憾的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把它当回事!

同类推荐
  • 因为有爱

    因为有爱

    马小坤,是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从小梦想当一名像福尔摩斯那样的侦探。通过努力,考上了公安大学,在援建干部龙海峰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后,马小坤怀揣着梦想和感恩之心,千里迢迢来到恩人所在的城市,开始了他新的追梦之路。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马小坤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他没有气馁,始终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行。
  • 剥豆集(一)

    剥豆集(一)

    吃青,有两种解释。其一,头年打下的口粮告罄,当年的稼禾还没黄熟。去地头掠割些青稞小麦穗头,或摘取少量蚕豆豌豆角煮了吃,以缓解青黄不接的饥谗。其二,品尝新鲜五谷。豆粒将饱未饱,麦穗将黄未黄时节,无论生吞还是熟吃,清爽怡目,香脆可口。拿时尚话说,是十足的绿色食品。吃它,即可解馋,又可愉悦精神。自儿时起,每年仲夏有乡下亲戚送来现摘的青豆角,或者已经煮熟,簸净麦衣的小麦、青稞让我们尝鲜。这些熟麦粒,要么囫囵咀嚼,要么搓成麦梭儿用蒜油炝着吃,爽口的滋味妙不可言。如是青蚕豆角,得煮熟再吃。
  • 第七棵柳树

    第七棵柳树

    葛家庄的葛老根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交往人,对了心思,就是朋友多话不投机,半句不说。据说,他种烟叶很有两下子,常常装满了烟荷包,到大道上转悠。遇上歇脚的过路人,他就把烟荷包递过去:“尝尝。”别人抽了烟,叫一声:“好烟!”他就把满满一荷包烟倒进人家的烟荷包。假如别人抽一口烟,品品味,说:“烟不错,就是呛劲太大了。”他就一把夺过人家的烟袋,把一锅烟全磕在青石板上,嘟哝一声:“不会抽,别糟踏我的烟!”甩手而去。长了,人们都说:“葛家庄有一根老牛筋。”
  • 惊慌失措

    惊慌失措

    女儿刘晶早熟,十二岁不到的孩子,说话做事常常让刘国民和妻子惊惶失措。学校组织填表,刘晶在家长职务一栏给刘国民填了个“作家”,而不是宣传部“副部长”,刘国民问女儿为什么要这么填。刘晶说部长前面带个“副”字,一看就没有什么地位,还不如填作家好,作家虽然也没有地位,但至少还能唬住人。女儿刘晶和妻子,在这个家就像两只好斗的小母鸡,常常为一些小事在刘国民面前争吵,每次争吵,都是刘晶说她妈对她管得太严,让她受不了。刘晶说她已经长大了,父母应该给她一个独立自由的生活空间。
  • 残阳如血

    残阳如血

    重庆朝天门码头,象征着扬帆起航的船头形态的广场空旷、宁静,三三两两的游人漫不经心地闲逛着。这时是下午四点多钟,九月的重庆,暑气还没有完全消退,一般要到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广场上的游人才会渐渐地多起来。一位年轻女子随意选择了一张三人座椅坐了下来,面朝着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含义的广场雕塑,目光呆呆地凝视着,从别人的眼里望过去,不知道是她在注视着雕塑,还是雕塑在注视着她。后来有人真的希望是雕塑在注视着她,记录下她的一举一动,注视着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 碎琼乱玉之王妻别逃

    碎琼乱玉之王妻别逃

    苏云落你想往哪里逃?告诉你生生世世都是我朕的人!想死没那么容易,乖乖从了我吧!司徒涯你这个渣男,你有那么多的妃子,偏偏来我这里找乐子……哼!老娘三十六计走位为上策。
  • 返龙

    返龙

    背景?底蕴恐怖如斯兄弟?各个独领风骚底牌?各种层出不穷结界,炼药,神念,傀儡,没错!样样精通坑蒙,拐骗,吃喝,嫖赌,咳咳!啥都不会我不是没有后台,我只是习惯低调“不过是神界打落的废子而已,真以为自己是远古之族嫡子?”“重申一遍!我下界真的是意外!真的是真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婚事

    婚事

    这个冬天像我小时候的冬天:刚刚进入腊月,铺天盖地的就都是雪了。那雪一片接着一片落在草垛上、猪圈上的塑料纸上,灰黄色的麦田里,还有园子里青菜上。光秃秃的树丫上细细地竖着一些雪白。风有时候呼啦啦地吹过穿堂,吹过去年贴在门上的对联。那红对联已经变成了灰白色,墨迹也成了灰黑色,墨水顺着雨水浸渍的路线滑下来,在灰白的红纸上划出一道道浅灰的线。雪停的第三个午后,我坐在门口,和来串门的老太太们说起我去世十几年的奶奶,她们身体还很好,而她已经在青河边的桃树下躺了十二个年头了。
  • 法棍见闻录

    法棍见闻录

    刘昆,法术师届的搅屎棍,故又被称刘法棍。
  • 救赎

    救赎

    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是沪上知名作家、译者、外国文学资深编辑黄昱宁近年来的散文佳作结集。第一部分是回忆性随笔,那些家族故事、听过的歌、难忘的人、吃过的家常食物、故去的老翻译家,都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非虚构文体的迷人张力,而我们也借由这些讲述得以回望一种生活,一段人生,一个时代;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侧重于探讨文学和影像之间的“转译”,探讨故事的变身,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文本精读的技巧。两个部分互为诠释,构成了一幅虚实无间的立体拼图,也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