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2100000005

第5章 苦乐人生(4)

支撑我走过那段人生沼泽的,除了父母和亲人们的爱,还有文学。医生要求我绝对卧床,躺在病床上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读书。在病情平稳一些的时候,我还可以坐在书桌前,写一点儿自己想写的东西,但时间被严格控制着,一次不能坐得太久。那三年间,我读了多少本书,我没有认真统计过。我只知道,到后来,父亲用两张借书证从单位的图书馆一次借回六本书,其中往往有两本甚至三本是我看过的。到最后,文学类的书籍我几乎都看过了,就开始借一些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等人文社科类,甚至一些不太艰涩的专业书籍。那段时间,我并没有急于开始创作,而是写下了几十本读书笔记。可以说,我真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始于那篇小说处女作,而是始于那段不曾创作的读书时光。三年的时光,不但休养了我的身体,更滋养了我的文学世界。

这期间,有一次,有上大学的同学来探望我,他很惊诧于我的精神面貌。后来他告诉我,在他的想象当中,一向心高气傲踌躇满志的我,在经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之后,即使没有陷入绝望,也会像被剪掉了翅膀的鸟一样的虚弱、痛苦、悲观、颓废。但出乎他的意料,我的样子不像是受困于病床上,而像是跟他一样,刚刚从充满了生命活力和青春朝气的校园里回来的。其实回想起来,那三年时光,躺在病床上的我,也许并不比那些走进大学的同学们收获得少,某种程度上,甚至收获更多。他们学到的,可能更多的是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我得到的,是对生活对生命的追问和理解。他们得到了某种生存的途径,而我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除了文学,疾病本身其实也赋予了我许多。我永远忘不了,在医院里,在我的心情最灰暗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生命是如何从这个世界上、从我的身边悄然逝去的。那天晚上,我听说一个同龄病友病危的消息。我悄悄来到抢救室门外。我也不知道自己来到这里的原因和目的。走廊的灯光很昏暗,医生、护士还有家属都在屋子里面,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门外的椅子上。我只是坐着,好像什么也想不了,更做不了。不知道过了多久,里面传出了哭声。我愣了一下,然后站起身,慢慢地走回病房。那一夜我没有合眼,我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第二天早晨起来,我在纸上写了一句话:生命如此短暂如此脆弱,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去痛苦去绝望。也许,我们穷尽一生所能做的,也只是让生命变得稍微强大一点儿。

有人说,疾病是一种造就作家的可行的方法,因为疾病会强迫你停下赶路的脚步,会逼迫你拿出时间去思考;而养成思考的习惯,则是一个人成为作家的重要前提。

可是,没有人会自愿选择厄运。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可以选择,我也绝不会选择那场病,即使它可以让我明白再多,得到再多。但是,当厄运选择了你的时候,你该做的你能做的,只能是死死地抱住它用来践踏你的那条腿,把那条腿当成一根救命的稻草,不让自己滑落深渊。你无暇去擦眼泪,更不能指望别人来拯救你。你只能自救,只能拼尽全力,让自己能多撑一会儿,再多撑一会儿,让厄运在你彻底坠落之前,早一秒钟退去。

那个时期,以前从来不写诗的我,写过一首诗,题目叫作《独行》。后来我把那首诗寄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今晚八点半》节目。当时那个节目非常火,影响力非常大,里面设置了一些很受欢迎的文学版块。没想到,短短两周之后,那首诗就由著名的播音艺术家雅坤老师亲自朗诵播出了。从艺术上讲,那首诗很稚嫩,但却是我那段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没有人能告诉你,究竟为什么

你要独行在这条路的最深处

风,只从你期待的前方吹过

雨,总在你记忆的身后飘落

这条路上,没有承诺

承诺对你,只是一个无从考证的传说

传说里有一座用光和影打造的殿堂

殿堂里供奉着一段不再流淌的时光

而你已抛却了所有绝望与幻想

只专注于自己生命的方向

左边,坍塌了一架坚定的山

右边,升腾起一片浮躁的海

头上,有天使在轻盈舞蹈

脚下,有魔鬼在低沉歌唱

可所有这一切

都无法将你阻挡

只要一息尚存

你就依然会走在你的路上

……

是谁

是谁带着那满身累累的创伤

和一只破旧的行囊

更有一颗盛装的心

等你在远方

说来也很神奇,三年之后,我的身体开始逐渐恢复,而医生并没有给我使用什么新的治疗手段,或者什么特效药。用一位医生的话说,或许不是医生或者药物治愈了我,而是我自己治愈了自己,用民间的说法,是“长破”了。这种事例他见过许多。

倚笔而立

摆脱了病床,重新走出了家门的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尽快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虽然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还不错,至少多养我几年没有任何问题,父母亲也从未给过我任何压力,但是我不想那样。那时候,我已经二十多岁了,既然我已经结束了卧床,就更没有理由还躺在父母身上。而且,那个时候我的思想认识里已经有了一个很明确的观点,那就是:一个作家,或者一个写作者,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独立性。思想上、观念上、感情上,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上,都要独立。而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经济的独立上。我无法想象,一个靠别人养活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作家。这种想法或许有些偏激,但在我,却是真实而强烈的。

我重新拿起笔,开始文学创作。但意外的是,读了那么多书,又经历了六年大悲大喜的人生,我的创作之路却远没有开始的时候那么顺利。其间我也陆续地发表了一些小说,但想以此为生来养活自己,却显得很不现实。但让我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面对这样有些残酷的现实,我却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沮丧,也没有动摇继续写下去的决心。那个阶段,不断地投稿、不断地退稿,成了我生活中的主旋律。父母亲见我写得辛苦,曾经劝过我放弃,但我不为所动。家里人也曾经想帮我介绍工作,甚至连街道居委会的大妈们都很热情地要帮助我,都被我一一谢绝了,不为别的,只因为那些工作可能让我无法继续写作。但我想自己养活自己的想法并没有改变。那个阶段,我尝试着做过一些工作。在一家货运公司工作,主要负责接电话、出货单。那个工作薪金微薄,但可以让我有自己的空余时间,就算不能写,也可以静静地思考。后来我还做过热水器推销、杂志发行等很多种工作。这期间我发现了一种更合适我、更能够发挥我的特长,又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写各种非文学类的稿件,在报纸杂志上开设专栏。还有一件更有乐趣的事情,就是参加各种征文。

我喜欢各种体育运动。尽管因为身体的原因,那几年几乎与运动绝缘,无法身体力行,却并没有妨碍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电视里每逢有体育节目转播,不管是足篮排,还是拳击、武术、乒乓、网球、台球,我都会看。而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足球。那些年,正赶上大连足球的黄金时期,大连的媒体对足球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有一天,在公交车上,我发现几个人拿着一份报纸,在议论头一天的联赛。我要过来看了一眼,是大连出版的《足球周报》。

随后,我写了两篇关于足球的文章,寄给了《足球周报》,但都石沉大海。因为体育评论文章不同于文学作品,时效性很强,投稿也无需等很长时间才知道结果,如果你评点了第三轮比赛,第四轮比赛前还没有刊登出来,就意味着你的投稿已经失败了。

我认真地翻看了报纸,对照自己的文章,并不觉得自己的水平比报纸上刊登出来的差。于是,我改变方法,改投寄为上门送稿。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去《足球周报》编辑部时的情形。那时候,编辑部还在世纪街的旧址。我去的时候,办公室里有几个人,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在低头看稿子,我谁也不认识,也没人搭理我。我傻站了几秒钟,然后凑近一位编辑,跟他打了招呼。他抬头看看我,问我找谁。我说,我是来送稿子的。他“哦”了一声,然后说,我现在很忙,你把稿子先放在这儿吧。

几天之后,那篇稿子见报了,我很兴奋。尽管只是一篇四五百字的小稿子,但却为我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后来,我投给《足球周报》的稿子,几乎百分百都可以被刊用,有时候,编辑还会为某个话题专门跟我约稿。也就在那时候,我结识了《足球周报》的几位编辑,包括姜末、赵植萍等等。

若干年后,我也当了编辑。对于那些找上门来投稿的作者,我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对他们给予格外的关注。因为我知道,这对他们而言,是需要格外的真诚和勇气的。我在与作者们沟通交谈的时候,也经常鼓励他们,对本地的媒体,有条件的话,可以登门去投稿。编辑是个比较忙乱的职业,每天可能都要面对大量的自然来稿,很难做到每稿必看、每看必复,特别是一些有时效性的稿子,一旦错过了编辑的眼睛,也就错过了发表的机会。另外,如果赶上编辑不是很忙,登门投稿还会让你有与编辑当面沟通的机会,这对你的写作和投稿都大有益处。

随后的几年间,我发稿的范围越来越大,发稿媒体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尽管都是些百字、千字的小稿件,但因为数量比较大,每个月的稿费也足够养活我自己了。与此同时,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热衷参加各种征文活动,赶上我感兴趣的主题,就一定要写上一篇。因为征文活动与一般的发稿还有所不同,除了有发表的喜悦之外,还有一个“比赛”的性质,还有一个要在大量的同类同题稿件中脱颖而出的驱动力。那几年间,我参加征文活动获得的奖品林林总总,小到糖果盘、健身拉力器,大到传呼机、电视机。

记忆中最好玩的,是两次球迷征文。第一次球迷征文,我参加的时候还默默无闻,没几个人认识我。结果我得了个一等奖,奖品是一台摩托罗拉数字精英型传呼机。要知道,在当时,那可是最时髦的装备了,引人注目的程度远非你现在拿部苹果手机可比。挤在公交车上,谁的传呼机“BP”一响,所有人都会朝他投去羡慕的眼光。那个传呼机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戴着它,我感觉自己比其他那些拥有传呼机的人都更牛,因为别人的机器都是花钱买的,而我的是写文章赢来的。

第二次参加足球征文,恰逢中国足球的低谷(说起来,中国足球基本上没有什么高光时刻,也就没有什么低谷可言,基本上都坚守在盆地里)。本来我的情绪不高,不想再参与了。后来看了征文的奖品,一等奖是24英寸海信电视。当时家里的电视是18英寸的长城,还没有遥控器,我早想换一台,可父母亲拦阻我,不准我乱花钱。在他们看来,我连个稳定的工作都没有,挣点儿稿费要好好留着,不能大手大脚。冲着那台电视机,我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一旦拋开了心中的不满和怨气,我发现,其实自己仍然是那么关心和热爱中国足球,不管它如何让人失望,让人恨铁不成钢。依从当时自己的真实心态,我写了一篇文章《愿做一粒火种》。

这时候,我在足球评论圈里已经小有名气,在《大连广播电视报》上的足球专栏也开了有几年了。写足球在我来说,可不是就球论球那么简单,足球给了我许多的人生启示。

喜欢足球的人都知道一句话:连上帝都无法预判一场足球赛的结果。在我所知道的运动项目中,足球是最容易爆冷的项目之一。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项目。决定输赢的除了实力因素,除了偶然因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是否能够扬己所长,避己所短。就算对手的整体实力比你强,这种强势也不太可能是绝对全面的。与强大的对手相比,你总会有自己的长处。足球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往往就是因为处于整体弱势的一方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自己的长处。比如,2004年欧洲杯上的“希腊神话”。论综合实力,那一支希腊队最多算是二流球队,绝对无法在强者如云的欧洲足坛登顶,他们所依靠的,就是自己强壮的身体、顽强的防守和简单实用的高举高打,并且在实战中把自己的这些强项都发挥到了极致。一个载入足坛史册的“神话”,其实就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的一个集中爆发点。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足球如此,人生也不过如此。人生的输赢成败,往往也不在于你有多么强大,而在于你是否能认清自己的长处和强项所在,并且把它们真正发挥出来。

几个月后,征文结束了。一天下午,电视报的编辑打电话给我,张嘴就说,你请客吧!我莫名其妙。她说,你的征文得了一等奖,得了一台大彩电,还不得请客呀!我就笑了,说,那我就请你看彩电吧。

当时快到年底了,我一直把这件事藏着,没告诉家里人,想给他们一个惊喜。发奖那天,看见一位熟悉的足球记者,他是征文的评委之一。他笑着跟我说,你知道吗?我当时一看见你的名字,就想,嗯,这次坚决不能再让他得大奖了,明明我们有成百上千的参与者,翻来覆去地总让他得奖,弄得我们的活动好像只有这几个人在自娱自乐似的。可等看完了文章,没办法,还得投你的票,不然实在是不公平。

同类推荐
  • 我所知道的杨虎城

    我所知道的杨虎城

    本书曾于2003年1月初版,于今年作为我社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之一种再版。全书均为弥足珍贵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记述了杨虎城初期的经历、杨虎城脱冯拥蒋崛起、西安事变后被关押,直至被杀害等,再现了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对研究杨虎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更好地了解和把我西安事变的历史真相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热门推荐
  •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It was as a poet that Samuel Beckett launched himself in the little reviews of 1930s Paris, and as a poet that he ended his career. This new selection, from Whoroscope (1930) to 'what is the word' (1988), describes a lifetime's arc of writing. It was as a poet moreover that Beckett made his first breakthrough into writing in French, and the Selected Poems represents work in both languages, including the sequence of brief but highly crafted mirlitonnades, which did so much to usher in the style of his late prose, and come as close as anything he wrote to honouring the ambition to 'bore one hole after another in language, until what lurks behind it - be it something or nothing - begins to seep through.' Also included are several of Beckett's translations from contemporaries - Apollinaire, Eluard, Michaux, Montale - in versions which count among his own poetic achievements. It is edited by David Wheatley.
  • 任逍遥之前世因今世果

    任逍遥之前世因今世果

    江湖风云四起,所有的恩怨情仇都将在此得以解决,在这江湖乱世,三国争霸中,命定中的那五人又将扮演着何种身份?在次次的轮回中,那遥远的记忆已经支离破碎,他们是否还能忆起自己的使命,结束这场江湖恩怨纠纷,改写千年前悲剧的再次发生?无耻某人趁着月黑风高,对着被蒙上双眼的那人宣誓着他的主权:“丫头,不要喜欢别人,你,是我的!”蒙眼遮面是想怎样?欺我瞒我还想这么容易抱得美人归?趁着某人还在忙,拎包带上姐们悄悄溜走,江湖逍遥,何不乐哉?
  • 有花堪折

    有花堪折

    沈辉这辈子流过三次眼泪。第一次,他还是青葱少年,以为急救室里的苏浅就要死了。第二次,苏浅这个害人不浅的抛下他去了美国。第三次,苏浅当着所有人的面对他说了一句话。
  • 与你朝歌夜弦

    与你朝歌夜弦

    “朝哥,不如我化名叶弦吧。”“为什么叫叶弦?”“有一个成语你知道吗?”“什么成语?”“朝歌夜弦啊。”“…………”
  • 旌水流连

    旌水流连

    亭江畔,亭江畔,十载风依旧,草声花语随人变。白沙旧为景,鹅石今成患,愁坏了白鹭点点,急懵了杂鹜片片。暮色笼江岸,嶙峋参差,却是旧时芳甸。道模问我:美景何见?有夜渔归舟,笛声唱晚:官道清清,桃红李白,莺燕自现。
  • 忧国(全集)

    忧国(全集)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大清国正是摇摇欲坠的年份。就在这个腐朽王国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镖师,却突然阴差阳错地卷入了革命党、会党、衙门之间斗争漩涡的中心,被推向他从前根本预想不到的方向。危境中智慧与智慧的交战,性命与性命的相搏,人力与宿命的角力,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故事里,几个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普通人,尝试以他们各自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改变似乎早已注定了的历史……全书详细描述了辛亥革命前三个月,以马凤云,朱阿秀,霍景旸,周汉城,刘文藻等主要人物为核心的某省革命前后几十天的风云际会。展现了多方派别人物势力如镖行、革命党、清廷、会党以及派别内部的角逐和矛盾、合纵连横、以及各个人物的层叠心境,以全新的叙事技法集中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一角,窥一斑而见全豹。
  • 反派男神勾勾来

    反派男神勾勾来

    【新文《宿主她能耐可大》已发布,求支持(*/ω\*)】 [甜宠1v1,希望大家喜欢!]宁夜一个不小心被无良系统绑定,开始一段又一段的攻略男神之路
  • 梦观集

    梦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执子之手共上白头

    执子之手共上白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万物皆因情而起,随心而动,便有红尘之说。传闻南莱有猫,修仙者甚多,猫主景庭生来为九尾神狐,被人暗伤,被一凡猫所救。猫主为凡猫起名,俩人暗生情愫。此时,南莱降下天灾,岌岌可危,二人联手,又会是怎样的未知……
  • 性格影响人生

    性格影响人生

    本书从各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性格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婚姻状况,还能影响一个人的事业及身体健康。同时,本书也剖析了各种性格的优劣,给出了优化性格的方法,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认识自身性格并很好地修正性格以适应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