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8400000099

第99章 董如彪

董如彪

嵩阳人董恒,字建威。他因为得罪了参将被削了官职,在家闲居。那时,他才四十多岁,称雄乡里。董恒自幼爱好武术,和他交往的都是些闲逸好斗的人。他的家里有六七个美妾,个个都长得美丽漂亮。她们每天争妍斗媚,就是为了取悦于董恒一个人。他家的庄宅雄壮,宅中有优美的园林亭榭,在这个乡里是第一。他家园中有池,可以容下数倾清泓;他又在池中造成一座水轩,四面碧绿,极为宽敞。每年到了夏天,董恒就和伙伴在水轩中演习武艺。他的父亲极力阻止他这样做,他不听劝告。父亲死后,他更是不加收敛。

董恒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如彪,年纪十八,次子叫如虎,年方十六,都是侧室所生。但如彪禀性却和父亲不同,外秀内慧,特别喜欢诗赋文章。而他一点也不爱好骑马舞剑,所以父亲不喜欢他,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在他身上拳打脚踢。

董家有个老仆人叫葛封,为人朴实、憨厚、直爽,经常会当面指责主人的不是,因此董恒对他又敬又畏。葛封的儿子叫邱儿,年纪与他的儿子相仿,是如彪、如虎兄弟的馆童。邱儿长得清秀聪明,一家人很钟爱他。

这年秋季,董恒带着两个儿子和童仆三十多人,背着弩,扛着枪,呼鹰牵犬,到山里去打猎。从辰时到申时,他们虽然打的野物很少,可是却玩得很尽兴,正准备回家。

忽然一只大黑狐狸蹿出草丛中,董恒追上去射那黑狐狸,可是他连发几箭,都没有射中。狐狸忽然跑到如彪的马前,左冲右突地要逃遁。董恒急忙喊如彪快射狐狸,如彪只是笑,并不动手。于是狐狸趁机逃之夭夭了。

董恒叱责如彪道:“没想到你如此懦弱,有什么脸面待在这里,不怕这些人笑话你吗?”

如彪说:“父亲,家里猪羊很多,难道一定要猎食狐狸吗?”

董恒大怒说:“你小子生为七尺男儿,却没有一点儿大丈夫气,难道你不是董建威的儿子吗?你想要吃猪羊,我偏要你养虎狼!”

董恒说完就喝令如彪下马,夺下他的弓箭,只给了他一支火枪,说:“现在就把你留在这里,打不到狐狸不要见我。”说完回马下山。

葛封见了董恒扔掉枪,放下鞭子,哭着拉住董恒的马辔劝道:“主人,我觉得大郎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主人何必因为一时的怒气,就将大郎丢在山中不顾呢?况且做父亲的人,要用礼义来教子,而不是将他引导到邪路上去,凡是那些营营苟苟的事,不可以让子孙来效法。主人自己这样就罢了,何必冲着大郎发脾气呢?你难道想要大郎救济恶物,不怕恶物灭害他吗?”

董恒发怒道:“你个狗奴才,发疯了吗?你为什么竟敢这样悖逆我?”

葛封答道:“老奴不敢悖逆主人,是主人自己做错了,还不晓得自己不对罢了。人之所以从修身到齐家,是讲仁义、慈悲、孝悌。如今主人把杀兽获禽作为快意的事,不体恤上天爱护生灵的心愿,能说是仁义吗?您的父亲故去还未发葬,您就去野外郊游,能说是孝吗?把年弱的儿子丢弃在荒山中,让野兽来吃掉他,能说是慈悲吗?二郎在一旁看了,不说一句劝阻的话,难道你就是这样教给他尊敬兄长的礼义吗?即使大郎有罪,主人应当将他们分开来教训,何况他没有罪,将他丢在山中是为了什么?”

董恒听了他的话暴跳如雷,立刻举起鞭子雨点般打在葛封头上,葛封的头和脸上的皮肉顿时绽开,血流了一身,这才松了手退下来。

于是董恒策马扬鞭出山了,众人跟随他而去。葛封大骂:“你们这群狼心狗肺的东西,助纣为虐,丧了良心。”

然后他叫了邱儿,嘱咐他说:“你去跟着大郎,陪着他,生死与共。我老了,不能再伺候人了,你要想办法让大郎能抓到狐狸回家去,这样才不会发生什么变故。如果你能做到,那么你也就和汉帝列侯的得功狗一样了。不然的话,你我这就是最后一面了!”他哭泣着上了马,又连连催邱儿走。邱儿立刻上马飞跑而去,见如彪在山岩下,正在靠着火枪哭泣,邱儿安慰了他一番。如彪有了伙伴,感到很宽慰,二人一起寻找那只狐狸,却到处找不到它的影子。

过了不久,暮色降了下来,从远而近,渐渐地,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了。而四周山野清寂,繁星满天,只听见树枝响动,流水有音,不断传来狼的奔跑声和鹞鹰凄厉的叫声。两个人蹲在石畔,相互依偎着,但是心里很害怕。

不久,月亮从峰巅后钻了出来,薄薄的雾霭笼罩了山涧沟壑,隐隐约约地,听见有几个人沿着岸边的小路走了过来,离他们越来越近了。两人仔细看去,才发现那并不是人,而是几个夜叉,露出的牙齿尖长如锯。他们像鹊一般行走,像鱼鹰一样四处看,目光幽幽地闪烁,发出咻咻的气息声。如彪战战兢兢地趴在地上,屏住气息不敢动一动。

邱儿低声说:“少主,怪物不只一个,这里不是藏身的地方,不如爬到高树上,应该可以免除祸患。”

如彪说:“我从来没有上过树,怎么能上去呢?你快想办法上去,明天给我收骨头,邱儿,如果稍微晚一点,我们俩人都得死,别辜负了你父亲托咐的好意。”邱儿不得已,悄悄地爬上一棵枝叶浓密的松树,低着头往下看,树下人的一举一动看得很清楚。

只见一个夜叉走到如彪跟前,猛然看见如彪,立刻滚在地上风一般旋转,很久才定了下来,摸着胸口跳着,像是很惊奇的样子,口中发着呜呜的声响,不知说些什么。其余几个夜叉听见这声音,都立刻围了上来。一个夜叉蹲在地上,耸着脊背;另一个夜叉提着如彪的腰胯,放在他的背上,背着走了。

看到这些邱儿的心一个劲儿地往下沉,他偷偷溜下树,暗暗地跟着他们,看往哪里去。绕过好几处危险的山路,最后它们到了一座破庙前,那里有很多夜叉,都拱手立在庙旁。庙后有几株大树,枝叶参天。邱儿又爬上树去,隐隐看见庙中有两个人,一左一右正面坐着,还有几个人分两边坐着。他们的衣帽都是古老的样式,身材很魁伟,在他们下边坐的也不下数十人,都不是夜叉的外形。邱儿还看见了很多野兽,如虎豹、熊鼹、豺狼、鹿獐、狐兔等,都站在庙外,有千百头之多。

夜叉将如彪放在台阶上,匍匐着出去了,一副像是很受震慑的样子。这时坐在右边的人说:“董恒暴虐不仁,报应就要到了,现在他又忍心丢掉儿子,应当快快杀了他的儿子,以平众怒。”

旁边坐的一个人说:“不能这样。董恒虽然坏,他的儿子没有罪,况且制止住了父亲的行为。惩罪人不连及他的子女,不肖的儿子还应该宽恕,况且如彪是贤良的人啊!”

坐在右边的人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处置他呢?”

旁边坐的那个人说:“我觉得不如放了他,既可以体现天帝爱护生灵的仁慈,又可以施行明公体恤刑罚之人的恩惠。至于报德报怨,自有主事的,不是我们的事情。”

左边坐着的人说:“参军的话非常对。”

于是他就命令夜叉仍旧将如彪背了去,放在原来的地方。夜叉正要走,有一个老人跪在阶下奏道:“适才受了明谕,报德报怨自有主事的,董如彪对臣有恩,请求让我来处置此事。”

右边坐的人应道:“可以。”

老人叩谢他们之后,背着如彪走出庙去,摇摇摆摆地向东去了。邱儿溜下树,跟在老人身后。他们走过几里危崖险路,到一个山洞口。老人正要进去,忽然回头发现了邱儿,惊讶地问:“你是谁?为什么要跟着我?”

邱儿说:“我迷了路,想找一个住宿的地方,看见了你就跟着。”老人说:“这里不是你应该来的地方,更不能住宿。趁没有人发现你,你快走吧!”

邱儿说:“我不能走,我的主人被你背到这里,我怎么能安然地回去呢?”

老人仔细看了看邱儿,问:“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子,你不是诳我吧?”

邱儿回道:“我大半夜在这山里游荡是为了找我的主人,保护他。如果不是这样,就算我好事,也不会在黑夜到深山里来冒险。”

老人点头说:“你说的话很有道理,我不再怀疑你,你只跟我来,保管有你们主仆吃饭的地方。”邱儿便同老人一起进到洞里。

洞中很黑,小路崎岖很不好走。转了九转,忽然眼前一片开阔,虽然仍在山洞里,顶着石头踩着土地,但是有房有院,回廊曲室全都很齐备。有几十个男女聚在庭院。

他们看见老人背着如彪回来了,个个都兴高采烈,争着上来扶住,几个人又将如彪安顿在榻上,给他饮了一碗朱砂汤,如彪的神气才转了过来,双眼微微睁开。

邱儿见他醒了,急忙上前抱住如彪哭道:“大郎你醒了,不要害怕。”如彪见了邱儿,猛得坐了起来,问邱儿:“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像是在梦中?”邱儿哽咽着告诉了他前前后后的经过情形。

老人说:“这里是洞天,与人世隔绝。在这里就不会知道人间是什么时候了。就算你想回去也是不行的。你们就住在这里,不要悲伤。”

如彪说:“谢谢老人家救我,我们就先在这里住下。可是不知道老人家该如何称呼?”

老人笑着说:“我叫胡叟,我救你是为了报恩。我的儿女们很顽皮淘气,不知道这世间险恶厉害,白天多谢恩公网开一面,要不他们非肝脑涂地不可。”

听了老人的话,如彪才猛然醒悟,便向邱儿悄声说:“我知道他了,他的儿女一定是我白天所放的狐狸。我既然对他们施了恩,他们也不会伤害我们,我们也没有地方可以去,住下来应该也没有害处。”邱儿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也安下心来。

这些狐狸对他们很友善,看起来也和普通人一样地生活,慢慢地他们也不会因为他们是异物而感到害怕。这样一天一天渐渐地习惯了,就和胡叟的儿女们相熟了,一起嬉戏玩耍,即使是对姑娘们也不回避。

胡叟有两个女儿,大的叫阿笋,身子娇小,洁白如玉,媚态百生,被所有的亲戚看重。小的叫阿嫩,生得修眉细目,脸上微微有几粒雀斑,很是婉丽。胡叟想报答如彪,商量着要把一个女儿许给如彪,可是决断不下来究竟是给阿笋还是阿嫩。

胡叟的妻子说:“我们不如像古人那样,用两根红丝线系住两个女儿的手腕,然后弄乱丝线,让董郎随便牵住其中一根线,线那端的就是他的妻子。”胡叟认为是个好主意,便要依此而行。

阿笋制止他们说:“我虽是大姐,董郎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董郎对阿妹有救命之恩,把妹妹嫁给他,于情于理都不为过。”

胡叟拍着大腿说:“这就是他们的缘分了。如此一来,也不必再用红线牵挂了。只是像你这般能谦让的人并不多啊。”阿笋含羞退了下来。

于是胡叟把阿嫩许给了如彪,全家都很羡慕,认为是玉蕊璃英,天赐的一对。阿笋喜爱吟咏诗文,也时常过来如彪夫妇这边来一起谈诗论文,拈韵唱和。

有一次如彪暗中和一个婢女相好,正好被阿嫩拿住,就戏弄地让他跪在地上,用手扇他的脸。众婢女在底下作为笑料相传,阿笋用诗嘲讽道:“鹣鹣比翼鸟,一夕忽分单。夜静更深后,鹤行鹭伏前。雪肤依草荐,玉掌示蒲鞭。俛首无生气,郎当犊鼻边。”

如彪看了诗,笑着说:“阿笋可真是揣摩到家了,但是还有没写到的地方,我试着补一补。”

就和阿笋诗另写了一首道:“垂成事忽败,肘膝赴床前。方寸痴如醉,双腮热似燃。夜深孤鸟动,春老一蚕眠。不杀形尤酷,飞凫压两肩。”

阿笋诵了一遍,咬着衣袖吃吃地笑。阿嫩生气地看着如彪,说:“你没有本事偷人,凭什么拿我来解嘲?”

如彪说:“我写的句句实话,字字真情,怎么能有假的?”

阿嫩说:“字经过写三次,乌字都能成马字。况且事情已经隔了很久,你们这些诗人就是爱附会,常常诬妄。好人哪能以此为凭?心正怕什么眼斜?随你们啰嗦去吧!”

阿笋说:“妹妹凭门里之威而自鸣得意,妹夫又随口乱说,都不是我能当得起的。只是借这个机会作一个诗题,暂且排遣一下孤寂而已。”

阿嫩玩笑地拍着阿笋的肩膀说:“姐姐你突发奇想,就强让人削足适履,单单不考虑膈膜的话语,传得已很长久了,白白地当乱真的赝品吗?应当赶快自己忏悔,不要向人泄漏。”

阿笋笑着说:“死妮子,真不怕羞!”阿笋既然说出了软话,阿嫩暂且罢休,将诗稿一把撕碎,在灯烛上点燃烧了。三个人欢快而散,阿笋从此和如彪关系变得更好,也没有什么可回避的。凡是如彪去的地方,阿笋也一定会去,他们就像兄妹一样相互敬重。

一天,两姐妹要一同到舅舅家去,胡叟央求邱儿一同跟着保护她们。阿笋以前虽然见过邱儿几次,但都离得很远,也没有说过话。这次她在绿纱后,一路与邱儿交谈,又看见他长得清秀,回来后写了一首“如梦令”词:“掷果潘郎风味,傅粉何郎风致。底事不同车,忍做执鞭之士。留意,留意,留意询伊名字。”写完后,她便出去了。

正巧阿嫩带着如彪来找,在桌上看见了那首词,两人抢着观看。阿嫩笑着说:“我今天又得到诗题了!”就拿了诗笺和阿笋的词:“渐识石榴滋味,蓦见莲花标致。有女正怀春,谁是诱之之士?留意,留意,留意邱儿名字。”如彪也想写一首,正要拿笔,阿笋已经回来了。她路过窗下,听见窗内有折纸声和磨墨声,猛然想起诗笺没有收起,急忙进屋去看。阿嫩见姐姐来了,乜斜着眼睛发笑。阿笋羞涩得无地自容。

阿嫩说:“我们知道姐姐又得到一个诗题,因此来相贺。”说完便将和词取出来让阿笋看。阿笋很是羞愧,两个人相互调笑,很久方才离去。

胡叟听说此事后,笑着说:“只要女儿高兴就好!我不能按王郑的做法办,让我的女儿憔悴而死。女儿有意,不如就成全他们吧!”就选择吉日,把邱儿赘给阿笋。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胡叟对如彪说:“你们二人可以回去看看家里人了。”

如彪怕父亲不容他,说:“如果我们回去父亲再赶我们回来怎么办?”

胡叟说:“有些事你们并不知道,等你们回去就知道了。我的两个女儿已经嫁给你们,你们就一起带回去,只是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赠送的,实在感到惭愧。”

他们走的那天,胡叟摆下酒席为四人饯行。还赠送了一匹小驷马驾着车,胡叟让四人乘车而去。一路上车子走得很快,这辆车转眼间已不见了。出了洞口,小车有执辔的人,而小驷马不需要驱赶,自己沿着道路前行,一直抵达家门口,就像是走熟路一般。四个人下了车,小驷马便掉头返了回去。

他们四人刚进了门,家里人见了他们,惊奇万分,以为是鬼。又看见他们带回了两个女子长得艳丽,更是诧异。

邱儿将他们所经历之事从头至尾详细地向董家人叙述了一遍,全家人才定下心来,争着向如彪哭诉道:“大郎在外两年多,怎么知道家里一败涂地?主人丢下了大郎,回来三天,就去世了。二郎得了癫痫,跟着死了。只有葛封在一个月前,自己说上帝命他做某山山神,夜里就无病而逝了。房中各位姨娘都已经改嫁,只因是有大郎的生母还在,奴婢们才没有散去。”

如彪听了,大哭,进房拜了母亲,伏地请罪,伤心不已。

母亲说:“你的父亲过于残暴,屠杀生灵,还把自己的儿子给丢弃,他暴死也是罪有应得。如今你得了媳妇回来,已经很使我感到安慰了。你这次能平安归来,多亏了葛封的忠心,邱儿的义气。现在葛封也已经去了,我就把邱儿收做儿子,给他改名如麟。你们兄弟两个相互帮扶,一起把日子过好。”

两人听了她的话,从此就兄弟相称了。两位女子侍奉婆婆极孝顺。他们两个经营生意又勤俭持家,没过几年,他们的家资也比过去多了十多倍,二人各生了一儿一女,生活美满。

后来亲戚朋友知道他们的儿女是狐狸所生,就没有肯与他们结婚的,故而男娶女嫁,都向远方求亲。

又过了十多年,他们的母亲故去,他们三年服孝期满,如彪把田宅全部分给了两个儿子,和如麟跟着两位女子又进了山,从此四人再没有回来。

后来听他们的亲故说狐女没有和人不同的地方,只是身上穿的衣服总不会旧,面貌常和十八九岁的人一般,喜欢吃鸡肉,喝火酒,有些怪异罢了。还有的说到她们娇媚的地方,凡是见了她们的人,总会变得癫狂,失掉理智的。他们的子女虽然长得美,但是和他们的母亲相比,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兰岩评论说:董恒仗着他有钱而恣肆,抛弃儿子,不听葛封的劝谏,是不慈悲啊!他自己最后死了,家也败了,这是报应。邱儿在山中跟着如彪,经历了种种危险,即使是死也不躲避,忠义之气可嘉。他们在意外中得到了佳人,不也是应该的吗?

同类推荐
  •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纵观世界文学领域,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形象,其中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里的普柳什金,以及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最具代表性。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 奇葩

    奇葩

    天空瓦蓝,数朵白云散懒如羊,昏睡于天幕上。羊城大街上,拖着Q字发辫的行人来来往往。“庚子赔款”使大清国伤了元气,巨额赔款的压力迫使朝廷不断对劳苦大众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人们私底下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大多数人痛骂一番后,该干嘛还得干嘛,个别家庭条件好的,早茶、夜宵一样不能少。条件差的贩夫走卒,虽无小食“凤爪、猪膶”落肚,一钵半盏的咸鱼淡粥、青菜地瓜干也聊可充饥。这源于广东人“人生总有不顺意,天塌下来当被盖”的豁达。虽说如此,一张张蜡黄、菜青色的脸上,是写有爱憎的。
  • 死亡之岭

    死亡之岭

    踩下汽车刹车,歌声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早知道就不该一路上无休止地播放这让人听得耳朵起茧的CD。但转而一想,开着这台破旧的二手车从小田原出来,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寻寻觅觅三个小时,若没有音乐相伴,这滋味还真让人无法忍受。嗯,烟带少了,也是个疏忽。等想起买烟,车已开进山坳里,这鬼地方哪会有什么商店呢?我将早已嚼得无味的口香糖吐在纸巾里扔在了副驾驶座上。原以为打开车门吹进来的必定是盛夏季节潮湿的热风,没想到吹在脸上十分凉爽。这里是翻越伊豆半岛天城群山的一条山路——桂谷岭。山路崎岖不平,但一路上空气不错,还能听到阵阵蝉鸣。
  • 潋滟白洋淀

    潋滟白洋淀

    白洋淀深处,是一位多伦多画家记忆里的无限风光,还是一群水乡少男少女命运的挽歌?是生命的避风港,还是灵魂的栖居地?面对潋滟的无边水波,作者给我们芦苇一样繁茂的内心感触……我多伦多的画室,朋友和画廊老板出出进进,墙上的画也换来换去。只有一张小画,老是呆在一个角落。它的背景是荷兰的一片芦苇,芦苇前坐着一个中国村姑。“荷兰”出于“尼德兰(Netherlands)”,中文真应该译为“泥沼地”。泥沼地的上帝肯定是个女的,像维米尔画里的女人,拖着肥大厚重的棉布裙子,把她的属地和子民笼罩其中,迷雾缭绕。
  • 彷徨

    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热门推荐
  • 清澜悠悠我心扉

    清澜悠悠我心扉

    曾经,她为臣,他为王。后来,她为反叛者,他为她的弑亲仇敌。破囚,被逐,威胁,厮杀,难道这就是她的宿命?断崖边,她纵身一跃,从此,这世上再无兮夜。“在下自知英俊无双,武艺高强,无人能及,但姑娘若有意以身相待……”他邪肆一笑,半褪的衣衫滑落温泉,双眼微眯着盯着她。她俯身一看,恼怒之余,残毒发作,便要闪身走人。此后,两人便一发不可收拾。“娘子,娘子往这里奔!”他眨了眨桃花眼,她立刻掉了个头。“娘子,娘子,”他见榻上人未动,只见一只莹润的玉足将他踹了下去。他揉了揉屁股,说“:娘子,下回轻点,小宝会心疼的!”
  • 80天环游世界

    80天环游世界

    本书是凡尔纳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克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80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福克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和他们所遇到的千难万险,还使人物的性格逐渐立体化,如沉默寡言、机智、勇敢、充满人道精神的福克,活泼好动易冲动的仆人“路路通”等等。
  • 竹林的故事

    竹林的故事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废名的小说整体上远离现实和社会问题,几乎难以在其中找到作家对于现实人生的哀愁或抗议。《竹林的故事》为废名的短篇小说集,包括《窗》《讲究的信封》《柚子》《少年阮仁的失踪》《病人》《浣衣母》《半年》《我的邻居》《初恋》《阿妹》《火神庙的和尚》《鹧鸪》《竹林的故事》《河上柳》《去乡》。废名的作品常与其禅学思想相关,不同时期的废名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也是因其禅学思想转变的影响。
  • 相见不如怀念

    相见不如怀念

    纨素走了,留下了江府的第一个孩子,父辈的恩怨情仇纠缠着孩子们的恩怨情仇。造化弄人,究竟能有几个人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叶落知秋近

    叶落知秋近

    后来,叶落知遇见了秋近……如果真的有一见倾心,假如真的有一眼万年,那一刻,秋近就是他的一见倾心和一眼万年。
  • 竹马宠青梅慢点跑

    竹马宠青梅慢点跑

    ☆☆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个梦境,你在哪里?那片草地,我还经常去,你说最喜欢蒲公英,花在这里,你在哪里?
  • 越界日常

    越界日常

    都市/变异//校园/奇幻从清新校园到嗜血变异,当你拥有了了无限的能力,世事变幻,一切还能像过去一样吗?
  • 四川文学(2015年第6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6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摘豆记(中国好小说)

    摘豆记(中国好小说)

    道士神秘地对小锐说,做满七七四十九件善事,你将看到你所求之事发生奇迹。这是小说借用的外壳。小锐长高心切,当真每天都去做一件善事,眼看已经积满四十八颗豆子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小锐的朋友明珠,临产之前被男友抛弃,小锐只得一边照顾产妇明珠和她刚生下的婴儿,一边替明珠跟男友家里交涉。有一天,小锐发现明珠扔下孩子跑了,她只好把那个婴儿抱回家,却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无奈之下,小锐也像明珠那样,将婴儿第二次遗弃了。小锐最终功亏一篑,没有积满四十九颗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