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6100000008

第8章 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8)

最后还是去了,然后被分在文科重点班。还和全校最优秀的文科生坐同桌,一坐就直到高中毕业。同桌数学长期考满分,英语长期也都在140分左右,我的压力太大了。每次成绩单揭晓,我总被甩出二十来名。

想来,那段时间大概是我过得最痛苦的吧。找老师申请调换座位,觉得那位置简直不是人待的。显然我那卑微的理由抵不过那当政治老师的班主任让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说教和批判。

我觉得自己拼了很多,我们都是同样的人,可我怎么也做不到他那样。他学费免费,老师义务给他补课。青春的热血和冲动,让我以为能够缩短距离,最终不过是徒劳。那三年过得并不是太开心。压抑来自我们之间永远无法缩短的距离。我承认我羡慕嫉妒恨,我承认我也希望那样,到毕业我也没能如愿,最后他去了厦门大学,我却与梦想的中国传媒大学失之交臂。

我终于认识到我渴望太多,而我的能力并不能胜任我的渴望。

曾经很多次抱怨,凭什么都是一样的努力,一样的学习,听一样的课,却永远达不到一样的成绩。我们很难面对自己的内心,承认其实可能是自己不够优秀,不是他段位太高,而是你段位太low。而你还总是拿他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

大家都知道猴子掰玉米的故事。

我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写作。当然在那之前的时间里,写作对我来说是巨大的痛苦。写作到成为作家之间的梦想,距离太长太遥远,遥远得你把它说出来,都会被所有的同学朋友笑话。

哈哈哈,你也可以当作家?!

但心里默默地不服输。高中的时候,开始流行青春小说,80后作家异军突起,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正当红。看了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觉得那种残酷青春多酷啊,自己也想写青春小说。

于是写了两篇短篇小说《狼》《楼兰梦》,只是在同学间传阅,并没掀起太大反响,有个别朋友给了友情价的肯定,我还得请他们吃零食作为回报。

后来投稿到《萌芽》的新概念大赛,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后来那两篇小说手稿去了哪里,不得而知。此后,写过青春小说,也不敢拿去投稿。

大一的时候,看到余华、苏童和路遥的小说,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先锋小说的实验性把语言玩得太黑暗,而路遥对乡土人文的描写简直无可匹敌。于是觉得自己应该写严肃文学之后开始写作,受到文学创作老师的肯定。随后仍然把小说存在自己电脑里,当时多多少少仍然心怀恐惧,觉得小说投出去得到的回应多半会是沉默。

后来蔡骏、李西闽等人的悬疑恐怖小说火得不得了。于是我又开始写起了悬疑小说。悬疑小说是我写得最多大概也是最得意的吧。朋友们看了也都纷纷地点赞。

学院有一个同学在悬疑小说圈子里已经成名,发表过不少小说,甚至还出了书,在学生时代已经相当了不起。某日他得知我也在写悬疑小说,让我把小说给他看看,互相交流。心想他是接受过市场检验的,给他看完之后,他却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说这样的小说很难发表。我是相信他的,毕业后他去做了恐怖电影编剧,写的剧本也有多部已经上映。

最后自己所有的小说,都成为电脑里压箱底的那件新娘的棉袄,再也不敢开启。

每次某种类型文学火起来,自己都总想去尝试。好像是想把自己练成全才,别人可以,我也可以写写去投稿,可到最后除了文学梦想的幌子之外,那些小说一篇都没有发表。真正发表的,却是一些时事评论、散文诗歌。那时候却一直把小说当作至高无上的文学体裁,在上面栽了跟头。

到底是真的爱那些文学体裁吗?自己真的适合写那样的作品吗?自己的擅长和风格究竟在哪里?从来没有思考过。总是拿自己热爱文学来欺骗自己。觉得自己那么努力,可为什么写了那么多的东西,得到的不是否定的答案,就是莫名的恐惧。

这世界真不是努力了,就会有回报。命运总爱开玩笑,把那个穿着堂·吉诃德面具铠甲的战士,打得一无是处。是的,只有失败能够让你真正冷静下来思考。那一刻,我才真正留意到QQ好友里,有个朋友的QQ签名是:当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的梦想时,你要做的就是多看书多学习。

自己追求了那么久的,根本不是文学梦,而是别人文学路走通透之后成功的光耀,让那个不知前路何处的自己迷了双眼,太急于将自己和可能背地里付出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我的别人等同。

要想明白这个道理很难,尤其是能明白之后把它当作思考的理由,重新上路。

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再次陷入同样的困境。我以为我很早之前就已经明白,别人的人生从来不是自己的标准,而你的梦想也只是属于自己,不能拿来衡量别人。我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虽然曾经唐骏说,他的成功可以复制,但大家发现他的学历可以粘贴之后,也都对所谓可复制的成功失去了兴趣。

胖子是我很佩服的朋友。他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做事儿从来雷厉风行,进入辩论队就带领辩论队打入全校的决赛最终拿下冠军。他总能把自己做的每件事儿都做到极致。我没有去问过他,是不是他的体重给他带来自卑,所以他异常的拼命,但他的拼命确确实实是能看见的成功。

那时候的自己也在努力朝着优秀的目标奔去。写东西发表,写新闻评论,被各大媒体转载发表,拿重庆新闻奖,写很多很多的东西,不过是伪装自己弱小的内心。

毕业之后,我去了一家普普通通的网络公司。而胖子去了某房地产公司,每天加班到凌晨才回家。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以及策划运营的能力,为他在公司迅速夺得一席之地,几年下来为公司带来上百亿的收入,自己的收入也自然不菲。而那时候的自己,每个月的收入还不到三千。有时候自己也特别怨念,很羡慕他那样的工作,羡慕他的那份收入。

羡慕在现实生活的冲撞中变成一种压抑和不快。为什么?同班同学、朋友,却有着那样大的差距。其实那个时候的自己,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和胖子以收入做对比,却从来没有把我们的能力、付出、特长、追求做对比。怨念成为难以消化的情绪,困扰了我很久很久。

尽管自己不会因为羡慕嫉妒而对朋友疏远和攻击,然而这却成为我生活不完满情绪的放大镜。

直到有一天,我依旧那么拼命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领域里走着。认识了很多出版同行,帮助他们也被他们帮助,在公司也拿到了部门优秀,甚至一度面临晋升的机会。后来有朋友约我出书,自己也觉着这是个莫大的机遇。生活中的怨念归怨念,可你不得不撑着继续前行。

某日,出版同行一个姑娘在QQ上和我私聊。大家平日里都是朋友。她那日突然说,每次看你写文章,都特别嫉妒你。她用的是嫉妒,但我知道她没有丝毫的恶意。她说,有那么多公司约你做书,真的是很幸福啊。她也是一个有着文学梦想的女孩,从农村来到北京这座充满梦想也充满幻灭的城市,渴望能够把自己的文字变成一本本属于自己的书。所以她接近了编辑这份工作,这个职业。

她羡慕我。我也不断地安慰着她,鼓励着她。在那一瞬间,仿佛突然顿悟。原来在你羡慕着别人的时候,也有人在羡慕着你。就像食物链一样,这也是个梦想链。别人的成功折磨着自己的梦想,不过是我们没有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梦想。我们总把有限的目光放在了别人的身上。其实,或许我们已经站在了曾经自己渴望的地方,或者正朝着那个方向走,只是我们总是不甘心,别人走得更远,或者别人选了一条看起来更好的路。但我们忽略了那条路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我们羡慕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在优秀的人那里找到目标,我们拼命我们努力为一个肯定而向前,到最后却是碰了南墙头破血流,梦想从来没有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答案。青春,好像一直都充满着疼痛和坎坷。仿佛最倒霉的那个永远是自己。而我们从来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那个一次次被打下低谷的你我,害怕这个时代里的一切,所以我们充满情绪地在微博上谩骂,以安慰脆弱甚至弱小的内心,好像有个强大的力量可以当作武装。我们努力地在扮演强大,却没有真正看清楚自己内心真实的模样。

我们害怕,是因为我们和想象中的自己相去甚远。我们害怕,不过是因为我们渴望的并非我们的“梦想”,而是“别人拥有的”。我们看到别人优秀,看到别人的好,就想自己也要拥有,我们却模糊了我们和对方的差距。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比梦想和方向都来得重要。我们努力追逐,觉得自己那么拼命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答案。我们用不完美的自己试图去追寻一个虚幻的完美。患得患失,在所难免。

当你承认并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你才能在沮丧中找到前行的路,直到你把自己的路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广。“所谓自信,不是认定自己无所不能,而是知道自己也有不足,勤能补拙。”坦然接受自己的位置,就算跌倒,就算结局糟糕,你被打倒了,也不会被打垮。那些支离破碎的失败,最终会是你前行的财富。

曾经我羡慕别人,曾经我怀疑自己,但梦想的光芒仿佛突然明朗起来。在我羡慕别人并以此怨念自己的时候,也有人在羡慕着我怨念着他自己。在他的人生中,也会有那样的人,成为他梦想的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你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努力

没有计划的奋斗,没有目标的努力,可能往往就是那些看起来很努力而已,他们就像糖衣炮弹,很容易骗过了世人,也骗过了自己。

每次看到新闻说起考研大军如何硝烟四起,总会想起一个人。

L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普通得并没有太大的特别之处,说不上漂亮也算马马虎虎,家庭也不算富足。她从大三开始,就抱着一大堆书抢占考研自修室。那次我到自修室找朋友拿东西,那场景简直吓坏了我。高高低低的书,堆在桌子上,都被翻得很旧了,那场面丝毫不输于我们高三过独木桥时候的恐怖场面。

拿完东西回宿舍的时候,还看到L在她的桌前抱着书发呆。

每次碰到她都是在自修室旁边,她出来透透气,或者就是抱着数学、英语、政治,以及一大堆专业书去自修室的路上。看到她小小的个子,抱着那么多书,觉得她这么努力,肯定能够考个好学校。自从中学毕业之后,自己好像从来也没有一次带那么多书在身上。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在教学楼门前碰到她,她跟我吐槽,说她在一堂专业课上看书,结果书被老师收走了,还让她去前桌坐。她给气得不行,这哪是什么大学老师,完全像高中老师。其他专业课上,看复习考研的书都没有谁管,可这个老师非得要与人为难。

说完她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说不和我说了,她要去自修室了。然后我们作别,我回宿舍,她去自修室。

大四那段时间大家都在准备毕业论文,她却搁置在一旁,那个冬天她过年都没有回家。可考试她并没有通过。后来,我工作了。听说她还考了一年,还是没有过。之后,便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了文案,心有不甘,可还是不得不向生活低头。

偶尔在QQ上聊天,她也会对我吐槽,说起自己的种种不甘,我也有些懊恼,像她这样努力的姑娘都考不上,天理难容啊。

可是我也找不到别的应答,只是安慰她,也许就是命运捉弄云云,或者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考上了之类。直到某次我在刷微博的时候,点到了她的微博,顺手拉了拉。在右侧的微博使用时间线那里,看到她的第一条微博。才发现,她的第一条微博发布的时间,正是她在复习考研那段时间。

那时候微博刚兴起,她是第一批微博控。从她的第一条微博,往后翻了几页,原来,在那段时间里,她花了好多时间拍她复习考研的情况、自修室里的硝烟、某天带了某本书或者真题复习资料。她把太多的时间,都花在了炫耀她复习考研的艰辛上,却不承想,她看起来那么努力,能够瞒过我瞒过很多人,包括她的父母,甚至她自己,却很难骗过佛家所言的“因果”。

现在想想,当初她抱着那么多书去考研自修室,不过是为了拍下那些壮观的场面,发在微博上,以惊吓更多不知真相的人,为她投去敬佩的眼光,甚至心里默默为她点了无数个赞,那时候微博的点赞功能还没有出来呢!

微博微信风靡的今天,它们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处处用着社交网络,却觉察不到它们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渴望被人关注、点赞,渴望被人看到更好的自己,于是社交网络像一个舞台,我们拼命在上面表演最好的自己,表演得好像我们的生活每天都真像是炫耀的一般。其实社交网络也不过是个缩影,它是我们生活的影子。我们处处都渴望被人关注,离开社交网络更是如此,所以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候,我们显得格外孤独,因为那种幻想的关注不存在了。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表演。

写L的故事时,突然让我有些恐惧,有些害怕,因为我想到了自己。自己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个L。

某种程度上说,自己应该算是个文艺青年。爱看一些高逼格的书与电影,还会写一些文章,写小说书评影评等。

豆瓣网是个文艺青年聚集的地方,其实它就是个文艺版的社交平台。每次看了书、电影或者听了某个歌手的专辑,总会在上面标记。仿佛那就是自己在文艺青年的路上走过的每一步,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小小的“脚印”。

同类推荐
  • 我有女人味

    我有女人味

    女人味是一个时髦的名词,是指女人所独有的魅力和吸引力,是女人温柔、优雅、善良、智慧、清纯、性感、独立的魅力体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或者说不同的理解。女人味的标准有书香满怀、会用肢体语言、善待自己、能很好的控制情绪、修饰得当、语言收放自如、小小的叛逆、留一点神秘感、有亲和力。现代的女性们已经有了更广阔的自塑空间,一些未曾完全逝去的传统规范,也早已无力承诺女人的终身幸福。她们在困惑中空前成长,她们在思索女性生活课题的时候,也为自己铺开了一条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因此,女人味的内涵也就变得宽广和深远。
  •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万变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适者生存,个体不被社会所抛弃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从生物型的个体转化为社会型的个体。本书提出了“适应力”这个概念,通过“三步适应法”:第一步,接受改变;第二步,扩大选择范围;第三步:采取精准行动,为在感情、事业中感到迷茫、困顿的人提供指导,在适应现实的前提下,活出快乐的自己。
  • 做好每一个自己

    做好每一个自己

    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习惯什么样的生活,路要继续走,生活也要继续过。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微笑,真诚地鼓励自己会做到更好,支持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相信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做好每一个自己,快乐就在自己的脚下……
  •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对内向人群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剖析,说明内向性格的优势特质——坚强的韧性,强大的思考能力,持久的耐力和专注,强烈的上进心,以及在内省和独处中获取力量的能力。
  •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其实,对生活感恩,就是善待自己,学会生活。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可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却抱怨生活不够富裕;面对关爱我们的父母亲人,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拥有了平静安稳的婚姻,却抱怨生活太平淡,缺少激情;看到别人升迁,便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我们似乎已经忘却,曾几何时,当我们还在贫困中挣扎时,是那样渴盼能过上温饱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们也会感恩;当我们在失意的痛苦中徘徊时,是那样渴盼真诚的问候和鼓励,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会感恩;当我们跌倒了无力爬起时,是那样渴盼能有人过来搀扶,哪怕只有一下,我们也同样会感恩。
热门推荐
  • 我与影

    我与影

    “你要记住你只是影……”“你到底想这样?!”“活下去。”——来自人格分裂症患者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机动战士与舰娘

    机动战士与舰娘

    机动战士高达的平行世界的一年战争后,深海出现,舰娘也出现了二个种类并与战士敌对,战场上的鹰眼要如何在机动战士已经没落的时代生存?“所以,我又要那起武器了吗?”—by主角
  • 谁的成长日记

    谁的成长日记

    刘雨梦从小到大一直顺风顺水,所以在对待学习上不知道努力,到了大学毕业时才幡然醒悟,痛恨自己变成了自己最看不起的那类人,用着父母的钱还不知道努力,“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自己身上清晰可见。因此,刘雨梦下定决心努力赚钱,不管多苦多累,用经验来弥补其它的不足。
  • 烈皇小识

    烈皇小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雾落

    雾落

    越苦难越浪漫,越卑微越勇敢,长江上游的雾落小镇。田埂间湿润纯净的青草味儿,是什么东西,犹如大雪在无风的山中飘落?眼泪夺眶而出。
  • 重生影后是巫婆

    重生影后是巫婆

    【1v1重生追妻】男主是工人后期有钱人。女主重生之前是影后和男主有情感纠葛。前世,女主历经劫难成了影后,却被女二和男二陷害导致父母抱妹跳楼,女主在外苟且偷生,后被男主嫌弃女主自杀,重生后男主疯狂追妻......
  • 兽世缘:夫君来日方长

    兽世缘:夫君来日方长

    在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繁华的街道上车辆川流不息,喇叭声“滴滴”的响个不停。宜薇薇低垂……
  • 你会走很远

    你会走很远

    我们总是期待一些轻松地生活,看起来是那么的光鲜亮丽,走进去之后确实杂草丛生。中专就像一个小社会,里面什么人都有,看起来轻松惬意,其实就是在没有规矩的肮脏泥土里学习该怎么生存下去
  • 眼球

    眼球

    她从电台调入电视台,不做播音主持,做节目宣传。曾经专业的训练和学习,完全被庸俗和娱乐颠倒。为了和竞争对手争夺收视率,制作人竟然要求她去跳河自杀,不娱乐至死,就不能吸引眼球?丘弥读小学前,爸妈叫她小弥。读一年级后,爸妈改口喊丘弥。丘弥,学校怎样?丘弥,老师表扬你没有?丘弥,跟同学友好吧?两人一口一个丘弥称呼女儿,是听从老师建议,家庭与学校同步。那么叫,是让丘弥有成长意识。丘弥进入广播电台工作后叫晨曦。首次进直播间的兴奋,被晨曦这名字冲淡。到播音组报到,播音室主任老余就看着她琢磨,丘弥,丘弥,这名字听起来硬,不柔,也不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