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3500000063

第63章 二奶的枣树

“是哪家的小崽子又摘俺的枣了?识相的你快给俺还回来!欺负俺一个老婆子干啥呀……”高一声低一声地叫喊响亮在小村的各个角落。于是,大人们必会赶紧地质问自家孩子摘二奶的枣子没,不是则罢了,如果是,便会拽了孩子的耳朵再从自家树上摘满一篮又大又红的枣,然后听着喊声寻到二奶说上一大些好话,二奶既不推让也不指责,只是提着篮颠着小脚一步三晃地走回到村东的那三间土坯房里。

五十五年前,二奶跟着二爷到了村上。当年的二奶年方二八,手里提着凤凰戏牡丹的大红包袱,脸上飞着红云,跟着心上人细腰杨柳地到了三间土坯房前,还是魁伟青年的二爷停下了脚步。她直了眼,到了?二爷耷了头,到了!包袱掉在地上,砸起一片尘土,尘土中她哭成了泪人,你这个大骗子,不是遍地黄花吗?不是竹林青青吗?你的九曲回廊,你的假山花园,你的丫环婆子,你的四间通亮青砖大瓦房呢。

九曲黄河到了贫瘠的鲁北平原,就成了条细瘦的带子,干旱是经常的事,哪里还有什么小桥流水,哪里又有竹林青青,假山花园使奴唤婢那是前几辈的事情,青砖大瓦房更是梦想。连村上最富的王才家也不过是垫的地基比别人家的高些罢了,更别说是生下来丧母,三岁丧父,在外靠打短工度日的二爷了。

但已经来到,也只有认了命,可是二爷却经常说,锦儿,你相信我,我会让你住上青砖大瓦房的。锦儿是二奶的小名。

婚后三个月,二爷背上褡裢揣上菜团带着木匠家什出了门,在村口,他望着天说,回吧,不挣上座青砖瓦房我就不回来见你。

二爷走后,锦儿在院子南边栽了一棵枣树,还喂了一些小鸡崽。没事锦儿就爱坐在枣树旁看着小鸡崽们啄食、追逐。然后想一些事情,想二爷的样子,想二爷的力气,想二爷的粗声粗气,想着青砖大瓦房里二爷一声声叫锦儿锦儿,就停了手中的活计甜甜地笑,然后摸着微微突起的肚子叹气,再然后也不笑也不叹气。

五月,正是枣树抽芽的时候,一丝丝嫩绿散发着芬芳,锦儿压水去浇枣树。一压一压,觉得很吃力,肚子一阵一阵的疼,双腿间有种温热在慢慢扩散,等隔壁大娘听到叫声过来时,血顺着裤腿流了一地,她小产了。

锦儿把那堆血肉都埋在了枣树下,那一年,树长得特别旺,枝叶绿油油,芽鼓着劲地长,等小黄花谢了后,结出一个个圆溜溜亮晶晶的青色小果,怎么瞧都像一张张笑脸。锦儿就更精心地呵护,她知道,那是她的孩子。

枣树从细瘦到粗壮,枝叶由稀疏到繁茂,坐在树下的锦儿从二嫂变成了二婶,再从二婶变成了二奶,但二爷却没从走的那条路回来。有的说二爷死了,有的说二爷肯定在外面娶了小,但二奶从来不反驳,听后只是笑。

二奶成了村里的五保户,成了孩子们义务劳动的对象。

我小学五年,每个月都会有几个星期天去二奶家劳动,扫地、提水、还有拾柴禾。去时,二奶总是操着一口河北话端出邻居送的水果或是点心,但从来没有摘一把枣,即使落在地上的风落枣也不让我们吃一颗。据说,二奶自己也从来没有吃过树上一颗枣子,成枣后,有坏果从树上掉落时,她也都细心地捡起来存多了卖给收孬果的小贩,却舍不得蒸蒸吃了。枣年年丰收,年年能卖个好价钱,但从没见二奶打过一斤肉买过一条鱼,吃食都是自家田地菜园里种出来的,穿的都是邻居接济的旧衣服。

二奶的枣树长得特别壮,结的果也特别甜,从七月十五半红时,就有淘气的坏小子趁二奶不在翻过低低的院墙去偷摘,但不止是把枣摘下来,同时连枝叶都撸了。二奶回来见到,便一改平时和气的性情,走过全村的大街小巷去喊去骂,枣子熟时节,二奶的喊骂声成了村里不可缺的音乐。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二奶真没熬过七十三这年。

中秋刚过,打下的枣子还晾在铺上,苫布盖到一半,二奶倒在了地上。村长到时,二奶已经被架到了炕上。

见到村长,二奶的眼睁大了,“大侄子,你得替老婆子办几件事。”村长忙弯了腰,“二婶,您说。”“这几天价低,等几天看涨钱,铺上的枣你卖了,卖时找那个姓陈的东村老头,他这几年一直收俺的枣,秆里不亏人。炕头木箱靠墙那边,你进手摸摸,有个包袱,里面的钱是俺这些年卖枣攒下的,俺知你二叔没死更不会娶小,他惦记着俺呢,他是没挣够钱没脸回,那是个死性人,转不过弯来呀。他哪天回来了,你把钱给他,帮他还了这个愿。还有,大侄子,老婆子对不住全村的老老小小,这么多年,俺的枣从没让大伙尝个鲜,俺老婆子有愧啊。”

村长打开木箱,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红包袱,展开,掉了翎的凤凰褪了色的牡丹。一些整整齐齐的纸币,都按面值用牛皮筋捆着,有十元的、五元的,更多的是五角、二角和一角的,还有已经不流通的那种一分纸币,最大面值的是一张二十元。

村长哭了,全村人都哭了,二奶在众人地哭声中倒了头。

院子里的枣树被哭声震得叶子哗哗响。

在二奶死后做完四期的那个夜晚,没有雨,没有雷,全村人却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声巨响。

当他们走出屋子,看到一束光亮正从二奶的院子里发出,照得人睁不开眼。

第二天,人们看到那棵枣树被劈成了二截。

来年春天,那棵枣树没有发芽,成了朽木。

同类推荐
  • 秋水绵长

    秋水绵长

    翻阅雷元富的散文集《秋水绵长》,我的脑际骤然定格了两个字:悲悯。集子的大多篇章都是忆旧,都是讲述令人悲伤令人怜悯的往事。而对亲朋的悲切思念和补偿缺憾,又是文字中的重中之重。这就构成了这部集子的一个显著色彩:以悲情溢增感情,以悲悯感应同情。黄土深情也便在这样的气氛中营造并变得更加浓烈了。
  •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 康藏谜境

    康藏谜境

    青藏高原从西往东,横断山从北朝南。两大自然实体相遇,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康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再加上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南来北往,东去西迁的走廊。于是,留下了无数与自然有关的、与人文有关的众多谜一样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都在努力解释、回答,但是,依然有好多谜团期望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康藏谜境集中了几十个人们接触到的、或没有接触到的问题,希望引起人们的兴趣,让这些谜一样的问题能够有人站出来给出答案。
  • 赵树理戏剧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戏剧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是我国现当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前人对他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其小说方面的成就。但他其实还是一名剧作家,本书为他的戏剧集。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热门推荐
  • 进化与守卫

    进化与守卫

    何为英雄?何为凡人?是叛国投敌还是遭人陷害?离奇的身世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相思长梦河

    相思长梦河

    内地版“窗外”,讲述高中学生与长他七岁的历史老师之间忧伤的爱情故事。一个高中学生与长他七岁的历史“小老师”之间忧伤的爱情故事。调皮的高一学生对他的历史老师,始为捣乱,继而喜欢,死缠烂打,终如愿以偿。随着学生一点点地长大,“小老师”的态度一点点地改变,他们的爱情生活随着展开的校园生活也逐渐两相情愿。但囿于校园及社会伦理,这个故事不可能有一个浪漫而美好的结局。“小老师”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自动”辞职。当若干年后男学生回到曾经带给他无数温馨与情爱的学校及江边,唯余一阵怅然。小说叙事娓娓道来,惊世骇俗之外也散着几分人性的光辉。是一曲无惧但苦涩青春的忧伤离歌。
  • 修真外史预备

    修真外史预备

    本是凡尘中一个普通少年,连遇奇异祸事,成了孤儿,流落街头。少年善良单纯,因此经常遭受欺凌,但冥冥之中却有许多奇缘在等待他。少年最终凭借自己的不屈和努力,成长为一代剑仙。身虽成仙,心中尘缘难了,千年仙途也未能泯灭少年的一颗凡心。何为仙,何为凡,愈发的扑朔迷离。
  • 召唤游戏满级角色

    召唤游戏满级角色

    西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竟然召唤出两个貌美如花的妹子,仔细一问竟然是当初自己游戏里的满级角色。不但如此她们告诉西恩还有好几个同样貌美的妹子正等着他来召唤。这一刻他突然庆幸起自己当初玩游戏都是建立的美女角色。
  • 招魂之地

    招魂之地

    三国之魂于现世再现,为所愿而战,为所欲厮杀,为己奋力争取那往昔缺憾的转圜,无休,无止……
  • 苏小姐的追夫日常

    苏小姐的追夫日常

    认识莫培栩的人都知道,他的身后总会有一条小尾巴,最初是甩不掉,后来是不可以,最后却是不愿意。这条小尾巴最初因为他的“美色”追着他不放,后来因为救他成了别人口中的“傻子”,她却依旧追他追得紧,他也不能放任她不管,最后他却是诱着她哄着她让她离不开他。————口嫌体正傲娇少年×智力停留软萌少女————“爸爸说,如果有男孩子亲了若若的嘴,爸爸就会狠狠地打他。”她一把抱住他,“我不想培栩哥哥挨打。”莫培栩嘴角扯了扯,未来岳父的影响力真大。
  • 三生三世桃花劫

    三生三世桃花劫

    她只是一只猫,却偏要穿越成一只兔妖。据说,穿越当日,她风光出嫁。然而,她醒来之后,看到的却是倒在血泊中的自己。尸骨未寒,她的新婚丈夫却和另外一个女人在婚床上苟合偷欢。他是太子殿下,身份高贵,姿容天下,相处百年,誓言非她不娶!可大婚那日,他身着喜服,一手牵着另外一个女子,一手持剑指她:妖就是妖,永远改变不了卑微的身份和贪婪的本性。她才知道,自己错了。
  • 景德镇文化研究·第一辑

    景德镇文化研究·第一辑

    景德镇有着两千年的治陶史、一千年的官窑史、六百年年的御窑史,并孕育了浮梁茶文化、乐平古戏台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被后人称作“千年古镇、中国名城、世界瓷都”。第一辑收录了30余篇文章,分为学界视野、陶瓷史话、御窑寻踪、文史钩沉、人物春秋、古镇遗韵、耕读人家等部分,以陶瓷文化为重点,挖掘景德镇区域内方方面面的历史文化,考据有源、调查到位、论证有据,追求“原真性,原生态,原文化”,实现“越是本土化的文化越具有国际性”的目标,为保护和传承悠久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 名人名言金典1

    名人名言金典1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