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000000044

第44章 荒淫而死的帝王 (3)

明武宗玩够了美女,忽发奇想,又打算尝尝这男色的滋味。他在内臣里选取那些长相俊美,聪明伶俐的,还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老儿当”。尤其受他宠幸的,就叫“金刚老儿当”,还能干预政事,权势很大。他最宠爱一个叫钱宁的,天天和他在一起,在豹房里经常枕着他的大腿睡觉。百官们见不着皇帝,就通过钱宁的举动来判断皇帝的下落。一看到钱宁打着哈欠走出豹房,就知道皇帝也快要出来了。

公元1509年(正德四年),湖广、四川、陕西、江西和两广因天灾人祸,造反者无数。公元1510年(正德五年),天下已经局势混乱,农民起义成为朝廷的大患。

畿南虽地处天子脚下,但由于皇室贵戚广占民田,明朝政府强迫养马,徭役差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河北起义首先于霸州爆发。公元1509年(正德四年)以来,官府将矛头对准文安响马刘六、刘七兄弟。两人被招安后不久,刘瑾的家人因向刘六索贿未成,诬陷他们兄弟,刘六等人被迫投入大盗张茂的门下。不久,张茂被宁杲设计斩杀。刘六、刘七等人因自首需献银数万两,方能免罪,被迫四散逃走,其家被毁。自此,刘六与官府决裂,聚众数百人,起兵反抗,队伍很快增至数千人,这就是畿南霸州起义。

刘六等人起义后,迅速吸纳了文安生员赵和赵镐兄弟,部众逐渐增多,畿南大震。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三月,刘六率军攻打博野、饶阳、南宫、无极、东明等县,官兵望风而逃。

此后,农民军一万多人从畿南到达山东,抢夺马匹,一昼夜疾驰数百里,倏忽往来,势如山雨。官军势单力弱,进退迟缓,常常败北。农民军受到山东农民的欢迎,粮草武器全部由当地农民供应,而且很多人加入队伍中。

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夏,农民军因人数众多,分为两支活动,一支由刘六等人率领,另一支则由杨虎等人率领。两支队伍转战数千里,往来于天津、山东间,驰骋纵横,杀官吏,释囚徒,如入无人之境。同年七月,两支农民军合兵一处,进攻文安,将明朝天下闹得天翻地覆。直到第二年七月,赵义军才被镇压下去。

经此一变,明武宗对边军的战斗力大为惊叹,就把那些立功的将领召到豹房里来。

这些军官中有一个叫江彬的,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勇猛善战。有一次作战时身中三箭,其中一箭穿过面颊,从耳朵里穿了出来,他却全然不顾,拔掉箭继续和敌人作战。武宗听说了他这段传奇经历,啧啧称奇,就特地召他来要看看那个剑疤。谈起了军事,两人特别投机,皇帝就把江彬留在了身边。

武宗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当太子的时候就经常在宫里演习骑射。大臣们劝孝宗皇帝管管他,但孝宗皇帝却说太子关注武事是安不忘危,也是好事,就听之任之了。后来他当了皇帝,还在豹房里操练小太监们搞军事演习。但这些都是玩闹,他并没有亲自到过战场。现在有了江彬,协助皇帝指挥演练军阵,把原来武宗训练的那些小太监都换成了从边镇中挑选出来的精兵。经过江彬一段时间的训练指导,皇帝懂得了不少实践经验,在一次次对抗演习中,他对领兵打仗更是着迷了,渴望能有机会走出皇宫,真正体会一下沙场征战的感觉。

机会居然不久就来了。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6月,鞑靼小王子率领蒙古骑兵进攻宣府,明军初战不利,后来使用前后夹击的战术,迫使蒙古退兵,但是代价惨重。到了公元1516年(正德十一年),蒙古再次进犯,杀掠百姓,掠夺牲畜,大肆骚扰一番后撤兵。武宗听说此事,觉得正好给自己操练了多时的宫中“军队”一个实战演练的机会。再加上江彬和钱宁互相争宠,江彬害怕钱宁害他,就向武宗吹嘘边军如何英武善战,宣府的歌女是多么窈窕迷人,更使皇帝对边境充满了神往之情。于是,皇帝作出了决定,他要亲自去征讨蒙古人。

公元1517年(正德十二年)8月1日的清晨,武宗皇帝偷偷换上便服,和江彬一起,带了几个心腹之人,趁人不注意,溜出了北京德胜门,直奔昌平。对此朝廷百官一无所知,第二天上朝发现皇帝没了,都大惊失色,三个内阁大学士立即上马出城去追,一路狂奔却依然见不到皇帝的踪影,只好给他上了一个奏疏,说皇帝这种行为相当危险,应该赶紧回来以安民心。皇帝当然不会被一本奏疏被劝回去,他的目标是宣府。

皇帝甩下了一帮大臣,却在居庸关被挡住了。居庸关的巡关御史命令关门紧闭,不准放任何人通过,武宗派人去传旨让他开关,他却拿了敕印,仗剑坐在关门之下,号令关内说:“有言开关者斩!”并立即写奏疏劝皇帝返回。武宗没有办法,只好返回。

只是皇帝虽然回去了,却很不甘心,还在找偷偷出去的机会。半个月之后,他打听到那个御史出巡去了,不在居庸关,便溜出北京城,火速赶到了居庸关,混出了关门,向宣化方向加速奔驰。为了防止那些大臣们又跑来把自己拉回去,他留了个宦官镇守居庸关,不准任何的官员出关。大臣们无可奈何,武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来到了宣府。

按说皇帝出征也是正大光明的事,何必搞得这么偷偷摸摸,大费周章。原来,在传统的观念中,皇帝是九五之尊,地位重要,不能轻举妄动。若是为了消灭几个小小毛贼而动摇了“国本”,就得不偿失了。再说,明朝本身就有一个惨痛的先例:当年明英宗曾经在太监王振的蛊惑下出征蒙古,结果兵败被擒,蒙古大军直逼北京,史称“土木之变”,闹得差点亡国。所以,武宗一有了出征蒙古的念头,大臣们就纷纷劝阻。就在武宗“奔逃”到宣府的一路上,还接到了不计其数的劝他回去的奏章。对于道德通天的大臣们的聒噪,武宗不胜其烦。于是,为了使自己巡边合理化,武宗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下了一道圣旨,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还改名朱寿,用这种孩子气的办法来对抗大臣们:你们不是看不惯皇帝巡边吗,现在出去作战的可不是大明皇帝朱厚照,而是威武大将军朱寿。

皇帝给自己的封官,而且还只是一个小小总兵,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武宗此举让大臣们啼笑皆非。“威武大将军”给内阁发了一个旨意,要求调集钱粮和军队,准备应战。大臣们就集体给他上书,纷纷指出他这么做是违反祖制。但皇帝已经跑到了宣府,大臣们又都被阻挡不得出关,四个月里,北京的臣僚几乎和皇帝完全失去联络。虽然大臣们的奏本都被送到皇帝那里,但皇帝却只有极少的御批,所以这些大臣们的抗议毫无用处。“威武大将军”踌躇满志,准备和蒙古人展开一战了。

一场激战下来,战果如何,众说纷纭。由于皇帝出关与蒙古人交战,身边没有带一个大臣,所以满朝文武官员没人肯承认皇上御驾亲征的胜利。根据《明武宗实录》的记载:在这次战役里只打死了16名鞑靼军人,而明朝却伤亡了600多名士兵。而且,战斗中“乘舆几陷”,武宗差点跟英宗皇帝一样被抓了去,所以这样的战果根本不值得宣扬。

但皇帝本人并不这么想,他自己感到大获全胜,不虚此行,便兴致勃勃地准备班师回朝。在回朝前夕,武宗下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旨意:命宦官将各种绸缎遍赏百官,要求他们马上制成新的朝服,穿来接驾,还亲自设计了帽子的式样,发下去让他们照着做来戴上。于是到了皇帝大驾归来那天,朝廷百官身着乱七八糟之服,头戴稀奇古怪之帽,齐聚德胜门外迎接。远远望去,倒也五彩斑斓,花团锦簇,像极了一班杂耍队伍。

偏偏天公还不作美,那一天天气突变,雨雪交加,一直傍晚,皇帝才穿着盔甲,带着佩剑,在火把交映中出现。他迫不及待地跟阁老们吹牛:“朕还亲手砍了一个鞑靼兵呢。”估计那些大臣们哭的心都有了,却也只能顿首称赞,恭维皇帝圣明。皇帝虚荣心得到满足,饮过首辅杨廷和递来的一杯酒,就径直驰回豹房休息。而那些大臣们则在风雨泥泞中乱成一团,个个狼狈不堪。明武宗终于报了上次不让自己出去的一箭之仇。

虽说大臣们对皇帝的战绩并不看好,但前方官兵的围困却因此而解,而且终明武宗一朝,蒙古再也没有进犯过。这么看来,不论伤亡如何,这位皇帝倒的确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看来“威武大将军”没有白进行军事训练,还是很称职的。功成自然要赏,于是武宗下旨:加封威武大将军朱寿为镇国公。并决定第二年继续巡边。

大臣们这回可不干了。对于皇帝的命令,四位内阁大学士都不肯接受。其中有一位还匍匐在地,泪流满面,说是宁可任凭皇上赐死,也不能做这种不忠不义的事情。两位大学士提出质问:陛下放着皇帝不做,却自我降级当什么镇国公,如果追封三代,岂非要使先皇三代同样地降级。而首辅杨廷和愤激之余,在奏折中严厉抗议:所谓威武大将军朱寿究竟是何人,请开列他的履历,如果不能解释清楚,就是伪造圣旨,依法当处死刑。对大学士的抗议,武宗仍旧是置之不理。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7月9日黎明,他故伎重演,溜出北京,混过居庸关,又到宣府去了。随即,武宗带领军队一万七千人,开始了他的巡边之行。

但这次也许是蒙古人慑于皇帝天威,一直避免接触,皇帝转了大半天还找不到敌人,不免有点兴味索然。但好不容易跑出来了,哪里舍得就这么回去,于是便在宣府的“镇国公府”里住了下来,和宠臣江彬一起换上便装,化装成平民在宣府游玩,参加这里各种娱乐活动和集市。皇帝跑到宣府来的一大动机就是这里的美人,现在自然不会放过。江彬本是宣府人,就尽地主之谊,给他到处搜罗美女,一时间弄得鸡飞狗跳,家家关门闭户。不过对于武宗来说,这样还不够刺激,他还经常微服夜行,遇到高门大户就闯进去,索要酒食,搜掠妇女。那个京剧《游龙戏凤》,说的就是他在宣府的这段风流经历。皇帝在宣府,既有层出不穷的玩乐,又有数不胜数的美人,耳朵边还少了那些道德通天的大臣们的聒噪,真是心花怒放,高兴地把“镇国公府”叫作自己的“家里”。

第一次出巡归来后没几天,武宗又搞了第二次出巡。自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正月21日起去宣府。二月因慈寿太皇太后王氏(宪宗的皇后)去世,只好赶回京城处理丧事。这次出巡历时较短,只有二十一天。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三月,武宗又开始了第三次出巡。他先去昌平。四月,到密云。五月,至喜峰口。初十,自喜峰口出京。这一次出巡历时共四十天。

比较大规模的一次外出游幸,是正德十三年七月。正德十三年一月初二,明武宗因怀念“家里”,在江彬诱导下,遂准备第四次出巡,当即传下圣旨:“北寇屡犯边疆,诚恐四方兵戎废弛,其辽东、宣府、大同、延绥、陕西、宁夏甘肃,尤为要害。今特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率六军往征。”并让内阁起草敕令。其“圣旨”中的所谓“朱寿”,乃是明武宗为自己起的名字。接到这样荒唐的圣旨,内阁大学士们从维护明朝的统治出发,当然不能接受。但还是阻挡不住明武宗的出巡。七月初九,天还未亮,武宗就带领江彬和护卫们,悄悄地走出东安门,沿着已经走熟的路线,经居庸关,历怀来、保安等诸城,到达宣府。

在宣府折腾了一阵之后,又自万全,历怀安、天城、阳和,再到大同。十月,巡游大队的人马西渡黄河,至陕西榆林。十一月,再由榆林南下米脂、绥德。十二月又东渡黄河,到达太原。

一路之上,江彬及随从人员,到处为武宗物色美女歌伎,无论官家民家,已婚未婚,武宗只要看着顺眼,便丝毫不顾,全不在乎,都留在身边。他们所到之处,造成官府民宅巨大的灾难,搞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这次巡游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正德十四年二月,武宗的“远征”结束。满载金玉珠宝、鹰犬虎豹、美姬倩女,自宣府而归。武宗最宠爱的美女“刘娘娘”,就是这次出巡太原时,带回豹房的。

同类推荐
  • 民国无间道

    民国无间道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正式开始后,中国的爱国人士纷纷加入了抗日的革命洪流当中。此时,蒋介石的“锦衣卫”——军统局也展开了一场与汪伪76号特务组织的暗战。本书详述了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令读者对那个迷雾重重的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民国时期,三大特工组织,在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民国时期的无间道。
  • 王国与风云

    王国与风云

    在最初,我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但后来,有多少人会认为,一个北方王国小伯爵的小儿子,可以拥有现在这般庞大的影响力?将如今的局势搅动地天翻地覆?其实我更愿意在学院当个教书匠,而不是带领你们征服这广袤的旧世界。告诉我,神父,你喜欢看见南方那座城市燃烧的火光吗?……当老猪受难了,小猪会嚎叫,但我可以让他们安静下来。我不可能再去了解那个老爷子,把我带到这儿时究竟在想什么,或许他只是为了他的实验,或许只是……那半个包子?如今我坐在了这个位子上,成为了你们想要的样子。告诉我,索菲亚,我还是一个好人吧?————记载于《圣·罗兰护国公伊恩·赫拉什·冯·阿卡尔》
  • 从废墟到罗马帝国

    从废墟到罗马帝国

    经过黑死病洗礼的欧洲大陆并没有像历史中的那样开始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反而在活尸的威胁下苟延残喘。血脉凋零,王冠落地,帝国倒塌。而在这遍地废墟当中,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悄无声息的降临在这个崩溃之后的世界。
  • 丰碑杨门

    丰碑杨门

    (新书已发《北颂》,兄弟们快来支持一波……) 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无力而阵亡;三郎马踏入泥浆;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一怒当和尚;七郎乱箭透心凉;六郎只身见高堂……一部《杨家将》,半部血泪史,忠臣流干血,妇孺流干泪……21世纪宅男杨希穿越成天波杨府第七子,他该如何拯救这忠烈满门……PS:本书架空历史爽文,非正史、非传记,遗漏不符,错误矛盾之处,尽请谅解。书友群:【火山营】195992981【盗草人】全订群:891188649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热门推荐
  • 极品魔妃逆天下

    极品魔妃逆天下

    这是一个小废材一路摸爬滚打成神之路。古时经脉逆流用巫术而活,她的体内存留着上古封印,无法修炼。被设计陷害,被逐出师门,背叛,欺骗。她的心头仍在隐隐作痛,被他一剑贯穿的疼。浴火重生,她将不再是她,魂兮归来,当上古封印被打开,一切真相也缓缓浮现。为恶为善,不过是一念之间,可是,世人皆说我是魔,我只在乎在你眼中,我是或不是……魑魅铃,通阴阳,逆生死,可使白骨生肉,枯木逢花。她,缘起因它,缘灭也因它。策马天涯,他驰骋而来,付她一世繁花,无论天道轮回,世道苍桑。“既然天地无你的容身之所,那我便为你屠一座城。”
  • 百分学院

    百分学院

    有这样一所学院,等级森严,所有的权力都要依靠武力获得,温柔的女子有可能是守门boss,冷面暴力男可能是忠犬.啊!中二少女脑内幻想开启了!
  • 逸见钟情

    逸见钟情

    钟情,在娱乐圈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上爬时,有人递出了橄榄枝,可以一步登天。她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毕竟那人可是娱乐圈大佬时逸,面洁如玉,身姿挺拔,一身风采无人能及。红遍大江南北,一群粉丝追着喊着给他生小猴子。
  • 快穿:病娇鬼王太腹黑

    快穿:病娇鬼王太腹黑

    “叮!”【欢迎进入系统。】此刻,炎霜的眼前正悬空漂浮着一只小哈士奇。【我是……
  • 张大小姐

    张大小姐

    本书以一件凶杀案为切入点,讲了一个横跨十八年的残酷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张燕年轻时在美国留学,爱上了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家姜平。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怎奈命运弄人,一场事故导致两人分道扬镳,等再见时昔日爱人已成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为了昔日所爱,张燕勇敢地去追查姜平的死亡真相,却没想到阴差阳错地把自己卷入一个权力和爱欲纠缠、阴谋与背叛交织的漩涡之中……
  • 废柴公主很嚣张

    废柴公主很嚣张

    【苏宠】现代学渣林灵零,因为在考卷上写错了题,穿越到了以武为尊的大衍,还成了大衍国最出名的废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武力值是零,却在新婚之夜发现自家入赘的王爷比自己还要废柴?“根据负负得正的理论,我们两个废柴加起来,一定是最牛逼的存在。”灵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那……夫人你受得了苦么?”某王爷问她。“吃苦是不可能吃苦的,这辈子也不可能吃苦,只好麻烦夫君多吃点苦,替我教训那些不要脸的人这样子。”夫妻联手,斗朝臣,撕渣男,扮猪吃虎,攻略王朝。两年后,坊间传言,大衍国公主宠夫无度,赫然成为琉焰大陆最强夫妻CP。传言之下,灵零却赫然发现,有人一直在图谋算计要睡她?“夫君,抓住这个臭不要脸的,打死他!”
  • 腹黑宝宝嚣张娘

    腹黑宝宝嚣张娘

    [非女强]“王爷,王妃把小王爷给揍了!”某王爷眼眸未抬:“揍得好。”“王爷,小王爷跟别人跑了。”“那就再生一个。”“可是,小王爷是拐了王妃一起跑的。”某王爷眼皮一抬,眸底寒光乍现:“将逆子给本王抓回来,回炉重造!”刚到皇城脚下,苏暖暖就白捡了一个软软糯糯的儿子,这个儿子还只听她一个人的话。只是,为何她白捡的儿子还非要将他的爹爹塞给她,难道现在流行捡小送大?
  • 全是1与妖怪

    全是1与妖怪

    我,当年西游中的大反派,六耳猕猴。现任花果山集团总裁,一个机缘巧合之下,我接受了陆地传媒公司的见习记者的采访,随着采访的深入,当年的一些秘辛被披露出来,甚至我们一起经历了一段传奇的经历。菩提老祖去了哪里?乌巢禅师去了哪里?为什么当年天庭只能偶尔看到太上老君,三清中的剩下两位又去了哪里?很多妖魔鬼怪的结局又是如何?这三界之中真的如同表面看到的那么和平么?
  • 以为自己穿到总裁文之后

    以为自己穿到总裁文之后

    丁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边躺个大帅哥,她以为自己穿到了霸道总裁爱上我,万万没想到......
  • 欢喜神探

    欢喜神探

    民国初年,上海旧闸警署副署长之子陆何欢为与恋人重聚,从大不列颠苏格兰场调回旧闸警署任职,不想刚一下船,便得到了恋人凌嫣早已犯下凶案不知所踪的消息……耿直的陆何欢决意彻查此事,却盲打误撞扰乱了署长包康的升迁,被包康开除。陆何欢发挥苏格兰场破案神技,侦破了棘手的“碎头女尸”疑案,因此被势利油滑的警署探长应喜收为探员。二人同吃同住,一时成了欢喜冤家,并自命为“欢喜神探”……在携手侦破了一系列或诡异离奇或令人发笑的案件之后,陆何欢和应喜从一开始的龃龉不合到契若金兰。二人在旧闸警署春风得意之时,陆何欢失踪已久的恋人凌嫣突然一身血衣死在旧居,陆何欢一蹶不振……旧闸数名大家闺秀接连惨死,死状与凌嫣无异。陆何欢重整旗鼓,一路追查这起“血衣咒”连环杀人案,不料竟引出一个令他难以置信的真相和一场刻骨铭心的旷世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