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4600000014

第14章 年画

通往镇里的小路上人来人往,身挎滚圆鼓胀大包的是朝回走的,那包里定是塞满新衣新裤、烟花爆竹、糖果点心之类的年货。有需要备些精粉精米、冻鱼热糕的,背着太沉,大都开上四轮、摩托绕去走宽敞的大路。不时有车从孟锦年身边经过,车上的人还朝他喊着什么,好像问他是不是办了年货。他刚从别人家喝酒回来,有点醉,就胡乱挥舞几下手臂,飘飘悠悠往家走。没走多远有了尿意,他背对村子面向南,正解裤带,醉眼望到远处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原野雪白宽阔,人们拥挤在一条小路上,被什么追撵捆绑着一般,怎么看怎么像机械的木偶。

孟锦年在一棵光秃秃的榆树下一边解决尿急问题,一边吧嗒嘴,想咂出点味道来。日子好过了,欠不着吃,却是吃啥都不香。刚刚那满桌子菜,只管惯性地往嘴里填,也不知吃了些啥,肚子撑得发胀,还觉得没吃饱。孟锦年系裤带的时候感到肚腹突然变空了,空成一个大窟窿,那些心肝肠肚都往窟窿里掉,难受得心慌气短,没着没落的。他就靠在树上喘粗气,摇头,晃荡,像一头受病的老牛。

歇过一阵,准备继续走,一抬头发现到家了。孟锦年稳住摇晃的身体,又抬头仔细看,看到镀了黑漆的镂空铁大门,红砖房,红铁皮门,确信已经到家。孟锦年晃晃荡荡进屋,躺在炕上,不见庆珍倒水来。往常,只要他喝了酒回家,庆珍就倒一杯糖水给他。喊了几声,还是不见庆珍,他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孟锦年醒来时已是黑天,屋里灯亮着,庆珍正和蒋家女人说话。他听见庆珍骂他,骂他瞎眼,蒋家女人说喝醉酒的人眼睛是花的,不碍事……他刚刚坐起来,庆珍就拽着他:“丢人的,快回家了!”他一时没明白,不可能啊,怎么能不是自家呢,睡之前他还看了一眼墙上的“福”字,和家里的一模一样,倒着贴的,而且都是去年贴的,还没换新的,已经发旧。当他四处打望发现这的确是老蒋家不是自己家的时候,就迅速下地,上下颠着摊开的双手,说不出话来。尽管通情达理的蒋家女人一再替他解释,现在家家装饰都差不多,走错门不奇怪,只是从茅房进屋看到躺着个人吓了一跳而已,他还是感到很难为情。他反复合摊开双手,一顿一顿地说:“这叫什么事……这叫什么地方……这叫什么日子……全都一样……”

在马兰店,除了死去的萧大眼镜,孟锦年算文化稍高的教师。民办教师照样种地,学校合并到镇,他就下地干活,彻底当农民了。那时日子苦累,倒是心里满腾腾的,有滋有味,实实在在。近年来种地、收割有机器,少干很多活,却也手脚不停,除了冬天,一天到头没闲着。儿女都成家立业,过得都不错,没啥可牵挂的。但他总觉得日子过得虚呼呼飘悠悠的,说不清少了什么。好像脚底下没根,浮在水上,被一阵阵风吹着,说吹到哪就吹到哪,而且吹到哪都一样。吃的一样,穿的一样,住的一样,就连跑外去看儿女们,听他们吹嘘的那些个不得了的公园,也都一个样。现在,马兰店大都是砖房,从外面看,大致差不多,红砖灰瓦绿窗,外面围一圈阳台,夏天养几盆花。屋里屋外装修时也像城里那样,刮大白,喷乳胶漆,铺地板砖,厨房打吊柜,安抽油烟机。也不知从哪年开始流行蓝铁皮瓦,开春时,房顶的雪化掉,整个村子瓦蓝瓦蓝的。开始还觉得好看,久看厌烦,抬头望到蓝天心里也生烦。人好像成了一块块坯,活在一个巨大的模子里,说被脱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还弄不清这模子是谁做的。

庆珍心里不得劲,回到家就问孟锦年:“眼睛花鼻子也堵?真是老不中用了,各家有各家的味呢。”孟锦年本就气恼,也不知气什么,或者谁惹的气,就是心里不痛快。他站在炕上对着墙上贴的“福”字粗声粗气说:“吃的一样拉的一样,放的屁喘的气怎么就不能一样味?!”说着,他摔了手里的烟头。

按以往庆珍的脾气,早就和孟锦年吵起来了。他们已经吵了大半辈子,谁也不让谁,鸡毛蒜皮也要吵闹。庆珍最近信主了,经常到后院老潘家聚会。庆珍嗓子好,上点年纪,声音仍旧通透。有时孟锦年躺在炕头,也能听见后院老潘家的歌声,那歌声里就有庆珍唱的。庆珍说是唱给主耶稣的,祷告、唱歌,心里踏实有主心骨,不管心里有什么烦闷,只要诚心祷告,耶稣都会帮忙的。庆珍劝过孟锦年好几回,不管庆珍怎么叫,在聚会的时候孟锦年都没有走向老潘家。

“大过年的,别闹腾。”庆珍捋着头发,尽量使自己心平气和。

“过年过年,年年过,有个什么过头?!”孟锦年声音很大,嘴里喷出的气息把“福”字吹得瑟瑟发抖。孟锦年就在“福”字的抖动中灵光一闪,心里某个地方产生了轻颤。在这轻颤里,他感到一种久违的愉悦。可是,那感觉只是一闪即逝,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什么来到了脑子里。庆珍坐在一边唠叨,说如果不信主,早就被他气死了,是主救了她,才不跟他一般见识……

“闭嘴!”孟锦年大吼。

庆珍瞪眼盯着孟锦年,好一阵才把冲上来的火压下去,她转身出门,向后院走去。

孟锦年望着“福”字,一点点回想,眉头渐渐皱起来。他想起当年的房子是土墙,每年过年都称几斤很新的旧报纸糊墙。打几盆糨糊,摞好的报纸摊在桌子上,两个孩子一个刷糨糊,一个递报纸。他一边往墙上糊一边看报,看到有趣的新鲜事,就给孩子们念。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经常干的事就是蹬着梯子给孩子们读贴在顶棚下面的报纸。他自己想看,孩子们也想听。糊了墙还要糊棚。糊棚是用非常新鲜的印花纸,糊的时候需要对花做边,一点不能错口,否则印花纸上的花就成了乱花。墙上棚上都糊完了,就该贴“福”字、对联、挂签,和现在的一样……想到这里,他终于想起让他心尖发颤的是什么了,眉头便舒展开来。是那些消逝多年的年画,究竟有多久有点算不清了。那是些连环画,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红的蓝的粉的紫的……有《穆桂英挂帅》《红楼梦》《天仙配》《四郎探母》《西游记》《西厢记》《小二黑结婚》……那时候,镇上每年都有新的卖。画买回来不急着看,等贴到墙上,吃了年夜饭,才凑到墙上,用心尖一寸一寸舔,像在品尝从未尝过的美味,感觉比吃上一块鸡大腿还香。画一贴就是一年,每天早晨睁眼就看到墙上姿态各异的人,闭眼睡觉前还得看几眼才睡。画里每个人的姿态动作,穿什么颜色衣服,配什么首饰都刻在心里,图下的文字,每一行写什么闭着眼也能背下来。那时他就想,真是有能人啊,把孙悟空脸上的毛画得一根是一根,跟真的一样。还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啊那些人穿的衣服,不仅新鲜好看,每个衣服褶子都像真的。贾宝玉身上的玉佩,碧绿透亮,走路时穗子随风飘动,好像就要从画上走下来似的。他更记得穆桂英的眼神,黝黑铮亮,充满力量,像只勇猛的鹰。就是这样的眼神,让他干活有劲,吃饭也香,天天精精神神的。

孟锦年知道镇上没有这样的画,早就没有了。女儿刚从城里回来没几天,在外打工的儿子这两天也要回来了。孟锦年就赶紧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在城里好好看看,哪有卖这样的连环画的。他把能记住的一一说了一遍,说到画的名字,嘴唇由于兴奋而不停地哆嗦。

人上了点年纪有点像孩子,自从想到画,孟锦年就恨不得马上见到,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煎熬。他站在街道的高岗上,迎着寒风张望,明知儿子没打电话回来,是不可能出现在村口的,他还是固执地等。腊月二十五,儿子打电话回来,说车票已经买了,就是没买到连环画,跑遍了各大年货商场,东西都差不多,就是没看见一张那样的画。没有,根本没有。儿子还说,他记得那样的画原来也就一块五一张,倒不是贵贱的问题,是花钱也买不到。现在卖的那些画更好,纸厚,而且亮,比起原来的更精致。儿子明白父亲要的不是这些,还是商量说是不是买点其他的。孟锦年急得咳喘,对着电话大吼:“买不着,你个不孝顺的就别回来!”儿子赶紧安慰父亲:“再跑跑,说不定哪个旮旯就有呢!”

孟锦年自从想到画,脑袋就一根筋,越是听说买不到,越是想看看那画。好像没有画,这个年过不过都一样。整日整夜想画,想得脑袋里花花绿绿的,眼前不是出现贾宝玉就是穆桂英、杨四郎……而且,有时画里的人从画里走出来,向他点头招手,那画周身就带了仙气,将他整个人拖起来……忽而那画又闪闪发光,满屋灿烂。那些仙气和光芒在心中长久弥漫辉煌,整个人都是清爽亮堂的。他越发觉得家里必须有那样一幅画。

女儿把从镇里买回来的对联和年年有余、招财进宝、一帆风顺、观音菩萨之类的年画摊在炕上,她希望父亲突然看上哪张,忘了他想要的画。孟锦年却是越看越急,他摇摇头:“收起来,收起来。不贴这些,看够了。”

庆珍看到孟锦年嘴唇起了燎泡,天天闷头不说话,以为孟锦年为走错门这事放不下,非得买张谁家都没有的画贴上用以区别。庆珍劝孟锦年:“走错门也没啥,没谁说没谁怪的。”孟锦年突然发起火来:“你信你的主,我买我的画,少插嘴!”

“没见谁把穆桂英当主来信的。”庆珍终于忍不住气,把盆碗摔得叮当响,一边摔一边祷告忏悔,不停在胸前画着十字。火气还是往上蹿,话到嘴边不说出来憋得难受。庆珍满脸怒气,说孟锦年越老越糊涂了,一天不知道要干些啥,老了也不让人清静,真是要被折磨一辈子。气急的时候,庆珍还把孟锦年看作蛇,蛇就是魔鬼撒旦,蛇年还没开头就开始不顺。庆珍说一句,孟锦年就顶一句。做过教师的孟锦年吵架很有一套,骂人不带脏字,却让人听着心里极不舒服。争来吵去,有几次,庆珍端起簸箕(那里装满刚蒸好的年馒头)要摔,嘴里念着主的时候,簸箕就放下了。庆珍就那么端起簸箕又放下簸箕,反复几次,最后一转身去了西屋。孟锦年透过门玻璃看见庆珍把自己关在西屋,跪在地上祷告。约莫半个小时,庆珍从西屋出来,脸上的怒气消失了,现出柔和润泽的光,好像被洗刷一新,换了个人。她一脸的安详。

孟锦年火气却更大了,整个人被急躁拽着东走西窜,不知那气究竟从哪来。

“你倒是给我说说,你的主在哪,你见过吗?一天主主主……”孟锦年气得嘴唇哆嗦,在地上转了几圈,随手捧起身边的茶壶摔在地上,碎片四溅。有一年孟锦年和庆珍吵架,这样摔碎过一个茶壶,那时庆珍把茶壶碎片捡起来又摔了一次,孟锦年也跟着摔,最后庆珍拾回一块石头将碎片砸成粉末……

庆珍此时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地上的碎片,继续揉一团弹性十足的面,好像茶壶碎裂从未发出过声响。孟锦年就捡起碎片又摔了一次。庆珍拈起溅到面团上的碎渣轻轻弹进灶火,慢条斯理地说:“你真该去信主了,明天我领你去,要不你不会过日子了。”孟锦年有些吃惊,见到庆珍的安详,火气却直蹿起来,他扑腾腾奔向门外,搬了一块大石头,骂咧咧地将那些碎片一一砸成了粉末。他也不知在骂什么,直到筋疲力尽。

儿子终于打听到一些收藏家那里可能有这样的年画,热心朋友帮忙在网上问,有的网店就有卖,只是价格高,肯定不是一块五,也不是十五块……儿子没说完,孟锦年对着电话大吼:“买,你给我买,钱钱钱,钱个屁!”儿子要做个孝顺儿子,就不说钱了,在电话里诉说他为这画所受的苦,车票只好改签,买到画大年三十能到家赶上吃年夜饭就不错了。孟锦年知道就要看见画了,又喜又急,对着电话直喊:“好好好,快快快……”

天短夜长,团年饭吃得尤其早。年三十早上开始忙活,贴对联的,放早鞭的。那些提前从仓房拎出来解冻的排骨、肥肠、煺毛的鸡、冻鱼、冻豆腐……摆满锅台。匆匆吃过早饭便开始准备团年饭,从早到晚,烟囱好像是一只只巨大的点不完的香火,一直青烟缭绕,家家户户敞开的门里,热气腾腾,香气冲天,在马兰店的上空持久盘旋。下午三点刚过,太阳已经偏西,手脚快的人家点燃了团圆鞭,一阵阵噼里啪啦,团年饭开始了。

孟锦年提着一长串大地红站在门口等他的儿子,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手脚僵硬,也不肯进屋。儿媳给婆婆说,公公想儿子想厉害了,比她还想。幸好,儿子的身影及时出现在街口,孟锦年准备好打火机,儿子刚拐弯朝着大门走来,孟锦年就点燃了爆竹,用一串震耳欲聋的红鞭迎接儿子,迎接那幅蓬荜生辉的年画。

饭桌上酒菜备齐了,大伙都围着刚回家的亲人问长问短。孟锦年就爬到炕头坐在桌上,他尽量耐着性子等儿子腾出工夫把画拿出来。

终于,儿子从包裹里抽出一个精美的金色纸筒。

“爸,这就是画。”

孟锦年脾气变得出奇地好,他笑呵呵地吆喝家人赶紧就座,天不早了,马上开席。家人纷纷落座,儿子身边宽敞了。

儿子把画从纸筒里拿出来,一点点摊在炕上,孟锦年就看了满眼的花花绿绿。真的是《穆桂英挂帅》,穆桂英穿戴的豫剧服饰和电视里的一模一样,她那飒爽的英姿还和从前一样,看了让人心里敞亮有劲。孟锦年爬过去用指肚轻轻触摸,嘴角就渐渐翘起。他笑了起来。

“对,就是这个!”他觉得自己应该更高兴一些才是。于是,他仰起头,把一串更响亮的笑声送到空中。

家人又都围过去看,孟锦年就迅速从火墙上取下早就预备好的糨糊,他兴奋地喊着:“来来来,一起看。”

孟锦年激动得手发抖,颤悠悠地翻过年画,把沾满糨糊的大刷子朝画上抹去。

儿子眼睁睁看见父亲把糨糊抹上去,他喊了声“爸——”,嘴张了又张,什么也没说出来。

画很快被贴到墙上,孟锦年一直高兴地咧着嘴,他吆喝大伙赶紧坐下,不着急,这画贴上去就不再撕下来,慢慢看,慢慢看。

“越看越好看!”孟锦年得意地笑出声来,“看你们稀罕的,我说这画好嘛!”

整个团年饭,大家都在说那幅画,说得孟锦年心里美滋滋的,酒也比往日多喝了几杯,喝得一张脸红彤彤的。儿子说早知道爸喜欢这画,当年买上一摞攒着呀……孟锦年就哈哈笑着说儿子孝顺,没白生养。吃过团年饭,庆珍忙着准备年夜饺子,儿子就把麻将拎出来了,儿女们拉着父亲搓麻将,孟锦年欣然同意,这个年因为有这幅画就是不一样,心里高兴,怎么玩都顺心。

上了麻将桌,时间过得快,外面礼花、二踢脚、挂鞭乱作一团的时候,才知道几个小时已经过去,该接神了。孟锦年还舍不得手里的那把牌,那牌是个大胡,儿子、女儿、儿媳都会被他好好赢上一把。庆珍却一声接一声喊,让快去放炮,饺子下锅了。孟锦年就吩咐儿女们把牌都倒扣下,吃了年夜饺子继续打。

实际上饺子吃不上几口,吃的是个气氛,更像走个形式。孟锦年带头,很快走完了这个形式。然后是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给来给去的,闹了好半天,孟锦年看着有些着急。不知怎么,他十分惦记那把好牌,那牌不仅是清一色,还有两个杠,而且从牌道来看绝对是要自摸的。他就说:“别拉拉扯扯,都拿着……麻将了,麻将!”

那把好牌的确太好了,不仅连杠了两杠,而且杠上开花。大年夜有这样的手气实在不容易,孟锦年笑哈哈地对儿女们说:“你们别让着我,要不我赢起来就没完了!”整个晚上,孟锦年手气都很好,只有一两把点了两个大炮,大起大落的,心里有好一会儿不舒服。幸好,总的来说赢远远大于输。凌晨三点钟,儿女们带着孩子各自回家睡觉,庆珍活干得多,熬不住夜,已经睡着多时,屋子突然就静下来。

孟锦年慢悠悠地爬上炕,天就快亮了,他打算就这样盖着被子和衣睡一会儿。

大年夜里,家家开灯睡觉。说法很多,有人说开灯是为了让财神进来能看见路,也有人说灯越亮,家里人丁越兴旺。孟锦年在刺眼的日光灯下张着大嘴打一个长长的哈欠,哈欠终于打完,嘴渐渐合拢,眼睛慢慢睁开,就看见了墙上那幅画,心里咯噔一声。

画刚拿回来,孟锦年也就看了几眼,而且他还没仔细看过。他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天天盼着画,终于盼来了,新鲜了一顿饭的工夫,饭后再没想起过。他觉得现在必须仔细看看那幅画,再困也得看看。不然,对不起画,也对不起自己的日想夜盼。

孟锦年站在画前,仔细打量穆桂英。是啊,他那么喜欢穆桂英的眼神,竟然忘记好好看上几眼!他细细地看,一寸一寸地。看着看着,他发现这画确实不怎么样,画纸粗糙,画面模糊,人物线条生硬,配的文字有些句子不通顺且也有错别字。最主要的是画的颜色,那色彩不正,不知是太浅还是太艳,总觉得不对头。他有点不明白,那些年到底是什么吸引他那么喜欢这画呢!他居然还能天天看,一看就是一年。他就悄悄翻出女儿买的一卷贴画比较,发现现在的工艺确实了不起,纸用得好,做工精美细致,色彩纯正。比来比去得出个结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他不愿相信,他始终认为自己对这画是有深厚感情的,这么多年过去他还能想起它,就足以证明。而且,这感情不是说没就没的。

为了证实感情真正存在,孟锦年久久站在画前仔细回忆当初有画的日子。那时,庆珍脾气暴躁,他们经常为一点小事发火,发起火来收不住,摔东西是常有的事,两人对着摔。有一年大年三十早晨,儿子还小,又淘气,放炮时用脚踩,棉鞋炸烂了,幸好没伤到哪。孟锦年和庆珍就为到底是谁没看好孩子大动干戈。孟锦年当时正在贴画,刚刚贴上去,气极了的庆珍冲上来一把撕下来,画就成了一团皱巴巴的糨糊纸……想起这些,孟锦年觉得那时的日子并不那么好,一年到头都在吵吵嚷嚷中度过。如果不是庆珍信了主,不知又吵了多少次了。孟锦年感到惭愧,那些年,仅仅是刚有画的时候感到新鲜,时间长了似乎并没有多少时间关注画。好像是墙上必须有画,每年必须换新画,这就是过日子了。那年庆珍撕了画,孟锦年心里和墙上一样,一年都空落落的。今年想起画的时候,真不知那高兴劲从哪来的。是不是人真的犯贱,就稀罕那没有了的,孟锦年真是有点想不明白了。

大年初一过新年,家家户户早上仍要放鞭炮吃饺子,明知吃不下什么东西,庆珍还是习惯性地煮了一大锅饺子。儿女们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蜂拥而至,一边吃饺子一边说昨晚的牌,说得个个摩拳擦掌,饭也吃得迅速。碗碟刚撤下,麻将就铺上了。孟锦年摇头说不玩。女儿硬把父亲拉到桌前坐下,大过年不乐和乐和,待着干啥。孟锦年面对一桌翠绿的麻将闭上了眼睛,脑海里不停闪现昨晚那一把把好牌,想得心痒难忍。同时,他回忆着整个晚上他都没看一眼甚至想都没想他的画,一心扑在麻将上,并时刻想着一把牌赢多少输多少,他的心就沉一下。他在心绪浮浮沉沉中使劲摇头:“不玩。不玩。”说完他起身走开,尽量站在离麻将远一些的地方。

找人打麻将很容易,电话打过去,人一会儿就来了,嘴里互相拜年说吉祥话,一落座手里便搓开了麻将。孟锦年说着话,听见稀里哗啦的麻将声,不由自主就凑过去。开始,他看一会儿麻将看一会儿画,没过多久,眼睛就离不开麻将了。当他看到儿子有把好牌没胡上,想着如果是他打,绝对不会浪费那把好牌的。他便借儿子上厕所的空当坐上去再不下桌了,一玩就是一整天。

庆珍喊吃晚饭的时候,孟锦年才忽然意识到这一天又过去了,更重要的是玩了一天也没有给来的人介绍一下墙上那幅画。新年饭需要回家吃,孟锦年就把往家走的两人叫住:“看见没?穆桂英挂帅!”两人早晨一进门就看见画了,觉得这时代贴这样的画很是滑稽,不好说出来,就笑着说:“行……挺好……”

两人走远了,孟锦年站在门外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他们连看都没好好看一眼那画,就瞟了一眼,还说挺好,分明是没当回事。

吃过晚饭,庆珍去后院聚会,儿女们张罗叫人来继续玩,孟锦年独自一人在大门外走。天还没黑透,积雪的反光在夜晚即将到来之前更加刺激人的眼睛,越想看清却什么也看不清。孟锦年踩着冻硬的积雪,越想越不是滋味,心里好像哪个地方系了个疙瘩,不大不小不软不硬,却感觉装了石子,硌得心慌。

不知谁家电视在放春节联欢晚会,有个女高音正在唱一首歌,听不懂唱的什么,声音极大。过了一会儿,孟锦年听到家家户户都响起那首歌,那歌声越长越大,翻山越岭,像口无形的大锅,把马兰店、庆丰屯、左屯、右屯……乃至整个世界都扣了起来,所有人的耳朵里都播放着这首歌。孟锦年承受不住,心里被那歌声旋了一个黑洞。那黑洞越来越大,深不可测,他想象不出究竟什么可以将其填满。这时,他听到后院也响起了歌声。这歌声一响起,那声音极大的女高音就弱下来,似乎戛然而止,又似乎若有若无。

庆珍应该在里面唱歌,她的歌声还是那样清脆通透。孟锦年站在路边的高岗上感觉有些冷,他想回去戴个帽子。

走进外屋,孟锦年发现里屋门开着,屋里站了很多人。有些是亲戚,有些是邻居,还有白天打麻将的两人。他们都站在炕边,对墙上那幅画指指点点。他听见他的儿子说:“这画是花两千多块买的,就那么两张纸,人家放上二十年,值大钱……”孟锦年立即听到一片惊叹声。他们的脑袋偏来偏去,像看动物园的稀奇动物一样看那幅画,纷纷讨论怎么就值那么多钱。他就有点站不住了,儿子说那幅画贵,他想都没想过会这么贵。他真想冲上去给孝顺儿子一拳,再傻也不能傻成这样,那么一张破纸两千多,太……太离谱……

既然这么贵,他希望大伙看那幅画时能想起些什么,心里至少应该有点感触。而不是因为它值钱才一眼不眨盯着看。然而,他也禁不住望向那幅画,甚至想走得更近一些再看仔细点,心里不由自主地想,家里那面墙因为有了那幅画,多值两千块。他后悔当初怎么就一刷子把糨糊刷上去,两千块就粘在墙上报废了。他心里难受得要命,靠在门边,抬头再去看那幅画,心想当初真该批发上一大摞压箱子底啊……他这么想着,马上对自己产生厌恶。他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看来自己真是老糊涂了,怎么想着弄那样一幅画贴在墙上,那么贵,还那么难看。他再次抬眼望去,发现那幅画确实和大伙说得一样,俗气,土气。一开始他还怎么都不信,现在他已后悔得直不起腰。

孟锦年就想起当年的萧大眼镜来。不过年不过节的萧大眼镜有一年对年画琢磨了很久。萧大眼镜说:“这东西清朝时就有。书上说的。别看你们现在买得热闹,要不了多久你们就看不见它了……再要不了多久,你们就忘了……最后,它们就死了。你想让它活,它也死了。”那时,谁也没在意萧大眼镜说的话。毕竟,他是个头脑有些问题的人。

孟锦年不想让大伙看到他,并取笑他把两千多块贴在墙上。他心里乱得很,好像晚饭吃的不是初一的团年饭,而是一窝杂草。到底是什么推动自己干出这些他突然认为是傻事的事。某一个瞬间,他似乎明白萧大眼镜为何不过年不过节,转过头又好像不明白。萧大眼镜应该也糊涂,所以才在端午节去河边问天,掉进河里把命给问丢了。

孟锦年不想去问天,想来想去,想起庆珍那天跪在西屋祷告的情景,庆珍那一脸安详真让人舒心又让人捉摸不透。他想,他是不是真该去后院和庆珍一起祷告唱歌,这样心就不乱了。他悄悄去西屋拿另一顶帽子。来到西屋,发现箱子上放着一个落满灰尘的观音像。自从庆珍信主,就没给观音上过香。他关好西屋门,用衣襟拂去观音像上的灰尘,想拜拜观音,这样心里也许会好受些。

擦拭干净的观音洁白如玉,美丽的脸庞荧光闪闪,一双眼睛安详地望着孟锦年。孟锦年跪在地上,给观音磕了几个响头。然后,他双手合十,要对观音说话。想了很久,却犯了迷糊,他不知要向观音祈求些什么,嘴就一直僵硬地大张着,好像嘴里塞满了东西,又好像一个空空的黑洞。

同类推荐
  • 都市特种兵:隐刺

    都市特种兵:隐刺

    无国界医生云飞扬加入特种兵,担负起抓捕毒枭之王的重任,却因为一则荒诞的流言,处处受制于人。而不知何种原因,他的每次抓捕行动都惨遭失败,让人产生各种臆测;一时间似乎所有矛头都指向他,云飞扬在军中处境危险。特种兵VS毒贩,当直面亲情,彼此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胞兄大义灭亲,却背负杀弟求功的骂名,真相到底是什么?是兵是匪?忍耐还是反击?聚焦世界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一场关于亲情与谋杀、缉毒与反缉毒的燃爆大幕正在拉开……
  • 殷红的花朵

    殷红的花朵

    《殷红的花朵》是一部阐述追求爱情,抑扬善恶美丑的书。故事发生在1880年的英国,主人公马克·莱恩南经历了《春》、《夏》、《秋》三段生活的感情波澜。《春》描写了主人公在牛津大学求学时,受其导师年轻貌美的妻子诱惑的懵懂之恋;《夏》描写他从国外学成回国后,同一位婚姻生活不幸的议员夫人的炽热之恋;《秋》描写他成家成名后,他早年一位同学的独生女对他的痴情追求的成熟之恋。虽然三段恋情,却有机地联成一体。虽说是一部小说,然而文字却好像诗一样精美。《春》、《夏》、《秋》三个篇章,循序渐进,扣人心弦,感人之至,爱不释手。
  • 第五个目标

    第五个目标

    一个神秘冷酷的复仇者,一场精心策划的连环杀局,四个极尽完美的死亡陷阱。令警方陷入空前未有的困境,唯独能阻止凶手的,只有一个因心理创伤隐退多年的天才心理画像师——离职女警岑镜。然而,当岑镜重拾破碎的信念,逐渐拨开真相的迷雾时,却发现危险早已近在咫尺,等待她的,是另一场殊死博弈……当死亡的时钟仅剩分秒,她要如何追击破碎的真相。无边黑暗,如影随形,爱与毁灭,只在一念。
  • 虎妹孟加拉

    虎妹孟加拉

    住在美国的富二代玉叶喜爱猛兽,她收养了一只老虎,投入很深感情,而和人的情感却很疏离。小说讲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的另一种困惑和焦虑,人与人,人与动物的复杂关系,题材独特,细节精彩,值得关注。老树驾着银色老丰田,从伯克利北边山腰林间的家里一路飞驰而来,刚下高速就连遇两个红灯。情急中,平时绝少冒脏话的老树忍不住连骂了几声娘。他盯着高挂在前方路中间的那团鲜红,双眼发花。暗夜里,路口交通灯的控制程序将优先权给了横向交叉的大道,弄得红灯一亮,通往奥克兰山上的车子简直要等到永远。
  • 生死博弈(连载五)

    生死博弈(连载五)

    说起来也是一个偶然的场合,大前天晚上,也就是苏俊华和张琼到工商银行西关支行和中国银行新街口支行去的8月11日晚上,中国银行新街口支行那个接受苏俊华和张琼调查询问的银行职员徐定国当时并没有完全讲实话,其实徐定国早就认识皇朝大酒店的老板周洪泉,周洪泉凡是在银行里的一些具体的小事情也都找他帮忙,比如过年过节时送红包要换个新钱什么的不便麻烦行长,就找徐定国帮忙搞定了。当然,周洪泉也给他一些好处,给他也送过红包,请吃过饭。
热门推荐
  • 从崩坏开始的攻略之旅

    从崩坏开始的攻略之旅

    简介什么的,我不会写啊,只要有剧情就够了。
  • 腹黑夫君妃倾城

    腹黑夫君妃倾城

    莫名穿越,身份成谜,她以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心心念念着报恩,却不想随着彼此身份的揭晓,她与他都身不由己卷入一场场阴谋。深宫诡谲,他宠她入骨,甘愿抛却万里江山,陪她策马江湖。
  • 纵星传奇

    纵星传奇

    恐怖的夜,无妄之灾!劫后余生,部族唯一的幸存者陆成凌,带着希望活下去。变强!变强!变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将命运握在自己手里。修炼之路并不顺利,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接踵而来。陆成凌没有放弃,他把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而开启了他的传奇之路。在星域远征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可骇的惊天秘密.........新书《纵星传奇》持续更新中....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成长为宇宙之神的故事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 万界至强系统

    万界至强系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无光,鸿蒙沉沦。吾苏醒于诸天之巅,斩灭天道,湮灭命运,三千大道,尽皆俯首。手握日月摘星辰,开辟混沌万物生。蓦然回首,一切都是虚无。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一不小心成了仙人

    一不小心成了仙人

    哎呀,一不小心成了仙,其实我也很懵逼的,仙女法宝天天来,挡都挡不住,我也很烦恼的。
  • 风对柳树有承诺

    风对柳树有承诺

    他是翱翔于天空中的飞鸟,她不断的加快速度想要与他比肩,却怎么样也无法追上他前进的步伐。而当她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原来还有一个人,也把自己当做前行的目标。
  • Twilight of the Eastern Gods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天真我开心

    你天真我开心

    林真真为了惩罚人间蒸发的男朋友,毅然决定卖掉他在游戏《倩女幽魂》里的账号,很快一个二百五冤大头上门了。不料冤大头上来后,顶着“天真的微笑老公”的名头不愿意卸任,还骂她操作渣成狗。作为伪学渣的林真真发誓一定要扳回一局,开始了以蜗牛的速度从生活玩家向战斗系玩家进化。新老公一边骂她一边各种无下限的宠爱保护,害的林真真抓耳挠腮的要获取其真身。学校里毒舌学霸的校草路开心,和游戏里的老公渐渐重叠,在被她识破身份后,继续一路狂奔的嘲讽她的学渣气质。林真真开始勤奋好学,放弃做米虫的人生大计,发誓要让路开心刮目相看。在相恨相杀的路上,林真真渐渐与路开心走近,也走近了另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