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0500000021

第21章 阿月老师的教师节(1)

裕小位于小茅山的山脚下,它有一片栽种着香樟树的场院,场院后身是一幢长条形教学楼,楼的正中是楼梯间,墙壁有块凹进去的小黑板,小黑板上写着粉笔字:通知,明天是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放假一天。特此通知。裕小,9月9日。“教师节”三字,淡淡的粉红色,娇柔含羞,像小茅山上的月季。

小黑板下楼梯肚子里有两排队伍:圆溜溜的南瓜和一排憨头憨脑的冬瓜。脸面瓜粉一样白,戴金边眼镜的谢校长,昨天下午窝在楼梯肚,亲自指挥学生搬瓜,他说:

“就像站队一样的,码得整整齐齐的啊。”

阿月老师早上拎着米色九分裤的裤脚,在鸡肠子一样的山路熟练地跳跳跃跃,十二岁的女儿徐婷,跟在身后,踩着妈妈的“深色”脚印。杂草丰盈着露水,太阳快出来了,树梢像打了一层小鸡红。

母女俩凉鞋里的赤脚洗得白生生的,绿灰灰的草屑粘在脚丫上,像折断的虫翅。阿月老师挥手驱赶草丛中飞得嗡嗡叫的小虫,不时把右肩上的小坤包往上提提。旧了的人造革小黑包,图案和白字依稀可辨:“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乡教委赠”,包口下有两处磨破了皮,包主人用一块棉布绣了朵红月季。手上拎着一只小羊角布袋,沉甸甸的袋子里装的是大米,米浮头翘着一只木槌的槌子把儿。因搭伙吃中饭,每隔一两个星期阿月就得往学校里带米。而这只木槌子嘛今天则有特殊的用途,一年一度。徐婷背着花书包,在身后跑得一颠一颠的,把马尾辫小脑袋伸过妈妈的肩膀,问:

“妈,有青椒炒肉丝,黄瓜炒肉吗?”

“有的,有的,保证你小馋嘴儿吃个够。”

“有糖腌藕、炖花生和炒鸡蛋吗?”

“有的有的,今天要把你小狗肚儿吃得饱凸凸。”

徐婷笑笑地吞了一口口水,又问:

“妈,你那道拿手的桂花肉什么时候上啊?听说乡里大干部都欢喜尝是不是啊?”

阿月微微责怪女儿:“你这伢儿一清早就是吃,教师节嘛,大家在一起庆祝一下,热闹热闹开开心嘛,又不光是吃。”还纠正女儿:“是桂花汆。入水念‘cuān’。”

徐婷念了几遍“氽”不再说什么了。阿月交代女儿:“一到裕小就要写作业,成绩是最重要的,你可别像你姐啊,你看徐娅——”徐婷翘着小嘴,冲妈妈的后背做了个鬼脸,答应一声“哎”。

太阳偷偷爬过小茅山的山脚了,红红的,母女俩一前一后走得细汗爬满了额头,刘海儿都湿了,终于到了裕小的门口。

大个柴生一脸的胡茬子,一身短打把胳膊腿都晒得黑黑的,他嘴里不知又从哪摸来的烟头,一大早就冒着烟。远远跑过来接着,怯生生从阿月手里拿过袋子,嘿嘿地笑,迈大步往食堂里走。阿月老师在他身后说:

“每年都冒不了你,柴生你闻香也来了啊?姐姐呢?”

柴生张着大嘴,说:“嘿嘿,嘿嘿。”

柴生爸过去一直担任小裕村支书,是个大红人。那年村干改选时,红人突然得了绝症,几乎是一夜间,柴生和姐姐受不了这个打击,脑子先后坏了。柴生把米饭往裤裆里喂,说是要喂小麻鸡吃;姐姐跑到大塘边看小伢们洗冷水澡,她笑着脱光了衣服,露着光屁股也下去了。柴生爸不久就死了,姐弟俩都不会种田。

裕小的门楼子,两个红砖垛顶一个木梁,梁上顶几片小瓦,立在阳光风雨里像一个“伞”字。谢校长早已立在“伞”下,迎候来宾;并立的还有村支书。胳肢窝夹公文包,两脚作稍息状,做好了随时迎前的预备。来了来了!他们望见两辆小车来了,压碾着小茅山脚土马路的尘土,在一片芭茅草那里消失不见,钻出来一个潇洒拐弯,转眼就蹿到了小学门口。没等车门打开,谢校长就赶忙迎了上去。黄色小面包走下来的是一群乡干,红色桑塔纳车门随后才打开,司机跳下跑到右边车门以手防护。一个大块头的胖子,先是在车窗里冲大家挥挥手,然后先出来那秃了一片的脑袋——四周毛发梳拢上去,坚定支持中央的架势。胖子下车后挺着孕妇般的肚子,一只手里拎着棕色的大公事包,平稳落地后,习惯性地提提水桶般的裤腰,跺了跺擦得锃亮的皮鞋。

谢校长早抢着一步冲上前来,一双手像迎客松般伸向了胖子:

“哎呀,诸主任早,诸主任辛苦!”诸主任手递给校长,只轻轻搭了一下,嘴里道:“谢校长辛苦,祝贺啊!”诸主任抽回手,再递给村支书,也是一通祝贺。

宾主们在校门口抬抬头,转转脖子稍稍瞻仰了一番。谢校长一路伸着手引路,请请请请地,把诸主任等请进了校长室。校长室里外两间,外间小会客间,挤放着八仙桌和椅凳等物,里间刚够摆了张床,是校长两口子的卧室,显得很挤,谢校长连说不好意思。大吊扇早已打开了,在头顶上悠悠地旋转,恭请乡领导们落座后,校长忙着敬上香烟,又喊夫人出来泡茶。说着天气说着电视新闻寒暄一番,校长让夫人端出了麻将盒子,诸主任见了笑着说:“现在不行哦,还要到教学点去转一转嘛。”

诸主任问几个教学点是否都安排了人,节假日里可有人值班。校长给诸主任添茶,汇报说早已安排好了,都有人值。想了一想,又补充说:“小山(教学点)不知有没有人值班,阿月老师来这儿了。”

“阿月”两个字,让诸主任的目光闪了一闪,胖胖的长脸似乎有点红,就低下头装着喝茶,然后颔首对大伙儿说:“阿月老师也来了,呵,大伙儿今天好口福,又有桂花肉吃了。”诸主任说得大家眼睛一亮,校长就跟众乡干夸奖阿月老师心灵手巧,亲手做的桂花肉简直是裕小的一绝。确实好吃,真香,吃过就忘不了。听大家谈论桂花肉,诸主任美美地品了几口茶,转转脑袋欣赏墙上一幅字画,“风动墨香”是他的墨宝,颔首自赏着,并品了一口茶。墨宝自然又被众人夸奖了一番。

阿月老师被叫来时,看见一屋子的人,都是她的领导,有点怯场,还是校长夫人一把把她拽了进来。她低着头问谢校长:“校长,您叫我有事呀?”校长夫人代答:“是诸主任他们叫你呢。领导都夸你做的桂花肉好,说香得舔掉鼻子呢。”

“可是,为什么只舔鼻子呢?”村支书不合时宜地说道。

“你是说,实在太香,还可以舔其他的地方吗?”一个乡干说得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阿月羞得脸儿都要红破,捋一下刘海,抬起头来,望见了诸主任,高大的诸主任,即使在一群乡干中间,仍显得魁梧,即使他的脑袋人称“锅盖”也不影响形象。他今天头发梳得一窝丝,肉肉的长脸,带着笑容,雪白的短袖衬衫,连那手背也肉肉的。

“诸主任好,领导们好!”这么问候着,阿月的脸像一朵月季花了。

诸主任目光有分寸地瞅着阿月,才半年多没见,觉得她更加好看了。阿月今天穿一件天蓝色无袖衫,配一条米白色的九分裤,白塑料凉鞋,似乎还是去年的装扮,却穿出了新意。衫儿的胸前绣了一棵芭茅草,缭缭绕绕的,草心里开了几小朵抽穗的紫花,旧年的衣裳,取材当地植物,不赶时髦,也显得别致动人。阿月还是那张瓜子脸儿,只是这粒瓜子看上去比过去显得瘦,不大的丹凤眼,鼻梁直直的,浅浅的几粒雀斑,更加迷人。

诸主任把眼睛都看直了。

半天才开口说:“阿月老师啊,你做的菜很香,大家都想——都想吃你做的桂花肉啊!”阿月老师的脸更红了,她低声说:“主任和大家都喜欢吃,我今天一定要把这道菜做好。一定要完成……不过,那个叫桂花汆——入水。”

“入水……呵呵,那不还是肉?”大家笑着打趣了起来。

校长夫人帮她说:“肉就肉吧,你一定要完成这光荣任务。”阿月点头,又把头低了下来,她不看大家,只把眼光低低地顾着诸主任的皮鞋。锃亮的黑皮鞋,尖尖的,带接头的大头子的。

诸主任让阿月老师坐下,阿月说不了不了,还要去做菜呢。校长夫人蛮拉她说:“就坐一会儿么。”抓一把瓜子叫她吃。校长夫人就向诸主任汇报阿月老师的家庭情况。阿月的丈夫两个月前车祸,腿子摔断了,不能跑车了,至今还打着石膏不能走路,不能自理。校长夫人叹息道:“唉,我这表妹好不走运啰。家中一个病人,两个伢,领导想想。”校长夫人和阿月是表姊妹,就又谈到了代课老师的待遇问题,这是个老问题了,诸主任一碰到就皱眉。阿月老师,红脸蛋这会儿成了白脸,白得像白菊。校长夫人说:“大主任啊,请您帮阿月老师想想办法啊。”谢校长也说,是的,阿月的情况确实很糟糕。

诸主任脸腮上没有了笑,就说:“代课教师国家一时不承认,这个很难很难的,再说吧,再说吧。”

要不,先坐下陪领导打打牌吧?

阿月忙摇手,打不起牌,我要打柴呢。

阿月把徐婷安顿好了,让她就在办公室里写作业。阿月对徐婷说:“自觉一点,别要我天天管着你呢。”管成人,是滴脓。徐婷拧了一下眉毛,不耐烦:“知道了,妈。”

阿月在短袖衫外头罩了一件长褂子,在裤子外套了自做的一条筒裤,它原是一条衬裤改的。阿月又戴上了护袖,换了双鞋,鞋头上英文字母都磨破了,是女儿徐娅穿剩下来的。不知从哪天开始,阿月主动地捡了女儿穿过的“脚子”。此地有种说法:儿子穿上老子衣,老子见了笑嘻嘻。女儿穿得娘的衣,娘在后头哭啼啼。阿月倒没怎么觉得,自从丈夫出事以来,家庭的支柱倒了,柴米油盐得精打细算,讲句不怕丑的,每个月来了“月凤”,阿月都舍不得买卫生巾了。她翻出母亲时代留下的一种布带子,她用这种洗了晒,晒了洗的古代卫生带也觉得挺好的,也卫生也环保。

阿月老师头戴草帽,手提镰刀,沿着熟悉的田埂路向小茅山进发。据说此山属大别山余脉,小茅山虽然称小,海拔也有几百米,但作为山它真是太穷了,一产乱石,二产茅草,三产不拉屎的鸟(鸟不拉屎)。裕小身后一里来地,农民寸土必争,连一鞋宽的田埂都点种了黄豆豇豆,黄豆已由青泛黄,结满了密匝匝的豆荚。双抢才栽下的晚稻已绿得泛青,艳艳秋阳的照耀下,稻棵子如成长的小伙儿,咕咕地喝水,鼓着气地往上蹿。小风一阵阵地“妖”过来,阿月闻着一股稻花香,那是迷人的单季晚,怀了孕的穗子像小小的玉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在田间,走在畈里,阿月老师耳边仿佛响起学生的朗读声。

穿过一条长长的水库埂,阿月来到了小茅山的脚下。它的“脚”下野草丛生黄荆遍地,黄荆的花香得有点像茶叶;野藤刺'藜互相纠缠着,你纠着我,我缠着你,仿佛听见它们的吵闹声。八九点钟的太阳由红变白,露水仍然残留在一些草头上,阿月站定了,紧了紧草帽带子,往上捋起护袖,她弯下腰挥起镰刀。

柴棵子拉动了,那些蚊子蠓虫什么的嗡嗡抗议,有的扑上来咬一口,阿月老师轻轻挥赶着它们。在山脚的柴棵丛里,阿月一会儿把腰弯下去,一会儿把腰直起来,每次直起腰总能带来一大抱柴棵子。她像一个潜水捉鱼的人,每一下都不空手。

花了一顿饭的时间,阿月老师起身看看,身后一大片一大片柴草,太阳晒着有一股草腥味。掏出手帕,发奖似的给自己抹抹汗,回望被放倒的一片芭茅,怪有成就感的。她继续挥动镰刀,草丛里不时窜出土獾和野兔,再往纵深的草窠里,突然看见一墩水牛屎,麻麻的,黑黑的,阿月没在意,还真当是一泡牛屎。阿月歇下镰刀,生怕脚上踩着,她又定睛看了看,这牛屎不冒热气,没有屎尖儿……牛屎动了起来,阿月以为眼花,牛屎怎么会是活的?我的娘哎,哪里是什么牛屎,是一条黑花花的大蛇。啊……阿月吓得叫了一声,本能地后跳一步,无助地抱紧上身,拿手拍着心口,她对自己说:“不骇,不骇呢!”

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县疯传蛇吃人的传闻,说一位妇女去棉地里摘棉花,到中饭时候还不见来家吃饭,丈夫左等右等觉得不对劲,便赶到棉田里去叫。丈夫一路上喊着妻子的名字,总没听到答应,当他来到棉地里,见棉棵子倒伏着,地上有滚动扭打过的痕迹,看见妻子的一只鞋,还有血迹,他心里怦怦跳,头皮发麻,就喊妻子的名字,一边喊一边寻找。顺着那倒伏的棉棵,他寻了约有小半里地,在离自己几丈远的地方,看见一条大蛇躺地上,脖子以下鼓成个人形,臃肿的蛇爬也爬不动了……

丈夫喊来了村里人,大家打死了它。有经验的人立即剖开蛇腹,失踪的农妇平睡在蛇腹里,头朝里脚朝外,像是她自愿爬进那腹里去休息的样子。大太阳晒得人无处躲,摘棉日当午,她大概是想进去歇荫吧。可是,她已经归阴了,衣裳还在身上穿着,一只鞋仍靸在脚上,扎了黑辫子的头部,已烂化一角,像什么歹人挥刀斜斜切去的,还泛着乳白的泡沫。

蛇吃人啦!坊间谣传不止,不久,政府领导人出来辟谣,连发贴的网站都被封。

阿月离那谣传的东西半箭之地,那蛇盘得紧紧的,蛇头害羞般地蜷进了身体底下,似乎要食地气,它睡得很香。阿月把镰刀高高地举起,觉得一只手的力量不够,又加入一只手,她双手高擎着武器,随时准备消灭来犯之敌。

“阿月老师,你在跟哪个打架呀?”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进耳朵。阿月放下镰刀,那条蛇潇洒地溜走了。

同类推荐
  • 日落大道(真实的犯罪速写之二)

    日落大道(真实的犯罪速写之二)

    《真实的犯罪速写》系列所用手法类似于绘画中的速写,以简洁生动的文字,完整呈现一系列真实的犯罪调查过程。对该类题材感兴趣但没时间阅读长篇故事的读者们,该系列正是为您量身打造!《日落大道》为该系列的第二部,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于洛杉矶日落大道的系列杀人案主角之猖狂行为。
  • 苍茫冬日(中国好小说)

    苍茫冬日(中国好小说)

    民国十三年,受过教育的高傲女性曼丽嫁到了开丝绸庄的梁家。不久,丝绸梁开始败落,曼丽解散仆人,卖掉房产田产,深居阁楼极少露面。时代不断更替,曾经是曼丽家仆人的富堂靠上了新政权,在各样的斗争中迫害曼丽一家。但曼丽身上好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没有谁害得了她。反倒是她向谁下跪,谁就会无端毙命。富堂也是如此,在被曼丽下跪后突然暴毙。曼丽的神秘让梁寨人害怕,都在心里盼着她快点死。但曼丽活了很久很久,终于某一天在自己的阁楼里默默死去。罩在人们头顶的恐惧也随之消失。
  • 身边的女人

    身边的女人

    图书公司小有成就的男人冷啸在托儿所竟然遇到一个酷似自己初恋情人李怡的女人于梦瑶,并对其有好感。接着自己的初恋情人李怡因为家庭出现了问题于是约冷啸出来聊天倾诉,冷啸对李怡旧情难忘但是遭到了拒绝,遂与于梦瑶发生了关系,于梦瑶老公因为作程序员比较忙于是忽视了自己的老婆的感受使于梦瑶非常空虚,于是双方都把对方当成了假想人物。李怡在一次酒吧独饮时遇到小自己五岁的男孩子并被追求,面对男孩子的真诚李怡茫然无措,这时候李怡的老公看见李怡与一个男孩子交往时候突然发现其实自己还在爱着老婆。冷啸的老婆冯丽华也从电脑聊天的留言中发现了自己老公原来和旧情人有染,于是非常生气,要和冷啸离婚,并在公司里面闹得沸沸扬扬,公司的生意一落千丈,这时候两个人才发现其实公司离开谁也无法运转。而且他们的儿子冷冰也严重受到了影响,这些成年人面对现实感到疲倦和残酷,明白到其实任何人都不应该随心所欲,放任自己,应该具有责任感。李怡的老公打算与自己的老婆复合,这时候,李怡已经精疲力尽,她感觉到爱情就是互相的追逐,你爱的人不爱你,你不爱人的又爱你,她心中的爱火已经熄灭。
  • 天行之诫

    天行之诫

    赫舍里灵菲,二百年前雍正皇帝座下血滴子高手的后人,为家族规矩与祖先恶业而挣扎彷徨。陈半觉,平常人家出身的武人,为求武道极致,于真武大帝前,立下大愿,为求圣人之心,行先贤之路,历尽牢狱之灾。赫舍里灵菲为求得更强的武技,拜陈半觉为师,内心深处所求,却是心灵的慰藉。陈半觉收灵菲为徒,本为将其引上武人正道,却因灵菲的孽缘,将自己逼上了武道更高远的境界。男师女徒,皆是孤独之人,日久生情而相恋,如互相舔舐伤口的苍狼。赫舍里灵菲,于爱别离、求而不得中,了悟“人间之缺,乃天道之本”,慷慨赴死,却险死还生。陈半觉在生死磨练中,了悟佛祖的三法印,虽向死而生,却生无可恋。
  • 两个人的圣经

    两个人的圣经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繁忙的都市生活,封闭独立的自我,时常让我们忘记了如何表达爱,向爱的人倾诉内心的情感。作者借助文字,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热门推荐
  • 中医针炙与按摩

    中医针炙与按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课本上读不到的化学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化学故事

    五颜六色的石头、臭臭的煤气、会冒泡的可乐……我们身边这些好玩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化学知识。本书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化学世界,让你知道为什么“银子”比金子还贵,为什么小狗受伤了舔舔就能好,为什么刚盖好的房顶要浇水,为什么萤火虫能“发光”,为什么煎药要用瓦罐……这些妙趣横生的化学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爱上化学、学会化学。
  • 大唐神级驸马

    大唐神级驸马

    (新书《开局被长乐公主》发布!!!)穿越大唐,杜荷本想低调做人,发家致富,可实力不允许啊!公主:“杜荷,你到底什么时候娶我啊……”程咬金:“你就是我大哥!”李二:“求求你别祸害朕的江山了!”……(书友群:611876256)
  • 神魔殊途,追三界

    神魔殊途,追三界

    夫君魔尊很傲娇,明明喜欢却不承认怎么搞?这也就罢了,偌大的后宫就我一人服侍他,还是饥渴了两万年的大魔头,天天都要搞!洛沁终于受不了,扶着腰去见莫烨:“我给你招几个美人入宫吧,我不介意多女共侍一夫!”某人瞬间黑了脸,伸手一把搂住了心爱的美人,沉闷的嗓音铺天而来:“你不介意,我介意!”话音落下洛沁就被拖走,洛沁哭丧着脸:“可我也介意每天服侍你,去哪啊?……”某人贱笑:“再来一次!”……
  • 家教哪有那么难

    家教哪有那么难

    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的研究,从而带给中国家长一种可供参考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那就是以实用的儿童心理学知识为地图,以促进亲子情感为归依,以反思父母教养方式为途径,以领悟教育智慧为法宝,让父母和儿女一起迎接人生成长的挑战!
  • 宿主求您勤快点

    宿主求您勤快点

    墨挽是玛丽苏光环的保管员,她唯一的任务就是进入各个位面中替那些祈愿者颁发玛丽苏光环,使他们走上人生巅峰。本是一件无聊至极的事情,却因为系统的突然间崩溃导致玛丽苏光环不再奏效,只能墨挽自己亲手上阵帮助祈愿者完成心愿。【本文偏慢节奏】
  • 火影之止戈

    火影之止戈

    穿越成了千手绳树,本来以为能过影三代的幸福生活,却逐渐发现变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身为一个没看过火影的普通人,又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忍界中活下来呢?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此版本《老人与海》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作序深度解读:从俗世中来,到灵魂中去。“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希望,不能失去斗志。”《老人与海》讲述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孤身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第85天,他捕猎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马林鱼把老人和他的小船拖到了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终于将马林鱼捕获,却在返航途中遭遇鲨鱼群的围攻。他与鲨鱼缠斗一天一夜,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马林鱼被鲨鱼啃食,仅存骨架。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着大鱼骨架回到岸上。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休整之后,准备再次出海。
  • 神医魔女之攻略冷萌龙神

    神医魔女之攻略冷萌龙神

    她出身于中医世家,天赋过人,身家无数,却在人行道被某个马路杀手撞飞穿越到了一个六岁小女孩身上,没爹没妈,爷爷不疼,家族不爱,还天赋被废?好吧,看她如何用她天才的医术恢复她的修炼体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结果听说她居然是一个自带仙气的小魔女……余嫤祎自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爱钱的,直到遇上某条属性高冷时而萌萌哒的比她更爱钱还爱败家的大龙……两个爱财之人碰撞到一起,到底谁才能夺得家庭主财大权呢?此书又名《媳妇爱钱,我爱媳妇和钱》。
  • 人生哲理枕边书2

    人生哲理枕边书2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 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 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