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7300000047

第47章 青格里(节选)(1)

丰收[12]

骆驼知道回家的路有多远

小时候,祖农时常问奶奶,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阿尼帕奶奶总是说,我们跟着布尔根河来的,我们跟着青格里来的。

布尔根从哪里来的?青格里从哪里来的?

布尔根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青格里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祖农只知道,蒲公英春天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雪花冬天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当然,这都是奶奶告诉他的。

孙儿的问话,总会引出阿尼帕的思念。

人对故乡的情感是一样的,17年的生活辙印留在了科布多,辙印里虽说多是苦难、坎坷,时光滤去了岁月艰辛,留下的是青春梦想。

在科布多宽阔凉爽的草地,阿尼帕度过了童年、少年。这里一年四季流浪着从阿尔泰山和空旷的戈壁飘拂过来的风,布尔根河日夜流淌,养育这一方生灵。阿尼帕眼里,母亲终日辛劳,从白天到黑夜。父亲呢,总是顺着布尔根河的水流久久望着没有尽头的地方。

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说来话长……

白雪覆盖的远山渐渐变得黛青,大地泛出连波的绿色,春天悄然走过,夏天到了。

收购皮毛为生的维吾尔小伙阿力马洪,从青格里取道布尔根,去了科布多。年轻人打算到科布多收一季毛皮就回来。动乱年月,到科布多谋生的人多。哈萨克人去了多为人家放牧,维吾尔人倒卖皮子,汉人种菜。

那时候,内蒙古到蒙古,蒙古到内蒙古,就跟这家去那家喝个茶,那家来这家吃顿饭,再平常不过了。至于阿尔泰和科布多,本来就是一座山一条河相连毗邻在一处。

阿力马洪老家在喀什。生逢乱世,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小哥俩避祸远行。一路乞讨,饥寒交迫,从天山之南的喀什流落到阿尔泰山深处的青格里。弟兄俩先是放羊,后来牧马,也牵过骆驼。挨过牧主的皮鞭,遭遇过野狼袭击,九死一生终于活了下来。

只要有草原,就有情歌。

从一个毡房到另一个毡房,收毛皮的穷苦人儿阿力马洪,认识了梳着两条辫子的哈萨克姑娘波勒斯罕。

波勒斯罕的奶奶爷爷从阿尔泰山那边来到山这边,定居科布多已经三代了。

草原敞开了胸怀,成全了相爱的人儿。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阿力马洪给女儿取名“阿尼帕”,意思是“引领走正路的人”。

时光在草绿又草黄的轮回中悄然走过一年又一年。长女阿尼帕后,阿力马洪和波勒斯罕有了长子霍帕尔,之后,又有了三个女儿玛丽亚、阿美娜、肉孜汗。石榴树一样,想着还是刚栽下,转眼已儿女满堂。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大了,阿力马洪的乡愁也一天比一天浓。想一想,出来20年了!他思念收留了他、养育了他的青格里,他思念老家喀什……

波勒斯罕看着丈夫又去了布尔根河。她心里知道,那条长长的水流寄托着丈夫浓浓的乡愁。当年他就是循着布尔根河从青格里走到科布多。

决心回青格里,却已经回不去了:当年走出家门,去的还是自家的科布多省;如今想回家的时候,紧靠着家的科布多已是异国他乡……只有山还是那架山,水还是那条水,苍茫天地间。

新疆地名,尤其是天山以北各地地名,多为蒙古语命名。这与成吉思汗六过金山——阿尔泰山,有直接关系。

凡是鹰飞过的地方,都是蒙古人的故乡

这个从额尔古纳河丛林走出的古老民族,在公元第二个千年孕育出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半个多世纪里,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三次西征,蒙古铁蹄挥动“上帝之鞭”,统一了中原大地,建立了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横跨欧亚的蒙元帝国,版图空前绝后。

盛极而衰。

有一种鸟一生都在不停地飞翔,从不落地休息,它落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死亡。

踏平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陨落了,他曾任的帝国梦在子孙手中支离破碎:在俄罗斯建立的钦察汗国,在中亚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在伊朗高原建立的伊儿汗国,在额尔多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乃蛮故地建立的窝阔台汗国……最终为新崛起的征服者取代。

蒙古高原不仅成就了一代天骄,也是多个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之地。

世事沧桑。

康熙三年(1664),清政府以数千里大漠为界,划分蒙古高原为内蒙古和外蒙古。

且不说乾隆年间科布多还是清廷参赞大臣辖统阿尔泰山南山北两麓厄鲁特蒙古诸部、阿尔泰、阿尔泰诺尔乌梁海部的首府,清末,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仍包括外蒙古,俄罗斯联邦所属图瓦共和国大部领土的唐努乌梁海地区、科布多地区,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而广义的外蒙古还包括《尼布楚条约》中被沙俄强行割让的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之间60多万平方公里疆域。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一系列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

清宣统三年(1911)12月28日,外蒙古贵族在沙俄鼓动下,宣布自治,“大蒙古帝国日光皇帝”哲布尊丹巴“登基”。蒙古贵族借助沙俄武力侵占科布多后又不断蚕食阿尔泰山北麓及布尔根河上游大片土地。

斯大林视外蒙古为苏联的屏障,出于自身利益,一直谋划蒙古独立。民国十一年(1922),斯大林与蒙古达成协定:蒙古同意苏联军队常驻蒙古,苏联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民国二十三年(1934),苏蒙签订互助协定。民国二十五年(1936),苏联军队大规模进驻蒙古。民国二十九年(1940),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斯大林授意,蒙古与伪满洲国签订了“边界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夜,美、英两国为了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不惜出卖中国利益,成就罗斯福、丘吉尔与斯大林交易的《雅尔塔密约》,堂而皇之地从中国版图上划走了156万平方公里疆域,绵延2000多公里的阿尔泰山,肢解得只剩一个伸向东方的头颅。

这其中,就有阿力马洪一家居住的科布多。

无论是1917年前的沙皇俄国,还是1917年后的苏维埃俄国,对中国的态度没有质的不同——

弱国无外交。

其实,自辛亥革命爆发,群雄争霸军阀混战,北伐、中原大战,一直到谈谈打打的国共内战,自己打自己的时候,外蒙古已形成事实上的分离。

阿力马洪只是个兼收毛皮的牧民,他一点儿也不知道,在他从青格里到科布多的这些年里,世界出了这么多事,他的祖国遭受了这么多屈辱。阿力马洪只知道,原来只要不怕路途辛苦,迈开双脚就可以往回走的青格里,如今却已是关山重重难望断。祖国于一个牧民,有时候是那么遥远,远得就像草地上觅食的一只羊,跟天上飘过的云,永远也够不着。有时候却又是这么近,近得就是羊嘴前的一把草。这么些丧权辱国于阿力马洪一家和他们的同乡,就是想回青格里回不去了,老家的人来科布多串个门也难了,祖祖辈辈逐水草走过春夏秋冬的日子没有了。

河水不问人世纷争,望着奔涌而去的布尔根河,阿力马洪想起哥哥告诉过他:“只要顺着布尔根河走,就能找回家。”

布尔根河从科布多流向青格里,和大青格里河、小青格里河汇流一处,哺育青格里万物生灵,世世代代。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在科布多,你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你老家在哪里啊?”

“我的老家阿尔泰,青格里。”

话音未落,他们就会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满面。

他们没有因为祖国积贫积弱顾及不了他们而冷落故乡,对阿尔泰,对青格里的无尽思念一年比一年浓烈。相聚一处,在满是叹息的毡房,在手握酒瓶的草原之夜,他们唱深秋青格里河岸的白桦,唱走过四季的牛羊,还有夏日的斜阳……回故乡的路有多远,思念故乡的情就有多深。

阿尔泰山哟是金色的摇床,

那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碧绿的草原像丝织的花毯,

心爱的姑娘像天鹅在歌唱。

阿尔泰山哟是金色的摇床,

英雄喜爱自己生长的地方,

假如叫我在异乡做一个国王,

我情愿在故乡当一名靴匠。

转眼间,长女阿尼帕17岁了,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一年春风绿了草原的5月,中国科学家到青格里卡增达坂科学考察的消息在科布多不胫而走。阿力马洪和乡亲们还听说,中国和蒙古的关系解冻了,他们回青格里老家有希望了!

然而,现在回青格里可就是归国了。归国,按照外交程序,须从蒙古国转道北京回新疆。那可是劳命伤财的大折腾,再说,还有相依为命的羊呢。

科布多就跟青格里挨着,为什么不能沿着布尔根河走回青格里呢?这时候啊,“祖国”近得就跟羊嘴边的一把草,祖国帮助,居住在科布多的52户中国牧民获得就近归国的特许。

真要离开亲人了,离开从小长大的家,却发现有千丝万缕的牵挂。波勒斯罕知道,母亲回不去阿尔泰了,因为父亲已经埋在了科布多。就像系住毡房的牦牛绳,母亲会永远陪伴父亲。母亲不走,哥哥们就不会走。

1956年10月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52户人家的骆驼队启程了。相处多年的邻居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难舍。

阿尼帕的大妹妹正在放羊,慌慌忙忙抱起一只失去了羊妈妈的小羊羔,跟着阿尼帕追上了妈妈。

骆驼队追随布尔根河踏上了回老家青格里的路。

三峰骆驼五匹马驮着阿力马洪一家,牦牛绳系紧的两个小筐子搭在驼背两边,筐里装着肉孜汗和阿美娜。

几只羊边走边啃路边的草,紧跑慢赶跟着。

晓行夜宿,一路艰辛,最辛苦的是怀有身孕的波勒斯罕,拖着一天比一天沉的身体颠簸路上,饿了吃点儿干粮,渴了喝几口布尔根河的水,还要照顾没成年的孩子,只有大女儿阿尼帕默默地照顾着母亲。

布尔根河突然出现的河狸给枯燥旅途中的孩子们新奇和乐趣,也让阿力马洪兴奋起来:哥哥告诉过他,河狸只生活在布尔根河下游,这一段河面在科布多约有50多公里,剩下的全在青格里。看到河狸就快到青格里了!

果真,卡增达坂山的冰雪银冠已在眼前。

翻过中国科学家考察的卡增达坂山,就是青格里。卡增达坂山是蒙古进入阿尔泰草原的捷径。这座山有故事。卡增达坂,蒙古语,意思是“宽阔的山路”。相传,成吉思汗西征乃蛮部落,十万铁蹄兵阻卡增达坂山,如日中天的马背皇帝一声令下,在大山脊梁开凿出一条兵进车行的大道,铁蹄战车翻山越岭挥师西征,降服乃蛮,横扫欧亚,一代天骄命名这条西征大道“卡增达坂”——宽阔的山路,命名挡不住蒙古铁蹄的山为“卡增达坂山”。成吉思汗有感“天道神授”,铸钟铭文悬挂道旁古树。钟铭蒙、汉两种文字:成吉思汗大道,过往者下马鸣钟。不绝钟声响了724年。1928年,古钟不翼而飞,有声的历史自此不再,只留下荒山枯草给百年国耻平添星点凄凉。

山中古道,最宽处竟有八米!路的一侧是海拔3000多米的卡增达坂峰,另一侧是绝壁悬崖。

终于到了布尔根河北岸的布尔根村。这已是雪落青格里的11月。

与青格里一样,日久,河流流出了一方地名。习惯叫的布尔根,是头台——科布多,经达布松通往二台——萨尔托海的必经之地,许多历史事件中,布尔根都赫然在目。

11月的阳光在布尔根河面冰层上撒满了闪烁银辉。两岸林木也已铅华尽洗,只有白桦不失风韵。河柳也依然丝垂万千。冰层下依稀可闻水流声。河流不屑人世纷争,从远古流来向远古走去。

阿力马洪渐渐找回了离开家园的情景,疲惫一点一点儿从他脸上褪去。“回来了!孩子们……”

回家的路这样漫长!出门时英俊、充满活力的巴郎,还乡时已是一步一喘的老汉了……

漫长的归途啊!

52户人家选择了不同去向:两户人家回了四川老家,13户留在了阿勒泰,有去了乌鲁木齐、喀什、奇台、吐鲁番的,阿力马洪和亚和甫两户人家留在了青格里。

青格里,阿尔泰山东南麓,与蒙古毗邻的高原。千百年来,冰雪融水汇聚而成的大青格里、小青格里和布尔根河、查干河、乌伦古河五水环绕,滋养出了一方山林草原,也养育着民风淳朴的哈萨克、汉、蒙古、回、维吾尔众多华夏儿女。

谢彬《新疆游记》民国六年(1917)十月十四日记:“昨今两日所经青格里河流域,树木稠密,草场广宽,土地肥沃,旧多屯田。”

回到青格里的12月,波勒斯罕为这个已经不小的家又添了一个女儿。出生在青格里的哈丽恰姆让妈妈波勒斯罕在青格里安下心来。

转眼间,到青格里四个年头了,最小的儿子哈帕尔在最不该出生的饥荒年月来到了人世。哈帕尔还没满月,血乳耗竭的母亲波勒斯罕离开了人世。

感知自己不久人世的波勒斯罕,短暂的回光返照,叫来儿女,让大女儿阿尼帕给自己梳洗干净,交代她照顾病中的父亲,带着弟弟妹妹。阿尼帕永远忘不了那一刻母亲看着她的眼神。

阿力马洪伤心过度,波勒斯罕去世六天后,他也追随妻子去了,把六个弟弟妹妹留给了孤苦无助的大女儿阿尼帕……

小黑鸟

孤独的小黑鸟

飞得多辛劳,

可怜它不肯落地,

苦苦地鸣叫。

……

热孜万古丽唱给姨妈阿尼帕的哈萨克族民歌《小黑鸟》,“我的阿尼帕妈妈就是一只小黑鸟”。

父母相继离世的那些天,阿尼帕觉得天塌了。她翅膀的羽毛还不丰满,不能像母亲那样给弟弟妹妹遮风挡雨,不要说今后,让张着嘴的弟弟妹妹吃顿饱饭她都做不到。

围在阿尼帕身边的大弟弟霍帕尔16岁,大妹妹玛丽亚13岁,阿美娜10岁,肉孜汗5岁,哈丽恰姆不到3岁,最小的哈帕尔……弟弟妹妹的目光聚焦在一个人身上,他们的大姐阿尼帕。

同类推荐
  •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包括陶渊明家书、鲍照家书、骆宾王家书、李白家书、元稹家书、范伸淹家书、欧阳修家书、王安石家书、黄庭坚家书、文天祥家书、彭端淑家书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 别样的路 多彩的梦(醉美文摘)

    别样的路 多彩的梦(醉美文摘)

    本书是一本散发着点点亮光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的书,每一篇文章都将点亮心灵的某个角落。它们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了不起的梦想;学会爱,学会被爱;让我们了解信念,了解梦想;让我们懂得生活的意义,懂得珍惜。这些充满爱与力量的故事能感动每一颗纯真的心灵。一篇篇感动心灵的情感美文,能够给你的航行注入勇气和力量,能够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和成功。
  • 夏丐尊精品集

    夏丐尊精品集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以开我之心智,启我之文采,何乐不为?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本书收录了萧红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两部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最纯真的快乐和最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可是没有王者路

    可是没有王者路

    少女穿越进王者荣耀游戏世界,什么?金币就是消费币,什么?段位太低不能买东西,为了更好的生活,且看少女如何从青铜到王者
  • 金银岛(青少版名著)

    金银岛(青少版名著)

    故事的主人吉姆是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吉姆的父母在黑山海湾旁经营一家旅馆名为“本葆”。有一天,旅馆来了一位脸上带着刀疤、身材高大结实、非常引人注目的客人,原来他就是比尔船长。吉姆非常喜欢听比尔船长讲故事,那些听起来挺吓人的经历,像是罪犯被处以绞刑、海盗双手被绑而且蒙眼走跳板、突如其来的海上大风暴、遍地骨骸的西班牙海盗巢穴等,每次都让吉姆又爱又怕,也让宁静的小镇增添了不少新鲜刺激的话题。没多久,比尔船长因为饮酒过量加上受到惊吓而死在旅馆中,吉姆无意间发现比尔身上带着的一张藏宝图,那是海盗弗林特船长所遗留下的,于是吉姆和一群人的金银岛寻宝的故事就此展开。
  • 官场现形记(古典文库)

    官场现形记(古典文库)

    本书列“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代表了晚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清末是我国封建社会总崩溃的时期,朝政的黑暗,官场的腐败,都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官场现形记》用如椽之笔,全方位、多角度地尽情揭露了当时官场的种种丑行:吃喝嫖赌,卖官鬻爵,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营私舞弊,压榨百姓,草菅人命,媚外求荣……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犹如一幅幅官场群丑图,笔墨酣畅,入木三分。而且,《官场现形记》对官场丑行的无情揭露,并没有停留在对有关官僚个人行为的道德谴责上,而是尝试着将封建官僚体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对官僚体制的种种弊病,从本质上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严峻谛察,深刻地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本质特征。
  •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四)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四)

    寂寞的鸭绿江1947年2月下旬,北线吉林、长春地区战事正酣,南线相对平静,我到安东去采访,主要是想看看久闻大名的鸭绿江。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天然水界,历史上,就是长白山脉所产木材外运的重要水道航路。据说每到伐木季节,大批木排由上游顺流而下,连绵不断,蔚为壮观。但在国防意义上,鸭绿江却因国势衰微,始终没有成为防卫屏障。中日甲午战争时,日军就是从鸭绿江打过来,入侵东北的,中国失去了江南屏障朝鲜。日俄战争时,日军再次渡江北上,打败俄国,朝鲜完全变成日本的侵华基地,鸭绿江就是其直趋东北的桥梁。“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国境一缩千余里,山海关成了“国境线”。
  • 老爸凶猛

    老爸凶猛

    老爸超凶的,拳上能站人,臂上能走马,胸口碎大石……
  • 艺增篇

    艺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猫的战歌

    孤猫的战歌

    一只出生时头上长着恰似北斗七星斑点的小猫,被主人起名叫阿斗。她由宠物成长为斗狗捕蛇的勇士,因为猫类自行其是的天性,在远离山寨的山林里被偷猎者的捕兽夹误伤。为了避免成为大狗的美餐,她咬断了被夹住的一只腿,逃了活命。因为村民为她疗伤的疼痛,他误会了村民,逃进丛林,在与雕隼、黄鼬、红豺等食肉动物的争斗中变成了野兽。但它仍然顽强地活着,直至成为一位母亲。
  • 陆九卿

    陆九卿

    如果有如果,如果能后悔,如果没有遇见你,那会很无趣,会很无聊,可不会痛苦。
  • 至尊逃妃

    至尊逃妃

    宝贝开新文了,《错点王妃》:呼呼,亲们都去支持哦!她是36军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特种兵少将,胞弟之死,致使她性格大变,不惜一切地端了罪魁祸首的老窝。大仇得报的同时,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再世为人的她,成为了寄宿在木家的遗孤。三岁,她被扔进了死人堆中,只为选出最好的傀儡;七岁,她娇嫩白皙的左脸眼角被残忍地刻上了一朵血莲花,只因为她长得与舅舅的女儿七分相似,却偏偏比她美了十二分;十岁,她成为了木家最优秀的傀儡;十六岁,表姐逃婚,她被迫代嫁,成为洛王妃。苍焱夙,苍狼国中掌握最大权势的洛王。七岁,他在木家的暗室中看到了一双如狼般孤傲和冷漠的眼睛,从此这双眼睛进驻了他的心里,无法自拔。他在见到她的一瞬间就认出她来,没有新娘被代替的愤怒,那天,他告诉她:一生一世一双人。这辈子,他只认定她一人。而然世事总是反复无常,当他为了手中的权势而要娶另外一位女子的时候,她到底该何去何从?当她冰冷的尸体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也终于是陷入到无边的疯狂和绝望之中……一直到,四年后,一个与他酷似的小家伙出现在他的面前……汗颜啊汗颜,宝贝不怎么擅长写简介,亲们将就着看一下吧,文文保证比简介要精彩上许多。新文需要支持,亲们拿出你们手中的票票,狠狠地把宝贝砸趴下吧,╭(╯3╰)╮推荐自己的文文:《极品特工王妃》:《皇后要劈腿》:《血色妖瞳》:《相公欠调教》:《敛财王爷贪财妃》:强烈推荐瑾瑜的新文《从了吧师太》:一个尼姑与和尚与道士发生三角恋的五雷轰顶风中凌乱的狗血故事!强烈推荐宝贝和张小鹿的系列文——《至尊弃妃》:推荐好友的文文:目紫瞳的《惑世血莲》:月七儿的《夜色撩人》:银月皎皎的《窃妾欢》:轩辕翔的《心轨》:风之孤鸿的《兽王贤妻》:太后的《悍女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