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7300000024

第24章 不朽残碑(3)

“同志们都就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各有道理,也都没错。我看这样吧!还是先给大家一点时间吧,再好好思考思考,消化消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再难的题,都能破解!”主要领导打了个圆场。

呈上去的报告,只有请示,没有批复。江柏永在这里老老实实等了十来天了,谢辟庸不知如何跟他交代。直说吧,又怕打消他的积极性。不说吧,他又在这死心塌地地等着。

“老江,我们这报告一呈上去后,不是这个领导不在家,就是那个领导不在家,到现在还走在程序的路上。你看这么着行不行。你先回芷江,一有消息,我就第一时间通知你。”谢辟庸难为情地说。

“不,我还是在这儿等吧!”江柏永依然坚持说,“这个事不能再拖了!”

看着倔强、霸蛮的江柏永,谢辟庸既心烦又敬佩。

“老江,我还是实话跟你说吧。今天上午,厅领导又开会讨论了,说现在修复纪念坊,时机还不是很成熟,要你们再等一等。”谢辟庸说,“修复纪念坊这个事,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实现,你要相信我的判断。”

听谢辟庸这么一说,江柏永黯然失色。他有怨言,甚至还有愤怒,但都理智地咽进了肚子里。他知道,作为领导机关,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有自己的考虑和难处,必须理解,必须包容。

“说实话,那天,我情绪非常失落。怎么买的火车票,怎么上的火车,怎么回的家,我大脑一片模糊。”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江柏永感慨地说。

江柏永的这次出师不利,只不过是修复纪念坊过程中的一个小小插曲。毕竟历史的春天已经来了!

1982年初,日本****势力抬头,公然篡改教科书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入中国”,全盘否定历史。消息传出,全世界人民都愤怒了。江柏永,这个蛮横的湘西汉子愤怒得紧握拳头,咬牙切齿。他站在山头,挥起硬硬的拳头,大声吼道:“狗日的,侵略了我们的祖国,杀害了我们那么多同胞,居然不认账。”

他觉得,他不能再沉默了,他不能再等待了,他不能再犹豫了,他不能再畏难了。他背起那袋沉重的资料,再次奔赴省城长沙,奔向省文化厅,请求同意复修芷江受降纪念坊。

而这次,这种呼声更强了,力量更大了。不再是江柏永一个人,而是一支队伍。常德人请求修复常德会战公墓,溆浦人请求修复龙潭抗战纪念陵园……岂止湖南哟!北京卢沟桥申修建抗日战争纪念馆……

这应该就是历史的洪流吧!

愤怒的厅领导虽然还有所担忧,但正义的力量、民族的情感,远远战胜了他们的谨小慎微。他们连夜开会,集体修改报告。第二天一早,报告就呈送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不久后,湖南省人民政府明确同意修复受降纪念坊,并拨款15000元为复修专款,但要求不体现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联题额。据说,省领导们在讨论时,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受降纪念坊必须修。但在表现手法上,形成了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只修复纪念坊的架子,不恢复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联题额。第二种意见:可以恢复国民党军政要人题联题额,但不能展示出来,要想办法蒙上,待时机成熟时,再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第三种意见:尊重历史,恢复原貌,修旧如旧。毫无疑问,省领导们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与辩论。

接到批复,芷江一片欢呼!虽然拨款不算太多,还有附加条件,但毕竟迈出了伟大的一步。后来,芷江县委常委会议审定受降纪念坊复修方案时,如此定调:既然省里只要求不体现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联题额,并没有明确表示不刻题联题额,干脆打个擦边球,让“受降纪念坊”恢复原状,保持原题联题额,并且质量上要比原来坚固,争取修好一点,如果硬要追究下来,就进行技术处理,想办法把它蒙上。

江柏永感到自己无比的幸福,但幸福的他更加忙碌了。当时就他一人负责这项工作,人手少,任务重,步行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了,得小跑了。要四处走访,收集口碑资料和受降现场的原物,还要负责征地,组织建设局的人设计图纸等等,事无巨细。前文不是写了吗:江柏永成了个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东奔西跑,停不下脚步了,甚至有点神经质了。

为了了解真实情况,获得第一手口碑资料,光笔记本就他就记了密密麻麻八本。坊上铭文的文采、对仗、用典,有着耐人寻味的赏析价值。为了将纪念坊的铭文校准,他拿着放大镜细看照片,但他再认真,也只能核准正面的铭文。而纪念坊背面的铭文,只能依据口碑资料了。

一次,他与芷江罗旧镇卫生院医生杨鸿勋为了题联上的一个字争得面红耳赤。杨医生的家就在受降纪念坊的旁边,高中文化,是七里桥一带少有的“秀才”。江柏永走访他时,他一口气背出了坊上所有的题联题词题名,与照片正面相比,几乎没有出入,于是采信了。但他们在何应钦将军的题联“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需一着,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中的“倒”字上,发生了分歧。江柏永认为,此题联中的“倒”应为“到”。但杨医生却坚持说,不是“到”,就是“倒”,我记得清清楚楚。江柏永辩说道,根据对联意思,是“到”的可能性更大些……

最终,江柏永还是服从了杨医生,认定为“倒”。原因很简单: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便以口碑资料为准。这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不仅如此,在走访回来后,他还叫出纳特意汇了5元钱(约合七八斤猪肉价)以示谢意。

空口无凭,实物为证。江柏永他们把更大的精力放在了文物征集上,这是修复芷江受降纪念坊和受降会场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让江柏永感动与记忆深刻的是,广大群众对修复受降纪念坊的大力支持。

怀化安江纱厂就是典型代表。当年,芷江受降,大批将领云集,桌椅不够用,受降典礼筹备处从原安江纱厂借了一批桌椅。受降以后,为了对这段历史作一个纪念,筹备处官员将部分桌椅用火印、铭文的形式刻了字,退还给安江纱厂。安江纱厂的员工知道这批桌椅的珍贵,珍爱有加。文革期间,为了怕被破坏,便将刻了字的桌椅涂上油漆。当他们听说芷江要修复受降纪念坊和受降会场,并打算花钱购买这些桌椅,安江纱厂职代会商议,一致同意无偿捐献。

……

1985年初春,芷江方面接到省文化厅通知:受降坊的修复,尊重历史,恢复原貌。并特别强调:所有国民党要人的题联题额,一字不少,全部刻上,待“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暨受降纪念坊复修落成典礼”举行时,全部面世。

此时的神州大地,花儿开了,小草绿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盎然!

(二)

40年前,芷江大地热血沸腾!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我正在雪峰山前线采访。8月上旬,由龙潭司回到安江。8月15日,当时在安江出版的《中央日报》发出‘号外’,说日本已‘无条件投降’,安江全镇哄动,镇民及安江纺纱厂工人的欢乐,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当时《中国晨报》记者严怪愚,在《芷江受降侧记》中说。

“芷江是中国反攻的陆空主要基地,在今日一举而成为历史上万代不可磨灭的一个光辉的城市。这里正有成千人员昼夜忙碌,从事筹备接受日本投降的盛典。空军基地边缘有一灰色小屋,这所小屋,建筑在舞水上流左岸不到300公尺的山野,两座满缀青松分嵌着‘正义’、‘公理’的牌楼,高耸在门外,屋子里面,红地白墙。屋顶上有‘和平永奠’四个大字,前面四根旗杆飘扬着中、美、英、苏的国旗……”时任《中央日报》贵阳版记者的方国希,在《日本降使在芷江》的报道中如此写道。

“芷江,是敌军三个月以前对中国发动最后攻势的目标,想不到三个月以后的今天,这雪峰山西麓的边城,‘终于发现了敌人’,而这八名‘皇军’却不是来‘占领中国空军重要基地’,乃是代表全部在华的日军向中国接洽无条件投降的……湘西的军民,像是因为在三个月前打了一个关键全局的胜仗而骄傲荣耀,同时也因为在三个月后的今日看到日本代表到此地投降而兴奋喜悦。濒依舞水的芷江,热闹繁荣,据说为空前未有。县城门口有一红色对联,写着‘庆五千年未有之胜利’,‘开亿万世永久之和平’,字大如斗。商店酒家结彩,户户升旗,噼噼啪啪的鞭炮,还没有放得尽兴。我们在街上巡视一周,除了看到拥塞的各型汽车以外,便是红红绿绿的联语,其中很多采用‘日本投降了,天下太平矣’两句简单明了的现代白话……”时任重庆《大公报》记者的顾建平,在他的报道中如此描述。

“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显示着战争乌云的消逝,绽开和平欢颜。人们如梦初醒,亢奋激情蓦地从内心深处腾起!飞机在头顶上撒传单;机场探照灯四射,此来彼往,似银河控空,白虹飞舞;士兵们朝天发射枪炮,弹道鲜明,弧光如箭,当地居民兴高采烈地丢帽子,抛手帕,放鞭炮,照手电,欢乐嬉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天上彩光交织成绵,地面噪声融合轰鸣,夜如白昼,地动山摇,难民们的高兴劲头更非一般!他们马上能回老家同久别的亲人团聚了,奔走相告,忘形相抱,倾吐出流离失所的悲惨苦痛,商议着一回去就重建家园的事情……”时任国民党第四方面军少尉司书的向晶如后来在回忆文章中如此写道。

“……欢庆胜利的场面异常热烈而轻松,大家都沉浸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脸上从始至终都挂满了笑容。那年我满18岁,是职衔最低的准尉军官,却和王耀武等众多高级将领互相敬酒。那天,我生平第一次喝醉了。那是为胜利而醉!为和平而醉!”时为芷江受降典礼筹备处工作人员的魏鸿祥后来撰文回忆。

……

芷江百姓,扶老携幼,奔走相告。霎时,万人空巷,齐集街头巷尾,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芷江受降更是震惊全世界,当时有100余名中外记者云集芷江,国内外许多大小报刊均作为头条新闻予以报道。

“芷江受降,宣告了日本鬼子的最后失败,狂妄的日本鬼子在此首次向我们中国人低头请降,大快人心!这个地方值得纪念!”

“芷江受降,震古烁今,写下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最光辉的一页,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这一事件,应该载入中华民族史册,应该让中华儿女永远铭记!”

“应该修建永久性的纪念设施,让芷江受降地址流芳百世!”

“应该保护好这里,以告诫后人,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不仅要在这里建永久性的纪念设施,更要以芷江为中心,划出相邻的贵州、湖南境内31个县区,设立‘和平省’,省会就设在芷江。”

“一个在八年苦战中争得最后的胜利的受降城市,如果只让它炫耀一时,而不加以规划建设,永留纪念,那就未免太辜负它的存在了。”

……

各阶层的仁人志士纷纷建言。

1946年11月2日,芷江县参议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建议:请求划湘黔边境的龙山、永顺、沅陵、凤凰、麻阳、怀化、溆浦、黔阳、泸溪、辰溪、会同、乾城、永绥、保靖、古丈、绥宁、通道、城步、芷江、晃县、镇远、松桃、铜仁、江口、岑巩、玉屏、清溪、天柱、锦屏、黎平、秀山等三十一县为和平省行政区,定省会于芷江。

就在同一天,会同县也积极呼应。该县参议长陈方略、副议长粟沛及584名县民联名提议国民大会:请求划湘西边境的芷江、黔阳、麻阳、晃县、凤凰、怀化、会同、靖县、绥宁、通道,贵州的天柱、锦屏、黎平、镇远、玉屏、三穗、岑巩、铜仁、松桃、江口、从江,四川边区的秀山、酉阳、彭水、黔江等25县新建芷江省,以示永久纪念日本投降事。

民众的呼声,得到了国民党高层的高度重视。1946年冬天,时任湖南省主席的王东原前来芷江视察。视察时,王东原再三强调:原接洽受降地房屋,签字用的桌椅用具,均应保留原状,留示后人。回到省城后,王又在省府会议上主张将芷江修建为受降城,得到了赞同。

担当这一重任的是时任芷江县县长的杨化育。1891年出生的杨化育,四川秀山人,在来芷江当县长前,已经在贵州的德江、江口、沿河三县担任过县长,并且有十多年的任职经历。杨化育文才高,吟诗作赋,并频频有诗作问世,还出过诗集。如在沿河县县长任上,他巡察北部乡镇时,拜诣隘门寺后,就曾写下《题赠隘门寺有道禅师学诚》:蔓草荒烟久未温,红花鸡口有啼痕;苍天似解生灵苦,一朵祥云降隘门。他觉得,芷江地重千秋,建受降城,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同类推荐
  •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系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自选杂文集。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直指社会及人性的“病症”。这些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呈现作者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们总怪时光匆匆、时间少,你想找一僻静之所把不安的心,小心安放。我们渴望去一趟远方,让自由的风带走你被一切不顺造成的忧伤,却从未出发。我们和作者范泽木一样,天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朝九晚五轨迹恒定,常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也许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从何处出发。作者范泽木眼里的小镇就是我们心中的小镇,小镇里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人间冷暖,草木诗话,这些被妥善安置的时光,需要我们一一掀开。让我们每个有心人,释放自己对故乡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怀恋,自细微处,看万物有灵之美,赏时光静好的安宁。
  • 充闾文集:秋窗漫笔

    充闾文集:秋窗漫笔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从乡村寂静的院子出发,我们来阅读玉珍的诗就有了一个可靠的精神背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家族”“乡土”甚至“乡愁”就在写作者那里获得了优先权甚至道德优势。在新世纪以来遇到的这种类型的诗歌如滚滚落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玉珍在这类诗歌中有某种“发现性”,这至关重要。在她的部分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与乡土世界的生命性关系,这体现在她能够将身边之物“身体化”“生命化”。在玉珍这里,她有确认感,相信纯真的爱情,相信美好和善。这成了诗人的梦。在诗歌世界中她是一个精神成人,与之成长相建立起来的是宁静与不宁,此外还有怀疑、诘问与否定。她是一个过早地让“悖论”进入自我的诗人。
热门推荐
  • 木叶之六道遍地走

    木叶之六道遍地走

    大蛤蟆仙人:天变了 李云龙: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纲手:火麒麟人柱力?苍龙人柱力? 蒙恬:大秦铁骑所踏之处,皆为王土!诸子百家,皆为始皇帝陛下所用! 六道级合璧: 风云摩柯无量;盖聂卫庄纵横天下…… 六道级强者: 罪域骨王,六道鼬,帝释天,东皇太一,宗明…… PS:欢迎加入木叶之六道遍地走书友群,群聊号码:967493667这个火影,注定被我玩坏,胆小的别进来了!
  • 我幻想中的游戏世界

    我幻想中的游戏世界

    如果有一天你有了个系统,你会用来干什么,孟凡就会回答你,更平淡更安静的生活,因为人生百态我在系统里都体验过了。
  • 奕剑往事

    奕剑往事

    岂曰无衣,还有师门装。回雁峰下的酒铺里,我一直等你来尝尝我做的九香糕。
  •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老板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同事是善意还是别有用心?朋友的态度究竟是冷还是热?面试官是真的认可我吗?……你是不是也在为这些交际中碰到的问题绞尽脑汁呢?行走社会,识人本领是重要的资本。那么,怎样从一句话了解对方的心思而见机行事呢?本书涉及了不同人际互动情境中经常使用的人际暗语,对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教你如何读出他人的话外音、潜台词,成为知己知彼的交际达人,在人际圈中游刃有余,轻松掌控交际主动权。
  • 魔王的邪恶诅咒

    魔王的邪恶诅咒

    有些时候,人的好奇心会驱使人去接触一些未知的诱惑,有的是有益的,而有的是有害的,假如我当时并没有接受那个人的力量,我的命运将会是如何?
  • 唯爱鬼医毒妃

    唯爱鬼医毒妃

    她是药佛山银针小神仙,元初寒。但凡有口气,一根银针保命安。他是大齐摄政王,丰离。位高权重,杀阀寡义。一日,宝马香车驶于山下,只闻冷声不见其人,“悬丝请脉,不许碰触!”转身就走,挥手不送,“本大夫不治妇科病!”哪知,一句话引祸端。——我是很正经很正经的分割线——郑王年迈,晚年得一女,与幼帝许婚约。哪知侄妻叔抢,皇妃变婶娘。“娶我就是为了治病?你早说嘛,哪用得着那么费劲,害的我逃婚计划半途夭折。”元初寒心塞不止。“自由?简单,治好了本王,自由给你。”摄政王大人一言九鼎。“不是说治好了你的病就休了我么?你倒是休了我啊!”自诩一言九鼎的摄政王,何弃疗啊?“还有一绝症须得你亲自医治,且耽误不得。”摄政王大人言之凿凿。“什么病?”元初寒满眼希冀,任何绝症她都治得了。“传宗接代。”这是腹黑鬼医小神仙与超极腹黑摄政王的连环计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美男计计中计的故事,一路走来一路歌,共享黄图霸业美不胜收。***本文一对一,不出墙来不采花,收藏收藏***
  • 植物强化系统

    植物强化系统

    【从韭菜贩子到植物界大佬】吴优获得了某系统,不禁陷入了沉思:“强化韭菜,选择补肾温阳+1。这年头卖强根丸多赚钱,成人消耗品,日夜皆需求,男人不绝,永不愁卖。”“强化木瓜,选择丰胸效果+1。鲁迅说过,女人宜大不宜小,丰胸业务应该很有市场,不过若是招蜂引蝶怎么办,我不打算开后宫。”“强化猫薄荷,试试加速药效+1。”“强化芦荟:一、抗衰老;二、促进愈合;三、强心活血;四、免疫和再生。这可怎么选?”吴优再次陷入了沉思……(日常、轻松、种田、生活、虐狗……)
  • 温柔的母亲豁达的父亲

    温柔的母亲豁达的父亲

    本书以父亲为主角,母亲为二号角,但笔墨几乎全交给了主线人物——华林夕。由主线人物及他的兄弟姐妹来反映父母的豁达,伟大。希望通过此书让一些年轻人体会到父母的宽容和用心良苦。本书不以情节取胜,写的是成长,还有回忆。每章几乎能独立成章,不影响阅读,串联起又是完整的一部书。
  • 我是芭比

    我是芭比

    契子那个有点瘦,有些高,总之一点都不帅的命运之神,在血依的命运薄上,用最红的粉笔,最大的字体,恶狠狠地写:除了我,谁都不许欺负碧血颀!为了不被找到,血颀下‘世’就改名南血依了。所以,我的结论是‘命运之神’讨厌颀颀,就像颀颀不喜欢命运之神一样。可颀颀不相信,因为相信的话,心真的会痛。——碧血颀在这一世,最擅长的就是,举棋不定,左右为难,自欺欺人。想一想,无论如何,你可能这一辈子最爱的人离你再这么近的距离,出门买东西的路上可能就会不经意地碰到,这真的是很巧很巧,对吧?!我们要为自己爱的人,变得勇敢起来。——这个世界真的是很奇怪,奇怪得让我们……呵,有时候明明知道不可能,不会有结果,也会无济于事。因为心疼,所以爱是真的。对于爱情,我们总是不懂得如何责备。请你记住,它也曾这样深深的,深深的,爱过你们。~
  • 水行世界

    水行世界

    天元大陆传承古派碧水宗,在万年内迅速衰落,又是一个千年一次魔罗入侵的时代,碧水宗仅剩五百余众,已不具有独面魔罗的实力,被各派分化组成小队进行作战。大战持续了106年,魔罗退走,终于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以紫阳宗为首的各派联合向碧水宗发难,意图瓜分碧水宗的千年传承及其核心的传承至宝。碧水宗愤恨不已,数千年中门内法宝多数都被强行收购,如今已是十不存一,仅剩传承之物与一些勉强拿得出手的中阶法宝,如此这般碧水宗传承将要尽断。碧水宗主悔恨之下决定让门内金丹期高手也就是他的儿子韩致带着碧水传承与至宝遁走。可惜碧水宗上下拼死抵抗的情况下,韩致还是被各派搜寻到。韩致无法,痛下决心要将至宝与传承都毁去,并在脑海中设下禁制,杜绝敌人在自己脑海中获益的可能,再与敌人决一死战。韩致运转神通降至至宝碧华珠,一道奇光从珠中射出笼罩在韩致周身,破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