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9900000023

第23章 附录 文静经典案例实录(2)

孙健:所有的产品我们并不一定都分析,我们首先要对南海一号沉船的环境做一个综合研究,然后要理清这些软体动物对沉船本身造成的影响和与这些货物的关系,通过特定的一些贝壳来判定航船的航线之类的。

何岩柯:比如说,如果我们在南海一号上找到了渤海湾的一种贝壳,那就说明它去过渤海,也许去过天津。现在,在考古界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保护先行,大家看我们现在就是把南海一号的实验室建在了发掘现场,也是一种高效保护文物的方式。接下来就让我们等待一下,等待这件金饰被清洗出来以后,它的真容究竟是怎样的。

文静:越走近南海一号,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真的是很庆幸,这么多的宋代文物,在海底淤泥的覆盖下,封存了历史岁月,躲过了海底微生物的侵蚀和海上文物盗掘者的滋扰,得以幸存,得以今天出淤泥而不烂,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木质沉船当中年代最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远洋贸易船。

说到南海一号的体格,绝不是您现在看到的这样的比例,应该说它绝对是庞大的,我们来听听现场专家对它的三维尺寸的描述:现在南海一号发现的残长有21.8米,它的宽度有9.6米,虽然现在还没有整体呈现,但是根据考古发现,估计它的身高可以达到4~5米,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二层楼房了,排水量达到300吨,装满货物,配备充足的食物和淡水,再搭乘上百名船员,就可以驾驶它在海上航行1个半月了。但是这可算不上宋代的巨无霸,它不是最大的海船。

说到这个海船呢,古书当中也有一些记载,一般来说呢“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5000料”,这个5000料就相当于270吨,“大者可以载五六百人,船幅广阔”。再看看它的甲板也是很有特点的,是正方形。再看它的下侧,开始逐渐狭窄尖锐,就像刀刃一样,这样易于破浪。这很多都是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创新啊。它的船材呢是以松木为主,为了使侧面的船板更加坚固,一般要加3~4层船板,特别是航海的大船,为了使载重量适中,会在船舷两侧使用竹拓,一边可以抗拒海浪,同时还可以测定出船的荷载量。

这宋代特别有意思,民间造船造得比官船还要好,真应了那句“高手在民间啊”,而且海船出海之前,官府特别重视,是要摆酒席来为它践行的,今天看起来也够任性的啊。酒席就免了,今天我也要来任性一回,我要去当一当这宋代海船的船长,我带大家走上南海一号。说任性,因为在宋朝,女性是绝对不能上船的,但我们今天是新闻穿越,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带您在南海一号上一探究竟了。今天是个好日子,风平浪静,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开船走起。

因为担心我一个人穿越回宋代太寂寞,所以我们特意还请了一些船员和乘客随我同行,比如说我现在,看,身边站着两位外国的朋友。目前啊,在国内出水的清代以前的古沉船几乎没有一艘能保住上甲板的,这古代船只的上甲板,之前还只是在古代的书籍当中看到有所记载。考古专家认为上甲板是古人出海以后的生活舱,那么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保有着上甲板的痕迹,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发现啊,是刷新纪录的一笔。宋代海船有很多的特点,其中一个就是有多根桅杆,像南海一号吧,它是三桅的海船,三根桅杆,在考古的现场呢,已经发现了主桅杆口,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位置。主桅杆的高度一般有10丈,在它的前方一般还有一根前桅杆,稍微低一点,高8丈,共挂帆110幅。风正时则用帆,风偏则用篷。升帆啊,说到这个事儿,这可是个力气活,大家看到这个大力水手了吧。升帆的时候需要50多个这样身强力壮的船员一起发力。宋代海船的船桅虽然说高达10多丈,但是由于有一个巧妙的装置,叫转轴,因为有它,桅杆就可以自由地起倒了。可见这转轴的装置可谓是当时我国海船建造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

看完了甲板上的风景呢,接下来我带您到这个甲板之下去看看船舱。当然了甲板太重了,我可抬不动,所以请两位船员帮一下忙,咱们看看甲板之下。当然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晰,我们特意做了一个横剖面,大家看看船舱是什么样。您瞧见了吧,来到这南海一号船甲板的下面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南海一号上已经有了隔水舱、中轴舵,而船体内部呢则被划分为了数个单元。为了避免船舶触礁沉没,所以宋代造船采用隔离舱或者避水舱的办法,就是把船舱分隔成互不通水的十几个避水舱。而这一技术,要说到欧洲的造船设计史上,那是相当于近代的事了,我们领先了好几百年呢。

大家再看一看啊,南海一号甲板之下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大家能够看到在这里一共分布了13个隔舱,满载着货物,其中包括了数万件的瓷器、丝帛、以吨计的茶叶,当然这是老三样,是必不可少的外销商品。另外我们还能看到码放整齐的酒坛、漆器、铜钱等。还有一样东西特别重要,是在这些船货的下面的船舱里,在这儿搁的是压舱石,您看到了吧,这压舱石能确保船只在海浪当中航行的稳定性。目前呢,从这个发掘的情况来分析,南海一号倾覆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严重违章超载造成的,真让人一声叹息呀。

好了,参观完这个甲板下的船舱,我再带您去船员们的生活区去看一看,很有趣味。

南宋时期呢,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船只呢往返一次那是要根据海上的季风来看的,见风使舵嘛。最长可能要走一年多,这寂寞的海上生活如何打发呀,狭小的空间里又延续着怎样的船客生涯呢?我带您来看一看。

首先往这边看,您瞧,饮酒看来是必不可少的,在南海一号上不仅发现有酒坛,还有饮酒的器皿。那也不能光喝酒,还得有点娱乐活动,那时候也没有麻将,玩什么呀?再往这边看,船员们那时候就喜欢下象棋,您看到了吧,下象棋是当时海员们在海上最喜欢的消遣游戏了。此外呢,在宋代海船船上还会养鸡、养狗,当然最重要的生活物资那还是粮食和淡水了。您看宋代海船吧,一般都备有谷物、大豆。说到这儿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啊,欧洲的航船历史上,说船在航行的时候就是因为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缺乏维生素C,船员呢,多死于败血症,但我们中国船员多食用黄豆芽,大家知道黄豆芽富含维C呀,所以很少患败血症的。

接下来呢再去一个地儿,那就是船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了,我带您去船上拜会一下南海一号的船长。

要说在船长室里,航海日志和罗盘是必不可少的两件物品,南宋时期呢,海船已经广泛地使用罗盘定位系统了,船长可以用它来确定航程,具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性了。而在南海一号当中出水的另外一样东西您看到了吗?砚台,这个就让人浮想联翩了。因为按规定,海船上船长必须要写下类似航海日志这样的文字,有了砚台,说明南海一号上有人写字,而这会不会就是南海一号上的船长写航海日志用的呢?您瞧,考古的发现以及文字的记载就这样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海上生活的画卷。茫茫大海,航期无限,船客们踏浪而去,勇往直前。

现在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新的文物也在陆续地出水,不过这些文物中还是以瓷器居多。出了大批德化窑的瓷器,南海一号上还有来自景德镇、龙泉窑这些著名窑池的瓷器,所以可见当时海外市场对我国瓷器的青睐,当然还有旺盛的需求。

在遥远的广东阳江,有一个好地方,那就是南海一号实验室,在那里有一位好小伙——我的同事何岩柯。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那里的情况了,岩柯,我千言万语也不敌你轻轻一句啊,赶紧给我们看看你那儿都有什么样的宝贝,来让大家饱饱眼福。

何岩柯:没错,文静,你看你们演播室今天设计得这么穿越,尽管很炫,但是都是虚拟的,我这摆放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文物啊,我们来和孙队一起鉴赏几样。您看,孙队,这个满桌子的瓷器,其实它们的主人并不是一个人,不同的商人从各地买来以后呢,放到船上,准备发到国外去销售,比如说这个,这个肯定很精美,上面还有很多的条纹,这个叫什么?

孙健:这个名称叫知士,就是为了保持个人卫生,洗手的工具。

何岩柯:还有中间这个大罐子,刚才我直播之前偷偷地看了一眼,发现还有几个字,这写的是什么呀?舱前公用,这是什么意思?

孙健:这个底下有明确的指示,说明我们看到的这件货物跟我们看到的其他货物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作为船货出现的,而是作为船上水手的公用物品,大家一起在船上用的。

何岩柯:怎么样,文静,看着我触摸着真正的文物,心里是不是特别痒?嫉妒我们吧?

文静:没错,岩柯,我现在不仅心痒,手也很痒,提一个要求吧,能让我也摸一件瓷器吗?

何岩柯:没问题,我们今天已经提前想到了你这个诉求,来,孙队今天还为你特别准备了这样一个精美的碗,我现在就通过这个时光小盒子传给你,你可千万拿稳了。

文静:好,我准备好了。

何岩柯:拿到了吗,文静?

文静:岩柯,我现在已经把这个碗牢牢地握在了手里,我有一种感觉,我觉得呼吸都要停止了。也许有观众要怀疑了,为什么我拿着的这个碗是宋代的碗却看着如此光亮如新呢?如果您怀疑那就证明您是行家了,因为真正的文物是不允许带离实验室的,所以我的同事何岩柯他给我空运过来的这个碗是一个仿制品。今天既然要说到瓷器,我们就必须要请到行家,来带大家看看门道。我们今天演播室请到的是故宫博物院瓷器方面的专家陈华沙老师。陈老师,您好。

陈老师带的这不是仿制品,这可都是真品啊,刚才我们说到这个碗,您也可以看看这个图片,这个碗是在宋代比较多用的一种吧?

陈华沙:对,这个碗是宋代青白瓷中最高档的瓷器了。这个图案实际上是一个小娃娃在水里嬉戏玩莲,为什么玩莲呢?因为莲生贵子,都是有这个吉祥的寓意的。

文静:陈老师,我们还找到了几个漆器,都是在这次考古发掘中数量比较多的,来看看这个图片,您看看,这个碗边特别漂亮啊,您给大家介绍介绍。

陈华沙:这个碗特别有意思,它跟刚才那个碗不一样,它的口沿是没有釉的,这个就牵涉到瓷器的烧制方法,你看我带了几个标本。这个是宋代的匣钵,它的底部是这样的。

文静:底下是有垫片的。

陈华沙:对,这个最早都是一个匣钵一个碗的,后来啊,定窑的工匠特别聪明,他改进了,他直接用垫圈来放到匣钵里头,一个垫圈一个碗。

文静:大家想一想,原来用这个匣钵的时候一层一层地往上加,而现在这样空间就省多了,产量也大增了。

来瞧瞧这个。这个好看吧,我觉得这个壶特别精致,这是喝酒用的吧?陈老师。

陈华沙:对,这个又是喝酒的,又是喝茶用的,这个叫执壶。它跟唐代完全不同了,唐代的壶口是比较小比较直,而宋代的壶呢比较优雅。

文静:好的,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碗,这个还带了一个托盘,这是比较讲究的,应该是喝咖啡用的吧?

陈华沙:这也是喝茶的,你看它的碗心有什么?

文静:碗心?来我们看看啊,似乎看起来是一朵小花。

陈华沙:对,这个你看应该是5瓣,是桃花,这个设计里呢是含有诗意的,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你看这个是设计里的最高理念了,实用和审美高度的统一。

文静:所以难怪有人说宋代的瓷器是我们第一个巅峰的时代,也有人说宋瓷就是大家闺秀。陈老师我们也搜集了此次南海一号发现的文字信息,我们一起看看。

[播放短片]

文静:所以考古就像是解码,而南海一号上的信息量太大了,目前呢在南海一号上发现有130余件各式的金器,这可是继20世纪70年代,陕西何家村窖藏重大考古发现之后的考古大发现,当时发现的是数以千计的唐代宫廷用品,而这次又是一次令人震惊的考古大发现。

南海一号超级土豪的出身,还有它巨额的船货的确令人遐想太多,从1987年发现这条沉船开始,南海一号上就出水了许多异域风格的黄金器物,比如说这条长达1.7米的纯黄金打造的辫状的腰带,想想看,这得多粗的腰啊,我才一尺七,这是1.7米,还有重达四两的鎏金龙门金手镯状器物,另外呢,还发现了巨型金戒指,这分别属于欧洲、阿拉伯和中国三种风格,想想看谁是这黄金腰带的霸气主人啊?除了皇室,谁又敢使用雕刻有龙的这种黄金器物呢?还有谁会在手上戴有3个不同风格的戒指呢?这样的混搭风格究竟是当时的潮流还是土豪炫富啊?还有,开始的时候我们送到实验室的那条金项链,现在是不是已经处理完了呢?所以马上来呼叫岩柯。

岩柯,我的问题实在是有点多啊,你赶紧给我来一个岩柯巴赫猜想吧。

何岩柯:没错,随着考古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谜团暴露出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呢,越来越多的谜团也会得到解释。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所在,而且刚才提到了刚出水的这个金器啊,大家看已经清洗完了,我们赶紧看看它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孙队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孙健:应该是首饰的一个组成部分。

何岩柯:您现在不能确定它到底是哪个部分的?

孙健:对,这个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何岩柯:而且大家可以看看啊,上面还镶着几颗宝石,还是镂空的一种状况。

同类推荐
  • 论语(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论语(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代表作,为一部语录体文集,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全书共20章,内容涵盖了孔子对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思考和见解。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以“仁”为本的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哲学体系基础,并对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 魔力无穷的化学世界

    魔力无穷的化学世界

    本书收录了神秘的火;珍贵的银;古老的锡;不平凡的碳;铁器时代;炼丹炉和点金术;漫话水银;镍和“中国石”;最早的炼锌术等内容。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民间传说,是一种口头叙事文学,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也是神话与历史等主流文化在民间的主要传播方式。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蓓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并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江·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江·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
热门推荐
  • 蚀骨宠溺:霸道帝少深深爱

    蚀骨宠溺:霸道帝少深深爱

    从不爱到深爱,从深爱到深恨,她经历了太多。当终于死心,她笑了,永远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多年之后,她带着孩子重回A市,故事,重新拉开了帷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Categories

    Categ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祁连悲歌

    祁连悲歌

    马二忘记了竹妹身上还有枪,他也没想到他身后会响起枪声,他一点准备也没有,子弹在离他很远的地方飞过,响声在半天空炸开。训练有素的马二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回身扬了一下手,他的手没抖,居然一点也没抖。他没想到团长的枪会这么快,这么灵。他手中的枪也在顷刻间就响了。然后他就听见身后那个女人好像是轻叹了一声似的倒下了。
  • 我从非洲来

    我从非洲来

    【主编力荐】惨遭爱人背叛。血亲惨死,家族覆灭!身负血海深仇,却只剩一具残躯。苟延残喘之际,却意外得到邪王传承!时隔三年,重回故土!报血仇!杀敌寇!肆意行事,我为邪王!
  • 花都小保安

    花都小保安

    超级兵王龙潜花都,成为女舍保安,一段护花爱花,纵横花丛的风流故事,就此开始!
  • 皇宫养育穿越儿女

    皇宫养育穿越儿女

    夜店老板钟宸惜,死后穿越至深宫后院,生了一儿一女。本该平淡无奇的宫廷生活,却因此改变——儿子慕轩南:身为一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修行已千年的妖,被封了法力投胎为皇子实在是迫不得已。女儿慕轩兰:古代穿越古代达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奸妃,翻得过围墙。连唐宋元明清,都挨着逛过了一遍!风云变幻的皇宫,陌生的架空时代,钟宸惜如何才能做一个好母亲,养育穿越一家子?*钟宸惜:儿子,你本来是什么妖?慕轩南:我本体是一条白色的螭。钟宸惜:我知道,白色的螭,就是白螭(痴)嘛!慕轩南:你才是白痴,你全家都是白痴!(把自己也骂进去了)钟宸惜:果然......人妖殊途!慕轩南:所谓人妖殊途,在我看来就是种族歧视!凭什么人族和妖族要不一样?钟宸惜:......*慕轩兰:清朝康熙他老人家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啊…钟宸惜:胡说,人家康熙长得挺帅的。慕轩兰:你从哪里知道的?钟宸惜:我前世看的书里,都是这么写的。慕轩兰:那些书里的话你也信!钟宸惜:为什么不能信,你又没见过康熙本人,你怎么知道他长得不帅?慕轩兰:呃,不好意思,我前世就是康熙他众多的女儿之一......钟宸惜:......*薛凝采(狐九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美男到此,速来围观!”姬怀胤——“这身材真不错,实在适合让我压在身下的说……”皇上——此人我就不多说了......*本文诙谐搞笑。女主不万能。伪小白,有宫斗情节。言情戏份虽然前面不多,但越到后面越多。讲述不一样的亲情,以及爱情故事。腹黑而温暖的穿越一家子!愿意陪着慕家儿女一起成长的亲,收藏本文,领养他们吧!推荐懒雪的极品搞笑完结文:《颠鸾倒凤》《男科女医生的穿越生涯》友情链接:苏蜜:《惹上饕餮总裁》野蛮DE灵:《天后亦愁嫁》
  • 黑白蝶之倾尽天下

    黑白蝶之倾尽天下

    明明知道走这条黑暗道路越来越远会更难以回头可是仍却义无反顾“爱过你,我只希望你放下一切。”她心爱之人在她的怀中离去她愤怒,并憎恨着世界美好的一面。誓永不救赎!
  • 喀什的魅惑

    喀什的魅惑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我的末日生存游戏

    我的末日生存游戏

    当虚拟游戏变成了现实,当温饱生活成为了奢望,大学生苏凯泽应当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