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8600000006

第6章 文学观察(4)

再次,我们也可以在上述意义上来理解“小资”所拥有的文化领导权,即他们或许并没有原创性的文化创造力,但是在文化传播的意义上却具有将某种文化“简化”为流行文化的能力。正是因此,小资文化注定要成为不同文化竞逐的对象。在当今这个时代,在小资文化中占据主流的是“自由主义”及其价值理念,但并非从来如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在革命文化成为流行文化的时候,在小资中流行的是《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几乎构成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当张爱玲或村上春树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流行的读物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小资文化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当“小资”逐渐底层化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的现实处境有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他们也会将这一认识带入到他们对当代文化的理解之中,在与底层的接触中形成新的“小资文化”,而这样的文化必定会为当代文化带来新的气象。事实上,这样的文化也正在形成之中,对格瓦拉的符号化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一过程中,格瓦拉作为古巴革命领袖的具体史实被过滤,他成了反抗当今世界秩序的一种时尚象征,他头戴贝雷帽抽着雪茄的巨幅头像,既是“革命”的象征,又是那么“酷”。虽然对于小资文化的“符号化”我们不能寄予过高的期望,但时尚的转变也预示着时代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价值观处于混乱状态的今天,“小资”或许会通过自己的文化选择为我们这个社会提供一副黏合剂,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让我们这个社会形成一种新的核心价值观。在这方面,“小资”及其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行使着“文化领导权”,我们也期待着充满活力的“小资”能够为中国当代文化带来更多新的因素,能够为我们构造出一个新的更加美丽的世界图景。

(《南方文坛》2013年第1期)

秦兆阳:现实主义的“边界”

何启治在《是是非非说“寓言”》一文中,讲述了《当代》杂志未能刊发张炜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的幕后故事:时任《当代》副主编的何启治与青年编辑洪清波都主张刊发,但由于主编秦兆阳的反对意见,这部小说没有能够在《当代》发出。而当这部小说不久在《收获》杂志1992年第2期上发表后,却很快就获得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可,并获得了第二届“上海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的一等奖。这一事实,让一般人都会对秦兆阳产生“保守”的印象,而这一印象又与他在1950年代发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所形成的“开明”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那么,我们应如何认识秦兆阳的文艺思想?从50年代到90年代,他的文艺思想是否发生了大的变化,为什么从“开明”变为了“保守”呢?我们该如何理解秦兆阳的“现实主义”,进而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该如何认识“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以及它所承担的责任?

一、《九月寓言》与“现代主义”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秦兆阳之所以反对刊发《九月寓言》,并非出于私心或其他个人原因,而是由于这部小说与他的文艺理想不符;他漏掉《九月寓言》固然可惜,但同时,与他1950年代在《人民文学》、1970-1990年代在《当代》对中国文学界所做出的总体贡献相比,这一“失误”至少是可以原谅的。所以我们关注这一事件的重心,不应过多纠缠于个人的责任,而应该从总体上反思,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悲剧”。在其背后,在社会与文艺思潮上发生了怎么样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新时期”以来,或者说在“新文学”发生以来,具有怎样的价值与意义,而对我们今天又有着怎样的启示?

在何启治所保留的信中,记下了秦兆阳关于《九月寓言》的十条意见,其中代表性的有:“这种‘寓言’中的生活状态跟解放后实际的现实情况是绝对矛盾的。”“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要表现农民的‘原始生命力’……这是不是有意无意之间透露了作者对解放后农村历史的片面认识。”“这种描写(强调农民的‘苦中乐’)看似歌颂了农民的乐观精神,其实是抹煞了农民要求出路的阶级本性;更重要的是抹煞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理性作用的必要性,以及由此而来的生活的真实性。”“总之,作品的问题在于:寓言的虚构与生活真实的矛盾;从哲学上讲则是‘抽象人性论’‘人命意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从政治思想上讲则是偏颇思想认识的表现。”“最后村子沉沦,寓意何在?”“凡是寓言,所寓之意皆是来自生活(受到生活启示)并且针对生活,否则就不需要写作寓言,至于所寓之意是否正确则是另一回事。”“读作品必须分析其内在逻辑性——包括生活内容的逻辑性、作者思想的逻辑性、艺术结构和情节的逻辑性。”“《红高粱》不是寓言,是浪漫主义意味的小说,没有‘寓言何在’及‘影射’的问题。”“寓言——这种艺术的特点也值得研究。……《九月》在假托性和寓意性两方面经不住审视和思索。”“解放以后的农村情况,是很复杂的,需要慎重研究的问题。”(何启治:《是是非非说“寓言”》,《上海文学》2005年第7期。)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秦兆阳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小说描写的“生活”及其“真实性”表示怀疑,尤其与“解放以后的农村实际情况”对比,认为小说表现得不真实;其次,在于小说所体现出的“片面认识”“偏颇思想”,他认为小说中的“抽象人性论”“人命意识论”,抹杀了农民要求出路的阶级本性以及“有组织有领导的理性作用的必要性”;再次,是他对小说采用“寓言”这一艺术形式不满,他认为这部小说所寓之意是“针对生活”的,并且在假托性和寓意性两方面都不成功。

我们可以看出,秦兆阳评价小说的标准是“现实主义”的,而且这种现实主义是一种“有倾向的现实主义”,或者说是一种(非典型或个人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要求生活的真实与思想上的“倾向性”相结合,既要求日常生活细节的真实,也要求在总体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并要探索未来的“出路”。从这些基本的层面来看,秦兆阳90年代与50年代的文艺思想并无太大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现实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他的命运与“形象”也大不相同。在50年代他被批评为“修正主义”(因此而被打成“右派”),新时期初期被视为文学界“思想解放”的先行者,而在90年代则成了“落后”“保守”的一种表现。

在这里,可以说涉及两次“转型”。一次是新时期之初的“转

型”,“文革”结束后,左翼文学(此处的“左翼文学”,是一种广义的用法,不仅仅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也包括“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及“‘文革’文学”在内。参见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的相关论述。)的“激进派”失败,在十七年时期被批判过的左翼“主流派”与各种“非主流派”重新获得了合法性与话语权,于是50年代被批判为“修正主义”的秦兆阳,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但很快他们又迎来了另一个“转型”。如果说前一个转型是在左翼文学内部,或者说是在“现实主义”内部发生的,那么新的转型则涉及的范围更广,它不仅对左翼文学本身构成了挑战,也对“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方法本身构成了一种挑战,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一文学范式的追求与方向,而以一种新的范式取而代之。这主要包括:强调文学的精英化,而否定文学的“大众化”倾向;强调文学的“独立性”,而否定它与政治的联系;强调文学的形式、语言、叙述、技巧等因素,否定“内容”的重要性;强调文学“走向世界”的方向,而否定“民族形式”等方面的探索,等等。

这一转型在80年代初即已初露端倪,而在1985年左右形成了真正的转折,对于徐星、刘索拉、马原、莫言等人作品的赞扬与批评,以及随后“先锋文学”“寻根文学”的风行,可以说构成了一种分水岭。而《九月寓言》的出现以及秦兆阳的反对意见,可以说是一种迟到的“交锋”。对于秦兆阳来说,他的尴尬之处在于,他是在以旧的文学范式或评价标准来评价新“范式”中出现的作品,虽然他的初衷与文艺理想不无合理之处(下面我们将展开论述),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则不免成了一种“落后”或“可笑”的形象。而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转型所带来的一种“思想”

的悲剧;这一状况不仅发生在他个人身上,也广泛地存在于那一代文学工作者中。

如果我们将洪清波、何启治的“审读意见”与秦兆阳的信相比,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他们在评价标准上的差异。洪清波认为,“作为一部难以言尽的小说,作品的题旨大致有两个层次上的意义。第一层次:作品生动、真实地展示了农民的日常生活,籍以热情歌颂了中国农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本质,同时也不回避由于中国农村长期落后,导致农民不可能有更高更广阔的精神境界这一事实。所以在他们的乐天知命、随遇而安之中又带有浓厚的愚昧、麻木色彩。……第二层:作品通过具象的生活,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我们从那些艰难甚至是卑微的农民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农民身上潜在的那种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个形而上层次中,我们会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感觉……除此之外,我们在这一层次中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关于农村、农民、人类的许多哲学思考,艺术感悟,作者可能是第一个把中国农民的本质上升到文化学、人类学高度来认识的当代作家。……作品的艺术氛围深沉、神秘、怪诞,但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情而不是图解某种理念,所以让人们感到扎实、真实、内在。这一切就决定了这部作品是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也可以说是将二者统一起来的成功尝试。”(何启治:《是是非非说“寓言”》,《上海文学》2005年第7期。)

何启治则认为,“我总的印象是,这是一部严肃而独特的、富有艺术个性的佳作,是一部深沉厚重的大作品。……小说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它的细节、情节、人物甚至是某种神秘色彩都直接来源于张炜所熟悉的胶东农村生活。……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离传统的现实主义越来越远,而在更大的程度上属于现代主义,即不靠情节的推进来反映生活,也不着力于艺术形象的塑造,而是在幽默、机智的调侃中创造一种庄严、沉重以至怪诞、神秘的艺术氛围,从而对现实生活作出更深层次的反映并寄托作者的精神理想。……(与《古船》相比)而‘九月’却太雅了,更艺术了,更富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也更形而上了,它需要智力和文化素养更高的读者更冷静地去思索,更理智地去分析,才能感受到它那像深层地震或地下核试验那样的震撼力。”

(何启治:《是是非非说“寓言”》,《上海文学》2005年第7期。)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与秦兆阳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他们都认为小说对农民日常生活的描写是真实、生动的,而秦兆阳则认为并不如此,这虽然涉及具体的“细节”,而更集中于对“农村实际情况”的整体理解与判断;第二,他们都对小说中的现代主义表示了肯定与赞扬,这包括“形而上”、文化学、人类学、“更深层次的反映”的探索,以及对艺术上神秘、怪诞的色彩,“不靠情节的推进来反映生活,也不着力于艺术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肯定,而秦兆阳则对此持批评的态度;第三,他们对作品的“精英化”倾向加以肯定或宽容,强调作品相对于生活或政治的独立性与超越性,而秦兆阳对此则是反对的。

同类推荐
  • 你与成功的距离

    你与成功的距离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的五十四篇散文,写母亲暮年的无奈,写父亲的痛与通达,亲情的脆弱与不可靠,都催人肝肠,写黄壤平原的农具风物的遗存让人感怀,写缠绵诗意的童年啊水墨的意蕴。对黄壤平原人与事本真的描述既不是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诗意栖息,也非锄禾日当午的唏嘘哀叹。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

    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

    张胜友,福建永定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编审,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出版《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破冰之旅))等报告文学集12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让浦东告诉世界》等影视政论片25部(300集)。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
  •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1938年生人。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員。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爱诗词丶收藏丶书法丶艺术刻字丶民间工艺。柳公葫芦是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诗集出版。
热门推荐
  • 传法正宗记

    传法正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有花开

    南有花开

    南有花开作品简介:皇朝的建立伴随着百姓的欢庆,欢庆随之而来的是更为残忍的杀戮和绵延不止的战争,像是吃糖的孩子被卡住了喉咙。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因前期治水有功被世人称赞举荐当王。夏朝的开端开始逐步走向繁荣昌盛。大禹死后,夏启继位。从百姓监督有才之人可为王到成为夏家的天下,这个皇帝把人这个生物分为了三六九等,独揽成就了夏家的天下。朝野渐渐腐败,夏少慷(夏安)的父亲被寒朝皇帝杀死,从出生便被母亲灌输复仇的种子。年少遇见此生心爱之人南开笙璃,孤独的他被她救赎,却因权势将她拖入旋涡,给她带来万劫不复。
  • 快穿:反派逍遥直播间

    快穿:反派逍遥直播间

    修真界大佬渡劫失败,莫名其妙被拉去做了反派。位面系统一:你去做反派吧!逍遥道君:什么是反派?位面系统:~~~~逍遥道君:哦…了解!你莫想了,不可能。她脑海立马冒出一道童声:逍遥遥你傻了吗,答应他,那位面灵气浓郁得很。逍遥道君:你又是个什么东西?童声:哦,我忘了做自我介绍,逍遥你好,我是直播系统逍遥道君:嘿,有意思,又来一个!
  • 母亲

    母亲

    本书取材于高尔基的家乡,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塑造了尼洛夫娜这位有血有肉的、不断觉醒的母亲形象。尼洛夫娜不仅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且是革命时代的英雄。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刻画了年轻人的革命激情和斗争精神,而且记录了母亲从目光短浅的家庭主妇慢慢觉醒和发展成革命者的过程,母亲性格的变化发展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传播之广、革命真理的影响之深。
  • 美食的俘虏之布罗利

    美食的俘虏之布罗利

    阴差阳错来到美食地球的幼年布罗利,被阿卡西亚收养,开始了他的食客旅途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本书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述了夫妻“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
  •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老公欠下十万赌债,竟然骗我去……事后却发现自己连母亲都做不了了,你们说我毒,说我狠。殊不知,我不狠,站不稳!
  • 梁小姐你别跑

    梁小姐你别跑

    【暖宠蜜爱:1V1双洁】 小包子篇:“粑粑~你可不可以跟妈咪离婚啊?离婚了,你就可以娶我了。” 小包子眨巴着大眼睛,两条小小的辫子,圆圆的脸白里透红,像是可以掐出水一样。言谦无奈,小心翼翼的抓住了小包子的肩膀,轻声细语,“我们乖,好不好?咱们都是男孩子,我就算是跟你的妈咪离婚了,我也娶不了你的,加上爸爸不可能跟你妈咪离婚。” “为什么呀,你看妈咪给我扎的小辫子,我不就是女孩子嘛?为什么我不是女孩子是男孩子捏?不都是一样的吗?” 言谦满头黑线,无奈望了一眼在沙发上疯狂颤抖的肩膀,旋既,温柔的目光转向小包子身上····· 推荐旧文【暖爱:顾先生晚上见】依见钟情作品 【云先生他最爱我了】妖不弃作品う云起
  • 下套儿

    下套儿

    本书是国内首部横跨两大行业并均做深度揭示的商战作品,是一本以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作为蓝本,以作者亲历作为基点的小说,把太阳能热水器和化妆品这两个行业各自领域内的战略、营销、策划、公关等针锋相对、生死博弈描写得淋漓尽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