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8700000312

第312章 参透天机

可陶仲文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只是缓缓说道:“这件事陛下在问,也许只是随口一说,也许是真想知道事情的原委。这一点我并不能确定,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如果他真想查的话,由东厂或锦衣卫出面,那女子的下落定然会查得出来,到时候只怕会牵连到邹御史。如果事态并不严重,我可以在陛下面前开解一二,想必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邹君明长揖一礼道:“多谢国师大人周旋。”

“你现在谢我为时过早,且看陛下的意思。我现在就要进宫,如有消息,再着人告知于你。”

邹君明连忙道:“国师且慢。”

“你还有何事?”

“下官有一天机要告诉国师。”

“何为天机?”

“三年之内,关中必有大地震,若不救,则数十万百姓将化为齑粉,若朝廷早做预防,则生灵可免于涂炭,此乃百姓之幸,社稷之福也。”

青布小轿的轿帘忽然被掀开,陶仲文的头探了出来,脸上布满了惊讶的表情。他沉声问道:“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你从何得知?”

“下官有一好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善观天象。他说三年内关中有大地震,则确定无疑。”

“此事非同小可,处理得当,则可救活无数百姓。但是世上当真有这样的神人?”

“神人亦难及他之万一。如今关中已经传遍他的神迹,国师若是不信,遣人往关中走一趟便知。”

陶仲文有些不信。他自己就是装神弄鬼的老祖宗,都骗到皇帝那里去了。但是要是说世上真有鬼魂,他自己就先不相信的。可是他很了解邹君明,决不是信口胡说的人。他若是说有这回事,那保不准就真的有。

邹君明口中的神人自然就是莫思凡。关中大地震的消息他最初是在关中秘密查缉时听人说的,当时他自然是一点都不相信,包括在百姓中流传的所谓神迹,他也觉得不过是夸大其辞,现实中哪有这么神奇的事情?但是在跟莫思凡接触过后,他才知道传说中的神人就是莫思凡。在从南昌到京城的旅途中,莫思凡曾经亲承此事,言之凿凿,他的第一反应当然还是不信。可是他素知莫思凡天文地理无一不精,又不由得有些将信将疑。后来莫思凡就在他面前表演了一手夜观天象,简直是精准无比,由不得他不服。

跟莫思凡打交道久了,他就越发感觉到莫思凡的深不可测。他从未见过世上有谁的知识如此丰富,简直是无所不包。关键是他讲的都有道理,自己举一反三的话,也能推导出不少结论,然后被证明完全吻合,这就由不得他不信了。既然这些知识可信,那他关于关中大地震的预测也就存在着可信度。

人就是这么奇怪,甲是对的,乙是对的,但并不能就此推导出丙也是对的。可是一旦无条件的相信了一个人,那这个推导就完全有可能成立,即使是毫无逻辑。

邹君明不是一个容易轻信的人,但他真相信了以后,就笃信无疑。至少在他的心目中,莫思凡的学问举世无双,那就没理由不信他的。

陶仲文见他说得如此肯定,也不由得相信了。也许世上真有看透天机的人,自己功力不足,看不透天机,可不代表别人也看不透。

他当然知道邹君明所说的话有多大的意义,自己装神弄鬼这么多年,偶尔说中几件小事,就被皇帝封为国师,身兼三孤,十余年恩宠不衰,实乃大明前所未有的尊荣。要是能够说中地震,那岂不是要被视为神仙下凡?到时候不管是什么人,都不敢质疑他的功力了。

问题是这么大的一份功劳,邹君明为什么自己不要?要知道邹君明也是有机会面见陛下的,只要在晋见陛下时提那么两句,日后如果真有应验的话,必将马上飞黄腾达。可以说,这个预言就是加官晋爵的敲门砖,邹君明自己不用而让给他人,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他沉吟不语,心中念头在信与不信之间摇摆不定。良久方道:“你自己为何不将此事向陛下禀报?”

邹君明道:“下官人微言轻,说出去陛下定然不信,只怕还会以妄言之名治下官的罪。治罪事小,误了拯救黎民百姓事大。即使日后证明下官所言非虚,但百姓已经罹难,即使下官因此而得恩宠,又有何用?下官不慕虚名,只愿大明国泰民安。而要想说服陛下,最恰当的人选当然是国师。国师一句顶得上下官的千句万句,如今国师已然是位极人臣,备享尊荣,当然不需要凭此来搏取荣华富贵,但是若能因此而挽救千百万百姓性命,此乃无上功德,相信国师一定会因此而名传千秋万代,后世称颂不绝。”

这番话说得陶仲文眉开眼笑,他如今年已七十多,确实也不需要借此事来增添荣华了。跟那些一朝大权在握便作威作福的人不同,他这些年虽然备享尊荣,却时常心怀忧惧,不敢恣意妄为,甚至还有将这些年所获赏赐尽数归还的念头。不是他不爱财,而是见多了生前恩宠死后衰的例子,要想让陶家的恩宠延续得久点,即使只为子孙后代考虑一下,留得一个身后清名亦是非常重要。所以邹君明所说的话简直是直击他的内心,引起他的强烈共鸣。说话的艺术性可见一斑。

“好。”他痛快的说道,“老夫一定找机会向陛下进言。不过万一此消息不实……”

“以国师的智慧,当然知道应该怎样说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即使误报,亦不会累及己身。但下官笃信绝无错讹,国师但请放心。”

陶仲文叹道:“邹御史真的很会说话,辞官离去实在是太可惜了。难道就不再考虑一下?”

“下官去意已决,还请国师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

“也罢,以你这番资质,做什么都能出人头地,老夫这就面见陛下,代为陈情。”

“多谢国师。”

几天后,在嘉靖皇帝长年居住的西苑发生了一件异事。

众所周知,嘉靖做皇帝只是副业,修道炼丹才是主业。这一日宫殿内照例是青烟袅袅,磬音悠扬,嘉靖皇帝不穿龙袍穿道衣,正忙着祭拜三清祖师。底下陶仲文带着一帮小道士在唱道情,营造一种虔诚修道的气氛。

忽然,那装满祭品的供桌毫无由来的剧烈抖动了几下,然后哗啦一声倾覆在地上,满桌的瓜果全都洒在地上。

嘉靖皇帝吓得脸色都有些变了,往后一退,差点一跤坐在地上。好在陶仲文眼疾手快,虽然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却相当敏捷的一跃而起,扶住皇帝,一边大声喝道:“快快护驾!”

殿外轮值的锦衣卫立即冲了进来,手放在腰间的刀柄上,将嘉靖皇帝团团护住,同时紧张的四处张望。他们以为有刺客进来了。

并没有人来行刺。那供桌翻倒之后,也没有其他动静,有锦衣卫上前检查了供桌,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就有点奇怪了。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宫殿内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嘉靖皇帝惊魂稍定,立即对陶仲文问道:“国师,供桌无由翻倒,这是何意?”

陶仲文的脸色十分严肃,他微闭双眼,左手捻了个道诀,右手拂尘挥了数下,嘴里念念有词。良久,他睁开眼睛,对嘉靖皇帝说道:“陛下,大事不好!”

“当今天下太平,有何大事不好?”

陶仲文道:“微臣已窥得天机,但天机不可泄露,臣不敢说。”

“如果朕一定要你说呢?”

“陛下。微臣虽然不可说,但陛下可以令人扶鸾,叩问神仙。如果天机由神仙泄漏,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嘉靖皇帝大喜,连忙说道:“正是。朕差点忘了这个。来人,备下鸾盘,朕有要事求教于上仙。”

很快鸾盘就准备妥了,经过一番祷告之后,扶鸾开始,只见鸾盘上龙飞凤舞般出现几个大字:三年内,关中大地震,亡者百万。

嘉靖皇帝惊得目瞪口呆,这无疑是关系到国本的一件大事。亡者百万是个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整个关中几乎完全覆灭,十室九空。即使他是一个既无情又散漫的皇帝,也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

他转向陶仲文,疑惑的问道:“国师?此话何解?国师参透的天机也是这个吗?”

陶仲文神情肃然,躬身回禀道:“陛下,这正是微臣所参悟到的,只因事情重大,微臣不敢乱说,如今神仙也给出了同样的启示,那就应该不会错了。”

“可有化解之道?”

“依微臣看来,唯有施行王道,才有化解的希望。”

“何谓王道?”

“王道者,仁政也。陛下可以赦免部分囚犯,让他们回家团聚。与此同时,臣请陛下免除关中三年赋税,让他们有能力应对灾害,然后任命得力官员,提前赴陕救灾,事先备下充足的钱粮药物。如此三管齐下,或可避过此惊天地震。即使不能,由于已经事先做好充足准备,亦可以将伤亡降到最低。如此一来,岂不是等同于化解了这次天灾?”

嘉靖皇帝连连点头,说道:“善。朕立即颁下谕旨,按国师的意见来办。”

同类推荐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风雨话东周

    风雨话东周

    周朝在我国历史上分为西周和东周,尤其数东周的故事最为好看。读了一些书,觉得历史确实很丰富多彩的,有必要用一些简单的句子把历史描写出来,不为什么,只为写给自己,也写给大家,尝试着写写老百姓也看得懂的历史,满足下自己小小的私心,已经足够了。从今天起,我试着把东周那段历史用白话写出来,由于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上的修养,其中的错漏一定不少,希望大家以娱乐的心情随意看看。看不过去的也可以尽管批评。只要大家快乐就行。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大宋超级学霸

    大宋超级学霸

    那一年,大宋甲级足球联赛正热,国民老公苏东坡金榜高中。那一年,京城房价一飞冲天,老干部欧阳修买房不及时被夫人赶出家门。就在那一年,赵官家上元夜偷窥香艳女相扑,被朝阳群众司马光当场抓获。也是那一年,王老虎携女参加非诚勿扰,扬言非进士不嫁,金明池畔四大才子仓惶奔逃。还是那一年,河东狮喜拜婚堂,胭脂虎相亲正忙,全国神童大赛各路少年英才开始隆重登场。
  •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热门推荐
  • 出击,我的王者

    出击,我的王者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这是一本,讲述拥有超能力的王者英雄们,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我的脑洞~也可以给我留言,写下你们喜欢的王者CP然后我会有番外集~~
  • 那些年其实我们过的不太好

    那些年其实我们过的不太好

    什么是爱情呢?程菲不知道。当爱情到来的时候她没有准备她害怕、茫然、自卑甚至她不敢抓住那个人的手就让爱情从她手中溜走,等她明白时却发现他一直默默的站在她背后等待她回头。
  • 不是说修仙吗

    不是说修仙吗

    穿越异界,喜得系统。奇遇机缘,得道成仙。无边无际求仙之路,生死相伴修仙机缘。紧张而又刺激的修仙日常。不要看了些崩了。
  • 惯性

    惯性

    十多年前的事吧。因为快过年了,我回老家看母亲。母亲话不多,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就更少说话了,除了事务性的应答之外,母子之间没有交流的话题。我问一句,她答一句,不问就不开口。倒是和小叔之间有话说。好像是捂雪天,天黑得比平日似乎要早一些,疯狂吼叫了几天的老北风也停息了,感觉不太冷,我早早地吃过晚饭,端着茶杯,踱步来到小叔家。铁锈色、双扇对开的防盗门,非常夸张,几乎占了半面墙,还有些拒人千里的意思,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丑颜皇后

    丑颜皇后

    皇帝,不嫁!这话从天凤朝柳丞相的女儿柳柳嘴里说出来。天凤朝最年轻英俊邪魅的皇上成了全天下人的笑柄。柳柳物语,虽然我长得丑,但是我也有选择的权利啊,何况我柳柳还是黑街七夜,在京城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犯得着嫁给一个皇帝吗?他,凤邪,天凤朝邪魅冷酷的皇帝,只因为那女人的一句话,让他成了天下人的笑柄,他让她丑颜为后,娶她,是为了羞辱她,她嫁他,是为了自由之身。他,凤冽,天凤朝的炎亲王,一直敬佩她,当明了自已的心意时,她已成了当朝的皇后,还是备受冷落的皇后,那么他要了她又何防?他,战云,天下正义的霸主,自从她像迷路的羔羊似的撞进他的怀里,便被牵住了一颗心,丑颜亦可倾城。他,花无幽,魔宫的大魔头,世人皆怕我,唯独她不怕,既入了我的眼,就别想逃。他,南宫月,宫中御医,惊见丑颜,却被她洒脱淡定所吸引,遗失了一颗心。他,赵玖,宫中侍卫统领,默默无言的守候着她,一只血色的蝴蝶耀了他的眼。殿前笑言,殿后欢,有谁知红颜如玉,令江湖朝廷如芒刺在背的暗皇七夜竟是当朝的皇后娘娘?片段:月上柳梢头,春梦一场,待到睁开眼,原来是那个眼高于顶的皇帝在身旁,不是嫌她丑吗?难道是大鱼大肉吃腻了,改换改换胃口,不过她柳柳向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即能便宜了皇上,一脚把皇帝踢出去,怒吼‘两清了’。片段:一个漂亮可爱的男孩子一脸认真的问端坐在屋子里整理帐目的女人:“娘,外面的男人说我是太子?”女人绝色天香的容颜冷冽的了翻了一记白眼:“太子能吃吗?太子能喝吗?”某小孩想了一会儿,气恼的摇头:“不能。”女人沉声的吼叫起来:“哪你拿什么养娘。”某小孩怒火万丈的一拉门,对着外面高大英俊的男人大吼:“滚,竟敢骗本小爷,”啪的一声关好门。笑笑新开的文,亲亲多支持啊。<天价皇后>笑笑的完结文:《小小逃妃震江山》《五岁宝宝是恶魔》《五龙夺凤》炎焱《霸君夜欢》胡狸《女王御狼》懒离婚《夜宠》醉舞《痴缠不休》随云飘舞《狂妃御龙》樱落《兽性契约》夏广寒《罪妾》黯香《娘亲待嫁》苹果儿《郎也消魂》满山《强宠恶妃》樱落《舞娘十夫》风间名香《帝妻》初晨《童养妃》蓝色紫色《重生—豪门酷女》
  • 最强发育系统

    最强发育系统

    你好,欢迎宿主绑定史上最强发育系统为你服务。希望你在新的世界度过美好的一天。”“你个low逼系统,快送我回去。”这是一个重生者在异界猥琐发育的故事
  • 网游三国崛起

    网游三国崛起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历史三国的时候,殊不知游戏三国已经出现,人、法师、以及兽这三个国家看起来特别的平凡,但是为了这个游戏,他为此奔波,他坚信自己可以在这三国里面崛起!这三国将会因为他而荣耀!
  • 大说世界吞灵异世新世世升天

    大说世界吞灵异世新世世升天

    主要是描述一个叫风独行的人。有特别的看法。不属于小说。不要用看小说的方法去看。不是按照看小说的情况去打的,必须用本文特有看法,如果不用,后果自负。
  • 一副杠

    一副杠

    年景不济,世道绝人。当下的“王老毯儿”(东北人称呼河南、河北、山西等关里人的俗语),可不是在镇上赶匹热毛子瞎马、挨个茅楼“掏黄金”的那个大尾巴蛆,也不是满街蔫不啦唧地吆唤:“锔锅锔碗锔大缸,焊洋铁盆唻!”的老左撇子王守祥。祖上闯关东的山西人多了,伯伯婶子的,说话全都囔唧囔唧的,“孙老毯儿”“韩老毯儿”,姓啥就叫“啥老毯儿”!“上大肩那个——”“嗨哟!”“猫下腰那个——”“嗨哟!”“啊哈嘞——”“嗨哟!”不唠嗑,光喊号子听不出王俊青是山西老毯儿,又硬又愣的身条,驼下去的背脊就像一个用旧了的铁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