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19900000006

第6章 司马炎——非典型的开国之君

一、以孝治天下

晋武帝司马炎是西晋的开国皇帝,然而所有人都清楚,他并不是这份基业的缔造者。司马炎称帝之后,给自己的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都追加了皇帝头衔,《晋书》之中,也给予上述三人本纪的待遇。如果仅从交代清楚司马家发家史的角度看,这种写法倒也无可厚非。

司马家的家教良好。司马氏与曹氏对政权的争夺,胜负的关键,有时似乎纯出于偶然。比如,假如曹丕比司马懿更长寿一些,那结果将会如何?然而,人的寿夭,亦非仅决定于天数,曹操父子都对传统的社会规范和习俗表示怀疑(所谓“魏武好法术,魏文慕通达”),然后很自然的,怀疑论者堕落成享乐主义者,吃五石散,酗酒,纵情声色。司马家不能说与这些完全无关,但至少在司马懿、司马昭这两代,他们秉承儒家传统,大体上,还是选择了一种比较有节制的生活方式。

当然,他们不会是多么有道德感的人,只不过言辞和公开举动上既然标榜礼教,也就多少会有些习惯成自然。司马懿装病时精湛的演技为人所津津乐道,但也有险些穿帮的时候。一次突然天降大雨,司马懿想起晒在外面的书册,忘了自己正在扮演一个僵卧的病人。正像那些寻常读书人所做的那样,他起身把书收进家来。

同样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有时也得到了相当认真的对待。司马懿到了晚年,厌恶他的原配妻子。他生病了,妻子来看他,他竟然说:“老物可憎,你过来干什么?”“老物”于是羞愤绝食,而司马懿对此简直不以为意。然而接下来,司马师、司马昭等一帮子兄弟也统统跟着不再进食,一直等到司马懿屈服,向母亲道歉了才算罢休。

咸熙二年(265)八月,司马昭去世;十二月,司马炎接受魏帝的禅让。这样紧张忙碌的气氛,使得大晋的广大臣民仅仅为司马昭穿了三天丧服,司马炎本人也不过穿到司马昭下葬,即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第二年八月,司马炎想把丧服重新穿起来,并趁机恢复儒家理想中服丧三年的优良传统。对此,朝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比如:

汉朝以来,为先帝服丧一向是服一天算服一个月的,结结实实服满三年,有必要吗?

已经脱掉丧服现在又重新穿上,经典上是否可以找到依据?

如果皇帝个人穿上丧服而大臣们都不穿是否合适?是不是会显得只有父子之道,而不讲君臣之道?

……

最终,此事作罢,但司马炎仍然坚持素食素服,度过了三年。之后不过几个月,即泰始四年(268)三月,司马炎的母亲王太后去世。司马炎于是便开始了新一轮的素食素服。自然,其间君臣间再次有一回是否有必要这样做的讨论。

泰始十年(274),司马炎的皇后去世。这一回,讨论的热点是太子是否应该为母亲服丧三年。不必惊诧晋朝君臣的不厌其烦,事实上,后来的历史学家也加入了争论,其中有一些人(比如令人敬佩的王夫之)态度更是称得上慷慨激昂。

二、好皇帝

灭吴的这一年,前将军、青州刺史胡威去世。在天下一统,形势一片大好的气氛里,这件事很难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胡威生前曾经和晋武帝讨论时政,认为朝廷对官员过于宽贷。晋武帝以自己对尚书郎以下的官吏的严厉措施为自己辩护。胡威说:“我所陈述的,难道是丞、郎、令史这一类官吏吗?要处理到像我这种级别的官员,才可以整肃教化,彰明法度。”

正像前面我们已经一再提及的,司马炎很宽容。他没有接受这个意见,但也没有追究胡威尖锐的态度。事实上,即使更猛烈的抨击司马炎仍然可以一笑置之。

晋武帝曾向司隶校尉刘毅问起,自己可以和汉代的哪一个帝王相比,刘毅竟然回答说:“桓帝和灵帝。”

桓灵在位期间,几乎已经成了黑暗时代的代名词,晋武帝有理由对这个评价感到惊奇。于是,刘毅答道:“桓帝、灵帝出卖官职的钱都进了国家的仓库,陛下出卖官职的钱则进了个人的腰包。凭这一点来说,大概还不如桓帝、灵帝。”

于是,司马炎大笑说:“桓帝、灵帝的时代,听不到你这样的话,现在朕有正直的臣下,已经胜过桓灵了。”

对儒家思想中理想君主的模板,司马炎无疑相当熟悉。既然他愿意标榜自己“诸生家”的出身,他当然也愿意去迎合这个标准:允许和鼓励大臣们发表批评意见,无疑是理想君主必须要有的素质之一。只是问题是,很多时候司马炎缺少甄别这些意见的能力。他很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胡威、刘毅提出的问题的严重性,他只是满意自己那个宽容的姿态。能够迅速说出那个证明自己优于桓帝、灵帝的漂亮句子,他心里多半是得意的。

也是在灭吴的这一年,司马炎决定裁去驻扎在各州郡的军队。这个决定后来对晋王朝的命运造成了几乎致命的打击——面对四面八方的叛乱,地方政府束手无策。司马炎之所以要这样做,有经济方面的考量,但传说中周武王灭商之后,“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的图景,无疑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无论如何,这位理论上应该是创业者的皇帝更大程度上却是一个公子哥。他注重仪表,精心修饰自己的发型和胡须。他喜欢那些贵族间的游戏,大臣们比赛谁更富有的时候,他都乐于去掺和一把。如著名的石崇、王恺斗富的故事里,提到晋武帝作为王恺的外甥,“每助恺”。比如赐给王恺二尺多高的珊瑚树,好让他压倒石崇。然而,谥号为“武”于他实在是一个绝大的误会,司马炎不喜欢军事,祖父司马懿杰出的指挥才能,对他而言竟成了家门的耻辱。晋武帝的胡贵嫔是将军胡奋的女儿。两个人玩樗蒲游戏(类似后世的掷色子)的时候,胡贵嫔不小心用箭划伤了晋武帝的手指。晋武帝发脾气说:“你真是个将种!”胡贵嫔说:“有一个人,他的祖上向北伐灭了公孙渊,往西挡住了诸葛亮,不知道不是将种又是什么?”于是晋武帝“甚有惭色”。当然,晋武帝对女人的强烈兴趣,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灭吴之后,他把孙皓的后宫也接收过来,五千宫女被从南京带到洛阳,于是,掖庭中的女性创纪录地达到了一万人。人数太多反而导致失去了明确目标,晋武帝就坐上羊拉的车子,听凭羊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宴饮入寝。

好在,儒家学说是很人性化的,上述种种都算不上很严重的问题,在典籍中不难找到辩护,皇帝不必为此受到太多的指责。就以好色的问题为例。当齐宣王声称自己是一个好色之徒的时候(“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当即回顾了太王好色的典故,并总结说:“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于是,司马炎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继续好色下去。

此时司马炎最大的心病,也许只剩下一件事了:他有一个优秀得过分的兄弟。

三、兄弟怡怡

司马炎从曹魏手里接手政权相当顺利,但是他能坐上这个宝座,并非没有遭遇过挑战。他的父亲司马昭曾多次说过:“天下是景王的天下,我不过是居摄相位而已。”司马昭抚摸着自己的坐床,又说:“这是桃符的座位。”

景王指的是司马师,桃符则是司马攸的小名。司马攸是司马炎一母所生的弟弟,但名分上是堂兄弟,因为他已经过继给司马师为子。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在《三国演义》中面目模糊,似乎无甚分别。实际上,司马昭在哥哥面前,很可能有些自卑感。当年司马懿与曹爽争斗得最激烈的时候,遇事从来只和大儿子商量。司马昭不能抱怨父亲偏心,关键时刻,司马师可以魔术般变出“死士三千”为父亲效命,而司马昭只能在一旁怔怔地看着。发动政变的前一天晚上,司马昭终于被告知了行动的计划,结果,这一夜他无法安席,而司马师则坦然偃卧,酣睡如常。

司马师去世时没有儿子。他的原配夫人姓夏侯,是曹氏的亲族,司马家夺权的行动开始之后,这个女人让司马师感到不安,所以不得不被毒死。在此之前,两个人感情应该不错,这一年她二十四岁,却已经留下了五个女儿。后来,司马师当然会续弦,并且还有别的女人,但没有人给他带来一个男孩儿。于是,司马昭才成了司马家权力的继承者,才有了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的事。

司马昭宣称要传位给司马攸,自然不完全是对兄长的缅怀。他有理由更偏爱这个小儿子,司马攸有能力,也有一批善于制造舆论的支持者,所谓“才望出武帝之右”。当然,司马炎也得到了司马昭身边一批元老重臣的拥戴,他们说,司马炎有及地的长发,过膝的双手,这些都不是人臣可以拥有的相貌。

兄弟俩争夺继承权的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不难想象其间的激烈程度。《晋书》当中,武帝一朝许多大臣的传记里,都谈到了他们当时的站队问题。如卷三十五《裴秀传》,卷四十《贾充传》,卷四十三《山涛传》等。

司马昭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的长子,然而,他对这个选择很不安,他向司马炎讲述汉文帝和淮南王刘长的故事、魏文帝曹丕和陈思王曹植的故事。司马炎当然不会不熟悉这些掌故,这都是些当了皇帝的兄长虐待兄弟的故事。司马炎看见,讲着讲着,父亲就流下泪来,他自然也就必须做出诚惶诚恐的反应,对父亲郑重承诺。最后,司马昭临终时,拉着司马攸的手放到司马炎的手里,要他善待这个兄弟。

司马昭看来是多虑了。晋武帝即位后,至少就表面上而言,气氛不失为一片祥和。晋朝总结曹魏灭亡的教训,认为其中重要一条,是皇帝太过防备自己的亲人,各地的宗室都没有权力,起不到拱卫朝廷的作用。因此,晋武帝一登基,就大封了一批同姓王。他没有打压昔日作为竞争对手的兄弟,司马攸得到了优待,被册封为齐王。而司马攸也显得高风亮节,朝廷允许诸王自己选拔封国的官吏,只有齐王主动放弃了这项权力,全部官员的任命,都请求皇帝指派。

四、周公还是太公

咸宁元年(275)冬天,洛阳城发生了大瘟疫,死者数以万计。第二年,晋武帝本人也染上重病。很多大臣都觉得,皇帝的御体已经无法康复,在私下里或半公开地,他们开始讨论继位者的人选问题。

太子的智商,一直是大家多年来所担心的,而武帝其余的儿子年纪还小,显然也并不适合继位。于是,很多人再次想起了齐王司马攸。齐王没有前往自己的封国,这些年里,他留在朝廷,没有做什么大事,但是他孝敬、节俭、体恤下情、关心民生,一点一点积累起比当初更高的声望。有人于是找到贾充,说起一些“立人当立德”的话题。贾充既是重臣,两个女儿又分别嫁给太子和齐王,他的表态,自然具有相当的分量。贾充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保持了沉默。

出人意料的,皇帝痊愈了。他很快知道了朝臣们的议论,无疑,这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他不能容忍当初的对手取得成功,即使是在自己死后也不行。

晋武帝的反应相当强烈。在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即使沉默也是天大的错误,于是他迅速削夺了贾充的兵权。这一点,和后来灭吴时他对贾充一味纵容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照例,史书上提到这时有奸佞小人离间晋武帝和司马攸的关系。但很难说这点挑拨当真对晋武帝的决定起到了多大作用,他们大抵只是奉承上意而已。终于,晋武帝下诏,要求齐王前往自己的封国。

尽管如此,以孝治天下的形式仍神圣不可侵犯。孝悌自来并称,兄弟一伦与孝道密不可分。孔夫子更是说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一句话中,就包含着政治学的全部精髓。从诏书的措辞里,我们还是仅看得到皇帝对齐王的尊崇。司马攸被比作西周初的第一任齐国国君太公望,是诸侯的领袖,让他就国,是进一步突出他的特殊地位。同时,晋武帝还增加了齐国的封地,进一步提高齐王仪仗方面的待遇,并额外加封司马攸的一个儿子为王。

朝臣里有太多老狐狸,当然不会为这些美妙的言辞所迷惑。他们太熟悉这种明尊实贬的把戏:齐国是一个大国,但没有驻军,而齐国周边各地,则多有重兵屯驻,这等于是把司马攸包围监控了起来。他们纷纷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许多仍然出自儒家经典,比如说齐王是皇帝陛下一母所生的弟弟,所以更适合被比作周公旦而不是太公望,而周公,恰恰是留在朝廷的。

然而,皇帝态度坚决,不为朝臣的请求所动,或者,恰恰是朝臣的所请使得皇帝更加坚决。齐王称自己需要养病,并请求为母后守陵。他提出这个请求看来十分自然,齐王自幼就是以孝心知名的。但皇帝相信这只是借口,他认定齐王只是不愿意脱离权力中心,好继续等待机会而已。至于养病,任何时候,生病难道不都是最常见的推托借口吗?

晋武帝派御医去探视齐王,御医知道皇帝想听到的是什么,所以带回来的消息总是齐王健康状况良好。晋武帝于是召见司马攸,司马攸“以礼自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比较习惯于端着。在皇帝面前,他更是强撑着让自己举止如常。于是,晋武帝越发确信司马攸并没有病,勒令他赶紧上路。

就这样,司马攸踏上了前往封国的征程。仅仅挨过了几个晚上,他便呕血去世。晋武帝听到这个消息,不能不表示后悔,他杀了御医,自己则失声痛哭。这时有人出来劝解,于是,皇帝便收住了眼泪。

这种藏着掖着的较劲方式看来使人气闷,不过如此含蓄的权力争夺,在大晋朝很快将成为绝响。十余年后,处身于八王之乱中的人们回想起这段往事,一边把本朝的衰落归结于此,一边却也许甚至会有温馨之感。

同类推荐
  • 我穿越到三国当霸主

    我穿越到三国当霸主

    (2019火爆的三国争霸小说~)高志:我二哥三哥关羽张飞皆是万人敌,大哥刘备更是仁义之君!刘辩:我有水浒召唤系统!可召唤水浒武将为我所用!陈煌:我..我..我的系统全能!东汉末年,诸侯争霸,武将谋臣,斗智斗勇!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复国

    复国

    大侯王朝覆灭,三皇子侯云策经过浴血奋战,突破层层阻挠后复国的故事。
  • 穿越明朝当皇帝

    穿越明朝当皇帝

    高中生秦空无意中穿越到了明朝崇祯年间,与燕王朱棣结为兄弟,在他的现在智慧之下帮助朱棣登基为帝,开创了永乐盛世,成为九五之尊的朱棣对渐渐地开始对这个聪明的兄弟有了提防之心……秦空慢慢的也对这个曾经的兄弟失去了感情,带着自己心爱的人一同离开,随后化名,去世界的另一头开拓新的世界……
  • 跑偏的1618

    跑偏的1618

    文盲少年朱由校赤着胳膊,抹着鼻血冲顾子轩大喊道:“再来打啊!咱们老朱家只有血战的汉子,没有逃路的懦夫!”朱由检小脸紧绷绷道:“哥哥加油,揍死姓顾的!”顾子轩脑壳疼,恨铁不成钢道:“这个天下最大的道理只有一个,打得过就打,打不赢就跑,来日有机会便找回场子不是挺好吗,两个缺心眼儿的玩意儿!”顾子轩乐极生悲,来到了1618年的大明。在这个无可救药的时代里,他让辽东留下了“无发不留头”的传说,他成为了大明王朝绝无仅有的活太师兼活太保,他将千秋正气的刚明成功带跑偏……建了个书友群:701944419,欢迎浪群。
热门推荐
  • 欺天之旅

    欺天之旅

    神界断我修炼之路,魔族择我为棋子,我为何要任其摆布!神魔不佑,正邪难容......平凡少年林起凡将背负着惊世隐秘,与神魔为敌,开始自己的欺天之旅!
  • 我家娘子超可爱的

    我家娘子超可爱的

    她,千年难遇的绝世废材,受人嘲笑,当她再次睁眼,寒光初现!且看她如何炼神丹,收神兽,画神符,步步为棋,拜一个神秘强大的师父,登上神坛!她勾唇一笑:“我回来了,渣渣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穿越后,洛玖苏天天修炼修炼!天天虐渣虐渣!正所谓:虐渣一时爽,一直虐渣一直爽!只是,这个对她一见钟情的美男,你为什么偏偏要我做你的王妃?这个美男不仅难缠,把她的烂桃花一朵一朵掐掉,还总是跟着她!某女不开心:“你总是跟着我,我以后怎么做人啊?”某男抱住某女,邪笑:“做我的人!”
  • 重生八零之长嫂嫁进门

    重生八零之长嫂嫁进门

    苏悦华死了,再睁眼,却发现自己回到了八十年代,家徒四壁还人口众多,苏悦华一拍脑门,除了撸袖子加油干,还能怎么着?手撕极品亲戚,脚踩奇葩邻居,就在苏悦华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时候,突然噩耗传来,她不得不绾起头发成了冯家嫂子。划重点!!!!推荐大雪同系列年代文《重回八五之团宠是个技术活》人生能够重新洗牌,哪怕一穷二白三缺四怨五抢六夺七疮八孔九衰十分悲惨?,沈心怡也要凭着自己点石成金的本事,活他个十全九美八尊七贵六顺五湖四海三平二满一片春光!只是,在她忙着虐渣渣、斗极品,发家致富两手抓起的时候,这位爷,还能不能尊重一下霸总人设了?问鼎王座的路上,且看祝丰丰如何马甲翻飞,浪出一条康庄大道
  • 警校风云

    警校风云

    他们怀揣同样的梦想来到了警校,开始了从普通人蜕变为警察的痛苦而又充满乐趣的生活。他们共同经历魔鬼般的军训,互相配合与文化课老师斗智斗勇,稚气未脱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学着惩奸除恶。警校里的条条框框虽多,却无法束缚年轻人意气风发的青春本性,于是一幕幕青春故事在绿色的校园里上演……
  • 公司团队力量

    公司团队力量

    公司员工们要想让自己获得老板的赏识,让自己成为公司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那一个人,就必须热爱公司团队,善于学习,保持积极的工作劲头,有决心融入到公司团队中去——当一家公司团队能够像电视剧《亮剑》中的独立团一样,有一个能带好兵又冲在最前面的领导,和一群面对敌人就嗷嗷叫着往上冲的士兵,那么不管他们经历多少的炮火洗礼与生死磨难,都会在逆境中崛起,在硝烟中凝聚成为永远的丰碑,因为他们是一支拥有无限战斗力的超级团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杨戬要造反

    杨戬要造反

    太白金星:玉帝,不好了,不好了,杨戬要造反啦!玉帝:太白,你说什么胡话呢,做梦还没醒吧。……杨戬冲进凌霄宝殿一脚将玉帝从天帝宝座上踢下来。玉帝大惊:杨戬,你要干什么?这是要造反吗?杨戬嘴角一翘:嘿嘿,恭喜你答对了。
  • 重生娇妻你要上天

    重生娇妻你要上天

    夜黑风高,天空传来一声巨响,某男,焦急上前:手疼不疼啊!某个骄傲的小女人炫耀的甩头一笑:我把老头的宫殿炸了!某男,宠溺笑笑:下次可别了,小心受伤.闻声赶来的众人:……秀恩爱,死的快!
  • 邃宇玄辰

    邃宇玄辰

    世间种族万千,如星辰密布,唯有更强才是终极真谛。
  • 宠溺无边

    宠溺无边

    美丽妖娆的大哥,嘴角勾起邪魅诡异的笑容,吐出残忍狠绝的话语:“拖出去,不留全尸!”清冷若莲的二哥,眼底寒冰一片,匕首下,是不住流淌的血液,和痛楚死去的男子。他们是这世界的魔,紫青妖瞳,被人驱逐,当他们获得了力量,便是毁天灭地的报复。她是误入异世的少女,是他们的救赎,是不惜一切也要得到的唯一;霸道的占有,肆无忌惮地宠溺,只要留在他们身边。温润如玉的男子,淡淡执着的守护,还有那些默默的喜欢。爱情的形式,到底是什么呢?谁是谁的唯一,还是这世上,没有唯一?喜欢的亲们多多支持啊,投票投票投票!!!收藏收藏收藏!!!推荐景的新文《双生乱》推荐自己的另外一个文《跋扈骄颜》,看完只需要五块七毛钱哦,亲们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书原名《书童女王》嚣张跋扈,自私冷漠,大胆放肆,我苏童,就是这么一个被娇惯的无法无天的人不只是本性,还有那个愿意用他的一切放纵我的男人异世重生,她与他的相遇,他是她一手培养的骄傲,而她,只是他的书童卑微的身份,实际却让她成为他的主宰以孩童的天真纵容着她,以修罗的姿态守护着她任她骄横跋扈,任她肆无忌惮,任她无法无天卑微的爱着她,站在她的身后,隐藏起所有的黑暗以血为她献上力量和坚固的屏障以命为她铸建利器和无忧的人生只因,那般跋扈的人儿啊,是他心甘情愿想要臣服的主宰只因,他爱她、、、、、、、、、、、、、、、跋扈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