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8700000001

第1章 代序 心存文化学术 关怀家国时代

梁元生

张灏教授祖籍安徽滁州,毕业于台湾大学,后负笈美国。1961年及1966年先后获哈佛大学的历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68年起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1998年来港出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2004年退休。现居美国首都华盛顿。

张灏教授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其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更卓然成家,蜚声国际。先后获颁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及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之研究奖金、王安东亚学术研究奖金、美国胡佛研究所外国研究奖学金、和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之中国文化研究奖学金等,又曾受任俄亥俄州立大学维恩讲座教授(Wiant Professorship)、弗吉尼亚州亚洲研究名誉讲席、台湾清华大学之文史讲座教授,实至名归,士林钦仰。

张教授除了致力教研,对思想学术有精辟的分析和独特的见解外,并且对时代有强烈的感受,对文化有深厚的负担,对中国传统有深刻的反思,对家国民族的命运有极大的关切和浓烈的同情。心存文化学术,关怀家国时代,可说是海外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

张灏教授治学精勤,博通中西。刘知几言史家有三长:

才、学、识,世罕兼之。章学诚亦曰: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张教授以畅丽的文字才情,渊博的知识学问,以及精辟慎密的思考与判断,著书立说,允称良史。而其钻研学问,从事研究,又能巨细兼顾,一方面观察入微,分析细致,却又注目大时代,关心大问题,格局恢宏、意义深远,有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气魄。

张灏教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哈佛大学的研究,着力于晚清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冲击之下的困境与求存之道,尤其措意,著有《倭仁的仇外角色》(“Wo-jen:A Study of His Antiforeignist Role”)及《梁启超与十九世纪末期中国思想之变化(“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Change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a”)等论文。有关梁启超之专书《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0—1907)也于1971年由哈佛大学出版。当时哈佛大学的晚清研究在费正清(John K.Fairbank)带领之下,多从“西方的冲击”之概念出发,而张书一反此观念与研究模式存在之偏颇,强调了中国传统在面临外面冲击时所具有的活力。中西文化对梁启超思想的发展,张教授皆有深入的分析,但尤其着重晚清儒学中经世思想及反汉学运动对梁氏之影响。

张灏教授以清末民初,即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那一段时期,为中国思想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是近代思想的“大变局”和“转折点”,最值得学者研究。除了梁启超之外,他也对此一时期的一些具代表性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他对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和刘师培的思想分析,集合成书,是为《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和意义》(Chinese Intellectual in Crisis: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1890—1911),1987年由加州大学出版。张教授在书中指出,一般西方学者喜欢用“现代化”的概念理解此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并以此判断其人思想是进步或保守,是现代主义或传统主义。而“现代化”之涵义则主要源自韦伯(Max Weber)之“合理性”之概念,即把现代化说成一种通话合理安排人们的人格、技术、制度来达到控制人类环境的运动。再不然,就是把“现代化”主要和经济发展及其伴生现象等同起来。而此两种解释俱以为“现代化”是与道德过程及精神倾向无涉。张教授认为以此观念去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变迁,实在有着颇大的局限性。这样做一方面会把近代西方文化过于简化,忽略了其他思想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如基督教精神、无政府主义等;另一方面却又忽视近代中国思想中的道德精神和超越意识,即来自中国传统中所谓“天人性命之学”。在《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张教授强调这四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中,都具有一种道德性和精神性思想倾向的特征。以康有为和刘师培而言,道德性倾向支配着其世界观,视人生为一“追求道德完美的至善过程”,而谭嗣同和章炳麟,其思想则以精神倾向为主导,把人生之终极思想,寻求“浸没入原始整一”之中。此四人之思想,都深深根植于传统,而又打破了传统。这种既有承继、又有断裂的特质,正是评价近代中国思想的要素。张教授这种与众不同(如黎文生Joseph Levenson主“断裂”,墨子刻Thomas Metzger重“继承”)、独辟蹊径的进路,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带来许多新鲜的角度和精彩的看法。

继《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之后,张教授于1988年及1989年连续出版了两本中文著作,颇引起学术界的震撼。第一本书是《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对谭嗣同思想作进一步更深入的分析。书中张教授再次强调韦伯之“理性化”及“功效理性”取向,不能完全解释近代思想家的道德精神和超越意识。他说:研究思想,不仅指观念层次上的意识,也指情感层次上的意识,包括内心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探讨谭嗣同的思想与心路历程时,张教授注意到三种意识的交织:即强烈的道德意识、致用之学及实践的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此三者紧结交织,使谭嗣同一方面知道追求完美的社会和人格必须从“治心”开始,另一方面使他深信心灵秩序和宇宙秩序互为一体、息息相关。张教授对谭嗣同《仁学》作抽丝剥茧的深入探讨,认为“仁”的精神给予谭氏“杀身灭族”的决心和“从容就义”的勇气,即本书所言的“烈士精神”。此外他又说:《仁学》中的道德理想,使谭氏对现存的社会和传统的基本制度,产生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抗议精神。而这种批判意识及抗议精神,追究渊源实来自《西铭》以及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若再往上追溯,可及于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信念和精神。

换言之,谭嗣同的思想和生命中,虽有基督教和佛学的影响,但其烈士精神和批判意识,乃至生命及心灵中不少高贵情操和理想,皆又继承自儒家传统。

如果我们认为《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一书中对儒家传统的光明面讨论得较多,批判得较少,那么,在1989年出版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一书中,张教授对儒家传统也有深刻的反省和批评。张教授对西方自由主义和民主传统有着非常透彻的认识,并以其“幽暗意识”——对人性中或宇宙中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反照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认为中国传统也有着“幽暗意识”,不是一味地乐观,但对人生中的缺陷和阴暗面之警觉和批判,则不如西方自由主义之强烈和直接,因此对政治权力的看法也受到限制,是开不出民主宪政的重要原因。在西方文化反照下看中国的传统,张教授有精彩的比较,也有深刻的反省和崭新的体会。作者对文化的深情和其谏诤的风骨,在本书中清楚可见。

近十余年张教授研究中国思想史,更多着力于宋明及先秦两个大时代。其实,从其研究谭嗣同和梁启超的著作中,他已经一再提到他们思想中的传统渊源。特别是由梁氏的“经世思想”及谭氏的“道德精神”往上追溯,而及于明清经学、宋明理学,乃至先秦儒学。用张教授自己的话来说明这个转变:“我在研究梁启超思想时,发现梁氏通过康有为在万木草堂的教育,而认识了‘经世思想’发生兴趣。”又说:“经世思想始自北宋,而得到较大发展于明清两代。我认为中国传统的经世思想包括了三方面内涵:第一,是儒家天职的观念,把政治的事业作为人对社会国家一项重要的使命,具有一种强烈的淑世精神;第二,是对儒家提出的‘大学’理念作出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如何把修、齐、治、平的程序外延至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措施上,以期建立一个治世;第三,由‘大学’的理念再落实到具体的经世的学问的讨论,特对有功利实效的典章制度的探讨。”张教授对经世思想的三层意义有详细的分析,可参看其《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一文。

张教授一方面从务实的“经世思想”回溯追源,另一面则从比较抽象的道德精神和超越意识,寻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性格及意义。在这方面代表性的文章有《枢轴时代突破问题之反省:关于古典儒学》(“Some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s of the Axial-Age Breakthrough in Relat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ism”),刊于1990年哈佛大学出版的Ideas Across Culture一书中。张教授重新检视商代以来宗教及道德的概念和精神,分析社会人生与宇宙秩序之间的关系,认为商周的更迭并非一定是从宗教祭祀到社会礼仪的转化,也非人道精神取代天道精神的思想变易,而是个既有疏离、又有继承的“转型时期”。张教授对先秦儒学中“天人之际”及“天人合一”观念的阐释,更有精彩独到之处。

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文学院院长。

同类推荐
  •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之作,影响世界一百余年的东方美学经典!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的东方美学经典!上市百年,已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16种语言版本,约46种版本,13种中译本。《理想之书》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在《觉醒之书》书中,作者用渊博的学识,借助明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一手资料,讲诉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时期到明治维新,再到近现代的政权更替和政治改革的历程,并从历史、政治、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回答了:在一个握有实权的君王的统治下,当今日本究竟是如何以让人惊讶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及其与中国、印度等邻国的关系。《茶之书》以精简如诗的文字,深入浅出,宏观远照,揭示了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所体现的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冈仓天心不仅勾勒茶史的梗概,更能借助茶道精神的探索来阐发茶人的美学追求,论衡东西文化的异同,赋予世俗中形而下的饮馔之事以美学意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流布功能。
  •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萌发于19世纪中期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对传统审美的全面反叛,小说、绘画、诗歌、戏剧、音乐、舞蹈、建筑、设计、电影,几乎所有艺术形式皆在这场运动中被彻底颠覆。近两百年来,现代主义余韵未消,当年的文化先锋们仍深刻影响着我们今日的文化生活。现代主义运动缘何而起?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和能量?在这本关于现代主义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中,彼得·盖伊将“现代主义”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一个个现代主义风格代表人物或一件件名垂艺术史的经典作品,他以波德莱尔为这一波澜壮阔的研究揭开序幕,追溯了现代主义最初如何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于巴黎。随后,马尔克斯的小说、毕加索的绘画、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盖瑞的建筑等轮番出场,盖伊在书中将它们或相互比较,或相互融汇,以博学且风趣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盛会,而现代主义发展、壮大直至衰退的过程在其中得以清晰的显现。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宁夏长城

    宁夏长城

    本书属“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丛书之一,以宁夏境内长城为叙述对象,较为全面、详细地描述了宁夏境内长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形制、结构和材料等。书中附录的长城图片具有一定的价值。
热门推荐
  • 无上仙侣,神君哪里跑!

    无上仙侣,神君哪里跑!

    落魄的妖族女皇遇上遭人追杀的冰冷神帝!同是天涯沦落人又同体共存,冰冷神帝次次解围,妖族女皇的倾心以待,能换回属于他们的幸福吗?
  • 可我只有一百岁啊

    可我只有一百岁啊

    高冷且内心犯蠢的姐姐(鸿蒙老鬼)X蠢萌且黏人体贴的弟弟(百岁狐妖)超模姐姐X电竞弟弟总之是披着电竞皮的甜文啦!除了日常小甜饼还有三界环节大乱炖哦~初某鬼买下了一个俱乐部,在他们打比赛的时候突然现身观众席。某妖,怎么办,怎么办,大神来了,怎么办末某鬼再次现身观众席某妖,啊,姐姐来了,我要秀一波操作(文案超废,内容不废)
  • 未来病史

    未来病史

    《未来病史》共收录陈楸帆近年来的科幻短篇小说力作16则。其中,《沙嘴之花》入围第三届科幻奇幻翻译奖最佳短篇奖;《鼠年》日文版在2014年SF Magazine读者票选中高居海外部门第一名,成为首部入围日本星云赏的华语作品;《动物观察者》获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银奖;《G代表女神》登顶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短篇金奖;《犹在镜中》获2013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造像者》获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银奖;《无尽的告别》获2011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优秀奖。
  • 夜半三更别回头

    夜半三更别回头

    故事纯属编造,切勿当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孽凰:皇后善谋

    孽凰:皇后善谋

    苏慕晴战场受伤后,穿越成南岳王朝皇后。面对骄横跋扈的宠妃,密谋篡位的权臣、虎视眈眈的敌国,身为弃后的她,要如何扭转乾坤?靠着无双智计,苏慕晴步步为营,一点点扭转劣势;与南岳皇帝北堂风的感情,也在守望相助共抗敌人的过程中,逐渐萌生。然而战火初熄,局势方定,后宫突然走出一位与慕晴一模一样的女子,她说:“我才是真正的皇后苏慕晴。”面对扑朔迷离的这一切,苏慕晴,究竟是要孤身远走,从此江湖逍遥,还是涅槃重生,成为冲天而飞的“孽凰”!
  • 重生贵妃

    重生贵妃

    那天,徐佩珊出来散心,恰巧碰见了南宫亦,她一下就被他迷上了。可惜,徐佩珊当初怎么没有选择南宫尚,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 你比星河还璀璨

    你比星河还璀璨

    新书《大佬的小可爱野翻了》小时候,她手里拿着砖头:“跟着我有糖吃,跟不跟?”“跟……”“做我小弟做不做?”“做……”长大后,他看着呼吸繁乱的女孩儿,嘴角微扬:“嫁不嫁?”“嫁嫁嫁,嫁还不行吗!”人来人往的路上,她红着脸答应,他将人拦腰抱起,直奔民政局,不给她反悔的机会。小时候她高他一头,长大后他高她一头,小时候她保护他,长大后,换他来保护她。
  • 快穿,女王:男神你别闹

    快穿,女王:男神你别闹

    倾尽一切,做你心中所爱。愿夺你一笑。笑颜如花。泪落。
  • 一品农妃有点闲

    一品农妃有点闲

    《本文已完结》 新书《魔帝的狂妄毒妃》已经发布,大家多多支持! 一朝穿越,家穷人丑,一米五九,破屋三间,良田半亩,没有文化,农村户口,上有老母,下无米油,长得骨瘦如柴,却要养家糊口,蓝七月仰头望天,在心里画了无数个圈圈,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老天才派她到这个地方受折磨!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挑个水还能被美男缠上,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体力的,蓝七月笑的合不拢嘴,每天当着指挥官,可谁知有一天美男翻身把歌唱,摇身一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殿下!我滴个乖乖!这下可不好玩了!(甜宠文,大家多多支持!)
  • 醉美瑞士自然之旅

    醉美瑞士自然之旅

    四个在各自领域都独霸一方的女人把自己的纯闺密之旅第一站选在了瑞士,在冬季和夏季旅行的短短的24天里,对瑞士的自然、纯净、灵动、精致,留下了深刻的无法忘怀的回忆:有泡“大锅”温泉的不适应到不舍离开的独特体验,有纯自然的瑞士农家乐牛棚之夜,有在葡萄酒庄园的美妙骑行,有瑞士各类酒店的深入体验,还有精选的特色古董店淘货的闺密乐趣,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