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3400000005

第5章

在许正学老汉捡到那个哑巴女人的1985年,封阳县经历了35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齐渡河上的冰三个月没有融化,连南许村村里的几个大坑,从早到晚都有孩子在冰上嬉戏。对于这个好像被现代文明遗忘的麦田上的小村庄来说,只有南来北往的风声和单调的日升日落,才能证明岁月的流逝。

由于一个冬天的干冷,地里的小麦受了很严重的干旱。虽然已到农历的三月份,但是麦地里焦黄一片。由于南许村根本没有任何水利设施,只有村北头一条垄沟通向齐渡河,所以这一条垄沟便成为抗旱的救命线。由于南地没有灌溉用的井,只能依托着贯穿整个南许村的那一条垄沟,所以南地还没有浇的村民眼巴巴地等着正在北地浇着的垄沟,期待着早日浇到地那一天。村里人托村长胥先重去镇上找找乡政府想想办法,不料乡政府一穷二白,喊了几声“抗旱浇麦保丰收”的空泛口号,除此之外什么办法都没有。

洛宁镇的人向来以横著称,大灾之年无理可讲,呼啦啦去了二十多个青壮年小伙,个个肩扛铁锨,凶神恶煞般开进南许村,赶到南许村北,把正在浇着南许村田地的垄沟填了,齐渡河水便一路向南径直穿过南许村的地流到了洛宁镇的地里。当时正浇着许正学老汉的大儿子许满囤的麦地,许满囤一看来一帮人这样耍横,便要上去阻拦,孰料二十多个镇上的青年兜头便是一阵乱打。许正高脾气火爆,听说此事后,从家里抄起一把铁锨便要去砍人,却被自己的大儿子依顺抱住,老婆罗杏枝在门外把门反锁,许正高只得在院里转圈痛骂不已。老二许正兴抄着手到南地转了几圈,见自己地里的麦子黄得好像染了颜色,地里干得开了裂缝,而不远处洛宁镇的人热火朝天地用本村的垄沟浇地,他气得朝自己地头最黄的一片麦子撒了一泡尿,算作暂时的灌溉,哀叹着南许村人不兴,又抄着手回来。

垄沟中的水哗啦啦地从村中流淌而过却流到了别村的地里,令村里人看到好像淌的是自己身上的血,心里一阵揪心的疼。洛宁镇的人在整个乡称霸多年,经常一群人把一个村给撂平了,没有哪个村子有实力与洛宁镇的人对抗。南许村只有七百多人,除去老幼妇女,仅剩下一二百人的战斗力,相对于洛宁镇几千人,可谓是以杂牌军对抗正规军。胥先重身为村长,对此一筹莫展,只得上镇政府去反映情况,孰料政府又推给派出所,派出所则以一句“人民的水源人民用,不要搞本土主义”为借口打发了事。原来派出所的人早就和洛宁镇暗中勾结,如何能赢?他为了将来能够调到镇上又不能在镇上发脾气,只得把怨气吞进肚里,讪讪地步行回来。

当时正是黄昏时分,一望无际的麦子发出灼眼的黄色,在夕阳余晖的轻拂下绵延到远方,远方的村子好像巨大的阴影在黄色的麦野上坐落着,到处矗立的桐树在麦田和路上投下长长的阴影。晚风一吹,干旱的土路上沙尘飞扬。路旁的小沟里长满枯萎的黄草,虽说春天已来,但是由于干旱,草一时还未返青。只有南许村南桃园里的桃花开了满天,隐隐约约可见鲜红一片。坎坷不平的土路弯弯曲曲地通向远方的南许村,虽然炊烟四起,但是村子的轮廓已经隐约显现。胥先重一想起回到家中能见到自己的哑巴老婆,心里便升起无限蜜意。胥先重背微驼,走路时不时抬头去看前方,见自己村子外面,一群洛宁镇的人在一边大声唱着歌曲,一边用铁锨往镇上的田里引水。胥先重嘴里一阵骂,便在下一个路口拐弯,以免看到这些人又来气。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家里只有堂屋里闪着一片烛光,女人正在烛光下写着什么,见胥先重回来,忙把自己手中的稿纸遮盖住,装进兜中,洗洗手去厨房给胥先重盛饭。

自从这个女人来到之后,胥先重便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识字的女人。这个女人用了不少镇上发给南许村村委的办公稿纸,只要闲下来,她便坐在床上,用一个小木板垫在膝上,找一些铅笔头或者圆珠笔写写画画。女人在没事的时候总是盯着东南方向出神,有一次她竟然独自出门一上午,胥先重吓出了一身冷汗,慌忙去找,却见女人在下午之前又从东南方向的镇上走土路回来。胥先重从来不吵骂她,甚至连个脸色也不使,唯恐她因受不了而离开。只要她每天在家中做好三顿饭,自己便已心满意足。更何况女人很爱干净,家里的地从早到晚总要打扫三遍,屋里的被褥总是三天一晒十天一洗,这些都使胥先重感到有女人的家才像一个家的模样。

女人则很少出门,村里经常有红白事,每当这时,演电影、唱戏等是必不可少的,女人好像对那些不感兴趣,从来都是待在家中,这令胥先重感到无比放心。家里有一个破半导体收音机,女人倒是每晚必听,虽说电台信号总是时断时续,但是女人听着里面的音乐总是很兴奋的样子,有时手指还会随着里面的音乐抖动。

胥先重在外劳累一天,受了无数白眼,回到家里有个女人为他忙前忙后,他感到一种无比的惬意。女人把馒头和菜端上来,又拿了一小碗腌制的糖蒜。吃完饭,一旁的半导体又被女人打开,她听着里面若有若无的音乐收拾着碗筷,这时胥先重听见外面传来一阵狗吠声,院里的门“吱呀”而开,有人喊:“村长,在家么?”女人知道有人来,很识趣地走进了里屋。胥先重走出屋一看,原来是许正好。胥先重见村里这个唯一在镇上上班的人来,感到有点出乎意料。在整个南许村,许正好与许姓和胥姓都能处下来,算是有些威望,再说谁能没有个事儿去镇上供销社买东西?胥先重忙把他让进屋中坐下,那女人忙从里屋出来拿起暖壶为许正好倒茶。许正好抬头见了这女人,也不禁眼直了一会儿,马上说:“这是嫂子吧?哎!光是听说还没见呢。真是跟电影里走出来的一样!”那女人也不答话,甚至连看许正好一眼也没有,只是把茶杯放在许正好面前,便轻轻向里屋走去。许正好对胥先重说:“我上午又到夏桥村送了点烟酒,正忙呢,下午才听说咱村的渠让镇上的人给占了,你说这事闹腾的……”那女人本来想进里屋,但又迟疑了一下,然后挨着墙壁坐下。

一旁的收音机里放着豫剧,信号时常被其他电台的信号占据,但一会儿又占回,显得很嘈杂。胥先重好奇地没话找话:“去夏桥村送烟酒?”许正好接着说:“咱乡夏桥村不是出了一个大学生么?他刚毕业就被分配到市里的组织部了,刚到那儿就当上了一个科长,这不是前途无量么?他老岳父,镇上中心学校的校长宁中德在供销社买了很多烟酒,要在夏桥村摆几桌庆祝庆祝!上午供销社人少,人家要的货多,我就过去送货了。要不我在镇上咋会不知道这事?”胥先重吐了一口香烟,心想:你要是知道了又能怎样?你能拦住?但是嘴上却说:“我说宁中德的两个儿子今天咋没来咱这儿闹事?宁中德可是人精,女婿这刚当上官就把他女婿巴结上了!”许正好苦笑了一下说:“人家是校长,又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人家看得就是比我们一般人远。夏桥村那个大学生家不是一穷二白么,但是宁中德就把闺女嫁了过去!咱这一般老百姓就是没那个眼光。对了,我回来后就听人说你去镇上了,镇政府咋说?”胥先重又吐了一口烟丝,骂道:“政府的人连个闷屁都不敢放,我看他们是怕洛宁镇的人,还叫咱们别搞本土主义,井也让别村的用用!你说这是什么歪屁?咱们自己的井到现在也浇不上地呢!”许正好显然已经料到这样的结果,笑笑说:“你也别太上火,先重哥,好人遇到恶人,总是好人先吃亏,我到这来,就是来说几句宽心话的,咱明摆着斗不过人家,这一口气争不来,要是争的话,咱就吃亏,要是真正斗起来,你说伤了人还不都是事?为了几亩地,划不来,咱老百姓不就图个太平无事么?”胥先重不愿意在许家这位能人之前显示自己的懦弱,便咬牙说:“是啊,要不是好好想了想,我早就把渠给他挑了!我是干部,干部不能一抹脸什么都不讲。”许正好忙说:“我来的时候碰见我大哥,我大哥非要过去挑渠,我拦住了。你说本来就是他们没理,咱们再一挑渠,不成咱又没理了么?”胥先重恨恨地说:“这谁都不怪,就怪老天爷不下雨。你说这老百姓也没亏待你啥,逢年过节都给你烧纸送香的,竟还发脾气!”许正好也陪着说:“是啊,幸亏家家粮囤里还有粮食,要不今年可是不好过去。”

许正好一看话到了尽头,再说下去无非还是这几句,便识趣地站起来说道:“先重哥,心放宽些,我先回了,明儿早起我还要去镇上上班,有啥事走到镇上跟我说一声。”胥先重也为村里这个有头有脸的人来看自己而有些感动,一直送许正好到大门口。许正好又让了胥先重一支烟,才踩着干燥的土路回去,回头的时候看见那女人站在院子里,仍旧是面无表情地拾掇。他走出好远,看了看天空,发现有些阴沉。起风了,路边墙头上蓬着高高的玉米秸发出哗哗的响声,两边的人家里传出几声狗吠。他抽着烟,边走边自言自语:“下雨吧!柳树该爆青了,麦子该喝水了。”

老天好像为南许村的人打抱不平,当天夜里便降下一阵雨。雨开始是淅淅沥沥的。胥先重正在西屋里泡脚,听见院子里一阵窸窸窣窣,走出一看,却是女人在收晾晒的衣物,这时他感到胳膊上一阵冰凉,定睛一看原来天空开始了哭泣。此刻夜雨骤降,胥先重禁不住大喜,恨不得在天空帮老天泼两瓢水。雨越下越大。女人把东西收拾完毕便进了自己屋里。胥先重隔着窗棂一看,原来她又伏在床上在写着什么,胥先重便又蹑手蹑脚地走开,回到自己屋里,听着屋外的雨声,宛如听着最动听的音乐。他嘴里恨恨地骂:“洛宁镇上的龟孙,叫你们牛气,这回老天爷治你们!”想想此时在地里浇地的他们被淋得如同落汤鸡,更是笑出声来。他倚在贴满报纸的墙上,用被子裹着双腿,抽了半晌烟,禁不住又走到院中,不由连连说:“好雨!好雨!”淋得衣服半湿了才回来,躺在床上听屋外的雨声睡着了。

春雨飘洒了一个晚上,东方拂晓之时仍未停歇,只是断断续续地下着。胥先重推开屋门,见檐上往下坠着晶莹的雨珠,把门前的地上砸了一排整整齐齐的小坑,它们一字排开好像诗歌的韵脚。院子里深浅不一的水洼显示着雨一夜的功绩,地上黏糊糊的留着几片鸡爪印,原来鸡已经出窝。雨已经作牛毛状,漫天挥洒,凌乱无比地卷成薄雾一样,把大地笼罩住。蕴藏了几个月的春意终于借着这一夜的雨爆发出来,院外的几棵柳树竟然隐隐露出馋人的绿意,院里的几处菜畦也从带着泥水的土中拱出一片黄芽,油油可爱。胥先重想,一会儿一定要在芽子上面撒一些草木灰,以免家里那几只老母鸡啄食。

正要准备去拿草木灰,他忽然定住了,他不经意看到一个场景,这个场景足以使他忘却一切事:那个女人正在院子东边的窗台下,对着窗台上胥先重先前收兔子时在路上拾来的一块镜子梳头,梳子在她的黑发上游走过,显出乌油油的亮泽。女人的臂皓白如玉,在黑发的衬托下,陡显出黑白交汇的神奇的美丽。

就是在那天清晨,胥先重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女人的微笑,尽管她是对着镜中的自己微笑,但是胥先重却感到那笑容是那么迷人。先前他只见到过这个女人的一种表情,那就是面无表情,如今突然见到她的微笑,禁不住看得出神了。院中上空的桐枝上几只布谷鸟在“咕咕”地叫着黎明,斜风细雨里,女人微笑着看着镜中的自己,似乎陶醉着自己的美丽,乌黑如梦的眼珠里反射着一滴雨水抑或泪水的光。黑发如瀑,在春雨的浇灌下平平地从背上泻下来,似乎要垂到一旁的压井台上。台上一片绿藻,一夜之间好像也回还了生命力,在雨中绿意油油。

女人梳过头后,用一把钳子轻柔地夹着自己的眉毛。胥先重发现那个钳子正是自己先前修理兔笼子时所用的。女人如柳叶一样的眉毛在黑宝石一般的眼睛上面挂着,只恨春风不能吹动那两条柳叶。她修长的手指流过妩媚脸上的每一处,如动听的音符流过敏感的心河。她身边的一处菜畦里也有一片盎然的绿意,已经有一只老母鸡在这片绿意旁边来回游荡,虎视眈眈了。胥先重也忘记了阻止,只是傻傻地站在院中,望着这一浑然天成的美景。

忽然吹来一阵轻风,送来一阵夹杂着香气的雨,放在窗台上的木梳被这阵风吹下,女人慌忙去拾,弯腰时不经意看见院中傻呆呆地望着自己的胥先重,脸上的微笑忽然收敛回去,仍恢复了平时的表情。她胡乱地扎了扎自己的头发,把木梳收起,将压井边的桶取出来,往压井里倒了些许水,然后笨拙地开始压起水来。胥先重看到女人发现了自己,忙回过神来,一脚深一脚浅地转身走进厨房,后面跟着几只早起觅食的母鸡。

连绵春雨之后,麦子似乎想把积存了一个冬季的能量释放出来,铆足了劲儿向着天空生长。柳叶迅速地蔓延,在坑边或齐渡河旁,挥舞着骄傲的身躯。儿童刚吹过柳笛,便漫天飞起杨花,村中的麦秸垛旁、屋舍上全都覆盖着白花花的杨花。村南唯一的一所小学里,那座古钟依旧准时敲响,“嗡嗡”的一个小时响一次,一个上午响四次便到了正午时分,这时就会从破败的校门口分流出一群群孩子,向村中流淌去。待杨花散尽之后,齐渡河堤上的桐花便露出紫红的外衣,开出喇叭状的花,将整个大堤装点得好像一条花道。香气浓郁的风不时吹到不远处的南许村,令整个村庄好像被装入了香囊里。

这个时候,南许村人便开始制作春天的土菜肴:豆浆蛋。这是南许村传统的吃食。胥先重家也不例外。女人学习做菜肴的速度很快。胥先重找出去年秋天收的黄豆,蹲在灶里燃起火,女人在地锅旁用一把大铲子翻炒黄豆。豆子炒焦后,胥先重把这些黄豆盛到一个水盆中,泡将近半天,再拿到阳光下曝晒。待到晒得差不多之时,胥先重便拿出在集市上买的辣椒,将其磨成辣椒粉,把黄豆揉碎,然后开始做团成球状的豆浆蛋。团了有50个之多,放在案板上,等待阳光充足的时候晾晒数天,豆浆蛋发出臭中有香的怪气,就着馒头吃,辣中有香,分外好吃。村中家家的墙头上或者屋顶上都晾晒着这黑色的蛋子。女人似乎也很爱吃这种她从未见过的吃食,胃口稍微好了一些,脸色似乎也比刚来时好了许多。她开始习惯这里妇女的打扮,脖子上系着粉红色的围巾,身上穿着布满梅花的粗条绒上衣,她被捡到时穿的那件风衣被她洗好放到了柜子里。女人平常写的东西和衣服都放在里面,有一次,胥先重趁着女人不注意,偷偷拿出了她的东西,那件风衣里面的牌子上写着许多外国字,他自然看不懂,但是猜想凭着这个风衣的分量得值不少钱。女人写的东西被她放在一个小盒里,还用一把锁锁上了,胥先重本来就不识字,便是那些稿纸放在他面前他也看不懂,他也不去打这些稿纸的主意。

女人很少出门,闲下来的时候除了写东西之外,就是坐在院子里的一处菜畦旁经常对着东南方向的天空出神。东南边墙上爬着一棵葡萄藤,墙外是一棵不太粗的桐树。桐树笔直向天,枝丫交错,仿佛在向东北角的一棵古老的枣树招手致意。院子里被绿意包围着,女人精心打理着每一处的生命,若是墙角处拱出一个嫩芽,她就会用一些碎砖瓦将它围起来,以免其受到母鸡的屠戮。

院子里出了几棵小桃树,长长的绿叶从茎上喷薄而出,伸到半空,好像急着今年夏天就要结出果子一样。院子的西面是两棵高大的榆树,榆树的树皮褶皱,好像怕丑,所以尽量远离人们的视线,向空中延伸。榆树上结着巨大的成串榆钱,高处的榆钱由于够不着,就自然被春风吹干了,等不多长时间,风一吹,就漫天飞舞着从高枝上飘落下来,在院子里落满一地,如同黄色的雪。紧接着槐花露出成串的蕊,悬在稠密的槐叶中,不几日后微风吹过,白色的槐花便怒放作一树的碎琼乱玉。一时间花开得令人猝不及防,一夜之间整个南许村换了颜色,好像飘浮在白色的云朵里,到处都是令人目眩的白,迎面扑来的都是说不出的香。胥先重每日用钩子钩下来几枝槐花,和女人一起把上面的花朵捋下来,放在盆中,做槐花馒头,或者蒸槐花菜。女人好像先前什么活计都没有干过,但是她学得很快,胥先重只说一遍饭菜的做法,她就能做出不同的样子,一日三餐伺候得胥先重无比惬意。

槐花开得正好的时候,女人经常望着院外开放的白色云山般的槐树出神,经常一坐就是一上午。胥先重从外面回来的时候,看见女人坐在门前的石凳上,她看槐花的表情充满着忧伤。槐花开得很顽强,但是败谢得更快,没几天便见槐花的白色花瓣微微变黄,逐渐走向衰老。等到大片的槐花变干之后,便开始大批地纷飞飘落,碎碎的槐花之雪妖娆着舞姿,悲壮地飘落。在屋舍上,麦秸垛上,村中街道上,如云般覆盖。人踏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就是在夜里听见风声的同时,也能听到风卷动地上的槐花残骸发出哗哗声响。第二天一早便见有大堆的槐花堵在门前,那是夜风的功绩。胥先重经常把这些槐花收集起来,放到灶前,这是烧锅的好柴火。

女人似乎为春天这乡村里壮观的情景而吃惊,她好像从未见过这种壮丽的景色,每当一种花开放的时候,都会傻傻地凝望好长一段时间,然后在本子上写些什么。胥先重很不理解她的这种做法,他在南许村长大,每一年见到的都是这样的花开花谢,感觉这就像月缺月圆一样熟悉,他还以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地方都有桐花、槐花开放,没什么大不了的。

同类推荐
  • 白马银枪

    白马银枪

    吕彤是在香港国际机场候机大厅的吸烟室里看到它的。浏览古董收藏网页已经成了他多年的职业习惯,即便参加了五天的春拍会,累得一合眼就能睡着,也能机械地点开手机瞟上两眼。它的照片在一个翡翠挂件页面的右下角一闪而过,吕彤的心一震,立刻睡意全无。他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它的页面。照片仅有三张。一张是全套行头展示,一张是靠旗的特写,一张是马鞭和铲头银枪。但是足够了。从他有记忆开始,母亲每年都把它从樟木大箱里拿出来晾晒,他对它的每一处细节都是熟稔的。卖家的联系方式是个微信号,吕彤迅速加了它,之后就焦急地等待确认。
  • 老师来找茬

    老师来找茬

    天河小学五(5)班的任课老师个个身怀绝技,个性十足。当学生们的日记神秘失踪后,语文老师“万人迷”巧施“催眠术”,智破日记失窃案;面对全班五十多条追星“好汉”,思想品德老师“活雷锋”,以一堂生动的行为艺术课,帮助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偶像观;十万巨奖从天而降,同窗好友“反目成仇”,英语老师“麦兜”果断上演“狐狸分饼”,将钱用到了刀刃上;科学老师“龅牙大叔”爱讲恐怖故事,在他居住的那座恐怖的老房子里,“探案小虎队”意外地捉住了一个“幽灵”。
  • 吉川英治短篇故事集

    吉川英治短篇故事集

    本书收录了吉川英治的6则短篇历史题材小说,《酱油佛》、《下头桥的由来》、《侠盗治郎吉》、《大谷刑部》、《脚》和《鬼》。本书像是一幅壮观的浮世绘画卷,故事场景生动,人物刻画鲜明,情节更是跌宕起伏,读者可领略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更可体会武士们的快意恩仇,享受酣畅淋漓的文化体验。尤其故事结尾戛然而止,读者更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恣意书写自己专属的续篇。
  • 鬼魂·镜像

    鬼魂·镜像

    两则短篇小说,关于追寻自我,关于凶杀和罪恶感,层层推进的剧情加上细腻的描写手法,会是很适合的睡前读物,或者,也许你会害怕?
  • 大唐的裂变 遍地诸侯

    大唐的裂变 遍地诸侯

    从891年到907年的十六年间,大唐王朝已名存实亡,各路诸侯虽名义上仍奉唐朝正朔,实际上是打着勤王的旗号纷纷坐大。经过分化整合,天下逐渐形成了十二座力量强大的藩镇,号称“十二星君”。907年,十二星君中的朱温废唐自立,其余诸镇慑其威力多向朱温称臣纳贡,只有河东、凤翔、淮南和蜀四镇不认其年号。
热门推荐
  • 玩游戏刷黑科技

    玩游戏刷黑科技

    重生2017年,并获得高玩黑科技系统。一切,从S7春季赛的RNG替补上单开始……——————(简介无力,看正文吧,求推荐和收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醉生梦死论浮尘

    醉生梦死论浮尘

    他和她第一次相遇时,她差点将他杀了。可他却总是漫不经心,风流不羁直到……“滚下去!”“要滚一起滚”
  • 无限求生

    无限求生

    【新书《无限电影世界》已肥,求支持!】普通职员凌翊,在一场车祸中被卷入主神的无限求生游戏中。
  • 大唐兴亡三百年1

    大唐兴亡三百年1

    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读一页就上瘾!比《唐书》有趣,比《资治通鉴》通俗,比《隋唐演义》靠谱,一部令人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读书节目《罗辑思维》推荐书目!了解唐朝历史,读这套就够了!《血腥的盛唐》《王阳明心学》畅销历史作家王觉仁唐史经典之作,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1年大唐全史。
  • 古诗源

    古诗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公您这是喜脉啊

    公公您这是喜脉啊

    一代网红曹裴裴,穿越沦为小公公。这般炫丽十足的人生呐,有时候却是诅咒般的存在!某年某月某天,皇上:小曹子,朕心情不好,你给朕唱一曲既能表达你很想吃酥饼,又因为那是皇上才能吃的,你一小太监没这福分的曲儿来。曹裴裴:皇上,风好大,听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蕉亭杂记

    梦蕉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底捞店长日记

    海底捞店长日记

    李顺军2007年大学毕业后,在半年多时间里辗转多地,遍尝职场心酸。机缘巧合,他到北京海底捞应聘,凭着自己的努力,从服务员、迎宾等基层岗位,到店长助理、领班、后厨厨师长,到大区经理助理、代理店长……他的事业从海底捞起飞!《海底捞店长日记》既是在此期间他写下的成长日记,记录了他在海底捞所收获的一切,为读者揭秘一个真实的海底捞。《海底捞店长日记》非常值得职场人士阅读,对大学生、经理人和老板也有很大启发性。《海底捞你学得会》作者、资深餐饮急救专家杨铁锋先生对李顺军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进行了点评,这些点评画龙点睛,让我们以新的角度观察体会所看到的一切。
  • 昨日之门

    昨日之门

    那一年,手机还是稀罕物,开卡得去邮政,BP机一响,拎着大哥大满街找公用电话;那一年,许巍没火呢,朴树也没火呢,学生们在迷恋张信哲,发廊里总会传出‘相约九八’;那一年,下岗与待业是永恒的话题,一部古惑仔让无数人走上街头,于是混也成了一种生活;那一年,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蔬菜是有机的。她含苞待放,豆蔻年华。他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想要随着北风去仗剑天涯;一道被称之为‘昨日之门’的时空门连通了现在与那一年,于是原本普通的小学体育老师余杉,思考着理想与现实,纠结着道德与法律,挣扎在阴谋与背叛中,一步步走向未知的前方。(官方书友群:56940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