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1100000002

第2章 抵达Ⅱ

人站在西风中颤抖着,喝杯茶,就这样迎接日出,而圣人之岛依然在晨雾中,躲避着太阳。这个岛上住着欧洲唯一不曾侵略他人的民族,但却被丹麦人、诺曼人、英国人占领数次;他们只派遣神父、僧侣、传教士,绕道经过爱尔兰,将底比斯[1]的苦行精神带到欧洲。一千多年前,远在大陆中心地带之外,这个边陲深深戳入大西洋,带着欧洲火热的心……

我看到许多灰绿色的旅行毛毯紧罩着的瘦弱的肩,许多严肃的脸庞,还有教士竖起的衣领上的许多别针,一根别针别着二三四根备用别针,来回摇晃着……瘦削的脸庞,劳累的眼睛,洗衣篮里的婴儿吸着自己的奶瓶,孩子的父亲在酒柜前枉费心机地纠缠着要喝啤酒。晨光慢慢印出雾中的白屋,信号灯朝轮船射来红白的光线,轮船在邓莱里港[2]缓缓喘气。海鸥前来问安,都柏林灰色的剪影浮现,随后却又消失:教堂、纪念碑、船坞、煤气厂。一些烟囱冒出一缕缕显得迟疑的烟,正是早餐时间,但这只是对少数人而言,因为此时的爱尔兰还在沉睡中,行李搬运工在下方码头揉去眼中的睡意,出租车司机在晨风中发抖。爱尔兰用眼泪问候着故乡,问候着归乡的游子。呼唤着的名字仿佛被抛来抛去的球一般此起彼伏。

我疲累不堪,蹒跚下船,随即登上火车,几分钟后,又下了火车,穿过阴暗偌大的韦斯特兰街火车站,往街上走去。一名年轻女子刚从一间黑屋子的窗台上把一个橘色的牛奶罐拿进房间,她对我微笑,我也报以微笑。

虽然我还未十分明白,但已察觉到早上七点至十点这段时间,是爱尔兰人沉默的唯一时段,遂决定不说自己那口破英文,因为不管我问谁,问什么,我只会得到简短无比的回答:对不起。如果我能像古老故事中的德国工匠学徒那样,在阿姆斯特丹询问一问三不知先生生与死、贫与富,我就能在都柏林询问对不起先生,当我发现自己不像那位令人羡慕的德国学徒一样天真时,还不禁郁郁寡欢。要是能问一问,该有多好:港口那艘大船是谁的?——对不起。晨雾中独自高耸的纪念碑是谁?——对不起。这些衣衫褴褛光着脚的孩子是谁的?——对不起。晨雾中公车后平台上,嗒嗒嗒嗒惟妙惟肖模仿机关枪的神秘年轻男子是谁?——对不起。那个一早拿着小棍,戴着灰色大礼帽,在晨风中骑马的人是谁?——对不起。我决定多依赖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自己的舌头和别人的耳朵,好好研究一下商店的招牌,并试着认出其中的会计、店铺老板、卖菜的小贩等——乔伊斯、叶芝、麦卡锡、莫洛伊、欧尼尔、欧康纳,甚至杰基·科根都来过这里,我只得承认那位高耸在纪念碑上,在清冷的早晨依然孤伶伶的人,当然不叫对不起,而是纳尔逊[3]。

我买了一份报纸和一份名为《爱尔兰文摘》的杂志,不由自主被一家保证“住宿与早餐合理”的店所吸引,决定先给自己点一份合理的早餐。

要是说欧洲大陆的茶色类似泛黄的邮政支票,那奥斯坦德[4]西面这些岛上的茶色就像俄国圣像画上的暗沉色系,泛着金色的光芒,直到牛奶染出一种有如喂食过度的婴儿肤色;在欧洲大陆,茶盛放在珍贵的薄瓷杯里,而这里,人们从破烂的白铁壶中把看似提神饮料的玉液琼浆倒进厚重且便宜得可笑的陶杯中。

早餐美味,茶也不负盛名,此外,还有一位爱尔兰少女招待你时无偿馈赠的微笑。

我翻阅着报纸,先是注意到一则读者来信,信中要求推倒高耸的纳尔逊雕像,换上一尊圣母像。接着又是一封要求推倒纳尔逊的信,一封接着一封……

八点了,周围的交谈多了起来,我也被卷了进去,大家接二连三和我交谈,而我只听得懂一个字:德国。我决定拿该国的武器——对不起——反击,当然态度肯定很亲切,以此回敬大方的女茶神免费的笑容,直到突然冒出的近乎雷鸣的一声咆哮把我惊醒。难道这个怪岛上的火车交通会如此繁忙?雷鸣持续着,逐渐变得清晰,从开头的惊人声势转为清亮,圣歌的激昂序曲从备餐直到领圣餐仪式都能清晰地听到,听来清澈澄明,直到最后一个音节消逝,乐音从对面的圣安德烈教堂传来,响彻整条韦斯特兰街,一如那些初次喝到的茶,一如我之后在荒凉肮脏的小地方,在饭店和壁炉前,还会再喝到的茶一般美味,这种动人魂魄的虔诚,令人印象深刻,在圣歌的乐音结束后,仍弥漫在整个韦斯特兰大街上。在德国,只有复活节或圣诞节礼拜后,才会见到人群从教堂中涌出;但我仍未忘记那个侧影鲜明、不信上帝者的话。

星期天早上八点,要打扰主人清梦还太早;然而,茶已经凉了,咖啡馆里弥漫着羊脂的味道,客人们抓起自己的箱子和行李赶公交车。我无精打采翻阅着《爱尔兰文摘》,断断续续翻译着读一些文章与小故事的开头,直到被二十三页上的一句格言吸引,不是德文作品,但看得懂,虽然翻译不出来,但比译成德文更好。上面写着,墓园中葬着许多人,若没有他们,这个世界无法生存。

单单这句格言,就值得我去一趟都柏林,我决定把这句格言深埋在心中,等着对我而言重要一刻的到来(后来,这句格言于我,有如一把打开混合着激情与冷静的钥匙,打开那种放肆的困倦,打开那种我常遇见的和狂热联系在一起的冷漠)。

偌大的别墅隐身在杜鹃花、棕榈和夹竹桃丛后面,我决定不顾鲁莽一大早打扰主人清梦,那里凉爽宜人,山峦隐然可见,还有一长排的树。

八小时后,一名德国同胞断然对我表示“这里什么都脏,什么都贵,您根本吃不到道地的Karbonade”时,我已在为爱尔兰辩护,尽管自己到这个国家才十个小时,其中还包括五个小时睡觉,一小时沐浴,一小时待在教堂,一小时和这位同胞争论,拿我的十小时对付他的半年。我积极地为爱尔兰辩护,以茶、圣诗、乔伊斯和叶芝来反驳Karbonade,我确实是冒着更大的风险,因为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直到回家好一阵子后,我才翻查词典确认那个词的意思。我在词典中读到:炸排条),当时只约莫觉得驳斥的这个东西,应该是一种肉类菜肴,然而,我白费力气,因为到国外的人,不会在意自己国家的缺点——喔,在家千日好!——还是会对家乡的Karbonade念念不忘;

或许在罗马喝茶总会引人侧目,就像在爱尔兰喝咖啡会引人侧目一样,除非是在意大利餐厅。我放弃辩护,搭公交车回去,对电影院前大排长龙的队伍深表佩服,在这里,似乎到处都在排队。我想,早上他们挤进教堂,或挤在教堂前,晚上显然就到电影院;在一间绿色的报亭前,我又被一名爱尔兰女子的微笑迷倒,买了报纸、香烟、巧克力,之后我注意到一本书,搁在小册子间,白色的书名镶着红边,已经弄脏了,二手书只售一个先令,我买了下来。那是冈察洛夫[5]《奥勃洛莫夫》一书的英译版。我虽然知道奥勃洛莫夫的故乡在东边近四千公里处,但仍觉得,他和这个讨厌早起的国家,倒是显得很协调。

注释:

[1]希腊地名。

[2]都柏林附近的一个港口。

[3]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海军上将。

[4]比利时的西北部城市。

[5]冈察洛夫(1812—1891),俄国作家。

同类推荐
  • 无声戏(古典文库)

    无声戏(古典文库)

    《无声戏》之名,取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大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以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无声戏》刻本(十二回)为底本,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无声戏合集》。
  • 洛夫诗歌演诵集

    洛夫诗歌演诵集

    《洛夫诗歌演诵集》由华语诗坛泰斗洛夫先生与著名演诵艺术家胡乐民先生携手打造。演诵使诗歌在艺术上得到了升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喜爱。对于每一首诗,胡乐民先生都进行了演诵,并写下了演诵小记,在我们欣赏洛夫先生的诗情时,也能聆听胡乐民先生充满激情的演诵之声。《洛夫诗歌演诵集》是献给所有诗歌朗诵、演诵爱好者的礼物,更是诗歌文本与演诵艺术的一次深度探索性的结合,演诵艺术一次大踏步的前进与升华。
  • 我们共同走过

    我们共同走过

    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对今天我们这所学校来说,却是她的全部。六十年,足以使她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从百废待兴齐声唤的建国初创,到只争朝夕谋发展的盛世中国,沈阳化工大学始终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沈阳西郊尚武街的荒凉春秋,到搬迁抚顺的峥嵘岁月;从返回旧址重整旗鼓,到沈阳西部的日夜奋战,沈阳化工大学虽然命运多舛、屡经磨难,但始终坚不可摧、弦歌不辍,彰显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雄浑气节和顽强精神。
  • 神州轶闻录系列:武林拾趣

    神州轶闻录系列:武林拾趣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书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生动披露鲜为人知的文豪文坛史事。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热门推荐
  •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纪念文章8篇,分别为《苦海蓝天》《家中爹是大将妈是帅》《舔犊情深》《不一般的育子方法》《爹妈重男不轻女》《爹妈在周边乡亲中的名声好得不得了》《爹妈两情相悦生死相依》《爹妈坦然面对生命终结》。
  • 网络新聊斋

    网络新聊斋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朱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同时也是网络写手,生活平淡充实,然而外婆临终之言揭开了一个埋藏了24年的秘密——一场惊天血案让朱颜的爷爷父母死于非命,当时还在襁褓中的朱颜是凶案现场唯一活着的证人,而凶手至今未落网。从此朱颜踏上了漫漫追凶路……一个个的不同故事,一次次的不同经历,一次次的化险为夷,要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刺激。这才是网络写手需要的感觉,同时也让具有一点小小异能——对死亡气息特别敏锐的朱颜生活更加精彩。
  • 私窥江湖

    私窥江湖

    江湖文化在中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几乎人人都认为自己“身在江湖”,必须遵循一些江湖规矩,却又普遍将江湖想象为一种遥远的武侠社会,对它的神秘和快意恩仇欣羡不已。本书作者认为江湖是一个游离于皇权统治的主流社会之外的体系,有自己的江湖规矩、江湖习气和江湖仁义。它隐身在传统社会的灰暗角落,依靠自己固有的逻辑,潜行在黑白之间,影响着主流社会的走向。
  •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首先是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的过程,人性弱点是成功真正的障碍,只有认清和克服人性的弱点,才能走向卓越。本书介绍了人性中种种妨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弱点和缺陷,同时阐述了克服这些弱点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人们认清自己人性的弱点,剔除自己迈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从而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 藏地密码7

    藏地密码7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揭开藏传佛教谜团: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5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云中仙人

    云中仙人

    一个下凡体验妖生的妖怪,爱笑俗世中人,活着的时候,总不知惜。
  • 废柴吃货穿越记

    废柴吃货穿越记

    一个女人魂穿到一个男人的身体里,跟这个男人共用一个身体,是一种什么体验?照个镜子看看帅不帅先。啊啊啊啊啊!妈妈呀!这个帅哥好帅呀!妈妈呀!怎么会有这么帅的帅哥呀?妈妈呀!这么帅的帅哥我要把他拐回家藏起来呀!妈妈呀!我要疯了呀!………………呃,那啥,头一次写东西,要鼓励,要安慰,也要批评,如果有一丁点儿喜欢,那就请伸出你那发财的小手手,鼓个励啥的。如果不喜欢,能不能也伸出你那发财的小手手,批个评啥的?最多写好了请你喝个茶啥的,行不?
  • 快穿之男神一起走

    快穿之男神一起走

    新书《快穿攻略:女配够妖孽!》已开,求支持!!(无固定男主)穿越三千世界,虐渣渣,身心舒畅,顺便收获系统送出的经验,get各种技能。眼看就要数据满格,完成救母亲的心愿了,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俊美的男人,说,他总算是找到她了????她一脸懵逼:“你谁啊?”
  • 鬼官人

    鬼官人

    二十年前,圣山湖发了一场大水,冲了我老吴家的老坟场,我爹和小叔下落不明,我爷爷因帮人算错了命,也命丧黄泉。二十年后,失散多年的小叔回家,剑指陈家,原来那场大水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 不是生活不美,是你快乐太少

    不是生活不美,是你快乐太少

    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什么样的心态成就什么样的事。心态主宰着成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截然不同。好心态是获得成功的无价之宝,拥有了它,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人生面临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这样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对那些乐观开朗、心胸旷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坏机会也会变成好机会;而对那些悲观沮丧、心态一贯消极的人而言,好机会也会变成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