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800000008

第8章 开国与固权·政坛上的奇人逸士 (2)

刘基说:“抵御敌人,应当权衡缓急,用兵应当有先后次序,如今应当先对付陈友谅,后收拾张士诚。”朱元璋说:“张士诚弱小而陈友谅强大,诸将多认为应当先除弱者,剪除陈友谅的羽翼,而且先弱后强,是用兵的常法,先生何故舍弱而图强呢?”

刘基说:“如今之势,不可拘泥于兵法。张士诚只是一自守汉罢了,他胸无大志,只求自安,不愿多事,如果你集中力量攻击陈友谅,他也不会乘虚攻金陵,不敢轻举妄动。而陈友谅劫主称帝,没有一时一刻忘记金陵,且占据长江上游,可以顺流而下。他野心勃勃,企图扫荡群雄,因此他才是目前最主要的敌人。如果你集中兵力对付张士诚,陈友谅乘虚而入,明公还有退路吗?如果先灭陈友谅,则张士诚的存亡全操于我手,还有何惧呢?先灭陈,后扫张,继而西攻陕西,北上大都,天下岂不可定了吗?”

这一番话,实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把朱元璋说出了一身汗。此后,朱元璋就按照刘基定下的这一策略,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明朝。

在具体的战役中,刘基也屡立大功。刘基到朱元璋军中不到两月,陈友谅就挟持徐寿辉率大兵来攻,并联合张士诚东西夹击。当时,敌兵浩大,朱元璋势小,因此诸将主张不一,有主战的,但更多的是主逃,甚至主降。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刘基旁立不语,朱元璋最后问及刘基的意见,刘基斩钉截铁地说:“先斩言降者和言逃者,才能取胜。陈友谅挟徐寿辉而来,乃是向我示威,逃无处逃降则死无葬身之地,如今之计,只有决一死战。陈友谅虽说势大,但属不义之兵,士气不振,且又远行深入,疲惫不堪。而我们则是守卫疆土,将士齐心合力,以逸待劳,再多设埋伏,一定会成功。况且陈友谅骄悍有余,智计不足,正应了骄兵必败、悍兵必败的古训。以此看来,战之必胜。”刘基的这番话,坚定了朱元璋和诸将士的必胜信念,也确实符合当时的形势,道出了胜败的根源。陈友谅进军初期,因其势太大,打了一些胜仗,在占领了太平以后,就使人椎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后来深入朱元璋的防地,被刘基困住,弄得缚手缚脚,施展不开,屡吃败仗,最后退至江州。

江州临水而建,城墙多建在水中,易守难攻。朱元璋攻了数日,城完如故,陈友谅以为固若金汤,便放心回去睡觉了。谁知刘基暗中测量了城墙高度,造了许多坚梯,载于船尾,趁黑暗缓缓移至水中的城墙边,军士顺利登上城头,一举攻克。陈友谅还以为天降神兵,忙携带妻子,乘船逃往南昌。在后来的鄱阳湖大战中,刘基又多出奇计,帮助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并将其杀死于湖中,彻底消灭了陈友谅的大汉政权。在奉韩林儿为小明王问题上,刘基与朱元璋等人的看法完全不同。朱元璋接受韩林儿的封爵,其目的是为了不招人眼,把元兵的矛头都指向韩林儿、陈友谅等人。他这样做,确实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但随着形势的推移,再尊奉韩林儿,就有害无利了。

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正月,朱元璋在金陵中书省设座,遥拜小明王,刘基独傲立不拜。朱元璋问其故,刘基说:“韩林儿虽是韩山童(红巾军重要首领)之子,但自身并无建树,只是一个牧童罢了,且他姓韩不姓赵,却诡称宋裔。宋亡已久,人心不归,何必要假借前代年号?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摆脱别人的牵制。如果继续尊他的名号,将无以自立。”朱元璋当时未做什么表示,但他已深受刘基的影响。后来因救韩林儿而差点被陈友谅趁虚打败,才越加相信刘基的话。最后,朱元璋干脆杀了韩林儿,自树一帜。这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个正确的策略。

刘基为明朝开国立有三件大功:一是指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即摆脱韩林儿而自树一帜,以收揽人心,威服天下;二是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即先攻陈友谅,后灭张士诚;三是在各个战役中屡出奇计。难能可贵的是,开国以后,他能坚持自己的一贯主张,要求“以仁治天下”。朱元璋在登基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就向刘基请教,刘基说:“生民之道,在于宽仁。”对于吏治的腐败,他深恶痛绝,建议朱元璋严加治理。他仍然保持着刚正不阿的性格,对于文臣之首的李善长,他也毫不通融,不顾李善长的求情和威胁,毅然以御史中丞的身份杀死了李善长的亲信、贪污犯李彬,引起了朝野震动。后来,他敌不住李善长的百计陷害,干脆回家闲居。

刘基极有知人之明,他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外宽内急,所以不去致身仕途,而是尽量洁身远引。一次,朱元璋想把李善长换掉,让他当丞相,刘基说:“李善长是功臣勋旧,能够调和众臣。”

朱元璋奇怪地问:“李善长多次说你的短处,你为什么总说他的长处呢?我想让您当丞相,不知意下如何?”

刘基说:“国之大事,莫大于置相,易相犹如殿之换柱,如用小柱,非折即仆。我就是这样的小柱,怎么可以换上去呢?”

朱元璋又问:“杨宪如何?”刘基说:“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却无当丞相的器量。丞相必须持心如水,不偏不倚,杨宪做不到。”

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器量更浅,胸怀更小。”朱元璋最后说:“胡惟庸怎么样?”刘基答道:“万万不可。当丞相好比驾车,胡惟庸不仅驾不好车,还会弄得辕断轮摧。”

朱元璋还是让这几个人当了丞相,结局如何呢?杨宪因犯律被杀,汪广洋被赐死,胡惟庸谋反,其案株连之多,被杀三万人,连李善长也被连累灭族!

刘基可算有知人之明了!

胡惟庸因刘基曾在朱元璋面前贬评过自己,就怀恨在心,当了丞相之后,就诬陷刘基的儿子,也诬陷刘基占了有王气的坟地,刘基本来在家过着隐居的生活,下棋品茶,逍遥自乐,却忽然被传到京城,令其对证。虽然最后朱元璋还是把他护送回家,但他还是忧愤成疾,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评议】

中国历史上的最早的奇人当数武王伐纣时的姜子牙了。姜子牙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本领,但时运不来,他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耐心等待。他可谓事事不顺心,即使做点小买卖,老天也与他作对。一次,他借了点钱买了点面到街上去卖,没想到一阵风把面全吹跑了,弄得他血本无归。但他没有灰心,等待时来运转。他在渭水边上钓鱼,用的是直钩,所以一条鱼也钓不到,他老婆来送饭,见他用直钩钓鱼,不禁大怒,就把鱼钩弯过来,趁他吃饭的功夫就钓了许多。姜太公见了,反把那些鱼都放到水里,并对老婆说:“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岂可勉强。”后来,连老婆都跟他离婚了,他还是在等待。一直到了八十岁,周公才来到渭水边,请他出山。周公亲带车马,在他的身边一站就是半天,姜子牙终于被周公的态度所打动,出山帮助武王伐纣。

据说姜子牙不仅智谋超人,还道术精深,既能出谋划策,又能掐会算,甚至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后被封于齐。在当时,齐地是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又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开发区”,其享禄之厚,为百官之首。姜子牙也被尊称为太公,可谓福寿双全。

秦末汉初的张良也算是一位奇人,他奇有四处:一是散尽家财,誓为韩国报仇,寻访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虽未成功,但其勇烈刚毅,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其二是他得遇奇缘,学得兵法。据说张良遇到一位老人,那老人让张良把掉在地上的鞋子给他穿上,张良照办了,老人就约他黎明在某地相会,授以兵法。张良连去两次,老人都先他而到,老人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于是,张良干脆从晚上等到黎明,根本就不回去,总算使老人满意了。老人觉得他品德甚佳,才质不凡,就授他兵法,张良从此就成为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了。这个“张良纳履”的故事,直到现在还被常常拿来教育儿童尊敬老人。其三是他屡出奇计,助刘邦脱困危、胜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四是能功成身退,不贪名利,既躲过了刘邦、吕雉对功臣的诛戮之祸,又免去了像萧何那样的屈身之辱,只是洁身远引,钻研兵法,恰像清溪湍湍,避世而流。

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当然也算得是一位奇人。他躬耕隆中,不辍诗书,用他的话说,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见他仁德至厚、诚信可嘉,便决定辅他共图大业。诸葛亮未出隆中就三分天下,既出隆中,更东联孙吴,北抗曹魏,火烧赤壁,再取成都,终于证实了他三国鼎立的预言。但诸葛亮之奇,还不全在此处,与其他人相比,他是洞察世事偏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明知天下大势,三足而立,魏、吴皆不可图,但他却要实现刘备匡扶汉室、继承汉统的遗愿,不辞辛劳,六出祁山,终于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呕血而亡。

隐居山林不足为奇,奇的是在经世济时中偏能显示出其奇人逸士的本色。政坛上的奇人逸士,“兼济”与“独善”兼得,现在想来,犹令人向往不已。

同类推荐
  • 高太尉新传

    高太尉新传

    这里有当时最富庶的城市,这里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这里有当时最灿烂的文化,但是,中原万里锦绣山河,却即将在巨大的耻辱中臣服于异族的铁蹄。倘若未雨绸缪,那么,北定燕云西进沙州,南出大理东下琉球,这一切是否不再会是梦想?本书已完结,请书友们支持新书《武唐攻略》链接见简介下的直通车,谢谢!
  • 大周北荒录

    大周北荒录

    大周元年,太祖筑长城,设守卫军,不受调宣,享诸侯供奉。诏曰:国之利器,永镇北荒。
  • 他改变了南朝

    他改变了南朝

    大宝元年(550年),陈昌重生到了陈霸先的儿子身上,时逢侯景之乱。这是个南北朝末期后三国鼎立的故事。南北朝前承魏晋风流,后启隋唐盛世,是个热血沸腾的时代。英雄,美女,权谋,争霸,荒唐,邪恶,忠义与背叛都在这里。且看陈昌如何助父扫平江南群雄,称帝建国;进而扭转乾坤,一统中国。王僧辩,王琳世之名将;宇文邕,杨坚一代雄主;陈昌一至,谁与争锋?
  •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许多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这一段历史成为屈辱史。帝国主义国家通过缔结不平等条约,压迫殖民地国家,形成了特定时期的国际格局。本书对这些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背景,条约内容,以及条约形成的影响都有详细的介绍。
  • 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

    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

    本书叙述了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回顾了查理一世即位后的反动统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的过程;主要叙述了革命的起因、国会内的斗争、第一次内战、克伦威尔的崛起、军队内部的冲突、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等重大事件。1640~1649,短短九年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改变?本书会给你一个答案。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洋葱和玫瑰

    洋葱和玫瑰

    林小葱,洋葱般的女生。杜薇薇,玫瑰般的女生。两个性格迥异的女生的初成长的大学时代。
  • 君亦绾锦心

    君亦绾锦心

    多年之后,于泠萧回想起当年的漫漫寻夫之路,对着面前的男人控告∶‘‘所以,当年你一直在欺我!?’’傅玄面容青隽,眉眼弯弯,嘴角轻启,‘‘嗯,可是阿锦,我负了他们,却从未负过你。’’渡过两世,却躲不过一个‘‘情’’字。相隔几百年,再次寻你而来。他本不是正人君子,却庆幸那时的怜悯之心。她本不是死缠烂打之人,却感谢那时的穷追不舍。(女主成长型,男主有一个屌炸天的隐蔽身份,前期恩恩爱爱,后期回忆杀)
  • 穿梭从动漫开始

    穿梭从动漫开始

    随机穿越,结界师,美食的俘虏,火影,海贼,主神空间,诸天万界,尽在我手!
  • 现实封妖游戏

    现实封妖游戏

    灵气回溯,万物开始新一轮的进化,原本存在于野史杂记中光怪陆离的生物也不再只为传说,它们被世人统称为“妖魂”。与此同时,一群手印封妖阵,自称封妖师的人类走向世间,他们御火乘风,降服封印“妖魂,”御使强大的“妖魂”,淬炼神器法器,傲然于世。本书爽文,主流收复妖魂,培养妖魂,以妖魂作战,喜欢妖怪的书友不妨一观。群号:790757230
  • 青蝶(上)

    青蝶(上)

    染儿心神迷茫之际,一个淡淡的身影出现在她身后,接着一个隐秘如魅的声音在染儿耳边轻轻道:“染儿,想不想来做个游戏?一个很有趣,很好玩的游戏!”“砰”的一声,偏室的门再一次重重地关了起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大厅中歌妓的唱腔轻轻传来,游过沉静于黑暗中的花园,送入到花园角落一座看似与世隔绝的小楼之上。小楼中有人轻轻地叹息,似是有满心的哀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门辣妻:傻夫,吹灯上榻

    农门辣妻:傻夫,吹灯上榻

    白锦荷误入一个傻子的世界,当她想要闯荡天下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傻子就是她的天下;有一天这个傻子主宰了这方水土,当时的山盟虽在,却是锦书难托,面对陌生的文昱枫,白锦荷选择了放手,那个如同珠玉般的文昱枫在人生的荒途中越陷越深,白锦荷的一切只能成为他回忆,却无法延伸出他们的前世今生;可是他身处高位,心系天下,每一次转身看她总是万分亏欠,他们终究会怎样?结局由你来定!!
  • 婚在迷途情永殇

    婚在迷途情永殇

    易寒尧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在邓欢的内心安居下来。结婚之后,她才明白,他娶自己,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她可以成为他妹妹的移动血库!邓欢的心就这样被易寒尧割了一刀,再一刀。就连她那未成形的孩子,都被他执意流掉。她实在熬不住了了——“易寒尧,你会后悔的!”是啊,他终究如她的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棠纪事

    春棠纪事

    新书《越女朱颜》求收藏啦!新书简介:一个江湖侠女与傲娇王爷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拨弄朝堂风云,置身皇储之争,化解内宅之乱...纵有前世记忆,一路行来,犹是步步惊心。至于嫁得良人,陆嘉月只能说,此事纯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