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800000003

第3章 开国与固权·开国易,固权难 (1)

【引言】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作创业易,守成难。这是千百年来经验的总结。

自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在三四千年的古代历史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三四十个朝代,其中为巩固权力而杀人最多的开国皇帝,恐怕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了。

俗语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这话极不可靠,一朝天子固然要换一朝臣,但这一朝臣可未必能做得稳。“伴君如伴虎”这话倒是十分有道理。虎者,百兽之王也,将虎比君,实寓豺狼当道之意,始作此语者,可谓意寓深长,对中国历史有切身的体会了!开国皇帝何以比其他后继皇帝更需固权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是开国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各色人等都有混进开国队伍的可能,如不清理,将来会酿成大祸。其二是开国期间有许多人手握重兵而又威望很高,如不诛杀,很有可能造成功高震主、才大压主和权大欺主的情况,将来必成后患。至于第三点,则是作长远之计,为子孙谋划了。

【事典】

关于为子孙计,用朱元璋所做的一件小事情可以给出绝好的说明。在朱元璋要赐死开国功臣李善长时,太子朱标曾向朱元璋进谏说:“皇父诛杀的人太多太滥了,恐怕有伤于和气。”朱元璋听了,默无一语。第二天,他又把太子叫来,将一根长满刺的荆棍扔在地下,要太子捡起来,太子面有为难之色,朱元璋笑道:“我让你拿着棘杖,你认为棘杖上有刺,怕伤了你的手,若是把棘刺除去,就可以不必担忧了。我现在诛戮功臣,便是替你把刺去掉,你难道还不明白我的用意吗?”

谁知太子却是一位饱读圣贤之书的书生,听了父亲这话,大不以为然,反而叩头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话明摆着说朱元璋是一个昏暴的君主,朱元璋哪能不怒,当即提起身前的几案,就要投到太子的身上。太子见了,惊慌万分,连忙把怀里的一卷东西掏出扔在地上,拔腿就跑。朱元璋拾起这卷东西,展开一看,原是《负子图》,不觉大恸,才未追究太子的罪责。原来,当年朱元璋同陈友谅大战,以二十万大军对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形势非常危急,马皇后背负太子作战,终于战胜了陈友谅。事后,朱元璋让人绘成《负子图》,以纪念这段艰难的历史。多亏这张负子图救了太子的性命。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开国帝王要除功臣的深刻用意。

明朝初立之时,朱元璋确实是宵衣旰食,每天忙到深夜,早上又早早起床,接见大臣,批阅奏章,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衣食起居也十分俭朴。尽管如此,在战争中崛起的新的地主、官僚还是用各种方法营私舞弊、盘剥农民,一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功臣宿将也恃功自傲、恃权自专,或是徇私枉法、巧取豪夺,刚刚缓和的农民矛盾又趋尖锐。许多地方竟爆发了小股农民起义,再加上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还在不断骚扰,东南沿海一带又有倭寇出没,使刚刚建立的明朝处于内忧外困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固权措施。

其一是改革官制,削弱了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权力,把这两个主管行政和军事的要害部门分成几块,又把亲王派往各地监军,这样,大权就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手中了。

其二是建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施行严刑峻法。都察院的权力是纠察百官的得失,监察御史的官品虽然只有七品,但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大官都可以告,凡是大臣奸邪、擅作威福,小人构陷、扰乱视听以及贪赃枉法,变乱祖制和学术风气等都在纠劾的范围之内。《明律》中的许多规定,在今天看来,确实是十分残酷的。例如:凡奸邪进谗言使未犯死罪而致死的人处斩;如有人犯了死罪,有人用巧言进谏使之免于死罪的,进言者也要被处斩;即使是掌管刑律的官员,如果听从了上司的主使,减轻或是加重了罪犯的刑罚,也要被处死,并将其妻子充作官奴,家产没入官府。

对于贪污,朱元璋的认识十分深刻,认为其直接关系到政治风气乃至国家的生死存亡,他说:“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认为此弊不除,欲行善政,绝无可能。于是,《明律》规定,官吏必须廉洁奉公,即使因公出差乘坐公车,也不能捎带私人财物,附载衣服等不得超过十斤,每超过五斤打十鞭,十斤加一等,直至笞至六十。凡贪污者,至轻之罪也要发配到北方边地,如果贪污数额折价超过六十两银子以上,处以枭首、剥皮、实草之刑。其具体的做法是把犯官先砍去头,然后再剥下皮,把头挂在杆子上,把皮包上草秸,放在衙门口旁边的土地庙外,或是摆在公座之旁,其用意是警告后来的官吏,不得再行贪污。朱元璋的这一招虽不太“人道”,但却十分有效,这种法令实行不久,吏治果然有所好转。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官吏胆敢以身试法,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有人告发二司与户部侍郎郭桓勾结贪污,朱元璋迅速查勘,追出赃粮七百万石。朱元璋大怒,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吏全部处死。经过拷问,又牵连了许多人,最后杀人总数,包括官吏和地主竟达数万人之多。在这种严刑峻法和“运动”打击结合的综合治理下,洪武年间的吏治总算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其三是对官吏实行特务统治。朱元璋设立了巡检司和锦衣卫,让巡检司专门负责盘查全国各地的过往行人,人们被限制在方圆一百里的活动范围之内,如有超出,须事先弄得“路引”,这是防止人民串联造反的重要措施。锦衣卫则是专门负责监视百官的动静的,就连街衢之上,也布满锦衣卫。这样,吏民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皇帝的耳目。

一次,博士钱宰罢朝回家,在路上信口吟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对钱宰说:“昨天作得好诗!不过我并未‘嫌’你啊,改作‘忧’字怎么样?”钱宰一听,连忙跪下叩头,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朱元璋并不是要追究他的罪责,而是要显示自己的无所不知,钱宰才算没有倒霉。吏部尚书吴琳告老还乡,已是无所作为,但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常派锦衣卫去监视他。

一天,一个特务向田间插秧的一个老农夫问讯道:“这里可有个退了休的吴尚书吗?”那老人措手答道:“我吴琳便是。”朱元璋得到了这一消息,知道吴琳并无异志,十分高兴,奖赏了吴琳。大学士宋濂是著名的学者,对朱元璋可谓赤胆忠心,但朱元璋竟还不放心,经常派特务监视。

一次,宋濂在家请客,特务竟把赴宴人等乃至菜肴的全都列单汇报给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宋濂请客及菜肴的情况,宋濂把所请客人和菜肴情况一一据实回答,朱元璋听后十分满意地说:“宋学士所说皆实,没有骗我!”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在家生闷气,监视他的人认为有可能是对皇上不满,就偷偷地把他生气的样子画了下来,交给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何故生气,宋讷做了解释,朱元璋知道他生闷气与朝事无关,才不追究。宋讷非常奇怪地问太祖怎么知道他的家事,太祖就把那张画像拿出来给他看,结果宋讷几被惊倒。就这样,朱元璋掌握了臣下的一言一行,臣下深恐动辄得咎,真正做到了前人所谓的“慎”、“独”,哪里还敢有不臣之心呢?

其四是实行舆论控制,以建立他在人们意识中的崇高地位。在时人看来,朱元璋的出身十分微贱,祖祖辈辈都是替地主干活的农夫,而且朱元璋本人还做过和尚,因此,朱元璋做皇帝,不仅不符合当时的标准,简直对民众的一种污辱,尤其是许多贵族出身的文人,更是看不起朱元璋。至于出来做明朝的官,他们更是不愿意。对于这部分文人,朱元璋毫不留情。例如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两人为了找借口不出来做官,竟致把手指截断,朱元璋听说了,就特意把他们召来,当面质问:“过去世道动乱的时候,你们住在哪里?”他们回答说:“红寇窜乱之时,我们住在闽、赣一带。”朱元璋一听,勃然大怒,他起自红巾军,夏伯启竟敢把红巾军称为寇,实是胆大包天,当即下令把他们处死,并命令凡是不听征召,不与政府合作的知识分子,一律杀头抄家。

朱元璋识字不多,却特别忌讳文字上冲撞他,对于能合他心意的一些诗文词句,他也格外见爱。一次,朱元璋微服出访,到了江淮一带的多宝寺,见寺中多宣多宝如来的佛号,就对侍从说:“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随行的学士江怀素知道太祖又在考较群臣,就马上趋奉道:“国号大明,无更大大明皇帝”。朱元璋一听大喜,把江怀素提升为吏部侍郎。

朱元璋在江淮一带遇到以前的故友陈君佐,陈君佐少有才名,朱元璋就带他出入淮扬一带。一天,朱元璋在一家小店吃饭,忽有所思,又出对道:“小村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陈君佐脱口而出对道:“大明君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朱元璋极其高兴,想让他随侍左右,当一词臣,陈君佐过惯了逍遥自在的生活,并不愿意,朱元璋也未勉强。又过了几天,朱元璋遇一士人,见他文采风流,相问之下,知他是重庆府监生,朱元璋便命他属对,自出上联道:“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那士人也不假思索,开口对道:“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闻言大喜,第二天,就遣人送去了千两黄金。

如果谁无意当中冒犯了他,甚至被人无中生有地构谄,朱元璋也横加杀害。例如,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的《万寿贺表》中有“体乾发坤,藻饰太平”之句,其中“法坤”读作“发髡”,即剃去头发,朱元璋怀疑是讽刺自己当过和尚,“藻饰太平”与“早失太平”同音,这位教谕当然也就成了枉死城里的新鬼。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中有“送瞻帝扉”,“帝扉”可读作“帝非”,朱元璋也怀疑这是吕睿暗示他不能当皇帝,也将之杀头。毫州训导林云为本州作《谢东宫赐宴笺》中有“式君父以班爵禄”,其中“式君父”可读作“失君父”。祥府县学谕贾翥为本县作《正旦贺表》中有“取法象魏”,其中“取法”可读作“去发”,朱元璋都以为是对自己不敬,均处以死刑。

同类推荐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3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3

    平实严谨说历史,轻松幽默神吐槽,一本保证让你爱上“历史”的超级畅销书!本册书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之间几十年的历史,详细讲述了清朝从“天朝上国”到“东亚病夫”的转变历程,深度剖析转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清朝的皇帝似乎总是活在梦里无法看清局势?晚清时期的清朝与西方列强都在使用怎样的武器?为什么日本和清朝遭受同样的入侵却能够迅速崛起?你想知道的各种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主要内容包括:传说与考古中的“人之初”;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夏、商、西周;春秋列国风云变幻,战国七雄走向统一;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等五部分。本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大明武夫

    大明武夫

    赵进平凡一生,没想到在明末有了新的开始他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凭手中矛,平万里河山,这就是大明武夫
  • 口述历史怎么做怎么样:齐红深的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

    口述历史怎么做怎么样:齐红深的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

    口述历史传到我国几十年来,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开始与多种学科对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很不成熟,口述史理论相对滞后,并与实践脱节。实践者需要理论指导,而多数理论研究者的实践经验又不够多。齐红深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从事口述历史访谈和研究。他组织全国(含台湾、香港)八十多位各方面专家学者共同承担的国家教育科学课题“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已经搜集到2300多位亲历者的口述历史及其历史照片、实物,构成了完整、系统、立体、多维度的日本侵华证人、证言、证物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开展最早、规模最大、最为规范的口述史项目。
  • 大明东北军

    大明东北军

    落日寒鸦泣,血满英雄泪。谁言汉家儿郎无血性,特种兵陈金穿越到鸟不拉屎的古代。
热门推荐
  • 文字大电影之杏雨爱

    文字大电影之杏雨爱

    一个文白作家,一个性感记者的爱情探险之旅。景色全是动作,细细品味,轻小说,轻点,轻点。故事紧凑,贴近心灵。幸福其实很简单,一缕霞光,一个拥抱。
  • 不死道童

    不死道童

    修仙一道,当先固肉身,再修灵力,后炼元神,三者大成,凝练归一,法力自生!法力成,则证得天仙之道!这是一个关于少年修炼成仙的故事,其中几多磨难,几多坎坷,方能得志!少年名为李洛,降生于十方界西昆仑之地,一十三年后拜入位列仙道十宗的刈云宗,问道之卷即将展开!
  • 撕裂乾坤

    撕裂乾坤

    幽蓝色的月亮,强者为尊的世界,他身为一个武将世家的少爷居然无法凝聚天地之气,但是天意弄人,百般无奈的他只好去寻找武林中的武功秘籍。一部《黑天》让他踏上了修行之路。血气弥漫,冲出暗血之地,踏上复仇之路,入地狱,破桎梏……
  • 千金有毒:Boss的落跑新娘

    千金有毒:Boss的落跑新娘

    “签了它!”他目光幽深语气清冷,一纸契约宣告他的占有。“敢碰我的女人,杀无赦!”他狠辣果决,一怒为红颜。“叶晚晴,你不过是仗着我宠你……滚!”他宠她上天,弃她入地狱。她浅浅一笑,华丽转身,“唐少,但愿不再见。”他步步紧逼,咬牙切齿,“女人,我说过,除非我厌弃,你终生都是我的……”
  • 凌霄战帝

    凌霄战帝

    生物学家宋遥穿越重生,附身在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身上。却发现这孩子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被投入孤岛,面临生死。苟延残喘,谋划六年,他是否能够逃出生天?
  • 天下双君

    天下双君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下双傲人间双君,一主妖,一主人,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相互扶持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宝马和奔驰的较量(微阅读1+1工程·第五辑)

    宝马和奔驰的较量(微阅读1+1工程·第五辑)

    吴志强创作的《宝马和奔驰的较量》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盗网》、《无辜的烈士》、《门诊对话实录》、《被自杀》、《明星的母亲》、《小偷日记》、《冯小三其人》、《诱贼的防盗门》、《钱包故事》、《谁的代表作》、《我要去北京》、《都是衬衣惹的祸》等故事。
  • 万法之刃

    万法之刃

    骑士之国,不起眼的见习骑士、地球之上,泯然众人的学子一员,又或者,在万千世界是挣扎求存的神选之子,哪一个,才是乔森的真正身份?于华丽的魔法中寻找智慧之精义,于板铠大剑中追求力量之极限,于自然与平衡中追迹神灵不经意留下的线索,直到……成为一世至尊。呵,这条路,每一步,大概都埋葬着无数的尸骨,即使有神灵的眷顾,青少年哟,你真的想踏上这条路,迈出一往无回的第一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