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3800000001

第1章 诗人要有“猛禽杀”之心——序杨罡诗集《亚历山大与女理发师》

周瑟瑟

杨罡近年的写作我较为熟悉,他每当写出一首诗就会发给我看。我会及时表达我的意见,好或不好我们无所不谈。我的意见他听得进,他不固执,有时他把一首诗改了多遍,但我却固执地认为最初那一稿最好,我会说出我的理由,好在哪里,他改掉的是一首诗最能打动我的写法,而变成了一首在我眼里没有特点的坏诗。他本来很兴奋,被我泼了一通冷水后,也不沮丧,我也有耐心,我说服他改回原诗。下面这首《猛禽杀》就被他差点改掉了我欣赏的写法,这次他要出版诗集,我看还是保持了原样。

我恨不得亲手杀死它

那只可恶的黑色的猛禽

它不停啄食我的妹妹

它来去无踪

它来的时候

总是破窗而入

在北方之北,每一回

我都能听到

玻璃被瞬间击碎的尖叫

从赣西北,远远传来

然后我看到我的妹妹

蹲在她的小屋里

大声哭泣

那双在春天种下玫瑰的手

鲜血直流

她以鲜血直流的颤抖的双手

掩面哭泣

她手上的血,一滴到地上

就变为花瓣

那只黑色的猛禽

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它总是时不时地

啄食妹妹那张秀美的脸

并留下暗红的疤痕

啄食她那双清澈的眼眸

现在,那里已空洞无光

它还啄食她那颗善良的心

如今,那颗善良的心

早已分不清

何为善良,何为邪恶

何为幸福,何为希望

它甚至感觉不到痛

也感觉不到爱

它只能偶尔感觉到悔恨

当她悔恨的时候

它啄她的心就更为猛烈

它不停啄食我的妹妹

那只邪恶的黑色的猛禽

我恨不得亲手杀死它

——《猛禽杀》

杨罡的作品大部分我都读过,还不止一次读,这首《猛禽杀》第一眼就抓住了我。杨罡处理情感、语言与叙述的手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叙述直接,不绕弯,第一句上来就是:“我恨不得亲手杀死它”,没有任何铺垫,正是由于他的直接,全诗一开始就有了凶狠的效果。

杨罡这首诗无疑为现代诗写作提供了一个样本,如何让诗直接进入诗的核心,而不在诗的边缘打转,直接有效地进入,不让诗停顿,他做到了。“那只可恶的黑色的猛禽/它不停啄食我的妹妹”,很快他就给出了诗的基本事实。这就是全部真相,但杨罡没有一味陷入对真相的阐述,而是抛开诗之外的逻辑去创造属于诗本身的那一部分——诗的想象在杨罡的写作里上升到了现实之外的高度。

猛禽与妹妹是诗的两个对立主体,而我是谁?我是在诗的开始与最后强调的“我恨不得亲手杀死它”的那个人。猛禽是“邪恶的黑色的”,这是诗人的叙述策略,给出一个喻体,然后不再回避喻体的本来面目,它是“邪恶的黑色的”猛禽,它的“破窗而入”撕开了妹妹的善,“啄食”的动作反复出现,增加了诗的残忍与血腥。

善与恶的对立,诗的叙述在一个基本的事实里进行,善恶厮打却不混乱,杨罡有条理地讲述,让读者明白了诗的现实。他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隐喻,这首诗之所以写得惊心动魄,是因为杨罡抓住了损害与被损害之间的冲突,当损害到一定的程度,损害变得更加的凶猛。

杨罡的写作一直在口语的快感中狂欢,而这首诗却是在损害中达到了痛苦的狂欢。“当她悔恨的时候/它啄她的心就更为猛烈”,损害才是诗的真相。而善良、幸福与爱却已经麻木,或者沉溺于被损害的快感。

“我”目睹这场损害与被损害的游戏,“我恨不得亲手杀死它”是作为哥哥的真实意愿。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写下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生活的事实。杨罡显然将诗从生活中拯救出来,高于生活不是什么技巧,诗的高度取决于诗人内心的情感有多炽烈。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心灵的角斗场有多大,诗的内部空间就有多大。杨罡营造了现代诗紧张的气氛,“它来去无踪/它来的时候/总是破窗而入/在北方之北,每一回/我都能听到/玻璃被瞬间击碎的尖叫/从赣西北,远远传来/然后我看到我的妹妹/蹲在她的小屋里/大声哭泣”,我们沉浸在诗的紧张气氛的扩张之中时,会以为他所写的是真实的生活,其实诗就是诗,诗与生活可以是两码事,只是这首诗在虚构中获得了真实的效果,让人误以为杨罡在写一段痛苦的故事,差点忘记了他虚构的细节,这正是诗人将虚构营造出真实氛围的策略。

读完全诗,我们不仅要追问:“猛禽”到底是什么?而妹妹又是谁?杨罡把形而上的写作引向何方?

对美的破坏,对善的侵害,对生活的占有,这样的遭遇我们常常面对,却无能为力,“我恨不得亲手杀死它”也只能是对恶的回应。站在恐怖主义向人类发出挑战的时代来理解这首诗,或许我们能读出更多真实的痛苦,诗中妹妹“鲜血直流的颤抖的双手”与她“掩面哭泣”的场景无不令人动容。

但杨罡不是一个煽情的诗人,或者他把自己的本来面目隐藏了起来,他坚持以一种冷却的手法处理炽烈的情感,坚持以客观的叙述表达爱恨。正是这样客观的写作方式让这首诗达到了情感冲突与压抑的巅峰。

杨罡的虚构又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如今,那颗善良的心/早已分不清/何为善良,何为邪恶/何为幸福,何为希望/它甚至感觉不到痛/也感觉不到爱”,这样的表述如果在别处会显得轻浅,而在此处则有了沉重与无奈,让我们看到了被损害后的善,善永远在善应有的地方,“它只能偶尔感觉到悔恨”,而恶也在恶应有的地方,“当她悔恨的时候/它啄她的心就更为猛烈”。

杨罡难道藏有诗的秘密?他第一次发这首诗给我时是征求修改意见,他改了几稿均被我否定了,我相信他的第一稿是最好的。

“猛禽”是邪恶的力量,是黑暗的象征,而妹妹是美好与善良,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妹妹。形而上的写作包含了道德、正义与良知,更是人性深处对美与善的保护,对邪恶与黑暗的咬牙切齿。我们见多了这样宏大的人类主题式写作,但杨罡这首诗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效果。

杨罡并不是一个持续写作的诗人,他应该有多年不写或离开诗歌现场很久了,他与我联系上后,才有一定的创作量。一个人如果离开诗歌现场太久,要想尽快恢复对诗歌的敏锐感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丧失掉了诗歌的敏锐感觉,要找回来很难。

在我的印象里杨罡的写作并没有多大困难,他对诗歌的敏锐感觉一直在,并且还很强劲。这主要体现在他与语言的顺畅关系上,他不是一个为难自己的诗人,他的诗歌态度在有话要写的层面,这是一个把脑子里所想付诸诗歌写作的人,不绕弯,直接写下他想写的诗歌,他把诗歌变成舒服的或者与生活平等的表达。不像有些人把写诗这件事弄得神乎其神,陷在其中不能自拔,小到让自己变得痛苦不堪,大到丢了性命。

而杨罡的写作在我看来是生命里自然溢出来的一种状态,包括我特别欣赏的《猛禽杀》都是自然溢出来的作品,与他这个人的写作状态是贴身的,是一体的,不把自我的敏锐感觉与诗歌分离,而是紧紧贴在一起,是一个好诗人的写作习惯,或者说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好诗人的前提。不为难自己或许是外在的,但杨罡本质上关注的是个体的真实感受与他内在的生命经验。

杨罡的作品还有一个自然的属性:吟唱与忧伤。他很大一部分作品呈现了一个中年男人畅快淋漓的吟唱与无所顾忌的忧伤。

他的诗骨子里有一股欢快或忧郁在涌动,他在《向日葵》一诗最后写道:“在灿烂笑容的背后/你心中那深埋的悲伤”,无论是忧伤情绪还是吟唱风格,都不属于当下诗歌的流行元素,但我相信这是杨罡骨子里的本来面目。通常我们说什么人写什么诗是有一定道理的,杨罡说他从小多病,他温文尔雅,我看他骨子里是忧伤的。他属于有自己的写作路数的人,这一点不让人担心。

北方的炼丹炉

高耸着,直指苍穹

冒着接天的乳白的浓烟

在凛冽的寒风中

寂寞燃烧

——《炼丹炉》

“炼丹炉”又是一个绝妙的诗歌喻体,而我要说的是杨罡敏感的心,他写的是怀乡病,但在异乡人的忧伤里渗进了小小的超脱,甚至在他的诗里有不少嘻戏与幽默。尤其是他近两年的作品越来越试图消解生活的压抑,而在消解中去创造诗歌的价值与意义。

再看他的吟唱:

蟋蟀把歌声撒在花下

萤火把灯笼挂在草间

青蛙扑通跳进荷塘

黄狗趴在地上支棱着耳朵

爷爷咕嘟咕嘟抽着水烟

奶奶有一阵没一阵摇着蒲扇

梨树下横着那张竹榻

竹榻上躺着那个少年

那个小小的少年啊

正仰望着星空

——《梨树下》

典型的乡村谣曲,透出淡淡的少年的生命体悟。杨罡本人好像也偏爱这类作品,这可能与一个从小多病的乡村少年的生活有关,也可能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少年的成长有关,其实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生命体验与成长过程中的人文影响。

记录个体生命的人文感受,包括生活与历史场景的记忆,是诗歌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不可回避的路径。杨罡在少年时浸染的忧伤之美延续到今天,恰是他忠于个体生命从而回应命运的体现。

而杨罡的嘻戏与幽默消解了生活的无聊,与我所说的“卡丘主义”美学原则保持了一致。他作为“卡丘主义”诗歌群体中的一员,创造了他的认知与有趣。

电剪的吱吱声一会儿就停了

女理发师把白色的围布轻轻一掀

白头发与黑头发一股脑掉到地上

中年男人顶着光头走出了发廊

铺天盖地的夜色,如此温柔

立刻还了他一头浓密的黑发

——《亚历山大与女理发师》

《亚历山大与女理发师》一诗还原了生活的现场,有趣的对话让生活变得不那么沉重与压抑,从一个角度消解了《猛禽杀》的痛苦与无奈,让诗歌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支点中找到了平衡。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后现代性“卡丘”式叙述与形而上的隐喻式批判。

从这部诗集看来,杨罡既有痛苦的批判,又有欢快的吟唱,更有无边的嘻戏与幽默。为什么我没有建议这部诗集叫做《猛禽杀》而建议叫《亚历山大与女理发师》,因为我觉得他这部诗集更多时候是在生活的现场表达他的态度,而不是在隐喻中批判。虽然我很欣赏一个诗人常怀“猛禽杀”之心,保持对生活的怀疑、消解与批判的态度,但杨罡毕竟属于他自己,任何评论都只能佐证他在某一阶段的写作。

杨罡还会写出什么好玩与有趣的作品?或者他还会拿出更猛的“猛禽杀”?对于他这样把写作与自我贴身的人,二者都有可能。

2015年11月15日于北京树下斋

周瑟瑟,湖南人,现居北京。著名诗人,小说家,卡丘主义诗歌主要倡导者,纪录片导演。著有诗集《尘世的礼物》《私有制》等9部,长篇小说《暧昧大街》《中关村的乌鸦》等5部。

同类推荐
  • 文学,是诗意的历险:许钧与勒克莱齐奥对话录

    文学,是诗意的历险:许钧与勒克莱齐奥对话录

    法国文学翻译家许钧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许钧以翻译为缘,与勒克莱齐奥结下了四十余年友情。本书记录了他们就文学、创作、翻译、教育、人生等主题展开的一系列对话。其中有勒克莱齐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久许钧在巴黎与他的深入交流,也有勒克莱齐奥应邀担任南京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后在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与许钧、毕飞宇等的倾心交谈。他们的交流与对话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满睿智,趣味盎然,具有鲜活的材料与深刻的思想。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法语文学学者许钧之间深刻、睿智又趣味盎然的精彩对话。当代法国最杰出的作家和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之间的对话,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满睿智,趣味盎然,具有鲜活的材料与深刻的思想。这是国内著名翻译家许钧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就文学创作、翻译、教育、人生等主题的一系列对话录,相信会得到国内文学创作、研究者的关注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欢迎。
  • 南水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纪实

    南水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纪实

    本书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为题材,再现了南水北调工程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及南阳人民为南水北调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
  • 枕草子

    枕草子

    文学大师周作人经典全译本,译自《枕草子春曙抄》原版珍稀底本《枕草子》是日本治愈系至高杰作,畅销千年的文学里程碑经典。传奇女作家清少纳言,用纯净细腻、精致简明的独特笔触,完美呈现日常生活、风物自然、宫内趣闻中稍纵即逝的美。人世间的寻常物事,在她的笔尖开出花,她那颗不染纤尘的天才之心,体现在书中每一页,读来温暖治愈,不忍释卷,赢得“风从哪页吹起,便从哪页读起”之美誉。
  •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们总怪时光匆匆、时间少,你想找一僻静之所把不安的心,小心安放。我们渴望去一趟远方,让自由的风带走你被一切不顺造成的忧伤,却从未出发。我们和作者范泽木一样,天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朝九晚五轨迹恒定,常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也许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从何处出发。作者范泽木眼里的小镇就是我们心中的小镇,小镇里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人间冷暖,草木诗话,这些被妥善安置的时光,需要我们一一掀开。让我们每个有心人,释放自己对故乡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怀恋,自细微处,看万物有灵之美,赏时光静好的安宁。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毁灭世界的小怪兽

    毁灭世界的小怪兽

    抱歉了,诸位,这本书算是太监了,推荐新书,竞女之赏金女王,一天两更保证!
  • 试婚宠妃很狂傲

    试婚宠妃很狂傲

    ★她腹黑强大,张狂自信,重情重义,有仇必报,杀人不眨眼。她从神魔传奇时期而来,身上有着毁灭这个世界的力量。如此强大的人,穿越成一小国公主,竟被送到别国试婚!★他是这个世界公认的第一美男,有着天仙般的美貌,待人温柔有礼,几乎无所不能,是完美化身,是她的夫君,也是她的爱情俘虏。他处事谨慎,步步为营,她的出现却打乱了他的步伐。◆她武功了得,善用毒,会通灵术、道术以及各种你想像不到的能力,还有强大的夫君在背后撑腰,她杀小人,惩贱人,一步一步扶正,斜睨天下!他们在一起,创造了许多的辉煌和神话。【片段一】“王爷!三皇子送给您的舞姬被鸾妃拿去喂蟒蛇啦!”下人脸色惊恐来报。在书房里看兵书的琉王瞪了该下人一眼,“你敢直称它为蟒蛇?你不怕鸾妃抓你去喂它吗!”小厮脸色苍白,哆哆嗦嗦地跪下,“王、王爷,是、是青龙!那舞姬被送去喂青龙了。”某王爷抿了一口茶,依旧专心地看着兵书,道:“青龙饭后需要什么?”小厮才恍然大悟起来,“是、是甜点!奴才立即命厨房准备!”说着,赶紧退下了。某王爷心中牢记着宠妃法则之一:不仅要宠爱妃,还要宠爱妃的宠物。【片段二】“王爷!鸾妃她出门了!”某王爷正埋头处理事物,感觉到了小厮慌张的口气,头也没抬地问道:“女扮男装?去了青楼还是丐帮?”“不、是、是去了域剑将军那儿。”小厮硬着头皮说道。风一吹,哪还有某王的身影。竟敢偷偷跑出去见那个男人?他一定要把她拎回来!某王爷心中牢记守妃法则之一:要守住爱妃的心,必要将所有婚外恋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还有诱妃法则、哄妃法则,骗妃法则,更多请点击阅读!
  • 来自大都市的新晋农女

    来自大都市的新晋农女

    杨扬一觉醒来看见完全陌生的环境有点懵。什么?我居然穿越了?而且还穿成了个农家女?她可是从小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这日子要怎么过……
  • 一世烟雨严妻逆袭

    一世烟雨严妻逆袭

    《后来大佬又抢亲了》已发,欢迎大家阅读。 “来之不易,定当珍惜!” “我也是!” 雨中的相遇是偶然还是人为?一场错过的爱情,一场没有结局的结局…… 被一场偶然牵扯,进入彼此的生活。婚后她丢下一纸单方面签字的离婚协议。四年后归来时,她已深受万千人的爱。在看见她的一瞬,他却发现依旧是她的手下败将......
  • 有趣的动植物故事

    有趣的动植物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穷是病

    穷是病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种病一旦染上,便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也是必死无疑。
  • 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

    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

    当今世界,什么最重要?回答是口才、金钱和电脑!——这是美国人乃至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所推崇的口号。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看作是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战略武器,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又把“口才、金钱和电脑”看作是最有力的三大法宝。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电脑”取代了“原子弹”,而“口才”始终独冠“三宝”之首,可见,口才的作用和价值是何等重要。
  • 神州古情

    神州古情

    科学已经证实,史前存在着高度文明!许多科学家承认: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现代神学是史前高度文明的留存吗?有人说此文笔力强劲,有人说此文没有文笔,却无一差评......最后声明:此书非学霸看不懂,能看懂的都是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