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800000132

第132章 造势

当文朔带领着自己的舰队驶向那座孤悬海外的岛屿的时候,身在南京紫禁城的朱棣正拍着桌子发怒:

“泉州知州是谁?他竟然这么大的胆子,说出这种话来!”

站在一旁伺候的王景弘见朱棣发怒,不敢多说什么,只是把朱棣扔在地上的奏疏捡起来重新摆回到龙书案上。

“倭寇犯境、边民受尽磨难。现在三保费尽心力好是叫倭寇在沿海有了收敛之势,他竟然是上疏说三保滥用酷刑、伤害良民百姓导致沿海一片困顿!真是岂有此理!”

朱棣的怒气显然没有完全消退下去,王景弘早就已经和文朔绑在一条船上了,见有人这样弹劾文朔心里自然不忿,但是身为朱棣身边的近臣他当然知道自己改做什么。

“陛下圣明,剿寇怎么能和沿海百姓困顿扯上关系呢?难道说百姓被倭寇袭扰劫掠就要繁荣昌盛了?不过陛下可以看看这份刚刚地进来的奏疏,上面说的倒是和这位泉州知州大人不一样。”

说着他从刚刚抱进来的一堆奏疏里抽出一本递了上去,作为皇帝的近臣不但要掌管皇帝的衣食住行还要负责对于百官上的奏疏做一个预先的整理分类的工作,可以说是皇帝的保姆兼任秘书。这份奏疏可是当初文朔和他交代过的,一定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递送给朱棣。

“是吗?海疆的问题朝中还有人关心着?好我看看。”

朱棣坐回龙椅上翻开了这份奏疏,奏疏是都察院右都御使吴有道,身为都察院的第二把手仅仅次于左都御史陈瑛也是在大明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份奏疏写的也是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但是其中并没有多少一般奏疏中的虚言套词。相反是相当的有说服力。一般的大臣上疏为了给皇帝的奏疏都是先引经据典、什么古人云啦圣人言啦的一大堆到最后关键的话确实寥寥几笔带过了,甚至有时候朱棣看着这些大臣上的奏疏写了好几张都不知道要说什么。

但是这份奏疏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吴有道是查阅了不少的古籍资料把史书中有记载的关于天朝上国和其他国家进行海贸的事情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整整齐齐。然后又把蒙古元朝是如何实行海禁,从头至尾都叙述了一遍,并且还详细的列出了由于实行海禁元朝廷的税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急剧的萎缩。

然而和元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宋时期市舶司管理下税收占朝廷赋税的列表,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并非虚造还在后面详细的列出了自己的这些资料的来源。

最后他指出,沿海黎民原本就是靠着捕鱼为生,要是朝廷不许他们采捕这些人的日常生活就会失去着落。还带来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失去了海疆的庇护,帝国的本土将面临着来自海上的直接威胁,就像现在的倭寇犯境。

现在可以说在平倭招讨使的大力追剿之下,倭寇有收敛之势。但是难道这个世界上就仅仅有一个倭寇吗?并且是一旦朝廷放松了对于倭寇的打击力度这些倭寇会不会卷土重来也是个问题。然而帝国的据对不可能在海疆上始终保持这么大的打击力度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朱棣看着这份奏疏真的很震惊,在他所知道和了解的史书上都是说什么在聊过和蒙古国的欺凌下,苟延残喘的南宋朝是十分极弱的,但是叫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样偏安一隅的王朝仅是海贸带来的税收就已经是自己治下这个庞大的国的数倍,看奏疏上面说的那个王朝的百姓不论是从吃饭穿衣还是日常生活上显然要比自己认知中的历史上的南宋要好的多……

这一下子把朱棣头脑里那种天地之间唯我独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思想打破了,他被深深的震撼了,这就是兴海贸的好处吗?

这份奏疏不止在朱棣这里,就在百官之中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朱棣叫王景弘吧这份奏疏的文字部分在朝堂上念了一遍,并且给每一位到朝的大臣一份手抄本。

这就如同是有人为处在黑暗之中耳朵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的门,尽管现在这扇门没有完全打开,但是大家还是透过这扇门看到了外面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在以后的很多年里,这份奏疏一直被保存在帝国博物馆里,正是因为它叫整个帝国的人知道了原来海上会有一座金山在等着大家去发财的。

于是右都御使吴有道也就成了风云一样的人物,被大家热烈的追捧,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份奏疏的原件是来自一名叫郑和的太监,而这名太监是大明帝国内官监太监、平倭招讨使。

现在朝廷上面的人已经不再考虑是不是要去海外贸易了,相反的大家已经把注意力击中到了怎样去海外贸易赚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要知道这可是相当快的一个发财之道。哪怕你贪污受贿才能弄到几个钱,并且还要时时刻刻担惊受怕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人检举揭发出来。都察院和锦衣卫的人时刻在虎视眈眈的注视着呢!

而海贸就不同了,就拿倭国来说吧,现在明国的一根针到了倭国都会卖上几两的银子,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倭国的锻造技术根本不行,锻造技术不行你总不能找一根铁棒弄个什么铁柱磨成针吧?

哪怕是你北上一袋子针到倭国去贩卖那么回来的时候也能带回足够你在大明买上几亩地的银钱了,尽管所有的文武官员都知道这是一项可以发财的事情,但是海上的情况可就不那么招人爱了,风暴不说就单单是一个倭寇就足以叫你血本无归了,只怕是一次航海之后能不能回来还是个问题,那谁又会去冒这个险呢?

但是现在倭寇已经明显的收敛了,并且还有平倭招讨使大人在海上围剿。而且大家也再一次的在吴有道奏疏中看到了一种倾向,虽然朱棣在叫王景弘念完之后就没有再做什么表示,但是意思就是很明白了。

陛下不日将要完全开放海禁!

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同类推荐
  • 欧皇崛起

    欧皇崛起

    "(本书为《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的续集,为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马林花了六年时间,从一名被赶出家门的穷流浪骑士,奋斗成为伯国的伯爵,并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黑水公司”,麾下有2万强悍的雇佣兵,成为雇佣兵中的王者。然而,对于一名博学多才的学霸级穿越者而言,成为雇佣兵界的王者,显然不是终点。于是乎,马林带着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雇佣军,在全欧洲,掀起了腥风血雨,开始了欧皇崛起模式。最终,北海成了被马林所有的领土包围的“内海”。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智利的硝石,加勒比海岛的蔗糖、香料,南非的黄金……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为新的帝国增添营养……"
  • 人情义

    人情义

    没有穿越,没有系统,没有女主角,而且都是精神层面,只有经历过才懂得
  • 保险大明

    保险大明

    来到崇祯十四年,山河震荡,遍地狼烟。流寇肆虐,鞑子骄横。为保一方平安,杜允志成立了一支保险队,只要加入我的保险队,按期缴纳保护费,我就可以保你平安。人来杀人,佛来杀佛!
  •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曾维汉只是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因毕业后工作不稳定,一直沉迷于各种电脑游戏。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带着一个全新游戏系统的他,将和各路三国英雄们(当然还有三国美女们!哈哈哈!)开启了一个与众不同三国时代。
  • 铁血王朝之路

    铁血王朝之路

    每个好男儿都有热血疆场之梦,战斗战斗再战斗,在乱世之中不停征战,成就铁血王朝之路!
热门推荐
  • 多利亚的战纪

    多利亚的战纪

    年轻的冒险者杜瓦,背负着仇恨与责任踏上征途,却发现陷入惊天阴谋,为了挽救苍生,他做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
  • 我不配

    我不配

    短篇大神璃华首本虐心青春大长篇!这世间的所有美好,并不是得到后,就配得上拥有。八岁那年,他搬着小板凳坐在她面前,向她摊开掌心,递过去一颗糖。他说:“只要我有一颗糖,就一定会分你一半。所以,不要难过啦!呐,给你糖。”然后,牵她离开。他用他的一颗糖,甜了她整个灰蒙蒙的青春;他牵起她的手,一走就是二十年。青葱光影,他想就这么牵着她,一直牵着,一直牵到两个人都掉光牙齿,白了黑发。世界那么大,那么荒芜,有他在,她就什么都不怕。可是她不能拖累他的人生,她不配与他那样美好的人在一起,或许她爱他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走。经年之后,他独自走过她触摸过的街道,于岁月尽头泪如雨下。
  • 无敌从创世开始

    无敌从创世开始

    主角林凡,获得了一颗世界种子,并且,将一个小世界,打造成了一款,真实的游戏,招收玩家,壮大自己的世界,开启无敌之路。
  • 落日晖

    落日晖

    一场烈火带走了双亲寒寒冬日怎会无故起火?她不信这辈子一定报了双亲之仇……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环球风情

    环球风情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麹头陀传

    麹头陀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橘猫的报恩

    橘猫的报恩

    穿成一只橘猫之后的日子。好吧,简介无能……
  • 十七寒之锦当归

    十七寒之锦当归

    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你还喜欢我的时候,没有选择好好爱你。
  • 藏白首

    藏白首

    夜风何时起,约定白首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温情故事。而不只是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