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5000000006

第6章 历代堪舆学的发展史(1)

【商周——相地术萌芽】

风水之术由来已久,虽然先秦时期堪舆术还没有产生,但是,与堪舆术有关的相地行为已经出现。当然,在遥远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祖先只是将这种模糊的“相地”活动作为一种趋吉避凶的手段,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学问来看。

古老的相地原则

“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首先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遗址,“选址多位于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上,特别是河流交汇处……离河较远的,则多在泉近旁。”西安半坡遗址就坐落于渭河的支流浐河阶地上方,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

由此可知,那时的部落对居住环境已有所选择,这也正是后世风水师提倡的“近水而居”的相地原则,并且这种选择建立在对地理环境和风水知识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懂得居住方位与日照和风寒的关系。如半坡中间的房子朝东,围绕大房子氏族成员的房子多朝南,即表现出“喜东南,厌西北”的特点,遗址四周有防御性豪沟;沟北、南有公共墓地,居住与墓地分开。这正是后世风水师提倡的“子午向”原则。

归纳起来,考古发现的遗址对住宅的要求是:地势要取坡度台阶地,地形要选在河床边,土质要干燥,地基要坚实,水源要充足,水质要纯净,交通要方便,四周要有林木,环境要幽雅。这些条件都要通过相地才能达到,后世风水师很推崇这一套。

古老的相地术,除了运用于住宅的择址上,也用于统治者巩固政权。早在商朝,商州的第19代帝王盘庚,就懂得乘风水之利兴国,算是最早运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来巩固政权的君王。盘庚即位的时候,商朝的国力已十分衰弱,为了振兴国力,盘庚决定迁都,但当时商朝已经迁都数次,大臣和百姓不相信迁都能扭转局势,便纷纷反对迁都。盘庚力排众议,执意迁都殷地。果然,本来行将没落的商朝迁都之后又延续了数百年的统治。

商朝后期,周部落兴盛。周的部落首领懂得利用山水之便,他将周的聚居地建在背靠高山、流水环绕的地方,方便生产和生活。周朝开国君主周太王更是一个迷信风水的国君。他为了选一块极佳的土地做都城,带着风水师走了很多地方,最终选定了岐山下的周原,将都城迁到了这里。他首先建成了厚墙高楼的都城形式,不但使周王朝得以掌控天下,其建造模式也成了后世建造宫殿的模型,历代沿用。

商周相地文献

商周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涉及地理方面的文献,如《诗经》、《尚书·禹贡》、《山海经》、《周礼》等。这一时期的相地知识,可以从这些的文献中窥见一斑。

从甲骨卜辞和《诗经》看,商周时代已经对地形及水文有了明确的划分。陆地分成山、阜、丘、原、陵、冈;河床地带分为兆、厂、渚、浒、淡;水域类型有川、泉、河、涧、沼、泽、江、汜、沱等。

《尚书·禹贡》是中国第一部区域地理专著,它以天然的山川、河流、海岸为界,将疆域划分为九个大的自然区,称为九州。又按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记述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间的20多座山岭,为后世风水师的“龙脉说”提供了依据。

《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地理百科全书。它由《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组成。《山经》又称《五藏山经》,它依东、南、西、北、中方位,记述了447座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山岳地理专著。

《周礼》一书记载了与堪舆密切相关的土宜法,辨别各种土地适宜于人民、鸟兽、草木的法则,辨别土地区域中各物名号及人民的居处,知道趋利避害,使人民旺盛,鸟兽繁殖,草木生长。

由此可见,先秦的相地知识已极为丰富,为堪舆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周礼》所涉及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上古文化之宝库。

传说,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原书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秦汉——堪舆术初创】

秦汉是风水学从实践走向理论的时期。因为从秦到汉朝建立期间,战乱频繁,各国不断迁都,为风水学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与此同时,很多风水学人才应运而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五行说的代表人物邹衍,他认为自然万物有五种属性,即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到了汉代,董仲舒将阴阳和五行结合,形成了“阴阳五行说”,即阴阳五行之间需要平衡协调。董仲舒是第一个将阴阳说和五行说结合的人,他的理论为后世风水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地脉与王气

最迟至秦代,已有了地脉观念。所谓“地脉”,即认定山与山、地与地是存有脉搏的。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统一后,名将蒙恬受命修长城,开驰道。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矫诏逼令蒙恬自杀,当时,民间传说蒙恬之死是因为他“绝地脉”所致。对此,为他立传的司马迁提出异议:“何乃罪地脉哉?”从这个故事中可知,地脉的观念在秦汉之际已经为人们所信奉。

王气观念,在秦汉也很流行。据《太平寰宇记》记载,秦代的长水县有一座山(今浙江省嘉兴县南边),秦始皇听术士说山上有王气,便遣发了一批死囚去挖山,囚徒们受不了劳苦,一哄而散。

汉文帝时,有个叫新垣平的人自称能望气,说长安东北有五彩神气,好像人戴的帽子。文帝居然相信了,就在渭河边修了个五帝庙,用以祭五帝,用大堆木柴燃烧,新垣平说是天上降下来的光辉,文帝一时高兴,封他为上大夫。后来有人揭发新垣平,文帝知道上了当,就杀死了他。

这些传说都反映了当时天子气和地脉说法盛行,这些也为后世堪舆所继承。

葬地求吉盛行

人们相信地脉之说,地有灵气,也必然会接受墓地可祸福后人的观念。东汉民风就很重视丧葬。王充在《论衡》中详细介绍了当时的风水忌讳。他曾引述《葬历》的内容,其中有:“葬避九空、地臽,及日之刚柔,月之奇耦,日吉无害,刚柔相得,奇偶相应,乃为吉良。不合此历,转为凶恶。”

应劭的《风俗通义》卷九载,汉代汝南地方有个姓彭的墓上立有石人,有个人不小心把一块点心遗失在石人旁,于是有人信口开河说石人能治病,所以有人送点心给石人。此话一传开,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供奉石人。这说明民间具备了接受风水观念的温床,形成了一种风气。《后汉书·郭镇传》中记载,顺帝时,河南人吴雄少时家贫丧母,不选择土地,也不先择时间就把母亲埋了,巫士都说吴雄将来要被灭族。但是,吴雄和他的儿子、孙子都官至廷尉,没有凶祸。《后汉书·袁安传》记载,袁安的父亲死后,他的母亲要他去访求葬地。袁安在路上遇见三位书生,书生们指着一块地说:“葬此地当世为上公。”袁安照此办了,后来果然累世隆盛。

这些都显示了秦汉时期,墓葬吉凶观念大行于世。

秦汉时期的堪舆理论

到了战国与先秦时期,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时期,司马迁《史记·樗里子传》载:战国秦惠王异母弟樗里子,生前自选地于渭南章台之东,预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宫夹我墓。”至汉兴果然,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反映了当初活人的住宅和死人住宅的选择规律。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成为风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汉代时,人们已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对宇宙总体框架认识的理论体系。这个框架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石,对风水的应用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使风水由以前人只是用于卜宅、相宅的机械活动,升华到理论阶段。这时的风水理论不但包括择地,而且包括了择日,王充《论衡》中对择日的论述甚为精辟,已有了“太岁头上不敢动土”的理念。

秦汉时期有关风水的专著,除《葬书》外,还出现了堪舆方面的两部专著。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所录,一部是《堪舆金匮》(十四卷),专论堪舆方位之作;一部是《宫宅地形》(十二卷),专论城邑及房舍选址和规划之作。这两部论著是对古代人们考察山川、聚落选址、都邑兴建的堪舆经验总结,很可能还融入了阴阳、五行、八卦和天干地支学说及其相生相克理论。有研究者认为,后世理气派和形势派的区分最早大约肇始于此。可惜这两部书已失传,难以进一步考证。

总之,堪舆术在这一时期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出现了专门阐述的术书,民间也有了看风水的习俗。

秦代墓葬观念的反对者——杨王孙

秦汉时期的高雅之士有很多是不信风水的,西汉就曾出现一位杰出的唯物论者杨王孙,他坚决反对厚葬,连薄葬也认为不必要。

据说,他在临终前嘱咐儿子,将遗体脱光,装在布袋中,入地七尺,下葬后将布袋取出,让裸体与土挨在一起。他的儿子和亲友不忍心这样做,杨王孙反复疏通他们的思想,终于得到裸葬。杨王孙的葬事惊动了社会,有人斥为异端,有人大为钦佩。可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没有人愿意效仿他。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杨王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魏晋——堪舆师诞生】

魏晋南北朝是堪舆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不仅堪舆成了当时社会的显学和热闹术数,而且有了完备成熟的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堪舆大师。

魏晋南北朝堪舆盛行

乱世是术数滋生和繁衍的沃土,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天下四分五裂,人人都有朝不保夕的危亡感,人们从佛教的教义特别是轮回报应学说中寻求精神慰藉,将对现实的失落感付之于方士之手,希望能在冥冥中寻到自己的希冀。加之连年灾荒,战祸频繁,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穷途绝望使豪门贵族更加放纵颓废,厚葬之风盛行。这一切,都成为堪舆术数滋生发展的土壤。

魏晋南北朝时期堪舆盛行,首先表现在阴宅堪舆在世俗民间大行其道,蔚然成风。史料中不乏这样的记载。如《晋书·羊祜传》中就记载有一则故事:当时羊祜请了一位风水师去看自己家的祖坟,风水师看曰:“此地紫微垣,乃五星朝天,后人当出天子。”羊祜听后,心中非常害怕,因为怕因此言而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派人挖断墓穴之峦头,破坏墓地的形势,想以此来解决风水上的应验,不久这位风水师再度去看他家的风水,观后言“此地你虽然挖坏了峦头之气势,但龙脉还在行度,所以还能出折臂三公。”后来羊祜在行军作战中不慎从马上摔下来,摔了胳膊,但被封官而位至三公,应验了风水师的断语。

陈朝时,秦郡人吴明彻用辛勤耕种的粮食换钱修祖坟,有个姓伊的相墓者说他是孝子,将来必大贵。后来,吴明彻当了大官。

其次,堪舆也影响到上层的统治者。乱世之下,出于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的需要,统治者不止一次地提倡俭薄葬身,但其实他们心里对堪舆那套吉凶荫应的观念却是深信不疑的。如《南史·齐本纪》载,南朝宋明帝刘彧听说自己手下的大将萧道成家祖墓有五色云气,担心这是篡位之兆,便派当时的一位相墓高人前去查看。这位高人知道萧道成将来必“贵不可言”,和萧道成悄悄打过招呼后,就骗宋明帝说不过是出个大官而已。但宋明帝还是不放心,暗中派人去践踏破坏,还用上了厌胜之法,在萧家坟的四角钉了长五六尺的铁钉。可是,萧道成最后还是灭宋建齐,做了皇帝。

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堪舆术在当时的影响之巨。

魏晋南北朝的堪舆大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产生了管辂、郭璞这样的风水术宗师,而且还有一批擅长风水术的隐逸之士。《晋书》记载了几位无名氏风水师的故事:

魏舒从小就成了孤儿,为外婆收养,外婆家修建房屋,有相宅者说当出贵甥。后来,魏舒发奋读书,应验了相宅者的话。

晋代名将陶侃幼时家中有亲人去世,同时,家中的牛又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陶侃在找牛的途中遇见一个老头,老头告诉他说:“前面的山岗下有一条牛在沟中睡觉,若在那个地方下葬,后人可以位极人臣。”老人又指着另一处小山说:“其次是那个地方,后人可以代代出地千石的官。”老人说完就不见了。陶侃按照他的指点,找到了那头牛,并在那里埋葬了亲人,并把老人所指的另一座山告诉了好友周访。周访的父亲死后,周访就把他葬在那个地方。后来,周访果然官至益州刺史,周访的子孙都当了刺史。陶侃官至太尉,颇多功绩。

同类推荐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希腊的遗产

    希腊的遗产

    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到赫西俄德的《神谱》、《田功农时》,从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依旧响彻耳际的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从终究难逃命运魔掌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延展开来的希腊哲学,从宙斯、狄奥尼索斯的神话传说到留存至今仍然无法逾越的希腊雕塑……古希腊的一切,惠及所有人。《希腊的遗产》收入芬利、莫米利亚诺、伯纳德·威廉姆斯等14位古典学家的精彩文章,从政治、哲学、艺术、戏剧等15个独特视角,深刻解析古希腊之于现代世界的伟大意义,堪称经典之作。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师教导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识分子重要的知识资源,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合共约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来识字的书目;同时,涵盖道德、文化及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古人在识字及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作及研读经典。
  • 祖传书籍刻印

    祖传书籍刻印

    周丽霞主编的《祖传书籍刻印》介绍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商代的甲骨文与甲骨书、西周时期金文与青铜书、先秦时期石鼓文与石刻书、汉代以前的简牍与简牍书、先秦时期至汉代的缣帛书、西汉时期造纸术与纸质书、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东汉时期纸质书的流通、两晋南北朝时的写本卷轴、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的书籍装帧形式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爱锁魂归

    爱锁魂归

    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可对我来说,这不是缺点,却是无药可救的病,病入骨髓,侵入灵魂。遇到双方倾心的爱情,是幸福,更是幸运;可如果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固执如我,是不幸还是宿命?又或者无比信任了一个说会爱我一生一世的人,而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作为一个只能在人世间游荡的孤魂,我能怎样?死后许久,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都只是沦陷在一个人的爱情里,无法自拔。我费劲心力经营的爱情、婚姻,却只是我一个人的,而我一个人的爱情,最终,也只感动了我自己……
  • 九重柒华

    九重柒华

    一场谋划,将她卷入了纷争,走上了一场与天挣命的征途
  • 外星人探访记(探索发现漫游记)

    外星人探访记(探索发现漫游记)

    《外星人探访记》本书为您讲述关于外星人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壁炉山庄的安妮

    壁炉山庄的安妮

    安妮已经是有着六个孩子的母亲了。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有些有趣的小故事,尤其是性格迥异的孩子们的童年趣事,如同珍珠一样串起来,让这本书显得温馨美满。
  • 我的诸天因果系统

    我的诸天因果系统

    从武侠开始穿越……(注意:各个位面都可能会对原著设定有一定的改动!)
  • 煮粥条议

    煮粥条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寄人间雪满头

    我寄人间雪满头

    初遇,他是落魄少年,我是豪门千金,我先动情,为他丢盔弃甲;他心有城府,也有红颜所爱。父母入狱,我从天之骄女跌入泥潭,他冷眼旁观,已成商场新贵;我委曲求全,周旋于权贵之间,与他斗智比狠,也与他纠缠不清。他说:“唐以念,你我之间有血海深仇,此生不是你败,便是我亡。”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宋成遇,我与你怕是命中注定,不死不休……
  • 树叶的歌声

    树叶的歌声

    火饼一样的日头贴在天空中央,火辣辣地热。一串清耳悦心的牛铃声从树林小道中随风送来,牵出一群大大小小的水牛。谷头、扁豆角和奶渣分别骑在牛背上,头顶一片大树叶遮挡阳光,黑皮皮地打着赤膊,臭汗满身。带头的水牛进了河水,群牛跟着落水。他们把竹叶吐了,飞快地把小裤衩扒下来扔到岸边的树枝上。三个泥猴儿从牛背上跳来跃去地打着尖哨疯玩一阵后,扑通一声钻进水中,鱼儿般灵活地穿游在群牛之间,一边玩水一边捉吸在牛身上吃血的水蛭。风吹过。山林如波涛汹涌,枝叶之声哗然而来。
  • 我没病,喜欢你而已

    我没病,喜欢你而已

    疯子的世界你不懂,你要是看懂了疯子,你也离疯子不远了。跳楼都没摔死的某个疯子,被送进精神病院之后,才发现自己可悲的人生即将开挂,也将开始一段往死里“作”的游戏人生。某心机女,抢了我的梦中情人,你还敢在本飞龙面前秀恩爱,活拧了吧?某商业奇才,原来你也和我一样是个疯子,那本飞龙带你飞好了!某专情得要把地球钻穿的大龄女青年,为了你的幸福,本飞龙也操碎了心了!还有某医学界天才,你到底欠了本飞龙什么,为什么要把本飞龙宠上九重天?以及某个装死的大活人,就不想再说你什么了……
  • 回收地球

    回收地球

    每个人都想拥有系统。可当全世界人人都能拥有,世界就乱了套。无数的屌丝在逆袭之后,都成为了罪恶的统治者,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而江成要做的,就是依靠着自己的最低级系统,打败全世界的系统拥有者,让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