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4800000003

第3章 秘密任务的展开(1)

1.带着秘密出发

因手机闹铃设置出错,上班迟到了。

不免迁怒起昨夜在洗脚城强逼我喝洋酒的教育副刊社肖主任。这家伙其他能耐不怎么样,就是陪领导喝酒特别行。如不是他岳父那顶“老牌名记”的冠冕罩着,“主任”的位置说什么也轮不上他。论工龄我们彼此彼此,说社龄我十年他七年;若说专业能力,我还是副刊的主要策划者和总编辑——偏偏把我放到累死累活的新闻部,却把他调去教育副刊社做主任。袁总经常羞我,说高不成低不就,缺的就是他那“机灵权变”……

刚进办公室,做文秘的新疆美女阿迪迪就朝我招手喊:“快点啊水水,袁总找你三次了!”我心里一紧,“是吗?”

袁总是晚报社老大,办公室在报业大厦主楼二十七层,我们住在三层平房里。推门却见袁总与豪哥对坐在沙发上。豪哥说,袁总有事找,你跟袁总走吧。

袁总表情诡秘,一出办公室就拽我上他的车。丢瓶水给我,他侧过脸问:“多久没有回老家了?”我说,有五年了吧。

“熟人朋友还多么?”还有几个吧。不过脑幕上只出现县委组织部陈白尘的形象。

“今天交给你个任务。”我神情一肃。“交代之前,先要牢记两个原则:第一,你是一个人执行任务,报社除了你我,任何人不知道你此行的目的。第二,你的工作性质涉及到你家乡的形象,一定要小心谨慎。”

迎着他威严而坚定的目光,我沉沉点头。

袁总稍事斟酌,缓道:“你们县高级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十几天前出家做了和尚。消息已被县里封锁,你去做个深度调查。”

“中学教师出家当和尚?”新闻出身的人,都知道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在当今传媒舆论里意味着什么!但既然全面封锁了消息,袁总怎么会知道呢?

“高级中学有个物理教师叫刘少鹏,刚刚调进我爱人那所高中。你这个老乡调进来,她也出了不少力。昨夜正好来我家小坐,谈起此事。”

我知道,他妻子梅书记是我省一所著名示范高中的党委书记,又是著名的中学历史特级教师。

“那老师叫什么名字?”

“他年龄可能比你大些,叫章问樵——是个很有意思的名字。”

我颇为费解:去年师大一对中年教授夫妇出家普陀山,实习记者的详尽报道被他亲手毙掉,现在为何要专门报道一个中学教师的出家呢?

“一个人皈依佛门会给政府带来什么影响呢?有必要封锁消息?要是教师自杀呢?”

袁总点头道:“说明有玄机啊!就因他封锁消息!汪洋啊……搞新闻如同搞政治,要嗅觉敏锐。虽不能捕风捉影,但最怕麻木不仁。我们这几年新进的人,最不令人满意的就在这里。我许多新思路无法实施,也根于缺乏这类人才。你啊,正好去锻炼锻炼!跟了我十来年,你各方面都不错,就敏感性欠点儿——说你好几回了,不在意吧?”

我只能傻而温和:“怎么会呢?我记住了。”

袁总最后交代:今天准备,明天动身,乘大巴回去。“越低调越好,越像没事儿越好。”

“我和文宪豪已经说好,你暂挂教育副刊社。”他把着方向盘,朝我家所在的二环线走。

“教育副刊社?为什么啊?”

“我知道你一直想去副刊社。你是副刊社的总策划嘛!不过呢,留你在新闻部是我的主意,是集团需要,就好像今天……”他从反光镜里看着我,“你啊要感谢人家。那里好开头不好发展。等你思路成熟了,不就是你的了?对不对?”

刚才还生这家伙的气呢!可除了说句“是的是的”之外,我还能说什么呢?

老婆影荷很细密,知我要回老家出差,三两下清锁好行李,筹备饯别晚餐,邀来姐姐和妹妹两家人吃饭。车站的电话说早上八点五十分的车,行程四百多公里。姐姐说,回家的路越来越烂,非七八个小时到不了。外面混生活,回家最头疼的就是交通……

9月13日早上七点一刻,袁总给了介绍信,说:“你是以‘省政府九五科研课题成果评审小组’特聘记者的身份去,先到县委宣传部报到,他们会安排你去广电局和教育局。副刊将从10月份起每月一稿发布你的专题报道。争取每周向我汇报一次。”说完一溜烟不见了。

我感觉到有些虚飘。

大巴车冲出市区拐上高速路时,袁总来电说:

“还是给你找个专用的地方落脚。昨晚刘老师联系了一个美术教师接待你,他叫唐朝晖。他家一栋很大的楼房,有宽带网。我认为住那里比住旅馆更合适。你看……”

“听您安排,我无所谓。”可我还是觉得宾馆好,出差去打扰私人的确不妥。

记下唐朝晖电话,我开始胡乱联想——

中学美术教师有房有车者多,我有个同学师大艺术学院毕业,边教书边开画院,年收入稳在十万元以上。当然,教英语和做理科奥赛培训者收入也高,家长乐于烧钱,不仅高中烧初中烧,连小学也烧,烧得前赴后继。最不能业余挣钱者要算教文史哲的老师了。

十一年前师范学院毕业,我最怕做中学教师。不是境界不高,而是大多数师范生不愿做教师。我们中文系一百一十几名学生,最后做教师的好像不到三成。别说学生会、团委那些大干部,就是班级小干部也都找关系转了行;不能转行的,即便进企业子校也不愿回家乡做教师。每到毕业分配前夕,各县教育局长、重点学校的校长们专车来校选“优等生”,但差不多只那些没门路、没机会的“中等生”甚至“差生”跟着回去。过得七年八年,有人说师资队伍的笑话:“县里的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师生……”

包括本人在内的师范生之所以不愿意做教师,我以为其因有三:一是工资低。八十年代中期的本科生工资不到七十块,九十年代末中学一级教师的工资不到七百元,而乡里教师待遇更低。福利?那要看学校领导搞钱的本事了。二是工作单调,缺乏刺激性和成就感。教师职业本来科学程度高,而评价尺度几乎只有学考成绩,其科学程度大打折扣。三是社会地位低,一场“文革”将知识分子的尊严毁坏殆尽,尚未拨乱反正,就迎来全社会致富高潮;低工资、少自由、难谋利的职业更被轻慢忽视。所以,毕业前,我就死死抓住媒体不放,成功考入市晚报社,做了一名见习记者。在全市“首届蜜橘节”的一周时间里,我一辆单车走遍了大小三百多个展位,拍摄数百幅照片,写了十九篇报道,一举获得晚报“年度先进工作者”,而颁奖人就是现在的顶头上司袁总。当时,作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晚报社党委书记的他,说我有新闻眼光,有股“拼命三郎”劲儿。说实话,那时我只一个念头:“记者干不好,哪天就得归队当老师!”

不过,我还是非常钦佩奋战一线的教师们,我那亲戚陈白尘,就在大山深处“抗战”了八年。尤值敬重的是他们的淡泊名利、牺牲自我。他们可十年、二十年、三四十年生活在一圈围墙里,不管外部世界你死我活,都一如既往坚守住那片净土。哪怕穷得揭不开锅,哪怕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哪怕终老都不能在城里买下一平米的房子,只要站上讲台,他们依然是一座灯塔、一座丰碑,一架供人跨越的铁桥……

然而,这生活在县城的、估计不怎么穷困的章问樵,为何坚守十五年后一夜之间斩断了尘缘,清净了六根,皈依佛门了呢?……

拟给陈白尘的百字短信,连发三次,至今还没有回信。

陈白尘的舅母与我母亲是亲表姐妹。他大我六岁,少年白头,一脸沧桑;我家住省城,春风得意。他八十年代中期从师专中文系毕业,分配在雷劈岭乡中学教书,一教八年。其间考过好几回研究生,要么某一科不上线,要么考上了却缴不起学费。其父嗜烟酒,好田猎,一身豪气,却不事稼穑;他只好边教书、边种田,以减轻母亲的劳累。他有一手好书法,一局好围棋,一篇好文章,却隐藏深山无人识。在我调进省城的第四年,他终于考进县委组织部调研室,完成了进城的心愿。去年升了副科,我打电话祝贺,愿他爬到市里、进入省城。他嘿嘿笑道:在县里这一层,我这个年岁进了城的人都是些人精;人家成精在前,我地狱修炼在后,你要地狱的鬼管着天堂的神,岂不混乱乾纲?要说高升,当然是你……

手机终于震动,是陈白尘的信息:“知你回来,甚喜。章事敏感,知情者寥寥。下车后可直接来家面叙。”

果如袁总所料。一个普通教师辞职不干,没什么大惊小怪;一个普通人皈依佛门,为何引起一个县的最高行政机构紧张呢?

三小时后,车入省道。去往老家二百多公里的颠簸正式开始。

这是条省级战备公路,修建于1958年。两车道宽,沥青路面。在车少货稀的六七十年代,黑油油的路面曲折而平滑;现在只要拐上这条道,任何司机都会精神陡长。路面忽然间会出现断续相连的积水洼地,有时一公里几个坑,有时候上百个坑环环相接。更令你提心吊胆的是:马路两旁矗满了房子,路面随时会卧着睡着走着鸡鸭猫狗们;农忙季节一摊一摊的谷子、麦子就近铺晒在马路上。要是碾死一只鸡或一只鸭,一条狗或一头猪,当地人就闻讯啸聚,你只有乖乖出钱。趟着“地雷”走到两县交界处,更骇人的场面就会出现:一个三角坪,横七竖八摆了几十甚至上百辆农用运输车、摩托车、拖拉机、翻斗车,任喇叭叫破,气冲牛斗,没人理睬。你只有等,等到一位勇士或女侠慢悠悠发动马达,另一些缺胳膊或半裸的摩托立即插进去;喇叭嘶叫半天,才会有人回头白你一眼,像是说“少见多怪”。

天理良心,这路不是没人管,可是管不通。现任的县领导班子发现,需要管好软件。这一管,管出了童谣:“招商引资没少搞,外来商人全吓跑”;“一条省道年年修,修到掮着单车走”;“讨个媳妇回老家,走到一半喊嗲嗲”……

车身摇晃,脑里涌出的种种联想和想象,不觉汇聚到一个人物的身上:章问樵。

章问樵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地方。

2.与陈白尘夜谈

下午四点半,大巴车从最后一个坑里咬牙跳出来,吼叫着冲过一座大桥,乐哼哼迈开步子游上笔直的水泥路。

路尽头,烟雾迷蒙,正是黄龙县治所在。

车内开始沸腾。打电话报讯的,与司机商量着下车地点的,临时预订宾馆包厢的,大声询问卸货地点的,还有忍不住晕车苦痛而狂呕一地的……种种声响、气味交织一起。

陈白尘来信息问:“到了吗?”

我决定暂不去唐朝晖家,也不去宣传部报到,要先去感受一下章问樵断绝尘念之地的气息。旋即回复:“车已到站,不劳费心。到时再见。”

五年不见的县城已是新世界。街道楼房,诸色市相,与记忆完全对不上号;出站分不清东南西北。邀一辆的士直奔高级中学。

的哥一脸严肃,对着手机骂人。车子也似乎有了脾气,东倒西歪着一路狂奔。不到五分钟,车身前后猛晃,的哥大叫“到了”。

门楼仍似五年前。红色的“黄龙县高级中学”牌匾依旧挂在校门右侧,但旁边多了一块铝合金红字牌匾:“省级示范高中”。显然,母校终于实现成为“省重点中学”的梦想了。大门外还有开学的标语和“庆祝第十六个教师节”的横幅。

门卫拦住我。瞥见他的胸牌,我诈说新来的,住河边一单元,并反问他:“您也姓张?”张门卫不好意思,笑着送我进校。

进门左边是教师生活区,有六七栋宿舍楼隐约在古老的松树、玉兰树、樟树和桂花树林里。右边是三座很气派的教学楼和实验楼,每栋的二楼栏杆外用新魏体题着“校训”和“校风”。正对大门的前排是办公楼,赤红墙壁琉璃瓦,隐然有旧俄风格;后排的八层新筑,有巨大玻璃幕墙和高傲的电子钟。我想:这该是校园建筑的新地标了。它们之间的空地,被分割成不同形状的景观区,有花坛、池沼、游廊和水泥凳,而那些巨树底下的水泥地,成了临时停车坪。

再往里走,豁然开朗。记得高中时,围墙外连着农民的土地和住房,一直延伸到河边;现在贴墙根一站,就闻得到哗哗水声,校园显已扩大到河边了。

围墙围着这部分是个标准足球场,四百米跑道外是绿树成荫的游廊。南北弯道处分别有一标准篮球场。现在,球场赛事正酣,一片生龙活虎!若非当年躲避教师职业,我也许正生活在这个氛围里。没爬格子前以为爬格子高雅,做了编辑记者才知爬格子是苦役;不当老师以为做教师埋汰自己,不做教师又羡慕人家悠闲惬意。——这个章问樵啊,好端端的生活让人艳羡,怎么一下跳出三界了呢?

怅惘间右肩被击了一掌,回头时不禁惊道:“白尘兄?”

赤膊汗流、精悍短小的陈白尘笑出一脸皱纹:“看了很久,感觉像你;过来看看,果然是你!”“在打篮球?”“天晴的下午都来这打球。你——怎么转到这里来了?”

“打完了?在这球场打了二十年球了吧?”

“……这球场啊,二十多年了呢!比你多啊!——等一下,一起走。”

陈白尘家住县委大院新集资楼的五层,五年前去过,离此只十分钟路程。

出校门后他变了主意:“干脆泡个澡吧。不远,下面金三角洗浴中心。”我说:“好,陪你去。”

他以为我不洗,就劝道:“一起洗吧,感受一下县城里的奢侈,看和省城有多大差距。”

我一身肮脏,也正想洗净。

严格说,洗浴中心该叫洗澡间。十来个龙头,两个沸水池,干湿两间蒸房,进门右手边置一长凳用来搓背。要牙刷牙膏和剃须刀须向外高喊。比起省城“都”啊“城”啊“中心”的,确是小巫见大巫。白尘自顾冲洗、搓擦、干湿蒸,赤条条往来无挂碍。我默默感受这粗糙的松懈,一边想着:今夜该谈些什么。

晚饭过去,白尘借口辞了妻儿,带我直奔白云轩茶坊。

同类推荐
  • 一时之间如梦

    一时之间如梦

    《一时之间如梦》收录了葛水平的7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多是一些平凡甚至是渺小的人物,这些渺小的人物被生活随意拨弄,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为了生活,他们忍受了太多的无奈,他们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残喘,一边艰难地向前挪动,一边用充满无奈的灵魂面对这个冷漠的世界。他们把自己的内心和残酷的现实无声地抛掷在读者面前,然后,叹息一声,继续自己的生活。《一时之间如梦》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全国百佳出版社出版发行。
  • 桃花扇

    桃花扇

    公元1919年4月4日清晨,卢管家很早便起来了,稍事梳洗,他便往前院去。那里是仆人们住的地方,作为这所大宅的总管,他有很多事需要分派,尤其是梅老太爷住院后的这些天。外面空气清冽,似有还无的牛毛细雨,偶尔洒在头上。卢管家踏着青石板路走着,路过花园时,他不经意地向里扫了一眼。借着晨曦的微光,他看到花园假山前有团黑色的东西,不知是什么,他不由往里走了几步。等到他终于看清楚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 繁华落尽

    繁华落尽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主人公许杰二十岁到四十岁的起落浮沉。早年,他是翩翩少年,享受着亲友的呵护、小资情调和优裕的物质条件;随后,他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才俊,才华横溢,挥洒青春,目睹了生活的现实;终于,他成了远赴异乡、艰难生存、职场打拼、恪守着基本道德底线的复杂的中年男性。最终,如同画了一个圆,他回到故乡,在人生的大沧桑中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救赎,收获了温暖的情感。
  • 近报丛谭平虏传

    近报丛谭平虏传

    传中记述清太宗领兵绕道入关,破喜峰口,陷遵化、顺义、良乡,过蓟州,围京城,明督师袁崇焕星夜驰援,总兵尤世禄、满桂、祖大寿力战破敌,清兵退走。
  • 幻的墓(长篇连载四)

    幻的墓(长篇连载四)

    黑木总经理总算利用他所雇佣的,取得股东会议资格的小股东力量,扭转了极其被动的处境。因为在明和化成股东总会上有位大股东提出庞大的欠款有问题而使他的处境十分尴尬。就在这时,黑木明的尸体在前穗高东壁的D处底下一块岩石上被发现了。被摔得面目皆非,血肉模糊的尸体,已经腐烂,四周滚爬着蛆虫。黑木明的衣服破碎,露出粘着腐肉的骨头。所有露出的骨头上都糜集着黑麻麻的苍蝇。可能由于尸体腐烂,恶臭四溢,甚至冲上穗高峰顶,才引人注意,被人发现。
热门推荐
  • 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本书是中国孩子的好榜样丛书的一本。雷锋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从一个孤儿到当工人,参军入伍,他的成长故事折射着我们伟大时代的向上精神。本书翔实地描写了雷锋成长的事迹,展现了一个伟大战士的普通心灵,为小读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本书出版后,颇受欢迎,多次再版。
  • 来时是陌,归途似海

    来时是陌,归途似海

    夏天夜晚星星点缀在夜空大槐树下晚风轻抚过女孩温柔的脸庞留下满地的芳香.杰哥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好可惜呀..这只是一场梦了。我将会把旧事归于尽来年...还会有来年吗?
  •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系我国著名报人、小说家包天笑的回忆录。包天笑幼年家道中落,就读于表姊丈朱静澜处和二姑夫尤巽甫处。可谓之凡人,但他却不流俗,非凡超群。转徙逃难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览群书,靠自学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了维持生计,他17岁即开门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他31岁时正式移居上海,开始主编和编辑了许多有影响的刊物,如《小说时报》、《妇女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七七事变”后,积极为《申报》、《南京晚报》撰稿。1947年,包天笑由上海去台湾居住,次年赴香港。1973年,包天笑在香港法国医院病逝,享年98岁。
  • 分别经

    分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痘疹心法要诀

    痘疹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过小半生

    走过小半生

    回忆自己从走上社会十多年来所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还有自己的些许感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医神算

    天医神算

    她,王牌特工,一次意外,穿越成人人欺辱,容貌尽毁的废柴孤女。不好意思,姐的脾气很大,谁欺辱过她,她若不杀个片甲不留,闹个鸡犬不宁怎么对得起姐这次穿越?难得大发慈悲救了个人,她却被缠上了身,气得她家萌宠浑身炸了毛!“我家主人平山拆城灭神虐魔揍渣,分分钟搞定,你配不上她!”“她是我的。”“我家主人炼器符文丹药医术盗宝算命,样样拿手,你配不上她!”“她是我的。”神兽萌宠怒道,“我家主人嚣张霸道聪明狡诈,你厚脸皮还不懂情趣,配不上她!”某男邪魅一笑江山失色,“不懂情趣?你家主人睡我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雪夜晚钟

    雪夜晚钟

    刚搭十一月的边儿,老天就像遭遇了极端的悲愁,缠绵的泪水夹杂着米糁子似的雪粒。向藤书乘坐的航班落地时,恰好一场零星了数日的雨雪抽身离去。他刚走出机舱,冷冽的风宛若一条小狗扑进怀里,他抖地一激灵,病故的母亲和前妻娄晓敏朝他奔过来。顷刻间,他耳畔就响起瀑布的嘶吼和咆哮声,仿佛还听到来自水底深处,母亲的呼唤——他自以为把母亲和娄晓敏留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扎曲寺了。他吁了一口气,仰头望着黝黯的夜空,午夜的星星,就如放逐水面的一盏盏河灯,闪着晶莹的亮儿。向藤书踩着嘎吱嘎吱的冰碴,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家。